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奏请陛下开科举,并陈奏完善科举之法,包括弥封、誊录,增加殿试等,科举公允,简拔人才,陛下已经应允。”
    “你不想去试试”周邵笑眯眯的道“以你的学问,考个功名回来不成问题。”
    冯林赧然,“先生说笑了,我的学问不成,还需要磨练几年。”
    周邵起身,从轮椅上站了起来,伸展了一下筋骨,悠然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过些日子,程家商队南下,你跟着去看看吧。”
    “是,先生。”
    “哟鲤鱼今天就你了。”
    周邵眉开眼笑的扬起鱼竿,把一只尺长的鲤鱼钓了上来,放进鱼篓。
    “回去吧。”
    冯林拿上鱼篓,推着周邵,在青草小径上向老宅而去。
    自周邵来到老宅,整个龙首原似乎都焕发了生机。
    随着大量资金的投入,无论是食邑还是普通百姓,都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
    当然,这其中主要是金钱的力量。
    种子、农具、耕牛,甚至你有充足的计划,还可以创业资金。
    至于赔钱这种问题,完全不用考虑,咱老周家现在别的没有,钱绝对够多。
    “又是鱼”
    颜如玉有些恼火,两家把他们的事情定了之后,小姑娘也搬了过来,虽然孤男寡女的难免惹人闲话,但是在龙首原,大家都把颜如玉当成真正的主母对待。
    无它,颜如玉虽然出身尊贵,却也不是五指不沾阳春水,做饭干活,那是样样精通。
    尤其是新式农具,颜如玉甚至亲自下地,手把手的教农夫们该怎么操作。
    这一点连周邵都做不到,他只知道该怎么用,亲自上手直接就麻爪了。
    “这鱼过会让老张拿走,今天咱们吃排骨”
    颜如玉说出来的话,自然是有分量,周邵笑了笑,说道“其实鱼汤才是最好的,美容养颜,还有营养,没听过吗八分营养七分汤,好东西都在汤里呢。”
    “我不管就要吃排骨红烧排骨”
    冯林深以为然,举双手赞同。
    这两位实在是吃鱼吃出后遗症来了。
    老宅虽然小,却胜在精致安静。
    炊烟袅袅,颜如玉开始做饭,周邵负责烧火,至于冯林,则负责洗菜切菜。
    还有一个小姑娘,是颜如玉的小丫鬟,叫做晓楠,手脚麻利,她主要负责看和吃,没办法,不会做饭。
    “今天二弟送来了新米,说是真腊那边过来的,咱们也尝尝。”
    周邵笑道“老二手脚还挺快的,刚到长安就弄到手了我跟你说啊,这新米实际上不怎么好吃,要说好吃,还得是紫米,不仅养生,而且味道好,真腊的米,用来果腹还成,吃起来就没啥味道了。”
    颜如玉一脸不信,“说的好像你吃过似的。”
    周邵嘿嘿一笑,上辈子吃过,要说米,首选当然是东北大米,其次便是小站稻,再次就是江南米,最差的便是所谓的占城稻了。
    占城稻之所以驰名,靠的从来都不是味道,靠的就是产量。
    这就有个新奇怪的理论,但凡烂大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唐君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周老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老猫并收藏唐君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