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拙、崔清河、赵慈三人于文华殿觐见,将三份卷子奉于皇帝案前。
皇帝有一搭没一搭的翻着。
翻到季玦那一张的时候,他微微坐直身子。
“季小郎君这篇不错。”他说。
田拙扬起嘴角。
也不知道那些说季小郎君策论不好的人,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
这篇文章每个领域都提,在仅有的篇幅里深挖不起来,可谓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赵翰林说乌七八糟也没说错。
但是说没有主题,就是赵翰林在睁眼说瞎话了。
季小郎君提的每一个领域,矛头都直指世家。就拿盐铁来说,至今各个世家还盘根错节,垄断着盐铁的五分利。
这是皇帝决不能容忍的。
想来那群人精只是装不懂罢装不懂的大多是世卿世禄一流,这群萌世家余庆的世家子们想把季玦这篇按下去。
崔清河也提了。
田拙把他不痛不痒地顶回去,又把唐安的卷子提上来,崔清河便退了一步。
田拙看着皇帝。
皇帝看完了季玦的策论,该看到后面那首诗了。
“盛京西望此人间,九派大江九叠山。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
读到最后一句时,皇帝下意识扬了尾音,读成了疑问句。
“首联续诗,这首续得最好。”赵慈道。
皇帝点点头。
崔清河也开口道“季小郎君有大胸襟。”
皇帝先是被颈联和尾联一惊,不由对季玦更生几分欣赏之意,听到崔清河这句“大胸襟”,又不大高兴了。
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
这像是一个生在边远小城的、十五岁的乡野少年写出来的东西吗
崔清河又来了一句“季小郎君这句,大概就是天才吧,臣少年时不能及也。”
他眉目清俊,声如冷玉,此时面目诚恳,真像是在说自己不能及也似的。
田拙几不可察地冷哼一声。
崔清河的唇边多了一分笑意。
皇帝放下季玦的卷子,转而拿起方朗的,说了一句“这位季小郎君朕见过,不是个正经人儿。”
田拙、崔清河
陛下在哪里见过季小郎君什么叫不是正经人儿
崔清河愣了一下,又笑了,笑着笑着还看了田拙一眼。
“陛下可有决断”赵慈问。
皇帝沉吟片刻,拿出唐安的卷子,道“可为头名。”
三个人记下。
“方朗”皇帝又念了一句方朗的名字,问道,“这位可是卢先生的门生”
赵慈回了句是。
皇帝笑着说“季小郎君长得俊,朕看探花正正合适。”
至此,天元十五年的一甲,算是尘埃落定。
君臣几人说了几句闲话,在田拙他们即将告退之时,却听皇帝冷不丁又念了一遍季玦的诗。
“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这要是朕的哪个儿子写出来的,朕能马上立他为太子,可惜啊。”
事关皇帝的几个皇子,几个人老神在在,谁也没接话。
皇帝颇为幽怨地叹了口气,挥挥手让他们下去了。
说来好笑,皇帝登位十五年,这却是他第二次亲自处理科举的各项事宜。
皇帝有一搭没一搭的翻着。
翻到季玦那一张的时候,他微微坐直身子。
“季小郎君这篇不错。”他说。
田拙扬起嘴角。
也不知道那些说季小郎君策论不好的人,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
这篇文章每个领域都提,在仅有的篇幅里深挖不起来,可谓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赵翰林说乌七八糟也没说错。
但是说没有主题,就是赵翰林在睁眼说瞎话了。
季小郎君提的每一个领域,矛头都直指世家。就拿盐铁来说,至今各个世家还盘根错节,垄断着盐铁的五分利。
这是皇帝决不能容忍的。
想来那群人精只是装不懂罢装不懂的大多是世卿世禄一流,这群萌世家余庆的世家子们想把季玦这篇按下去。
崔清河也提了。
田拙把他不痛不痒地顶回去,又把唐安的卷子提上来,崔清河便退了一步。
田拙看着皇帝。
皇帝看完了季玦的策论,该看到后面那首诗了。
“盛京西望此人间,九派大江九叠山。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
读到最后一句时,皇帝下意识扬了尾音,读成了疑问句。
“首联续诗,这首续得最好。”赵慈道。
皇帝点点头。
崔清河也开口道“季小郎君有大胸襟。”
皇帝先是被颈联和尾联一惊,不由对季玦更生几分欣赏之意,听到崔清河这句“大胸襟”,又不大高兴了。
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
这像是一个生在边远小城的、十五岁的乡野少年写出来的东西吗
崔清河又来了一句“季小郎君这句,大概就是天才吧,臣少年时不能及也。”
他眉目清俊,声如冷玉,此时面目诚恳,真像是在说自己不能及也似的。
田拙几不可察地冷哼一声。
崔清河的唇边多了一分笑意。
皇帝放下季玦的卷子,转而拿起方朗的,说了一句“这位季小郎君朕见过,不是个正经人儿。”
田拙、崔清河
陛下在哪里见过季小郎君什么叫不是正经人儿
崔清河愣了一下,又笑了,笑着笑着还看了田拙一眼。
“陛下可有决断”赵慈问。
皇帝沉吟片刻,拿出唐安的卷子,道“可为头名。”
三个人记下。
“方朗”皇帝又念了一句方朗的名字,问道,“这位可是卢先生的门生”
赵慈回了句是。
皇帝笑着说“季小郎君长得俊,朕看探花正正合适。”
至此,天元十五年的一甲,算是尘埃落定。
君臣几人说了几句闲话,在田拙他们即将告退之时,却听皇帝冷不丁又念了一遍季玦的诗。
“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这要是朕的哪个儿子写出来的,朕能马上立他为太子,可惜啊。”
事关皇帝的几个皇子,几个人老神在在,谁也没接话。
皇帝颇为幽怨地叹了口气,挥挥手让他们下去了。
说来好笑,皇帝登位十五年,这却是他第二次亲自处理科举的各项事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