的东西,一般都不会太好。
    东北大米之所以驰名,是因为土地的原因,小站稻是因为天津小站就那么屁大点地方,一般人根本就买不到,江南米倒是多,不过后来大开发,种稻子的地方都没多少了,米自然也就稀罕了。
    也就占城稻,靠着独一无二的产量占据了一席之地。
    周邵一直都是面食的忠实爱好者,米虽然也吃,但是吃的并不多。
    午饭的时候,颜如玉吃了两口,就忍不住吐槽道“这玩意味同嚼蜡,搞不懂弄来干啥。”
    一旁忙着刨饭的冯林接口道“先生说这米产量极大,咱们固然吃着味同嚼蜡,但是对于衣食无着的普通百姓来说,已经是山珍海味了。”
    周邵慢悠悠的咬一口馒头,夹一块排骨,说道“物资极大丰富,才会在吃上挑毛病,这说明咱家的物资已经丰富了。
    冯林说的是,江南虽然盛产稻米,但是那边的百姓,一年到头也不见得能吃上一口。
    好东西都进了咱们这些人肚子里,他们能吃上一口米糠就不错了。”
    晓楠一脸错愕,似乎没想过还有人吃米糠这种大问题。
    过了许久,晓楠才一脸悲戚的道“真可怜。”
    冯林嘿嘿笑道“这是这个世道造成的,但是不思进取,不思通变,总会吃亏。”
    颜如玉不耐烦的道“好好吃饭,不好吃也是粮食,不能浪费了。”
    自然不会浪费,除了周邵,一人一碗米饭,吃的干干净净,一粒都没剩下。
    吃完饭,周邵打了个饱嗝,笑呵呵的道“我要的东西老二还没弄到手”
    冯林连忙道“先生,登州那边路不好走,而且那边靠打渔为生,您说的海带,虽然有人从海里打捞,却没有形成规模,最近二公子正在组织人手,打算亲自操作这事呢。”
    周邵想了想,便道“告诉老二,这事不要自己干,找当地的官府,我不是为了口腹之欲,将来这是一桩大生意,虽然海带不值钱,但是却能带动当地的民生,咱们不能把当地的民生当作儿戏。”
    冯林笑道“先生胸襟似海,当地民生这种小事都能考虑到。”
    颜如玉好奇道“无咎,这个还带到底有啥用好吃的吗”
    周邵微笑道“之所以选择登州,是因为离咱们进一些,其实泉州那边的海带更多,海带是一种调味品,多吃的话,可以预防大脖子病。
    还有一种东西,叫做海参,这东西价值比海带大多了,味道鲜美,食用价值不逊于人参,比较适合年岁大的人吃。”
    颜如玉不满道“满天下的找东西,也不知道你咋想的,有这功夫咱还不如多走走,看看风景啥的。”
    周邵悠然道“你放心,将来我必定陪你走遍大江南北,只不过现在嘛,先让别人帮我们走一走,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很大,长安不过是一隅罢了。
    打开眼界,这才是当务之急,毕竟咱们的年纪还太小了。”

章节目录

唐君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周老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老猫并收藏唐君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