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歌斟酌了一番,才开口同纪先生解释道。
    “博郡,东阳郡都已经拿下来,但是人心不曾归顺,当地世家强横。不得不让萧逸领兵坐镇两郡,统领两郡军政大局,以防生变。
    但是,这种情况不可长久,最迟秋收之前,必须派人前往两郡分担萧逸的负担,承担起民生经济重任,勘定赋税等等琐碎事情。
    这样一个位置,必须内心坚毅,六亲不认,甘愿为本夫人驱策,甘愿做个孤臣,不打折扣地执行本夫人的命令。而非同流合污,与光同尘。
    很明显,计平更适合这样一个位置。燕随不合格,韩其宗同样不合格。
    燕随的缺点很明显,他耳根子软,被那群世家一忽悠,恐怕就入了别人的坑,坏了大事。
    韩其宗身上的毛病,也是其他大部分读书人的毛病。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尤其是对待世家,手段太客气太温和,不敢也不想翻脸。
    但是,替本夫人治理两郡,必须要有和当地世家翻脸的决心,以及翻脸的智慧。
    计平出身不高,读书不多,但心性坚定,善于总结学习,进步很快。他的进步,想必先生也看在眼里。”
    纪先生连连点头。
    “老夫不否认,计平进步非常快,很多事情看得透,行事手段颇有夫人的风格,果断犀利,叫人暗暗称赞。
    不过,两郡地盘大,人口多,世家盘根错节。
    老夫以为,凡事都该一阴一阳,一刚一柔。公子和计平,皆是手段严酷之人,光是刚硬,没有柔和,不行啊
    夫人也不想逼反当地世家,更愿意收编同化当地世家。
    那么,两郡就还缺一个处事温和的人,居中调节双方的关系。这个人选,老夫认为韩其宗很合适。
    他在世家做过门客,了解世家的脾性,擅长以柔化刚。
    他和计平搭档做事,一如当初在富贵山庄,相信一定可以取得不错的政绩。”
    纪先生一番话,着实有理。
    治理地方,解决世家问题,不能一味的刚硬。
    毕竟
    燕云歌没打算将两郡所有世家都赶走。
    要是世家肯跟着她的调子走,大家一起合作,一起赚钱,一起发展,很好啊
    世家要面子,一味的严酷,即便心里头愿意归顺平阳郡,恐怕嘴上还是得反着来。
    正所谓倒驴不倒架,损失部分利益可以接受,脸面受损万万不行。
    如果有韩其宗配合计平,一个手拿大棒,一个手拿胡萝卜,效果肯定更好。
    于是
    燕云歌采纳了纪先生的建议,一纸公文,提拔韩其宗到郡守府担任长史,同计平一样一样,都是辅佐官,先历练着。
    名为长史,干的其实都是郡丞的活,甚至部分郡守的活,也给二人分配了下去。
    韩其宗接到调任文书,限他半个月内到郡守府报道。
    他激动啊,感动啊,眼眶都红了
    想他,当年和计平一起被任命为县令。
    平阳郡五县,他和他的同窗占了四个县。
    每年他的考评,他治下的赋税情况,都是最好的。
    结果
    计平却先他一步调入郡守府,在夫人身边,每天都能刷脸。
    而他,依旧蹲在县衙,苦苦煎熬。
    不甘心
    不服气
    不认输
    多少个夜晚,喝醉了酒,难免牢骚满腹。
    计平何德何能,凭什么比他先调入郡守府。
    考评不如他,赋税不如他,出身不如他,文化功课更不如他
    处处不如他的计平,升官比他快,他能不嫉妒吗
    当然嫉妒。
    心中有小情绪,一点牢骚,都是难免的。
    他心头憋着一口气,一定要升上去。
    不服啊
    不能接受被不如自己的人打败了。
    终于
    老天不负有心人,夫人终于想起了他,看见了他的优点长处,下了公文将他调入郡守府。
    嘤嘤嘤
    这一路走来,太难了
    他要得提前和家里打招呼,别庆祝。
    计平那王八蛋调入郡守府的时候,可低调了,自始至终都没有大肆张扬。
    若非计平进了郡守府,塘报上面有他升官的消息,好多人都被瞒在鼓里。
    他要是大肆庆祝,岂非落了下乘,叫人误以为他的定力,他的心性不如计平。
    哼
    不就是锦衣夜行,低调不显摆,他也能做到。
    不仅他要做到低调不张扬,他还特意敲打自家人,谁都不许在外面胡咧咧,张扬得人尽皆知。
    随着燕夫人的地盘越来越大,官职以后越来越多。
    加上开科举,以后官场竞争肯定越来越大。
    区区郡守府长史,哪里就值得张扬乐呵,还敢大摆宴席请客,真不怕风大闪了腰。
    韩父韩母,自然不理解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侯府小哑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我吃元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吃元宝并收藏侯府小哑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