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争结束的时候,小岛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鲜血, 残余的魔物退缩回海里, 蛰伏在水下不敢冒头, 它们都被刚才一边倒似的绞杀震慑住了。
无数阴影在海面下飞掠来去, 海妖的长鳍和魔物的虚尾不甘地搅动出无数暗流。
丹朱也并非从头到尾安然无恙,她的衣裙上出现了许多被划破的裂口,身上也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痕,现在这些伤痕在神体本身的恢复力下正在缓慢地愈合, 然而伤处溢散着的邪气却徘徊不去。
丹朱皱了皱眉, 低叱一声, 那些邪气像被电了一样滋滋退了出去。
神罚对她的影响仍然没有消失。丹朱想,不然这些污浊之气根本没有近身的机会。
迟早要把这该死的“神罚”去除掉。
嗯
丹朱突然间感受到了什么,迈步走向海滩。
那个方向的海妖魔物们嗖嗖地瑟缩着后退, 眼前的一片水域为之一清,只剩下那只梭子船仍在原处, 一半搁在沙滩上,一半浸泡在被染得浑浊不堪的水里,伴随着一波一波的海浪不停起伏。
“出来”丹朱喝道。
“隔了这么多年再见面, 怎么还是这么凶啊。”这句话传出的同时,梭子船上的空气逐渐扭曲、凝结, 慢慢现出了一个轻盈的形体。
那是一个鲛人。她坐在梭子船的船沿上,身上披着鲛绡,银白色的长发垂在后背、肩膀、身前,鱼尾上的鳞片在阳光下反射着清光, 半透明的尾鳍在海风里轻轻拂动。
“谢鲸歌。”再见到这条鱼,丹朱毫不留情面地说,“你命挺大。”
“托了你的福。”谢鲸歌笑着,却怎么看怎么有种咬牙切齿的意思,“本来我都要跑了,你一把把我扔进池塘里是什么意思”
丹朱进入界碑世界的时候走的是大门,正好误入了叛党破门而入后与守门人谢鲸歌的站场。
那时候叛党已经控制住了局面,在必经之路上安排了重重把守,丹朱处理干净了才得以进入大门这也是徐青在分析了大门前后的场景,发现同一处站场出现了前后两次战斗的原因。
丹朱见到谢鲸歌的时候,她已经重伤不愈奄奄一息,丹朱急着寻找界碑,没有时间停下来救这个老朋友,连个招呼都没打,顺手把她放到了屋后的池塘里。
她们真的是认识很久很久的老朋友了。
当年凤族与金乌大战,扶桑城倒塌,帝俊及时赶来逆转了战局。
但自始至终都没有人记得,水下还有一个绑在尖碑上的小女孩。
丹朱就这么被拖着沉沉坠去,下沉了不知道多久多深,被水流紧紧包裹。一开始是浑浊的海水,再往深里去就是尚未被污染的深层海水,海面离她越来越远,直至看不见。
在她拒绝了魔的蛊惑,以为自己即将在深海里死去的时候,因好奇而离开族地游到旸谷围观的鲛人少女发现了她,潜下深海解开了她的枷锁。
后来扶桑重建了又覆灭,旸谷的位置被群岛盘踞,大地上的神魔掀起一场又一场杀伐,九幽之下的地狱火燃烧了无数次,她们依然保持着不怎么亲近却从未断绝的友谊。
“你们鲛人不是有水就能活过来吗”丹朱挑眉。
谢鲸歌冷笑,“你什么时候才能分清,鲛人是海鱼,不是淡水鱼”
“那个池子是徐青小时候给她玩水用的底下还有温泉的泉眼,你把我扔进去是想做水煮鱼吗”
“徐青你和徐青很熟”丹朱问道,随即反应过来,“也对,你都混成九安看大门的了,认识自家大小姐也正常。”
谢鲸歌白了她一眼,说“徐青是我一手养大的,和我女儿也没什么区别了。她是个挺可怜的小孩,被俞沛生当秘密武器培养,后来这个当爹的良心发现,借着她犯错的由头把她赶了出去,转而看中了自己的徒弟。”
她嗤笑了声,“可惜养徒弟和养闺女毕竟是不一样的,谢风一发现不对,想也不想就带着一群人叛变了。”
“俞沛生为什么收养徐青”丹朱回手摩挲了一下颈间的红色珠子,“如果我的感觉没出错,徐青是伯益一脉的后人吧这一脉已经没落到自家孩子送给别人养了吗”
界壁是上古众神混战后人类为自保而设立的,东西南北四座界碑将它稳稳地固定在世界之间。
东夷部族距离东方界碑最为接近,便世代看守着它。当时他们推举出来的守碑人,就是伯益传说中,他是少昊之后,颛顼之孙,皋陶之子,曾辅佐大禹治水,是禹退位后的新任华夏首领。然而很快禹子启篡权夺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由此诞生,禅让制也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九安的记载中,伯益退位后定居在界碑附近,带着他的亲信和子孙一同看护界碑。
后来战争又起,十日并出,生灵涂炭,东方界碑即将被破坏,东方部落的后羿射落九日、救人间于水火,在人间留下了无数传颂的诗篇。
李白曾经在古朗月行中写过“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单独说这一句可能人们很陌生,但如果拿出全诗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这首放在现在都被每一个小学生熟背的诗,在它刚被创作出来的唐代就已经十分有名。
适逢唐时东方界碑守护者在进行从家族式向部门式管理的改革,于是便取了其中两字“九安”作为名字。
九安司由此诞生,一直延续到民国,后来从名义上成为了异管会的一部分,但在俞沛生的强势抗争下仍保持着相当大的独立性,和以前唯一的区别不过是把“九安司”的名
无数阴影在海面下飞掠来去, 海妖的长鳍和魔物的虚尾不甘地搅动出无数暗流。
丹朱也并非从头到尾安然无恙,她的衣裙上出现了许多被划破的裂口,身上也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痕,现在这些伤痕在神体本身的恢复力下正在缓慢地愈合, 然而伤处溢散着的邪气却徘徊不去。
丹朱皱了皱眉, 低叱一声, 那些邪气像被电了一样滋滋退了出去。
神罚对她的影响仍然没有消失。丹朱想,不然这些污浊之气根本没有近身的机会。
迟早要把这该死的“神罚”去除掉。
嗯
丹朱突然间感受到了什么,迈步走向海滩。
那个方向的海妖魔物们嗖嗖地瑟缩着后退, 眼前的一片水域为之一清,只剩下那只梭子船仍在原处, 一半搁在沙滩上,一半浸泡在被染得浑浊不堪的水里,伴随着一波一波的海浪不停起伏。
“出来”丹朱喝道。
“隔了这么多年再见面, 怎么还是这么凶啊。”这句话传出的同时,梭子船上的空气逐渐扭曲、凝结, 慢慢现出了一个轻盈的形体。
那是一个鲛人。她坐在梭子船的船沿上,身上披着鲛绡,银白色的长发垂在后背、肩膀、身前,鱼尾上的鳞片在阳光下反射着清光, 半透明的尾鳍在海风里轻轻拂动。
“谢鲸歌。”再见到这条鱼,丹朱毫不留情面地说,“你命挺大。”
“托了你的福。”谢鲸歌笑着,却怎么看怎么有种咬牙切齿的意思,“本来我都要跑了,你一把把我扔进池塘里是什么意思”
丹朱进入界碑世界的时候走的是大门,正好误入了叛党破门而入后与守门人谢鲸歌的站场。
那时候叛党已经控制住了局面,在必经之路上安排了重重把守,丹朱处理干净了才得以进入大门这也是徐青在分析了大门前后的场景,发现同一处站场出现了前后两次战斗的原因。
丹朱见到谢鲸歌的时候,她已经重伤不愈奄奄一息,丹朱急着寻找界碑,没有时间停下来救这个老朋友,连个招呼都没打,顺手把她放到了屋后的池塘里。
她们真的是认识很久很久的老朋友了。
当年凤族与金乌大战,扶桑城倒塌,帝俊及时赶来逆转了战局。
但自始至终都没有人记得,水下还有一个绑在尖碑上的小女孩。
丹朱就这么被拖着沉沉坠去,下沉了不知道多久多深,被水流紧紧包裹。一开始是浑浊的海水,再往深里去就是尚未被污染的深层海水,海面离她越来越远,直至看不见。
在她拒绝了魔的蛊惑,以为自己即将在深海里死去的时候,因好奇而离开族地游到旸谷围观的鲛人少女发现了她,潜下深海解开了她的枷锁。
后来扶桑重建了又覆灭,旸谷的位置被群岛盘踞,大地上的神魔掀起一场又一场杀伐,九幽之下的地狱火燃烧了无数次,她们依然保持着不怎么亲近却从未断绝的友谊。
“你们鲛人不是有水就能活过来吗”丹朱挑眉。
谢鲸歌冷笑,“你什么时候才能分清,鲛人是海鱼,不是淡水鱼”
“那个池子是徐青小时候给她玩水用的底下还有温泉的泉眼,你把我扔进去是想做水煮鱼吗”
“徐青你和徐青很熟”丹朱问道,随即反应过来,“也对,你都混成九安看大门的了,认识自家大小姐也正常。”
谢鲸歌白了她一眼,说“徐青是我一手养大的,和我女儿也没什么区别了。她是个挺可怜的小孩,被俞沛生当秘密武器培养,后来这个当爹的良心发现,借着她犯错的由头把她赶了出去,转而看中了自己的徒弟。”
她嗤笑了声,“可惜养徒弟和养闺女毕竟是不一样的,谢风一发现不对,想也不想就带着一群人叛变了。”
“俞沛生为什么收养徐青”丹朱回手摩挲了一下颈间的红色珠子,“如果我的感觉没出错,徐青是伯益一脉的后人吧这一脉已经没落到自家孩子送给别人养了吗”
界壁是上古众神混战后人类为自保而设立的,东西南北四座界碑将它稳稳地固定在世界之间。
东夷部族距离东方界碑最为接近,便世代看守着它。当时他们推举出来的守碑人,就是伯益传说中,他是少昊之后,颛顼之孙,皋陶之子,曾辅佐大禹治水,是禹退位后的新任华夏首领。然而很快禹子启篡权夺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由此诞生,禅让制也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九安的记载中,伯益退位后定居在界碑附近,带着他的亲信和子孙一同看护界碑。
后来战争又起,十日并出,生灵涂炭,东方界碑即将被破坏,东方部落的后羿射落九日、救人间于水火,在人间留下了无数传颂的诗篇。
李白曾经在古朗月行中写过“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单独说这一句可能人们很陌生,但如果拿出全诗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这首放在现在都被每一个小学生熟背的诗,在它刚被创作出来的唐代就已经十分有名。
适逢唐时东方界碑守护者在进行从家族式向部门式管理的改革,于是便取了其中两字“九安”作为名字。
九安司由此诞生,一直延续到民国,后来从名义上成为了异管会的一部分,但在俞沛生的强势抗争下仍保持着相当大的独立性,和以前唯一的区别不过是把“九安司”的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