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073 (2/2)
屋顶有几处瓦破了,需要请泥瓦匠来修,还有四间屋子、灶房,怎么也需要请几个农妇来帮忙收拾。
时月一边逛一边记,初步定下了装修大计。
第一晚,他们还是在叶家睡了。
叶公年近耄耋,早已不理俗事,也就墨子期来了他才愿意见一面。
至于时月等人,是没资格见他的。
叶家不愧是一城之主,处处透着奢华,每个房檐下都雕着木龙,墙上也很多龙的装饰。
时月她们一边看,叶家小公子一边介绍“祖父喜欢这些东西,更因兴修叶邑水利,希望龙王爷保佑工程顺利。”
墨子期随口问“不知澧水航运修得可还顺利”
“航运”时月重复了一边。
南方水系丰富,有发展航运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交通不便的年代,得航运者几乎可以说得半壁江山。
叶家小公子摸摸鼻子,不欲多说“秋冬水量骤减,正是兴修航运的好时机,还算还算顺利吧。”
当晚,时月躺在叶家的大床上。
冥思苦想了半天她终于想起来叶邑这位叶公,好像就是叶公好龙的那个叶公啊注
叶公好龙是个寓言故事,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但其实,这个故事是有原型的。
所谓的「好龙」也不是真的喜欢龙,而是因为兴修叶邑水利,叶公在自家墙上画沟绘渠,然后在沟渠出口处绘上龙头,以祈求风调雨顺。
来往客人不识沟渠图纸,见了七扭八拐的沟渠,还以为是龙。
传着传着就变成了叶公喜欢龙,而到了后汉,这一典故经过文学加工,就变成「叶公好龙」的故事了。
水利工程航运
时月半眯着眼,琢磨自己在楚国的立身之道。
翌日,在叶家小公子的热情帮助下,十几个仆役来到时月的小院子帮忙干活。
小季益坐在柿子树下,守着妹妹的摇篮。
银杏给他洗了两个柿子吃,吩咐他“在这里乖乖不要动哦,我们收拾完来陪你。”
小季益右手抓着柿子,左手抓着棉棉的摇篮,乖巧地点头。
后院的篱笆要新修,并且要修高一些,时月比了比自己的身高,跟工匠说“照墨先生的高度修吧。”
工匠咦了一声“腰高已是极致了,由墨先生这样高,可就看不见外面了。”
时月笑“您也看到了,我家两个孩子,修矮了怕孩子跑出去。”
工匠表示理解“那小人将地桩打深一些,免得不结实倒了。”
“那太好了,劳烦师傅再给我们修个结实点的木门。”时月朝旁边院子比划了下“就照她们那种就行。”
隔壁院子的妇人正在喂鸡,闻言好奇地朝这里张望。
“行您瞧好儿吧,三日后就修好了”工匠抡起锤子,将破旧的篱笆拆了。
除了后院的篱笆,屋里还有个仆妇在擦洗。
家具没有卖现成的,想要只能请木匠打,但打家具哪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
叶家那小公子一拍大腿“从家里搬几样过来不就行了吗。”
于是木床、桌、椅、柜各搬了几样过来,将屋里擦洗干净后搬进来,就像个家了。
说到底叶家这么倾力帮助,还是亏了墨子期的面子。
墨子期背着手说“不必觉得愧疚,我也护不住你们多久,往后在叶邑生活还得靠你自己。”
时月低头“不管怎么说,还是多谢墨先生。”
有了叶家的帮助,三日后,小院子焕然一新
乔迁那日,叶家小公子带着贺礼来了。
他站在门口张望了下,拍着叶管家的肩“不错不错,你们办得挺好”
时月站在门口笑着迎客“叶小公子来了。”
他笑着摆手“墨先生的朋友,就是我叶某人的朋友,时姑娘叫我叶黎就好。”
一城之主的孙子,时月当真才是不敬了“叶公子请进。”
叶黎将礼物放在墨子期面前的桌上,说“墨先生不日就要启程去郑国了,黎实在想多和先生谈谈,学一学为世之道。”
“今日想请墨先生同我一起回去,秉烛夜谈岂不美哉”
说到底,叶黎是冲着墨子期来的,对于时家乔迁宴不太感兴趣。
墨子期被他三请四请拉走了,临走前对时月说“我晚一些回来。”
时月点头“好。”
叶家的人一走,银杏松了一口气“姑娘。”
时月正在摆碗筷“怎么啦。”
“我怎么觉得,叶家人好像不太热情呢。”银杏将蒸米饭抱过来,帮时月舀饭。
“估计是把我们当破落户了吧。”时月笑笑,刮了下银杏的鼻子“我们无权无势,没有任何依靠,和以前不一样了。”
银杏是丞相府的家生子,后来跟着时月出入太子宫,所见到的人对她们无不是客客气气。
可那客气是因为李丞相、因为慕容野,现在没了那层光环,能心平气和跟她们说话就不错了。
小季益噔噔噔跑过来,手里抓着一个鸡腿。
十六端着两碟子菜“还说话呐,吃饭啦”
“来了”银杏应了一声,对时月说“不论富贵不富贵,银杏都陪着姑娘。”
然后她拔腿就跑,去帮十六端菜了。
十六把盘子放下“小月见。”
“啊”时月把小季益抱上椅子,抬头。
“我昨天跟师兄说想留下来,他让我来问你。”十六坐在季益身边,揩掉了他嘴上的油。
“我跟小季益处出感情来了,你不能分开我们”
小季益咬着鸡腿,两颊鼓鼓的像小仓鼠,忽然被抱了个扎扎实实,无措地看向时月。
十六捞着季益的肩,其实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师兄都被拒绝了,他能留下来吗
能吗能吗
时月莞尔一笑“好啊,那以后你带着小季益睡。”
“真的”十六惊呼“我真的可以留下来吗”
“为什么不可以”时月坐在桌边,银杏已经把菜端上来了“什么留下来他要留下来”
“干嘛我不能留下来吗”十六反瞪回去。
“什么呀”银杏皱着脸,给时月舀了一碗鲫鱼汤“姑娘喝这个,熬白了的,加了姜丝味道最好了”
时月是有打算的,院子里只有她和银杏两个女孩子,始终不太方便。
她不敢留下墨子期,但留个十六问题还是不大的。
他虽然大时月两岁,但跟个大孩子似的,还精通医术。
小季益是男孩子,有些性格需要由一个男性长辈来培养。
就这样,三个大人一个小孩,在新屋子里高高兴兴吃了一顿乔迁宴。
主卧由时月带着棉棉睡,银杏睡在榻上,隔着中间的堂屋,另一边是十六和小季益的屋子,还有一个仓储用的小房间、一间灶房。
当夜,时月在屋里哄棉棉睡觉,软绵绵的婴儿举着小拳头,时月隔着襁褓挠她小肚子“棉棉棉棉”
“嘎”棉棉乐呵呵吐出一个口水泡。
时月将涂成黑色的竹片在她眼前移动,锻炼她视线追逐的能力。
银杏正在收拾行囊,数了半天钱,苦着脸说“姑娘,我们只剩下不到五金了。”
时月望过去,银杏把她们的钱都拿了过来。
离开濮阳的时候李锦乐取了二十金给她,后来姜心也给了一点,不过她那点不多,也就一两金。
一路南下用掉了一些,买房产、修缮房屋、请工匠吃饭、买米买粮用了很久,最后就剩下四锭马蹄金,和一些散碎布币了。
时月一枚枚数着,布币还有七百多枚。
楚国物价比较高,按一家四口的消费能力,四锭马蹄金能用两年多,但坐吃山空怎么行
时月将金子收起来,只留下布币做日常开销“是时候重操旧业了”
旧业银杏想了半天也没想到,她们姑娘做过什么旧业。
“豆腐啊,豆皮儿啊,豆浆啊。”时月笑笑“过几天就出去找合适的门路,不知道楚国能不能租赁田地。”
“租些地来种也不错。”
银杏张了张嘴“啊能行吗咱们以前没做过呀。”
“试试咯。”时月给棉棉换了身比较轻巧的衣裳“要是有棉花就好了,这兔毛小褂子真贵”
棉棉圆乎乎的小身子上穿着白色的兔毛褂子,就这几件巴掌大的衣裳,居然要一百钱
实在太贵了。
“砰砰。”院门忽然被敲响,银杏把钱收起来“奴婢去开门。”
“还是我去吧,你衣裳都换了。”时月站起来。
明月当空,小院子里洒满银色的月光,柿子树硕果累累。
时月抽开门闩,闻到了一股酒味。
“墨先生”
墨子期身上有淡淡的酒气,扶着院子的门“月见。”
“你喝酒了”时月让开身子“先进来。”
墨子期的步子有些虚浮,他走到柿子树下坐下“月见,我跟你说件事。”
时月合上门闩“什么”
“八月十八,卫军攻巨亿城,打了一个多月后,败退。”
时月一边逛一边记,初步定下了装修大计。
第一晚,他们还是在叶家睡了。
叶公年近耄耋,早已不理俗事,也就墨子期来了他才愿意见一面。
至于时月等人,是没资格见他的。
叶家不愧是一城之主,处处透着奢华,每个房檐下都雕着木龙,墙上也很多龙的装饰。
时月她们一边看,叶家小公子一边介绍“祖父喜欢这些东西,更因兴修叶邑水利,希望龙王爷保佑工程顺利。”
墨子期随口问“不知澧水航运修得可还顺利”
“航运”时月重复了一边。
南方水系丰富,有发展航运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交通不便的年代,得航运者几乎可以说得半壁江山。
叶家小公子摸摸鼻子,不欲多说“秋冬水量骤减,正是兴修航运的好时机,还算还算顺利吧。”
当晚,时月躺在叶家的大床上。
冥思苦想了半天她终于想起来叶邑这位叶公,好像就是叶公好龙的那个叶公啊注
叶公好龙是个寓言故事,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但其实,这个故事是有原型的。
所谓的「好龙」也不是真的喜欢龙,而是因为兴修叶邑水利,叶公在自家墙上画沟绘渠,然后在沟渠出口处绘上龙头,以祈求风调雨顺。
来往客人不识沟渠图纸,见了七扭八拐的沟渠,还以为是龙。
传着传着就变成了叶公喜欢龙,而到了后汉,这一典故经过文学加工,就变成「叶公好龙」的故事了。
水利工程航运
时月半眯着眼,琢磨自己在楚国的立身之道。
翌日,在叶家小公子的热情帮助下,十几个仆役来到时月的小院子帮忙干活。
小季益坐在柿子树下,守着妹妹的摇篮。
银杏给他洗了两个柿子吃,吩咐他“在这里乖乖不要动哦,我们收拾完来陪你。”
小季益右手抓着柿子,左手抓着棉棉的摇篮,乖巧地点头。
后院的篱笆要新修,并且要修高一些,时月比了比自己的身高,跟工匠说“照墨先生的高度修吧。”
工匠咦了一声“腰高已是极致了,由墨先生这样高,可就看不见外面了。”
时月笑“您也看到了,我家两个孩子,修矮了怕孩子跑出去。”
工匠表示理解“那小人将地桩打深一些,免得不结实倒了。”
“那太好了,劳烦师傅再给我们修个结实点的木门。”时月朝旁边院子比划了下“就照她们那种就行。”
隔壁院子的妇人正在喂鸡,闻言好奇地朝这里张望。
“行您瞧好儿吧,三日后就修好了”工匠抡起锤子,将破旧的篱笆拆了。
除了后院的篱笆,屋里还有个仆妇在擦洗。
家具没有卖现成的,想要只能请木匠打,但打家具哪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
叶家那小公子一拍大腿“从家里搬几样过来不就行了吗。”
于是木床、桌、椅、柜各搬了几样过来,将屋里擦洗干净后搬进来,就像个家了。
说到底叶家这么倾力帮助,还是亏了墨子期的面子。
墨子期背着手说“不必觉得愧疚,我也护不住你们多久,往后在叶邑生活还得靠你自己。”
时月低头“不管怎么说,还是多谢墨先生。”
有了叶家的帮助,三日后,小院子焕然一新
乔迁那日,叶家小公子带着贺礼来了。
他站在门口张望了下,拍着叶管家的肩“不错不错,你们办得挺好”
时月站在门口笑着迎客“叶小公子来了。”
他笑着摆手“墨先生的朋友,就是我叶某人的朋友,时姑娘叫我叶黎就好。”
一城之主的孙子,时月当真才是不敬了“叶公子请进。”
叶黎将礼物放在墨子期面前的桌上,说“墨先生不日就要启程去郑国了,黎实在想多和先生谈谈,学一学为世之道。”
“今日想请墨先生同我一起回去,秉烛夜谈岂不美哉”
说到底,叶黎是冲着墨子期来的,对于时家乔迁宴不太感兴趣。
墨子期被他三请四请拉走了,临走前对时月说“我晚一些回来。”
时月点头“好。”
叶家的人一走,银杏松了一口气“姑娘。”
时月正在摆碗筷“怎么啦。”
“我怎么觉得,叶家人好像不太热情呢。”银杏将蒸米饭抱过来,帮时月舀饭。
“估计是把我们当破落户了吧。”时月笑笑,刮了下银杏的鼻子“我们无权无势,没有任何依靠,和以前不一样了。”
银杏是丞相府的家生子,后来跟着时月出入太子宫,所见到的人对她们无不是客客气气。
可那客气是因为李丞相、因为慕容野,现在没了那层光环,能心平气和跟她们说话就不错了。
小季益噔噔噔跑过来,手里抓着一个鸡腿。
十六端着两碟子菜“还说话呐,吃饭啦”
“来了”银杏应了一声,对时月说“不论富贵不富贵,银杏都陪着姑娘。”
然后她拔腿就跑,去帮十六端菜了。
十六把盘子放下“小月见。”
“啊”时月把小季益抱上椅子,抬头。
“我昨天跟师兄说想留下来,他让我来问你。”十六坐在季益身边,揩掉了他嘴上的油。
“我跟小季益处出感情来了,你不能分开我们”
小季益咬着鸡腿,两颊鼓鼓的像小仓鼠,忽然被抱了个扎扎实实,无措地看向时月。
十六捞着季益的肩,其实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师兄都被拒绝了,他能留下来吗
能吗能吗
时月莞尔一笑“好啊,那以后你带着小季益睡。”
“真的”十六惊呼“我真的可以留下来吗”
“为什么不可以”时月坐在桌边,银杏已经把菜端上来了“什么留下来他要留下来”
“干嘛我不能留下来吗”十六反瞪回去。
“什么呀”银杏皱着脸,给时月舀了一碗鲫鱼汤“姑娘喝这个,熬白了的,加了姜丝味道最好了”
时月是有打算的,院子里只有她和银杏两个女孩子,始终不太方便。
她不敢留下墨子期,但留个十六问题还是不大的。
他虽然大时月两岁,但跟个大孩子似的,还精通医术。
小季益是男孩子,有些性格需要由一个男性长辈来培养。
就这样,三个大人一个小孩,在新屋子里高高兴兴吃了一顿乔迁宴。
主卧由时月带着棉棉睡,银杏睡在榻上,隔着中间的堂屋,另一边是十六和小季益的屋子,还有一个仓储用的小房间、一间灶房。
当夜,时月在屋里哄棉棉睡觉,软绵绵的婴儿举着小拳头,时月隔着襁褓挠她小肚子“棉棉棉棉”
“嘎”棉棉乐呵呵吐出一个口水泡。
时月将涂成黑色的竹片在她眼前移动,锻炼她视线追逐的能力。
银杏正在收拾行囊,数了半天钱,苦着脸说“姑娘,我们只剩下不到五金了。”
时月望过去,银杏把她们的钱都拿了过来。
离开濮阳的时候李锦乐取了二十金给她,后来姜心也给了一点,不过她那点不多,也就一两金。
一路南下用掉了一些,买房产、修缮房屋、请工匠吃饭、买米买粮用了很久,最后就剩下四锭马蹄金,和一些散碎布币了。
时月一枚枚数着,布币还有七百多枚。
楚国物价比较高,按一家四口的消费能力,四锭马蹄金能用两年多,但坐吃山空怎么行
时月将金子收起来,只留下布币做日常开销“是时候重操旧业了”
旧业银杏想了半天也没想到,她们姑娘做过什么旧业。
“豆腐啊,豆皮儿啊,豆浆啊。”时月笑笑“过几天就出去找合适的门路,不知道楚国能不能租赁田地。”
“租些地来种也不错。”
银杏张了张嘴“啊能行吗咱们以前没做过呀。”
“试试咯。”时月给棉棉换了身比较轻巧的衣裳“要是有棉花就好了,这兔毛小褂子真贵”
棉棉圆乎乎的小身子上穿着白色的兔毛褂子,就这几件巴掌大的衣裳,居然要一百钱
实在太贵了。
“砰砰。”院门忽然被敲响,银杏把钱收起来“奴婢去开门。”
“还是我去吧,你衣裳都换了。”时月站起来。
明月当空,小院子里洒满银色的月光,柿子树硕果累累。
时月抽开门闩,闻到了一股酒味。
“墨先生”
墨子期身上有淡淡的酒气,扶着院子的门“月见。”
“你喝酒了”时月让开身子“先进来。”
墨子期的步子有些虚浮,他走到柿子树下坐下“月见,我跟你说件事。”
时月合上门闩“什么”
“八月十八,卫军攻巨亿城,打了一个多月后,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