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75 他要在上面 (1/2)
没多久, 宦官便捧着一卷卷账目进了书房。皇上一本本翻阅,特别关注了四处封地的盐税账目, 脸上挂着一抹慈祥的笑容,偶尔还摇着头暗笑。
“皇上, 看账目也这么高兴”洪公公在旁边伺候着,看皇上这模样, 也情不自禁地多了一句嘴。
“这个青王, 这个沈家小九”皇上指着账目, 一边摇着头,一边笑,“这两个鬼精的小东西”
配合着先前听说的暗报, 他几乎能够猜出事情的始末, 知道这是几个皇子之间的一次明争暗斗。
皇上本不喜他们兄弟为了争权夺利手足相残,可青王用的这个法子是动了大智慧的,既不会威胁到其他皇子的生命安全,却又偏偏打得他们满地找牙狼狈不堪。
这就像是几个皇子下了一局棋,局势几乎一边倒, 孰高孰低, 一局便有了分晓。
皇上又欣慰地想起, 自从青王去了南疆,这南疆便是日新月异, 蒸蒸日上,确实让人时时惊喜。
先是大力推广了优良品种的水稻,这一年南疆粮税缴纳得竟然远超江南地带, 一跃成了产粮大户
接着,这次上缴的盐税,也和粮税一般,井喷得让人欣喜,皇上又怎好去责备青王
“青王手下,既有运筹帷幄国士无双的傅君恒,又有头脑灵活足智多谋的沈九,莫非他真如卦象所言”皇上的手指在南疆那卷账目上缓缓划过,若有所思。
年轻气盛时,他不相信钦天监,觉得那些老神棍鬼话连篇,甚至还刻意去忽略那个被钦天监命中的五皇子。
可现在,看着眼下局面,他却又不得不信那个命
思忖许久,对于青王、誉王私调盐税这件事,皇上不打算多加指责。
毕竟当初他是把所有的行政大权都交给了几个皇子的,在盐价不变的基础上调整商税,虽然从全局来看确实有不妥之处,但也在他们的权力范围内。
策略用得是好是坏,全看各个皇子的手段,而皇上只注重最后的结果。
朝中上下,偏向二皇子的人一旦要就此事借题发挥,根本不用皇上开口,那些更加看好三皇子或五皇子的大臣便跳出来,措辞激烈,慷慨激昂,将二皇子和徐家一派余党给骂了个狗血淋头。
誉王又万万没想到,在朝堂上,他竟然和青王捆绑在了一艘船上,真是世事难料
最终,皇上只是派遣了特使,分别前往楚州誉王府和海州青王府,口头警告训诫了一番,勒令两人将盐税调整回原来的水平,就此作罢。
盐税恢复了以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就结束了吗
并不
有了上等海盐和砂糖的诱惑,天下商人依然对南疆趋之若鹜。
他们把南疆所产的盐、糖售往中原、江南、北方等诸地,顺带着还售卖一些南疆特产,例如胡椒。
调味品就成了青王府的秘密武器,一点一点吞噬着整个大武王朝的市场,青王的内库日益丰盈,交纳给朝廷的商税也一跃成为天下第一。
政绩卓绝,百姓爱戴,似乎在这短短的两年内,青王的威望就冲上了云霄,完全没了当初那隐忍低调的样子。
“好你个萧陆川”誉王听着手下人的汇报,嫉妒成了一棵柠檬树。
“本王倒真是小看了这个好皇弟,”誉王咬牙切齿地道,“原来他一直韬光养晦,实际上却比老二更加阴险狡猾”
“殿下,五皇子不得不防,但是”手下幕僚们也个个愁眉不展。
他们其实很早就对南疆做了防范,贵妃娘娘还差遣了苦先生去南疆蛰伏,可是人家青王府每每出招,都是一条条阳谋,就算他们知道,也防不住啊
就拿这次的盐税来说,就算他们早就知道青王打算降低盐税,又能怎么样
海盐他们内地产不了,那砂糖也是甘蔗提炼的,他们内地也种不得
青王手里的法宝都是南疆特有,他们中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殿下原石县派人送来了急令,请殿下定夺”
这时,一封加盖着官府印章的信函,被快马加鞭地送到了誉王的手里。
誉王拆开信函仔细看了几眼,眼中顿时显露出一抹阴险的寒光。
“原石县”誉王抬起头,看向左侧墙上的一幅巨大舆图。
原石县地处誉王封地的西南角,西邻边塞,南边可不就挨着海州了么
“这可真是天助我也”誉王伸手将那信函置于灯火火烛之上,一燃即着。
幽幽火光,在他眼中仿佛扭动身躯的妖魔,令他的表情看起来有几分渗人。
“立即给苦先生修书一封让他去一趟原石县”
海州城里,盐价风波刚刚平息,售卖调味品的渠道也被打通,各地商贩不用齐聚这一小小的南疆城镇,纷纷散去。
海州又恢复了以往的平和
然而,海州城的海运码头上,这些日子又变得热闹了起来。
自从上一次出海之后,沈玖便忙着招揽海盗、研究火炮、开辟盐场、入驻药材市场于是乎,这出海贸易的事情便被耽搁了下来。
虽然青王府一直有在继续运营,但是没有沈家这面大旗帜,海运货船上便怎么都热闹不起来。不少氏族现在铁了心跟着沈家和青王府,就等着盼着沈玖再次出航呢。
沈玖乏术,决定在沈氏商行内招募能手,代替自己领队下海
这带领商团的人可以经验不足,认不得路也不要紧,反正有肖印城那帮兄弟在,怎么都不会走错。
“皇上, 看账目也这么高兴”洪公公在旁边伺候着,看皇上这模样, 也情不自禁地多了一句嘴。
“这个青王, 这个沈家小九”皇上指着账目, 一边摇着头,一边笑,“这两个鬼精的小东西”
配合着先前听说的暗报, 他几乎能够猜出事情的始末, 知道这是几个皇子之间的一次明争暗斗。
皇上本不喜他们兄弟为了争权夺利手足相残,可青王用的这个法子是动了大智慧的,既不会威胁到其他皇子的生命安全,却又偏偏打得他们满地找牙狼狈不堪。
这就像是几个皇子下了一局棋,局势几乎一边倒, 孰高孰低, 一局便有了分晓。
皇上又欣慰地想起, 自从青王去了南疆,这南疆便是日新月异, 蒸蒸日上,确实让人时时惊喜。
先是大力推广了优良品种的水稻,这一年南疆粮税缴纳得竟然远超江南地带, 一跃成了产粮大户
接着,这次上缴的盐税,也和粮税一般,井喷得让人欣喜,皇上又怎好去责备青王
“青王手下,既有运筹帷幄国士无双的傅君恒,又有头脑灵活足智多谋的沈九,莫非他真如卦象所言”皇上的手指在南疆那卷账目上缓缓划过,若有所思。
年轻气盛时,他不相信钦天监,觉得那些老神棍鬼话连篇,甚至还刻意去忽略那个被钦天监命中的五皇子。
可现在,看着眼下局面,他却又不得不信那个命
思忖许久,对于青王、誉王私调盐税这件事,皇上不打算多加指责。
毕竟当初他是把所有的行政大权都交给了几个皇子的,在盐价不变的基础上调整商税,虽然从全局来看确实有不妥之处,但也在他们的权力范围内。
策略用得是好是坏,全看各个皇子的手段,而皇上只注重最后的结果。
朝中上下,偏向二皇子的人一旦要就此事借题发挥,根本不用皇上开口,那些更加看好三皇子或五皇子的大臣便跳出来,措辞激烈,慷慨激昂,将二皇子和徐家一派余党给骂了个狗血淋头。
誉王又万万没想到,在朝堂上,他竟然和青王捆绑在了一艘船上,真是世事难料
最终,皇上只是派遣了特使,分别前往楚州誉王府和海州青王府,口头警告训诫了一番,勒令两人将盐税调整回原来的水平,就此作罢。
盐税恢复了以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就结束了吗
并不
有了上等海盐和砂糖的诱惑,天下商人依然对南疆趋之若鹜。
他们把南疆所产的盐、糖售往中原、江南、北方等诸地,顺带着还售卖一些南疆特产,例如胡椒。
调味品就成了青王府的秘密武器,一点一点吞噬着整个大武王朝的市场,青王的内库日益丰盈,交纳给朝廷的商税也一跃成为天下第一。
政绩卓绝,百姓爱戴,似乎在这短短的两年内,青王的威望就冲上了云霄,完全没了当初那隐忍低调的样子。
“好你个萧陆川”誉王听着手下人的汇报,嫉妒成了一棵柠檬树。
“本王倒真是小看了这个好皇弟,”誉王咬牙切齿地道,“原来他一直韬光养晦,实际上却比老二更加阴险狡猾”
“殿下,五皇子不得不防,但是”手下幕僚们也个个愁眉不展。
他们其实很早就对南疆做了防范,贵妃娘娘还差遣了苦先生去南疆蛰伏,可是人家青王府每每出招,都是一条条阳谋,就算他们知道,也防不住啊
就拿这次的盐税来说,就算他们早就知道青王打算降低盐税,又能怎么样
海盐他们内地产不了,那砂糖也是甘蔗提炼的,他们内地也种不得
青王手里的法宝都是南疆特有,他们中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殿下原石县派人送来了急令,请殿下定夺”
这时,一封加盖着官府印章的信函,被快马加鞭地送到了誉王的手里。
誉王拆开信函仔细看了几眼,眼中顿时显露出一抹阴险的寒光。
“原石县”誉王抬起头,看向左侧墙上的一幅巨大舆图。
原石县地处誉王封地的西南角,西邻边塞,南边可不就挨着海州了么
“这可真是天助我也”誉王伸手将那信函置于灯火火烛之上,一燃即着。
幽幽火光,在他眼中仿佛扭动身躯的妖魔,令他的表情看起来有几分渗人。
“立即给苦先生修书一封让他去一趟原石县”
海州城里,盐价风波刚刚平息,售卖调味品的渠道也被打通,各地商贩不用齐聚这一小小的南疆城镇,纷纷散去。
海州又恢复了以往的平和
然而,海州城的海运码头上,这些日子又变得热闹了起来。
自从上一次出海之后,沈玖便忙着招揽海盗、研究火炮、开辟盐场、入驻药材市场于是乎,这出海贸易的事情便被耽搁了下来。
虽然青王府一直有在继续运营,但是没有沈家这面大旗帜,海运货船上便怎么都热闹不起来。不少氏族现在铁了心跟着沈家和青王府,就等着盼着沈玖再次出航呢。
沈玖乏术,决定在沈氏商行内招募能手,代替自己领队下海
这带领商团的人可以经验不足,认不得路也不要紧,反正有肖印城那帮兄弟在,怎么都不会走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