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 112 章 (2/2)
王献之对李大言道“吃吧”
李大感激地向王献之叩头“多谢郎君”
李大拉着弟弟,来到案前。两人流着口水,不敢伸出手。
阿陌笑了笑,伸出手,拉起他们二人的手。
见这兄弟二人的手还是脏的,阿陌拿出新的手巾帮他们二人擦手。
擦的差不多了,阿陌将著递给他们。
李二拿不稳著。李二拿稳著后,他颤巍巍地夹了蟹肉,先喂给弟弟吃。
李二吃得很急,蟹肉还没伸到他的嘴前,他立马张开口凑过去咬肉吃。
司马聃的眼睛渐渐泛红,他抱着王献之,声音不自然地说道“王七郎,朕难受。”
王献之无声地叹了口气,伸手拍了拍司马聃的后背,伸手指着那些坟,轻声说道“陛下可知这是什么”
司马聃抬眼望向那些坟,他摇头“不知。”
王献之告诉司马聃“帝王、诸侯墓地曰陵。平民百姓墓地曰坟。这是坟,无碑无牌,甚至没有寿枋栖身。贫苦百姓离世之后,直接挖坑埋入土中。被土中尸虫啃噬,最后变成一具白骨。”
司马聃面色惨白,他的嘴唇发抖起来,眼中流露出惊恐的神色。他瞪大双目,惊恐地望着这一座又一座的坟堆。
“为、为何会如此”
司马聃不明白,为什么百姓的生活是这样子的。他声音颤抖地言道“城、城里的百姓明明过得很幸福”
王献之轻声言道“天地万物,可分阴阳。阴阳相对立,阴阳可互转。这世上,有幸福之人,就会有不幸之人。生与死、笑与哭、来与去、白日与黑夜。万物相生相对立。陛下在城里看到了幸福之人,心情受幸福之人的感染,会觉得轻松愉快。眼下陛下在城外遇到了不幸之人,心情受到不幸之人的感染,会感到悲伤难过。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正常反应。”
望向李大与李二,王献之露出温煦的笑容,柔声说道“世间百态,需要用心去感受,才能了解这个世界。陛下只有亲眼目睹百姓的生活。才能知晓朝廷所治理的天下,究竟是变得更好,还是变得更糟糕。”
司马聃吸了吸鼻子,泪眼朦胧地看向王献之,他低声说道“朕还年幼,不知该如何治理天下。王七郎,你帮朕治理天下可好你如此聪慧,如此善良,一定能治理好天下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幸福的日子。”
王献之告诉司马聃“陛下可是天下之主,一国主君。这些都是陛下的子民。连陛下都不愿意治理天下,关爱百姓。何人会在乎这些百姓的生死”
司马聃着急的辩解道“朕并非此意。朕有心帮助百姓,奈何朕不知该如何治理天下”
王献之笑着握住司马聃的手“陛下莫怕,臣会教导陛下,让陛下成为一个仁爱宽厚的明君。你我努力,携手共创太平盛世,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安乐的日子。”
司马聃用力地点头,激动地说道“好”
李大目瞪口呆,忘了喂自己的弟弟。
李二见哥哥不喂他吃东西,干脆自己用手抓起吃食,自己吃东西。
李大浑身颤抖起来,他面色震惊地望向王献之与司马聃,声音颤巍巍地言道“一国之君皇、皇帝”
李大说完,两眼一翻,直接晕了过去。
“阿兄”李二被哥哥吓到了,不敢再吃东西,立马伸手去摇哥哥的身子。
阿陌立马检查李大。他告诉王献之“七郎,昏过去了。”
王献之开口言道“带上他二人,回城。”
路上,司马聃沉默不语,低着头,一副丧气失落的模样。
王献之也没有再安慰他。
回到宫中,司马丕被司马聃的神态吓到了。他诧异地问道“发生了何事陛下的脸色为何如此难看”
王献之摇头,开口对司马丕说道“今日多谢殿下请殿下随我出宫。”
司马丕不放心地望着司马聃,低声言道“陛下今日出宫,遇到了不快之事”
司马聃抬起眼眸,看向司马丕,慢吞吞地开口问道“朕今日见到了幸福之人与不幸之人。琅琊王,你可见过不幸之人”
司马丕轻轻颔首“见过很多。从琅琊国到建康,小王在途中看到了许多不幸之人。那些流民无处可去,最后饿死在道路旁。甚至在死后,会被其他流民分尸成肉块烹食。”
司马聃瞪大眼睛,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神色惊恐地望着司马丕,四肢莫名发寒。双腿发软,司马聃跌坐在席上。
司马丕没想到司马聃的反应这么大,他立马问道“陛下可好”
王献之静静看着。
司马聃伸手捂住自己的心口,哭着说道“为何如此”
司马丕没想到司马聃会受到这么大的刺激。司马丕转头看向王献之。
王献之蹲下身子,跪坐在司马聃的面前,轻声开口言道“陛下,天下百姓是否能过上好日子,成为幸福之人。全因朝廷之政策。只要陛下与百官共同努力,上下团结,必定能治理好天下,让天下人渐渐过上好日子。幸福之人,会越来越多。”
司马聃抱住王献之,放声大哭起来。
守在殿外的宫人听到小皇帝的哭声,立马拍门询问“陛下陛下可好发生了何事”
司马丕劝司马聃“陛下莫哭。”
司马聃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捂着嘴巴,不让自己继续哭。
王献之说道“陛下,深吸气。放松。”
司马聃把手放下,深吸气。
殿外的宫人拍门许久,不见小皇帝回应,立马说道“速去禀告太后”
褚太后赶过来的时候,司马聃已经收敛了情绪。那双眼睛又红又肿。
见状,褚太后变了脸色,面色不悦的质问宫人“发生了何事何人欺负陛下”
宫人们全都跪下来,纷纷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甚至把责任推卸到王献之与琅琊王的身上。
“奴婢不知陛下与琅琊王、卫将军在殿内,不许奴婢在殿内伺候。奴婢并不知晓发生了何事”
褚太后转头看向王献之。
王献之诧异于褚太后的年轻,这是他第一次与太后见面。往日里,褚太后虽然上朝,但是都坐在幕帘后面,看不清她的容貌。
褚太后正准备开口质问王献之时,司马聃出声说话了。
“阿娘,不怪王七郎与琅琊王,是朕自己想哭。”
事出有因。褚太后不相信,她觉得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小皇帝才会突然痛哭。
褚太后放柔声音,温柔地询问司马聃“陛下,究竟发生了何事告诉阿娘可好”
司马聃看了眼王献之,又望了眼司马丕。声音沙哑地说道“朕听闻琅琊王从琅琊国到建康的途中,遇到很多流民。无人在意流民生死。有些流民被饿死。死后尸体被其他流民分成肉块烹食”
褚太后愕然,原来小皇帝是被吓到了
褚太后立马对司马聃言道“这是假的,陛下莫要听信。”
闻言,司马丕微蹙眉头,开口言道“太后何意难道太后以为小王在欺君”
褚太后没想到司马丕会杠自己,她冲司马丕使了个眼色,希望司马丕与王献之能先离开。
司马丕面色认真地言道“小王所言,句句属实。若是陛下不相信,可出宫一睹”
褚太后立马责备道“陛下乃天子,岂能随意出宫”
转头,褚太后命令宫人“时候不早了。送琅琊王与卫将军出宫”
司马丕与王献之被褚太后撵出宫后,褚太后搂着小皇帝,哄了很久。
“宫外百姓安居乐业,并无流民。陛下莫要听琅琊王胡言。琅琊王定是在与陛下说笑。”
“陛下不是喜爱吃鲈鱼脍吗让宫人传膳可好”
司马聃忽然开口问道“阿娘,饿是什么感觉”
司马聃从未体验过饥饿的感觉。对于食物,向来只在想吃与不想吃之间做选择,他不曾挨饿过。
褚太后懵了,不知道该如何向司马聃解释。
见褚太后许久不回答,司马聃看向其中一个宫人,出声问道“你说,饿是什么感觉”
那名宫人跪下来,声音不自然地回答道“饿、饿的感觉,会、会让人觉得身子难受。”
“如何难受”司马聃追问下去。
那名宫人忐忑地解释道“腹、腹中会难受人、人会、会没有力气”
司马聃沉默,双手握成拳头。
“陛下”褚太后心里担忧。
沉默片刻,司马聃缓缓开口言道“今日起,朕不进食。”
褚太后变了脸色,立马说道“陛下乃天子岂能不进食”
司马聃看向褚太后,他缓缓起身,慢吞吞地说道“朕乃天子,一国之君。朕说的话,即是口谕。何人敢忤逆”
面色大惊,褚太后不敢置信地盯着小皇帝。万万没想到小皇帝竟然会说出这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