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 112 章 (1/2)
第一百一十二章世间百态
因为去逍遥山庄玩乐的客人, 都是贵族子弟。为防止小皇帝被人认出来, 王献之让小皇帝戴上面具上山。
白日里来酒肆蹦迪的人比较少,王献之带小皇帝在酒肆里参观了一遍,便离开了酒肆。
接下轮到参观密室迷宫、健身馆、温泉馆、游乐园
小皇帝司马聃觉得逍遥山庄真是有趣,他不舍得离开这里。
“王七郎,朕想住在此地。”司马聃摘了面具, 眼巴巴地望着王献之。
王献之告诉司马聃“我再带陛下去一个地方。”
司马聃觉得肯定是个有趣的地方, 他立马点头,高兴地说道“甚好”
王献之带司马聃下山, 前往广陵郡。
司马聃探头望着路边的景色,觉得心情轻松欢快。
心情喜悦, 司马聃冲树林长啸起来。
长啸完, 司马聃喘着气, 回头望向王献之,笑着说道“宫外真有趣, 朕想每日都能出宫。王七郎, 你每日都带朕出宫好不好”
王献之面上保持着淡淡的笑容,没有回答司马聃。
阿陌倒了茶水,递给司马聃。
司马聃慢慢喝茶, 喝完之后, 他舔着嘴唇说道“先苦后甘。”
阿陌又给司马聃倒了一杯茶。
王献之望向外面,开口说道“陛下, 看看外面。”
司马聃马上转头望向窗外。
窗外, 路边立着很多坟。有两个孩子正跪在其中一座坟前哭泣。那两个孩子, 大的十一二岁,小的年纪与王献之司马聃差不多。
司马聃目光好奇地望着那两个孩子,指着他们说道“王七郎,他二人为何跪在土堆前哭泣”
闻言,阿陌惊愕,不敢置信地看了眼小皇帝。
王献之面色平静地言道“陛下可要下去看看”
“可以吗”司马聃问道。
王献之点头,看了眼阿陌。
牛车停下,阿陌搀扶着小皇帝与王献之下车。
那两个孩子哭得伤心。已是孟冬时节,天气越来越凉。他们穿着带补丁的衣衫,脚上穿着草履。两人哭得满脸泪痕,鼻子跟眼泪糊在一起,看起来脏兮兮的。
司马聃未曾见过这样邋遢的孩子。他微蹙小眉,脸上露出嫌弃的神色。小声地对王献之说道“王七郎,你我还是走吧”
司马聃不喜欢这两个又丑又脏的小孩,顿时没了兴趣,想要离开。
王献之淡笑着看向司马聃,轻声说道“陛下不好奇他二人为何在路旁哭泣”
司马聃的确好奇。犹豫了一下,他转头对阿陌说道“你去问问他二人为何哭泣。”
阿陌心情复杂,他迈开脚步,朝那两个孩子走去。
“我家郎君问你二人,为何在此痛哭”
年纪小的孩子,乍然看到出现了好几个陌生人,一时之间,忘了继续哭泣。
年纪大一些的孩子,他红着眼睛,望着王献之与小皇帝。见这两个孩子穿得这么好,乘牛车出行,还有仆人伺候。他突然朝王献之与小皇帝跪下来,声音哽咽地说道“求二位郎君收留我兄弟二人只要能给口糠吃,我兄弟二人愿意为奴”
司马聃被这个孩子的举动吓到了,他神色慌张地望向王献之,出声问道“王七郎,他这是何意”
王献之拉着司马聃的手,带他往前走。
跪下来的哥哥,转头叫弟弟“阿弟过来跪下”
年纪小的孩子,被王献之的容貌吸引了,呆愣愣地望着王献之。
走到年纪大一些的孩子面前,王献之静静地看着他,语气平静地言道“为何要收留你二人你二人没有家吗”
李大抬起头,克制住悲伤的情绪,哽咽道“我阿耶被山上的野兽咬死。村人替我兄弟二人葬了阿耶。我兄弟二人,已经无处可归”
司马聃不解,奇怪地问道“怎会无处可归难道你二人没有亲人”
李大哭着说道“是有亲人。有一姑母同住在村里。可姑母不会养我兄弟二人阿耶入土后,我带阿弟到姑母家。姑母不许我兄弟进入。这几日我兄弟与邻家的牛住在一起,吃的是豚食”
司马聃越听越糊涂,他继续问道“为何你姑母不许你兄弟二人进门”
李大的泪水越流越多,他心里痛苦,已经说不出话了。
阿陌不忍心,他忍不住开口替这个孩子解释道“当今乱世,百姓日子过得贫苦。多一个人多一张口,养活自己都难,更别说是养孩子了。”
司马聃摇头,还是听不明白。
王献之放开司马聃,他弯下身子,递了一块手巾给李大。
“你叫什么”王献之轻声询问。
李大不敢接王献之的手巾,他猛地用手擦了擦眼泪,大力吸鼻涕,咳嗽着回答道“李、李大。阿弟叫李、李二咳咳咳”
王献之转头看向阿陌“将车上的吃食取来。”
阿陌立马跑回车上,拿了一盘蟹螯与一盘炒豆子,还拿了一壶茶。
看到王献之用漂亮白净的手,触碰李大那张脏兮兮的脸,帮李大擦脸。司马聃小声地说道“王七郎,你别碰他。”
李大看出了司马聃的嫌弃之意,他立马后退几步,不敢再让王献之靠近自己。
王献之的手顿住了,他弯起嘴角,朝李大温柔一笑,挥了挥手上的手巾。“你自己来擦脸。”
李大嘴唇颤抖,他忍着不哭,伸出颤巍巍的手,接过了手巾。
转头,李大冲弟弟叫道“阿弟,过来。”
李二眨了眨湿漉漉的眼睛,抬手抹了抹眼泪,朝哥哥靠近。
李大拉着弟弟跪下来,先帮弟弟擦脸。
阿陌取来吃食,还让仆人搬了一张案几过来。
将吃食摆在案上,阿陌看向王献之。
李二看到那些东西,口水立马顺着嘴角流了出来。他指着那些东西,小声地说道“阿兄,我饿”
李大何尝不是如此。他吸了吸鼻子,转头看向王献之,朝王献之磕头“多谢郎君请郎君收留我兄弟二人再过几年,我就长大了。我可以帮郎君干很多事我会勤奋干活,不会偷懒”
王献之温柔地说道“你二人饿了,先吃些东西。”
李大忐忑不安地望了眼司马聃。
司马聃没说话,被李大盯着,他莫名觉得身子难受。
王献之对阿陌言道“阿陌,伺候他二人用食。”
阿陌点头,他跪在地上,拿起案上的蟹螯,掰开里边的肉,放在青釉小碟中。
李二的口水滴到了地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阿陌的动作。
李大也咽了咽口水,他吸着鼻子,再次朝王献之磕头“多谢郎君多谢郎君多谢郎君阿弟快磕头谢郎君”
李二懵懵的被李大摁着磕头。
司马聃看不懂眼前的情况,他觉得自己的身子突然间好难受,特别不舒服。
司马聃把王献之拉起来,低声说道“王七郎,朕不舒服。”
王献之转头看向司马聃,轻声问道“陛下有何不适”
司马聃摇头“朕不知道。朕只觉得身子甚是难受。不想再待在此处。”
王献之伸手指着司马聃的心口,乌黑如染墨的眸子,目光平静地望着司马聃,他柔声问道“是这里难受吗”
司马聃想了想,他点头回答道“是也就是这里难受朕怎么了”
王献之告诉司马聃“这里是心口的位置。心,就在这个地方。人的情感,会影响到心脏的建康。人悲伤难过的时候,心口就会难受,如同乌云压城,阴霾遍布,阴沉压抑。人快乐之时,心口就会舒服,那种感觉就像是春天到来,万物复苏,明媚温暖。”
司马聃愣住了,他呆呆地伸出手指着自己的鼻子,语气僵硬地说道“王七郎之意,朕会不舒服,是因为朕在悲伤难过朕为何会悲伤难过朕明明是欢喜的。”
司马聃不明白。自己出宫后,心情明明很快乐。为什么会突然变得悲伤难过呢
李大目光忐忑不安地望着王献之与司马聃,不敢吃东西。
李二一直在流口水,目光渴望地盯着阿陌剥的蟹肉。
王献之指着李大,告诉司马聃“陛下看到这二人过得凄惨,故而心里难受。”
司马聃愕然,他眨了眨眼睛,望向李大跟李二。渐渐地,他明白了什么。点头说道“是也。这兄弟二人过得是凄惨。朕不喜欢这二人。这二人让朕觉得不舒服。”
王献之语气轻而缓地言道“陛下觉得不舒服,是因为你看到这二人过得如此凄惨,却不知该如何帮助对方。陛下不理解,为何这二人会变成这样。”
司马聃点头,他开口问道“王七郎,朕心口难受。如何才能摆脱这种不适”
王献之告诉司马聃“陛下是因为看到对方过得凄惨,才会产生这种难过的情绪。只要帮助对方,让对方过上好日子,陛下的心情自然就能恢复。”
“那朕该怎么做”司马聃问道。
王献之看向阿陌,阿陌已经将那盘蟹螯剥得差不多了。
因为去逍遥山庄玩乐的客人, 都是贵族子弟。为防止小皇帝被人认出来, 王献之让小皇帝戴上面具上山。
白日里来酒肆蹦迪的人比较少,王献之带小皇帝在酒肆里参观了一遍,便离开了酒肆。
接下轮到参观密室迷宫、健身馆、温泉馆、游乐园
小皇帝司马聃觉得逍遥山庄真是有趣,他不舍得离开这里。
“王七郎,朕想住在此地。”司马聃摘了面具, 眼巴巴地望着王献之。
王献之告诉司马聃“我再带陛下去一个地方。”
司马聃觉得肯定是个有趣的地方, 他立马点头,高兴地说道“甚好”
王献之带司马聃下山, 前往广陵郡。
司马聃探头望着路边的景色,觉得心情轻松欢快。
心情喜悦, 司马聃冲树林长啸起来。
长啸完, 司马聃喘着气, 回头望向王献之,笑着说道“宫外真有趣, 朕想每日都能出宫。王七郎, 你每日都带朕出宫好不好”
王献之面上保持着淡淡的笑容,没有回答司马聃。
阿陌倒了茶水,递给司马聃。
司马聃慢慢喝茶, 喝完之后, 他舔着嘴唇说道“先苦后甘。”
阿陌又给司马聃倒了一杯茶。
王献之望向外面,开口说道“陛下, 看看外面。”
司马聃马上转头望向窗外。
窗外, 路边立着很多坟。有两个孩子正跪在其中一座坟前哭泣。那两个孩子, 大的十一二岁,小的年纪与王献之司马聃差不多。
司马聃目光好奇地望着那两个孩子,指着他们说道“王七郎,他二人为何跪在土堆前哭泣”
闻言,阿陌惊愕,不敢置信地看了眼小皇帝。
王献之面色平静地言道“陛下可要下去看看”
“可以吗”司马聃问道。
王献之点头,看了眼阿陌。
牛车停下,阿陌搀扶着小皇帝与王献之下车。
那两个孩子哭得伤心。已是孟冬时节,天气越来越凉。他们穿着带补丁的衣衫,脚上穿着草履。两人哭得满脸泪痕,鼻子跟眼泪糊在一起,看起来脏兮兮的。
司马聃未曾见过这样邋遢的孩子。他微蹙小眉,脸上露出嫌弃的神色。小声地对王献之说道“王七郎,你我还是走吧”
司马聃不喜欢这两个又丑又脏的小孩,顿时没了兴趣,想要离开。
王献之淡笑着看向司马聃,轻声说道“陛下不好奇他二人为何在路旁哭泣”
司马聃的确好奇。犹豫了一下,他转头对阿陌说道“你去问问他二人为何哭泣。”
阿陌心情复杂,他迈开脚步,朝那两个孩子走去。
“我家郎君问你二人,为何在此痛哭”
年纪小的孩子,乍然看到出现了好几个陌生人,一时之间,忘了继续哭泣。
年纪大一些的孩子,他红着眼睛,望着王献之与小皇帝。见这两个孩子穿得这么好,乘牛车出行,还有仆人伺候。他突然朝王献之与小皇帝跪下来,声音哽咽地说道“求二位郎君收留我兄弟二人只要能给口糠吃,我兄弟二人愿意为奴”
司马聃被这个孩子的举动吓到了,他神色慌张地望向王献之,出声问道“王七郎,他这是何意”
王献之拉着司马聃的手,带他往前走。
跪下来的哥哥,转头叫弟弟“阿弟过来跪下”
年纪小的孩子,被王献之的容貌吸引了,呆愣愣地望着王献之。
走到年纪大一些的孩子面前,王献之静静地看着他,语气平静地言道“为何要收留你二人你二人没有家吗”
李大抬起头,克制住悲伤的情绪,哽咽道“我阿耶被山上的野兽咬死。村人替我兄弟二人葬了阿耶。我兄弟二人,已经无处可归”
司马聃不解,奇怪地问道“怎会无处可归难道你二人没有亲人”
李大哭着说道“是有亲人。有一姑母同住在村里。可姑母不会养我兄弟二人阿耶入土后,我带阿弟到姑母家。姑母不许我兄弟进入。这几日我兄弟与邻家的牛住在一起,吃的是豚食”
司马聃越听越糊涂,他继续问道“为何你姑母不许你兄弟二人进门”
李大的泪水越流越多,他心里痛苦,已经说不出话了。
阿陌不忍心,他忍不住开口替这个孩子解释道“当今乱世,百姓日子过得贫苦。多一个人多一张口,养活自己都难,更别说是养孩子了。”
司马聃摇头,还是听不明白。
王献之放开司马聃,他弯下身子,递了一块手巾给李大。
“你叫什么”王献之轻声询问。
李大不敢接王献之的手巾,他猛地用手擦了擦眼泪,大力吸鼻涕,咳嗽着回答道“李、李大。阿弟叫李、李二咳咳咳”
王献之转头看向阿陌“将车上的吃食取来。”
阿陌立马跑回车上,拿了一盘蟹螯与一盘炒豆子,还拿了一壶茶。
看到王献之用漂亮白净的手,触碰李大那张脏兮兮的脸,帮李大擦脸。司马聃小声地说道“王七郎,你别碰他。”
李大看出了司马聃的嫌弃之意,他立马后退几步,不敢再让王献之靠近自己。
王献之的手顿住了,他弯起嘴角,朝李大温柔一笑,挥了挥手上的手巾。“你自己来擦脸。”
李大嘴唇颤抖,他忍着不哭,伸出颤巍巍的手,接过了手巾。
转头,李大冲弟弟叫道“阿弟,过来。”
李二眨了眨湿漉漉的眼睛,抬手抹了抹眼泪,朝哥哥靠近。
李大拉着弟弟跪下来,先帮弟弟擦脸。
阿陌取来吃食,还让仆人搬了一张案几过来。
将吃食摆在案上,阿陌看向王献之。
李二看到那些东西,口水立马顺着嘴角流了出来。他指着那些东西,小声地说道“阿兄,我饿”
李大何尝不是如此。他吸了吸鼻子,转头看向王献之,朝王献之磕头“多谢郎君请郎君收留我兄弟二人再过几年,我就长大了。我可以帮郎君干很多事我会勤奋干活,不会偷懒”
王献之温柔地说道“你二人饿了,先吃些东西。”
李大忐忑不安地望了眼司马聃。
司马聃没说话,被李大盯着,他莫名觉得身子难受。
王献之对阿陌言道“阿陌,伺候他二人用食。”
阿陌点头,他跪在地上,拿起案上的蟹螯,掰开里边的肉,放在青釉小碟中。
李二的口水滴到了地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阿陌的动作。
李大也咽了咽口水,他吸着鼻子,再次朝王献之磕头“多谢郎君多谢郎君多谢郎君阿弟快磕头谢郎君”
李二懵懵的被李大摁着磕头。
司马聃看不懂眼前的情况,他觉得自己的身子突然间好难受,特别不舒服。
司马聃把王献之拉起来,低声说道“王七郎,朕不舒服。”
王献之转头看向司马聃,轻声问道“陛下有何不适”
司马聃摇头“朕不知道。朕只觉得身子甚是难受。不想再待在此处。”
王献之伸手指着司马聃的心口,乌黑如染墨的眸子,目光平静地望着司马聃,他柔声问道“是这里难受吗”
司马聃想了想,他点头回答道“是也就是这里难受朕怎么了”
王献之告诉司马聃“这里是心口的位置。心,就在这个地方。人的情感,会影响到心脏的建康。人悲伤难过的时候,心口就会难受,如同乌云压城,阴霾遍布,阴沉压抑。人快乐之时,心口就会舒服,那种感觉就像是春天到来,万物复苏,明媚温暖。”
司马聃愣住了,他呆呆地伸出手指着自己的鼻子,语气僵硬地说道“王七郎之意,朕会不舒服,是因为朕在悲伤难过朕为何会悲伤难过朕明明是欢喜的。”
司马聃不明白。自己出宫后,心情明明很快乐。为什么会突然变得悲伤难过呢
李大目光忐忑不安地望着王献之与司马聃,不敢吃东西。
李二一直在流口水,目光渴望地盯着阿陌剥的蟹肉。
王献之指着李大,告诉司马聃“陛下看到这二人过得凄惨,故而心里难受。”
司马聃愕然,他眨了眨眼睛,望向李大跟李二。渐渐地,他明白了什么。点头说道“是也。这兄弟二人过得是凄惨。朕不喜欢这二人。这二人让朕觉得不舒服。”
王献之语气轻而缓地言道“陛下觉得不舒服,是因为你看到这二人过得如此凄惨,却不知该如何帮助对方。陛下不理解,为何这二人会变成这样。”
司马聃点头,他开口问道“王七郎,朕心口难受。如何才能摆脱这种不适”
王献之告诉司马聃“陛下是因为看到对方过得凄惨,才会产生这种难过的情绪。只要帮助对方,让对方过上好日子,陛下的心情自然就能恢复。”
“那朕该怎么做”司马聃问道。
王献之看向阿陌,阿陌已经将那盘蟹螯剥得差不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