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眼。
    没道理啊,不是说商人是天下最狡诈的一类人吗这是脑袋烧通了,还是进水了
    或是,青王还有什么手段,是表面上看不出来的
    誉王觉得不对劲,他长了个心眼,派了手下伪装成盐商的样子,拿着他中原地区的盐引,前往南疆。
    这名伪装成盐商的誉王手下入了海州城,这里走走那里逛逛,在街头买了少许海盐,也没觉察到有什么奇特之处。
    但是想想誉王派遣的任务,他还是抱着谨慎的态度留了下来,找了机会与其他盐商混熟,向这些大老板们虚心讨教。
    “李老板,你有所不知啊”一名来自北方的盐商眯着眼睛,“青王与沈氏商行合作扩建了数个盐场,今年产出的这批盐啊,不是我说,我老董贩盐这么多年,都没见过这么好的成色”
    这李老板听了后,心里倒是有几分不屑。
    他们中原有片著名的盐湖,里面煮出来的盐品质是整个大武最上等的。
    只可惜,由于产量有限,这盐湖里产出的盐只够送到京城,送进御膳房,成为皇上私人拥有的御供。
    南疆这破地方,能什么上好的海盐
    “您不信其实最开始我们也不信,但是,给您瞅瞅,这就是我在青王府的盐场买来的”北方盐商从袋子里掏出一个牛皮口袋,打开后从里面捞出了一把盐。
    那盐白花花的,颗粒细小,看起来就好像冬日积雪,细腻雪白无垢。
    李老板用手指沾了点盐沫子,往嘴里一送。这盐竟然毫无海盐的腥味儿,品质几乎可以与那御供的盐相媲美
    “这这盐也卖得那么便宜”李老板睁大了眼睛,不敢置信。
    把御供标准的盐当大白菜卖青王莫非是人傻钱多
    “哦,这盐当然会比普通盐贵一点点,但是百姓倒也能接受。只不过啊,你来晚了,这盐早就卖光了,还得等一个月后才能有下一批。”北方盐商得意地收回了自己的牛皮袋子,塞在了腰间。
    “一个月那兄台是打算在这里守到下个月”
    就看北方盐商嘿嘿一笑“实不相瞒,我买的货已经先行一步运送回北方了。现在只不过是留下来收购普通海盐。”
    “这普通海盐,难道又有什么特别之处”李老板顿时提起了精神,竖直了耳朵。
    那品质绝佳的盐早就卖完了,可是依然有大量盐商拥入南疆。
    目的何在此处肯定别有蹊跷
    “您还不知道青王府出的规矩每购一石普通海盐,可获十两砂糖。”那北方来的憨厚大汉露出了狡黠的笑容,“我留下,就是为了那砂糖”
    “砂糖”
    没错,食盐和砂糖,就是沈玖为报复誉王和平王之前扰乱南疆米价而丢出的两把菜刀
    且不提南疆出产的上等好盐有多诱人,这随着普通海盐打包赠送的“砂糖”,也成了吸引诸多生意人的一大利器。
    之后的几年,南疆到处都是来自天南海北的买卖人,来到海州城第一句问的便是“请问在哪里能买到砂糖”
    天下银钱,也就滚滚而来,掉进了青王府和沈玖的钱袋子里。
    不说这么久远,就是眼下,在南疆的两把菜刀的组合夹击中,誉王和平王也是损失惨重。
    无论誉王怎么降低盐税,盐商们无动于衷,以至于他先前扩产的大量屯盐没了销路。而又因为肆意降低盐税,导致中原地区收缴的盐税也不足以往水平。
    最后,誉王只能忍着心痛,自掏腰包,把盐税给补齐了。
    平王就更惨了,之前没有准备,腰包瘪瘪的,盐又卖不出去,只能到处售卖别的东西赚回银子来补盐税,忙得焦头烂额。
    忙碌使人憔悴疲惫,使人愤恨焦躁,使人精神恍惚,平王又有一颗扛不住压力的玻璃心。
    一怒之下,他也顾不上三思而后行,奋笔疾书写下了奏章,托人递去了京城,向皇上狠狠参了青王和誉王一本,说他们私自降低盐税,引发盐市动荡不稳。
    誉王万万没想到,他想借平王的刀子使,却戳到了自己的身上来。
    平王,真是疯狗一条啊
    皇上对这几个封地上发生的盐市大战,自然早有耳闻。南疆今年新产的海盐,也很早就被放在了他的案头。
    皇上问过御膳房的大厨,那盐的品质,的确与御供之盐相差无几。
    这样的盐若是能大量生产,天下百姓都要跟着受益,身为一国之君,皇上的心里自然是高兴的,也就生出了几分偏袒之意。
    “来人,把今年各地盐税总账目取来。”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章会出现一个名场面,嘿嘿,嘿嘿,嘿嘿
    提前预告
    小钏儿他他他他想在上面

章节目录

我看陛下如娇妻(穿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冷千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冷千言并收藏我看陛下如娇妻(穿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