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唇角勾了勾,与元乔一同离去。
马车行去许久,齐国侯站在府门口不知回府,家人急躁问话“殿下同兄长说了些什么,怎地魂不守舍”
齐国侯脸色铁青,一口气喘不过过来,眼前黑色更浓,直接晕了过来。
齐家别院顿时乱了,掐人中、请大夫、抬着齐国侯回屋,忙成一团。
月上中天,山路颠簸,崎岖而行,马车前的灯火也跟着摇曳不止。
周暨不在,元莞可大胆掀开车帘去观看山景。山间清幽,风声轻轻而过,就听到簌簌的树叶声,细细去看,可见一二萤火虫在林间飞舞。
元莞伸出手,想去摸一摸自带光明的飞虫,手伸出去很长,也摸不到,她沮丧,就听到元乔出声“陛下伤可好了”
“好了,劳姑母挂心了。”元莞漫不经心地回应一句,不想再提及丢人的事,就将手收了回来,道“姑母方才可成功了”
“婚书已退。”元乔淡漠道。
车内无灯,车帘外的灯又晃荡不止,眼前光色昏暗,元莞看不清元乔的神色,脑海里自动勾勒出她平静不见情绪的模样,她笑了笑,真诚道“恭喜姑母。”
“托陛下的福气。”元乔淡淡道。
元莞不在意她的讽刺,转而看向外间的山景,眉眼间的愁绪散去大半,想起太后要塞侍夫的事,不觉一阵烦躁,冷静须臾才道“姑母可知,太后前几日筵席上提议纳侍夫的事”
黑暗里,元乔同样看不清她的神色,看着那团黑影沉静须臾,试探道“陛下如何想的”
“姑母想听真话吗”小皇帝睫毛颤了颤,试探出声。
或许此事就是突破口,只要令姑母觉得太后其心不正,或许就会主动出击。
元乔道“陛下若说,臣自然想听。”
“朕说实话,姑母也能说实话吗”元莞再接再厉,其实心中忐忑不已,若大长公主的路子走不通,她的为君之路,就会难上许多。
看不清神色,元乔却从小皇帝的声音里听出来几分真诚,她未及思忖,便道“自然。”
车轱辘的声响很大,吵得元莞就将车帘放下了,屏住呼吸,认真道“刘瑾行一死,太后失去臂膀,为争得一力,必然要令刘家的人入宫,站在朕身旁,才可有契机扳回一局。”
分析得很对,元乔不觉颔首,她不急着回答,反问道“陛下既然想到,大可拒绝就成。”
元莞摇首“姑母该知大宋极为重视孝道,朕拒绝一次尚可,多了只怕不成。”
孝道是一回事,最底的根源是太后拿捏着她的把柄,她只能听太后的话,不能反抗。
不为人知的事便是秘密。
眼前是黑暗,浓浓夜色,一点一滴蔓入眼球里,阖眸而思,她想起被元乔送回宫那日,太后见到她的狰狞之色。
元乔说你若做明君,赏罚分明,只有你掌握旁人的生死,无人会掌控你的生死。
她欢欢喜喜地回宫了,见到太后也不再那么害怕,甚至主动上前认错,然而太后并未露出慈母之色,反掐着她的脖子告诫“你若再敢生事,我就能打死你,就像打死宫人一样丢到荒草地里去,任由野狼咬蚀你的身体,令你尸骨无存。”
元莞阖眸,袖口里的手颤了颤,幸好眼前一片黑暗,元乔看不清她面上害怕的神色。
“大宋确实重孝道,也并非是愚孝。”元乔提醒道,太后不可拿捏皇帝,且母上不得干政。
皇帝品味出些许意思来,她若做出愚孝的事情来,御史台照旧会提点她,届时太后也会陷入口笔诛伐中,她明白过来,只是如何激怒太后,是一难事。
她从恐惧中挣脱出来,不再言语。元乔也未曾再继续说这件事,靠于车壁,凝神静思。
两人静默无声,元莞向她那里看去,除去挺直的坐姿外,什么都看不到,她沮丧间,就听到元乔开口“陛下在宫里常遇到刺客”
常遇到刺客这句话听着着实古怪,元莞不傻,张口就道“姑母想多了,宫内皆是你的人,有没有刺客,你不知晓”
“陛下说错了,臣不过是一外臣,如何进的了后苑之地。”元乔道。
前朝为元乔掌控,但她从未将人安排入后宫。太后在宫里经营多年,她稍有动作,就会引得一身麻烦,且太后是皇帝亲母,自然会好好保护皇帝的安危。
然宫内的事,好似不同于她的想法。
她不动太后,但太后先给她难堪,可见,太后已然迫不及待了。
元乔未曾言明她知晓下药一事的原委,装作不知。元莞不知自己的事情败露了,依旧忐忑不安,道“或许后苑不安全。”
她对于疼痛有些麻木了,更害怕的是死亡。尤其是今夜见到繁华之景后,心中那股生的意念如藤蔓般攀岩而上,她紧紧抓住生机。
听皇帝颓唐的言语后,元乔再无心思逼问,心中自有盘算。
马车至皇帝殿前而下,元莞动了动步子,今晚与元乔相处也算融洽,她凝望着殿内的灯火,心中揪了揪,坦诚道“那夜姑母抱着我,我却做了回君子。我并非是在意那劳什子什么姑侄关系,只是觉得不耻罢了。”
说完,她起身下了马车,黑暗中的人眉眼皱得很深,看着月下小皇帝纤细的背影,心中挣扎出一股奇怪的感觉。
小皇帝不在意姑侄关系,莫非真的非阿兄血脉
她解不出这道难题,亦不会让元莞再度陷入困局中。
小皇帝兴冲冲地回宫,见到廊下的落霞后,脚步一顿,下意识明白什么,便将喜色敛下,举步入内。
周暨站在殿内,见皇帝回来,眼睛一亮,皇帝朝她扬了扬眉梢,示意她莫要出声。
她笑了笑,亲切道“更深露重,太后怎地还未曾休息”
“本已睡了,不想宫人来报,陛下不见了,就急得过来看看陛下,不想真的不见人了。”太后语气不善,凌厉的目光落在周暨身上。
周暨被她看得心虚,抿唇不敢说话,元莞几步近前,站在她身前,解释道“朕觉得无趣,就拉着皇夫出去玩了,不想齐国侯邀朕去乞巧,就令皇夫先回来了。”
太后捧着茶盏,神色也不见缓和,见皇帝袒护皇夫,神色自若,不满道“可方才瞧见了大长公主。”
“齐国侯与大长公主本就有亲事,去了才知她也在,便一道回来了。朕今日见到了乞巧楼,甚为壮观,只是不知为何宫里没有”元莞笑意清澈,她与周暨一般高,恰好挡住了太后的视线,听到身后人吸鼻子的声音。
她都挡着太后的责骂了,怎地还哭,好没出息。
“陛下是天子,当勤政为主,惦记着女儿家的游戏做甚。”太后不愿回答她这个问题,训了几句后,见两人亲密无间,极为不喜,又道“皇夫近日莫要出宫走动了,静思己过。”
周暨无辜被罚,吓得脸色发白,元莞不好多说话,颔首答应下来,送太后出殿“太后慢走。”又装腔作势一番,让落霞去送。
回殿后,周暨眼眶通红,神色凄楚,小皇帝瞧她一眼,心不在焉地安慰一番“太后令你莫走动,你就歇息几日,就当今夜玩累了。”
周暨不服气,小声抽泣地为自己辩解“臣还未曾玩,就被陛下送回宫了。”
元莞眨了眨眼,好像是这么回事,今夜也感激她带自己出宫,得此与元乔好谈的契机,不好过河拆桥。她眸色漾过一阵喜色,心情大好,眉梢微挑,就委婉道“待回宫,再带你去玩,如何”
皇帝的妥协不易,周暨见好就收,且方才在太后面前又护着她,旋即答应下来。
临走前,还依依不舍地看了皇帝几眼,想到几日不能见面,就觉得委屈,颓然回殿去了。
人走净后,元莞感觉周身清爽,落霞入内伺候她沐浴,见陛下唇角的笑意,也跟着松了口气“陛下今日玩得如何”
“甚好。”元莞扬了扬下颚,由落霞给她脱下衣裙,望着铜镜里的自己,不免好奇“落霞,朕、朕好看吗”
小皇帝大了,春心萌动,心思也与从前不同了。落霞当她在外见识了新事物,点头道“陛下很好看。”
“你的话,朕不信。”元莞觉得落霞讨好自己,瞪她一眼后,径直沐浴去了。
没过几日,周暨复又出来走动了。
自七夕节后,她胆子大了很多,在皇帝面前也不露怯,得空就带着自己亲做的点心去叨扰小皇帝。
小皇帝于行宫内见不得朝臣,每日都是听着元乔几人禀事,午后就无事可做,周暨就巴巴地跑来,带着点心、带着甘露,总之不会两手空空。
皇帝与皇夫感情好,朝臣不会想什么,太后处也无大事,唯独元乔看着十分忧心。叮嘱周暨几次后,周暨是视若无睹,跑得十分勤快。
几日后,齐国侯满面颓然来见驾。
周暨在侧,捧着荷叶酥在吃,见齐国侯神色不对,下意识将自己的动作放轻,再观陛下,坐得端正,神色肃然,气势微现。
齐国侯不仅脸色不好,就连说话也结巴起来“臣来,求陛下一事、望、望陛下恩准。”
齐国侯领的是俸禄,却不入朝,做一闲散之人,今日过来,必不是为朝政的。
皇帝心领神会,嘴角翘了翘,故作沉静道“卿有何事”
齐国侯恭谨道“先帝在世,为臣与大长公主定亲,近年来殿下日益忙碌,脱不得身。臣有意完成亲事,谁知七夕、七夕那夜殿下同臣退亲了。”
周暨瞪大了眼睛,那夜大长公主与齐国侯见面不是叙说情意,而是要退亲。她咬了口点心就听陛下开口“此事是大长公主与卿家是私事,朕不好多管。”
齐国侯来时做了准备,一听此话就急道“这件亲事乃是先帝所定,并非是私下行事,大长公主所为实在是、实在是对先帝不敬。”
张口闭口先帝,小皇帝嗤笑,但她表面不露出情绪,作势沉吟了会儿,道“卿已有儿女,妾室无数,大长公主若嫁你,入门就做了母亲,此举与她也不公平。”
一旁小皇夫点点脑袋,齐国侯厚颜无耻,欺负大长公主也好意思来求陛下做主。
两人心照不宣地一道嫌弃起来,皇帝的话不无道理,齐国侯涨红了脸色,依旧据理力争道“男子纳妾,是常事,且大长公主并未说什么,臣已过而立,膝下无子,反是不孝。”
周暨忍不住道“既然如此,你何不与那些妾室快活去,自己无理,先纳妾生子,令大长公主难堪,如今又要来说大长公主的不是,是何道理。”
她为大长公主不平,说话太过直白,说得齐国侯抬不起头来。元莞赞赏地看了她一眼,她眯眼一笑,将点心推给了元莞。
元莞不吃,正色道“皇夫所言,并不是没有道理,齐国侯与大长公主的事,朕如何管”
这人太没眼力见,她自己的亲事都被元乔捏在手心里,做不得主,还令她去干涉元乔的亲事,真是愚蠢。
齐国侯讷讷地说不出话来了,皇帝摆手示意他起身“卿相貌不俗,看中哪家姑娘,朕赐婚便是,大长公主性子高洁,不想情事,卿何必勉强。”
元乔这样的女子娶回府,只可摆香案供着,哪里有半分情趣。
周暨被皇帝的话吓得皱眉,哪里有人这样说自己姑母的。再观齐国侯先是愣了愣,继而是面上浮现赞同之色。
小皇帝脸色就沉了,心里骂道真是不知廉耻,眼睛瞎了。
宽慰一番后,齐国侯满意而去。
周暨觉得此人过于荒唐,又不知分寸,便道“陛下也觉得姑母这般的女子,不谙情事”
元莞歪了歪脑袋,靠着迎枕,细细去想。
元乔貌美,随了生母文宗贤妃的相貌,那夜被药所控制,面色潮红,眼中含水,一抬眸都是诱人之色,且平常清冷之色,做出妩媚的姿态来,更觉得美。
且那夜元乔抱着她,亲着她,带着一股从未见过的柔弱,香气缭绕,有股说不清的感觉。
总之,很舒服。
她歪了歪脑袋,否认周暨的话“不、她”
元乔谙吗这话说出口,总觉得她不正经了,摇首道“朕也不知。”
半句未说出口,大长公主并非不谙,而是矜持罢了,骨子里东西与表面不一样的。元乔表面矜持,骨子里未必如此。
至少那夜,就不是那样,是妩媚的、是诱人的,是令她险些动情的。
绮念顿生后,元莞感觉心跳得好快,身体都跟着燥热起来,胡乱抓起凉水喝了一大口,心里又将太后怨恨上了。
都怪太后,不该将元乔送上她的龙床。
齐国侯离开后不久,元乔就来了。
周暨还未曾离去,因着方才的事,对大长公主多了些好奇,等人近了,她才细细打量。
因在行宫里,大长公主穿着多些家常,发髻简单,不如寻常贵人般花钗满头,发丝在几根步摇下更显乌黑发亮。
衣饰不必看,是最得体的。她略施脂粉,不显寡淡不显庸俗,肌肤胜雪,端倪如画,高洁之色,一眼就可看出。她动作自然,一双眼眸似深涡,将人带了进去。
周暨看得出神,以至于元乔都有所察觉出来,她不知殿内方才发生何事,回视着周暨,吓得周暨心口一惊,忙低头,极是心虚。
未曾开口,元乔就感知出,方才定发生了什么事。
她行礼落座,目光略过周暨,后者不敢抬首,元莞明白她的意思,看向周暨“皇夫先回吧。”
周暨正有此意,大长公主的目光极为吓人,一眨眼就像能窥测她的心事一般,她慌张行礼退下了。
皇夫慌张,恰好验证了元乔心中所想,她淡淡道“齐国侯来求陛下,替他做主”
“对,他道姑母退亲,就是对先帝不敬。”元莞不瞒着,见元乔神色自若,又添一句“又道姑母不谙情事,十分寡趣。”
元乔脸色红了。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红包随机100个。
下更明天凌晨。
马车行去许久,齐国侯站在府门口不知回府,家人急躁问话“殿下同兄长说了些什么,怎地魂不守舍”
齐国侯脸色铁青,一口气喘不过过来,眼前黑色更浓,直接晕了过来。
齐家别院顿时乱了,掐人中、请大夫、抬着齐国侯回屋,忙成一团。
月上中天,山路颠簸,崎岖而行,马车前的灯火也跟着摇曳不止。
周暨不在,元莞可大胆掀开车帘去观看山景。山间清幽,风声轻轻而过,就听到簌簌的树叶声,细细去看,可见一二萤火虫在林间飞舞。
元莞伸出手,想去摸一摸自带光明的飞虫,手伸出去很长,也摸不到,她沮丧,就听到元乔出声“陛下伤可好了”
“好了,劳姑母挂心了。”元莞漫不经心地回应一句,不想再提及丢人的事,就将手收了回来,道“姑母方才可成功了”
“婚书已退。”元乔淡漠道。
车内无灯,车帘外的灯又晃荡不止,眼前光色昏暗,元莞看不清元乔的神色,脑海里自动勾勒出她平静不见情绪的模样,她笑了笑,真诚道“恭喜姑母。”
“托陛下的福气。”元乔淡淡道。
元莞不在意她的讽刺,转而看向外间的山景,眉眼间的愁绪散去大半,想起太后要塞侍夫的事,不觉一阵烦躁,冷静须臾才道“姑母可知,太后前几日筵席上提议纳侍夫的事”
黑暗里,元乔同样看不清她的神色,看着那团黑影沉静须臾,试探道“陛下如何想的”
“姑母想听真话吗”小皇帝睫毛颤了颤,试探出声。
或许此事就是突破口,只要令姑母觉得太后其心不正,或许就会主动出击。
元乔道“陛下若说,臣自然想听。”
“朕说实话,姑母也能说实话吗”元莞再接再厉,其实心中忐忑不已,若大长公主的路子走不通,她的为君之路,就会难上许多。
看不清神色,元乔却从小皇帝的声音里听出来几分真诚,她未及思忖,便道“自然。”
车轱辘的声响很大,吵得元莞就将车帘放下了,屏住呼吸,认真道“刘瑾行一死,太后失去臂膀,为争得一力,必然要令刘家的人入宫,站在朕身旁,才可有契机扳回一局。”
分析得很对,元乔不觉颔首,她不急着回答,反问道“陛下既然想到,大可拒绝就成。”
元莞摇首“姑母该知大宋极为重视孝道,朕拒绝一次尚可,多了只怕不成。”
孝道是一回事,最底的根源是太后拿捏着她的把柄,她只能听太后的话,不能反抗。
不为人知的事便是秘密。
眼前是黑暗,浓浓夜色,一点一滴蔓入眼球里,阖眸而思,她想起被元乔送回宫那日,太后见到她的狰狞之色。
元乔说你若做明君,赏罚分明,只有你掌握旁人的生死,无人会掌控你的生死。
她欢欢喜喜地回宫了,见到太后也不再那么害怕,甚至主动上前认错,然而太后并未露出慈母之色,反掐着她的脖子告诫“你若再敢生事,我就能打死你,就像打死宫人一样丢到荒草地里去,任由野狼咬蚀你的身体,令你尸骨无存。”
元莞阖眸,袖口里的手颤了颤,幸好眼前一片黑暗,元乔看不清她面上害怕的神色。
“大宋确实重孝道,也并非是愚孝。”元乔提醒道,太后不可拿捏皇帝,且母上不得干政。
皇帝品味出些许意思来,她若做出愚孝的事情来,御史台照旧会提点她,届时太后也会陷入口笔诛伐中,她明白过来,只是如何激怒太后,是一难事。
她从恐惧中挣脱出来,不再言语。元乔也未曾再继续说这件事,靠于车壁,凝神静思。
两人静默无声,元莞向她那里看去,除去挺直的坐姿外,什么都看不到,她沮丧间,就听到元乔开口“陛下在宫里常遇到刺客”
常遇到刺客这句话听着着实古怪,元莞不傻,张口就道“姑母想多了,宫内皆是你的人,有没有刺客,你不知晓”
“陛下说错了,臣不过是一外臣,如何进的了后苑之地。”元乔道。
前朝为元乔掌控,但她从未将人安排入后宫。太后在宫里经营多年,她稍有动作,就会引得一身麻烦,且太后是皇帝亲母,自然会好好保护皇帝的安危。
然宫内的事,好似不同于她的想法。
她不动太后,但太后先给她难堪,可见,太后已然迫不及待了。
元乔未曾言明她知晓下药一事的原委,装作不知。元莞不知自己的事情败露了,依旧忐忑不安,道“或许后苑不安全。”
她对于疼痛有些麻木了,更害怕的是死亡。尤其是今夜见到繁华之景后,心中那股生的意念如藤蔓般攀岩而上,她紧紧抓住生机。
听皇帝颓唐的言语后,元乔再无心思逼问,心中自有盘算。
马车至皇帝殿前而下,元莞动了动步子,今晚与元乔相处也算融洽,她凝望着殿内的灯火,心中揪了揪,坦诚道“那夜姑母抱着我,我却做了回君子。我并非是在意那劳什子什么姑侄关系,只是觉得不耻罢了。”
说完,她起身下了马车,黑暗中的人眉眼皱得很深,看着月下小皇帝纤细的背影,心中挣扎出一股奇怪的感觉。
小皇帝不在意姑侄关系,莫非真的非阿兄血脉
她解不出这道难题,亦不会让元莞再度陷入困局中。
小皇帝兴冲冲地回宫,见到廊下的落霞后,脚步一顿,下意识明白什么,便将喜色敛下,举步入内。
周暨站在殿内,见皇帝回来,眼睛一亮,皇帝朝她扬了扬眉梢,示意她莫要出声。
她笑了笑,亲切道“更深露重,太后怎地还未曾休息”
“本已睡了,不想宫人来报,陛下不见了,就急得过来看看陛下,不想真的不见人了。”太后语气不善,凌厉的目光落在周暨身上。
周暨被她看得心虚,抿唇不敢说话,元莞几步近前,站在她身前,解释道“朕觉得无趣,就拉着皇夫出去玩了,不想齐国侯邀朕去乞巧,就令皇夫先回来了。”
太后捧着茶盏,神色也不见缓和,见皇帝袒护皇夫,神色自若,不满道“可方才瞧见了大长公主。”
“齐国侯与大长公主本就有亲事,去了才知她也在,便一道回来了。朕今日见到了乞巧楼,甚为壮观,只是不知为何宫里没有”元莞笑意清澈,她与周暨一般高,恰好挡住了太后的视线,听到身后人吸鼻子的声音。
她都挡着太后的责骂了,怎地还哭,好没出息。
“陛下是天子,当勤政为主,惦记着女儿家的游戏做甚。”太后不愿回答她这个问题,训了几句后,见两人亲密无间,极为不喜,又道“皇夫近日莫要出宫走动了,静思己过。”
周暨无辜被罚,吓得脸色发白,元莞不好多说话,颔首答应下来,送太后出殿“太后慢走。”又装腔作势一番,让落霞去送。
回殿后,周暨眼眶通红,神色凄楚,小皇帝瞧她一眼,心不在焉地安慰一番“太后令你莫走动,你就歇息几日,就当今夜玩累了。”
周暨不服气,小声抽泣地为自己辩解“臣还未曾玩,就被陛下送回宫了。”
元莞眨了眨眼,好像是这么回事,今夜也感激她带自己出宫,得此与元乔好谈的契机,不好过河拆桥。她眸色漾过一阵喜色,心情大好,眉梢微挑,就委婉道“待回宫,再带你去玩,如何”
皇帝的妥协不易,周暨见好就收,且方才在太后面前又护着她,旋即答应下来。
临走前,还依依不舍地看了皇帝几眼,想到几日不能见面,就觉得委屈,颓然回殿去了。
人走净后,元莞感觉周身清爽,落霞入内伺候她沐浴,见陛下唇角的笑意,也跟着松了口气“陛下今日玩得如何”
“甚好。”元莞扬了扬下颚,由落霞给她脱下衣裙,望着铜镜里的自己,不免好奇“落霞,朕、朕好看吗”
小皇帝大了,春心萌动,心思也与从前不同了。落霞当她在外见识了新事物,点头道“陛下很好看。”
“你的话,朕不信。”元莞觉得落霞讨好自己,瞪她一眼后,径直沐浴去了。
没过几日,周暨复又出来走动了。
自七夕节后,她胆子大了很多,在皇帝面前也不露怯,得空就带着自己亲做的点心去叨扰小皇帝。
小皇帝于行宫内见不得朝臣,每日都是听着元乔几人禀事,午后就无事可做,周暨就巴巴地跑来,带着点心、带着甘露,总之不会两手空空。
皇帝与皇夫感情好,朝臣不会想什么,太后处也无大事,唯独元乔看着十分忧心。叮嘱周暨几次后,周暨是视若无睹,跑得十分勤快。
几日后,齐国侯满面颓然来见驾。
周暨在侧,捧着荷叶酥在吃,见齐国侯神色不对,下意识将自己的动作放轻,再观陛下,坐得端正,神色肃然,气势微现。
齐国侯不仅脸色不好,就连说话也结巴起来“臣来,求陛下一事、望、望陛下恩准。”
齐国侯领的是俸禄,却不入朝,做一闲散之人,今日过来,必不是为朝政的。
皇帝心领神会,嘴角翘了翘,故作沉静道“卿有何事”
齐国侯恭谨道“先帝在世,为臣与大长公主定亲,近年来殿下日益忙碌,脱不得身。臣有意完成亲事,谁知七夕、七夕那夜殿下同臣退亲了。”
周暨瞪大了眼睛,那夜大长公主与齐国侯见面不是叙说情意,而是要退亲。她咬了口点心就听陛下开口“此事是大长公主与卿家是私事,朕不好多管。”
齐国侯来时做了准备,一听此话就急道“这件亲事乃是先帝所定,并非是私下行事,大长公主所为实在是、实在是对先帝不敬。”
张口闭口先帝,小皇帝嗤笑,但她表面不露出情绪,作势沉吟了会儿,道“卿已有儿女,妾室无数,大长公主若嫁你,入门就做了母亲,此举与她也不公平。”
一旁小皇夫点点脑袋,齐国侯厚颜无耻,欺负大长公主也好意思来求陛下做主。
两人心照不宣地一道嫌弃起来,皇帝的话不无道理,齐国侯涨红了脸色,依旧据理力争道“男子纳妾,是常事,且大长公主并未说什么,臣已过而立,膝下无子,反是不孝。”
周暨忍不住道“既然如此,你何不与那些妾室快活去,自己无理,先纳妾生子,令大长公主难堪,如今又要来说大长公主的不是,是何道理。”
她为大长公主不平,说话太过直白,说得齐国侯抬不起头来。元莞赞赏地看了她一眼,她眯眼一笑,将点心推给了元莞。
元莞不吃,正色道“皇夫所言,并不是没有道理,齐国侯与大长公主的事,朕如何管”
这人太没眼力见,她自己的亲事都被元乔捏在手心里,做不得主,还令她去干涉元乔的亲事,真是愚蠢。
齐国侯讷讷地说不出话来了,皇帝摆手示意他起身“卿相貌不俗,看中哪家姑娘,朕赐婚便是,大长公主性子高洁,不想情事,卿何必勉强。”
元乔这样的女子娶回府,只可摆香案供着,哪里有半分情趣。
周暨被皇帝的话吓得皱眉,哪里有人这样说自己姑母的。再观齐国侯先是愣了愣,继而是面上浮现赞同之色。
小皇帝脸色就沉了,心里骂道真是不知廉耻,眼睛瞎了。
宽慰一番后,齐国侯满意而去。
周暨觉得此人过于荒唐,又不知分寸,便道“陛下也觉得姑母这般的女子,不谙情事”
元莞歪了歪脑袋,靠着迎枕,细细去想。
元乔貌美,随了生母文宗贤妃的相貌,那夜被药所控制,面色潮红,眼中含水,一抬眸都是诱人之色,且平常清冷之色,做出妩媚的姿态来,更觉得美。
且那夜元乔抱着她,亲着她,带着一股从未见过的柔弱,香气缭绕,有股说不清的感觉。
总之,很舒服。
她歪了歪脑袋,否认周暨的话“不、她”
元乔谙吗这话说出口,总觉得她不正经了,摇首道“朕也不知。”
半句未说出口,大长公主并非不谙,而是矜持罢了,骨子里东西与表面不一样的。元乔表面矜持,骨子里未必如此。
至少那夜,就不是那样,是妩媚的、是诱人的,是令她险些动情的。
绮念顿生后,元莞感觉心跳得好快,身体都跟着燥热起来,胡乱抓起凉水喝了一大口,心里又将太后怨恨上了。
都怪太后,不该将元乔送上她的龙床。
齐国侯离开后不久,元乔就来了。
周暨还未曾离去,因着方才的事,对大长公主多了些好奇,等人近了,她才细细打量。
因在行宫里,大长公主穿着多些家常,发髻简单,不如寻常贵人般花钗满头,发丝在几根步摇下更显乌黑发亮。
衣饰不必看,是最得体的。她略施脂粉,不显寡淡不显庸俗,肌肤胜雪,端倪如画,高洁之色,一眼就可看出。她动作自然,一双眼眸似深涡,将人带了进去。
周暨看得出神,以至于元乔都有所察觉出来,她不知殿内方才发生何事,回视着周暨,吓得周暨心口一惊,忙低头,极是心虚。
未曾开口,元乔就感知出,方才定发生了什么事。
她行礼落座,目光略过周暨,后者不敢抬首,元莞明白她的意思,看向周暨“皇夫先回吧。”
周暨正有此意,大长公主的目光极为吓人,一眨眼就像能窥测她的心事一般,她慌张行礼退下了。
皇夫慌张,恰好验证了元乔心中所想,她淡淡道“齐国侯来求陛下,替他做主”
“对,他道姑母退亲,就是对先帝不敬。”元莞不瞒着,见元乔神色自若,又添一句“又道姑母不谙情事,十分寡趣。”
元乔脸色红了。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红包随机100个。
下更明天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