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少爷们这次考得也不错,毕竟见多识广。
    最好的,自然还是经过了系统学习的松山书院学生。
    纪先生长呼一口气,“哎呀,科举这事累人啊老夫头发都白了,这事太操心。生怕拙落了某个有才之士,害了人家一辈子。又担心取士有偏颇,让滥竽充数之辈混入其中,占用了其他人的名额。”
    累死他了
    燕云歌笑了起来,“先生本来就是一头白发,何来头发都白了的说法。”
    “非也,非也夫人此话有错漏。”
    “何处错漏,请先生指教。”
    “夫人难道没发现吗,过去老夫的头发属于黑白相间,不算太白,只是白头发有点多而已。这一回,哎呀,原本的黑头发都成了白头发,现如今老夫是一头白发,硬生生老了五岁不止。”
    “先生辛苦了改明儿我想办法补偿先生。”
    “好说,好说那么名单就这些人,不再更改,确定了吗”
    燕云歌再次审核了一番名单,最后重重点头。
    “确定了,就这些人我们是择优录取,让书院和识字班的先生告诉学子们,一次没考上不要紧,年年都能考秀才。今年考不上,明年再战。”
    纪先生捋着胡须,摇头晃脑,“夫人言之有理,是该鼓励一下落榜的学子。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心灰意冷。而且,这点挫折如果都承受不住,后面秋闱,春闱又如何能扛过去”
    燕云歌笑道“总而言之,教化一道,我就交给先生。等到人才培养出来,先生就可以卸任郡丞一职,专心致志抓教育,办报纸。”
    说到卸任郡丞一职,纪先生是有太多的苦水要倒啊
    身为郡丞,干的是郡守的活。
    干着两个人的活,拿的是一个人的俸禄。
    他这把年纪,怎能顶得住。
    他也想著书立说,在士林文坛有一席之地。
    扛起三郡文坛旗帜,打破世家对文坛的垄断。
    现如今的情况,三郡以外,从南到北,别管是北魏,还是南魏,他们承认三郡商贸发达,食盐和白糖的质量是杠杠的。
    但是他们坚决不承认三郡的文坛地位。
    甚至不承认松山书院的正统性,对松山书院培养出来的学子那是全面打击否认。
    什么文坛一席之地,更是水中月雾中花。
    无论南北,文坛学子聚在一起开会,永远都没有三郡的位置。
    三郡,在世家看来,就是个文化沙漠啊
    甚至连一个叫得出名字的文坛大佬都没有,凭什么被人看得起。
    当世有名的大儒,人人写文章批判燕云歌搞得一切文化类教学类的改革,甚至连平阳郡生产的笔墨纸砚都要批判一番。
    这谁顶得住
    即便燕云歌有通天之能,也没办法靠一己之力改变三郡在世人心目中的文化地位。
    文坛,向来喜欢抱团玩,玩高傲,玩格调
    怎么玩都行,总归不会认可三郡的铜臭味。
    燕云歌,那可是妥妥的一身铜臭味的女人,还想改变文坛,做梦。
    朝廷上那帮朝臣,因为利益而屈服。
    他们这帮玩笔杆子的文坛士子,腰杆子可是硬邦邦,绝不低头妥协。
    这就是现实情况。
    每次提起文坛地位,纪先生难免心虚气短。
    没有一个代表性的文坛大佬坐镇三郡,那么,自家培养一个出来。
    他身为上官,理应起到带头作用。
    没有什么比著书立说更快的办法,让人认识三郡的文化思想内涵。
    但是吧
    这事费时间,得专注,专心,还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以及独到的见解。
    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要花时间去整,才有可能整出一本让人拍案叫绝,赞不绝口,人人争相拜读的大作。
    有了这样一本大作,个人文坛地位指日可待。
    个人拥有了文坛地位,三郡在文化圈子内的地位也能随之飙升。
    好歹有个代表人物,对吧
    连个代表人物都拿不出手,又如何能获得士林文坛的认可。
    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去细心经营的事情。
    然而,郡丞一职占用了他太多时间,让他无暇分身。
    眼下
    纪先生问道“不知夫人心中可有合适人选老夫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辞去郡丞一职。”
    燕云歌斟酌着说道“燕随,计平,这二人,先生认为谁更合适”
    “夫人只有这两个人选吗”纪先生有点失望。
    燕云歌挑眉,“先生对他们二人不满那么,请先生给我推荐几位人选,我会仔细斟酌。”
    纪先生迟疑,“这么长时间的敲打历练,韩其宗依旧入达不到要求吗”

章节目录

侯府小哑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我吃元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吃元宝并收藏侯府小哑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