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年回到议事厅, 人刚到院外, 便听见里面有哭啼之声传出。
她这一路而来好不容易才强行压住的悲意, 又被这哭声勾起。
跟随那哭声, 苏景年默默地流泪。
过了阵子,等再进院的时候,苏景年已是收整了形容,脸上没有了刚刚的悲怆之意。
大步进了屋, 苏景年来到主位之上。
待她坐定,便见阶下一众大臣都很是惊异地望着她。
先前内务府的宫人来报丧, 说是太后意外故去。众大臣悲痛之余, 便开始商量如何对外发丧, 也在商量今日之事, 会不会加重那些不利于北域王室的传言。如若事情真是向着这个方向持续发展下去, 那么北域有什么对策去阻止、消除这令北域上下为之头疼不已的流言了。
议事的过程之中,众大臣都以为苏景年今日定是不会再返回议事厅了, 毕竟王府出了这等大丧之事, 王爷哪里有心情再来议事呢所以当苏景年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 众人免不了都是吃了一惊。大臣们有许多人脸上都有泪光,很多老臣都是两朝元老,甚至是三朝元老, 还有的将军是打小便跟随苏辰缪左右南征北战。这些老臣与老将对于太后的感情, 还是有那么实打实的几分的。
王岚吃惊之余, 心里是宽慰非常。王爷能够在这样艰难的时刻, 仍然以国事为重, 实乃为明君之举。他未有落泪,是因为老丞相有着群官之首的自觉,在一直强忍了。
在众大臣之中,哭得最为凄惨的人莫过于姜宗伦姜大人。而在他的身旁,还有一个人哭得昏天黑地,这人是白亭。
白亭出现在议事厅是因为在慕容雪晗出事之前,苏景年刚刚决定要派遣她到边城去做监军,于是下面的人就忙去将白亭请了来。
谁成想白亭刚到议事厅没多久,众大臣还在夸赞她巾帼不让须眉,又在询问她先前为何要将自己女子的身份隐藏起来的时候,内务府报丧的宫人就到了。
一听说太后意外身故,白亭立刻旁若无人地大哭起来。其实刚刚说的那些落了泪的老臣,好些个都是被她的悲泣引得落下了眼泪。白亭大哭,姜宗伦也大哭,不过他的用意自是不同于白亭。方才苏景年在院子外面就听见的哭声,便是白亭与姜宗伦了。
“这个时候,王爷当是陪伴于太后身侧才是啊。王爷蒙临此等大悲,竟还心中挂牵着国事,真乃是我北域之光啊”
姜宗伦哭得感天动地,嘴上却在为苏景年歌功颂德。
“酒鬼”
白亭确是除了这句,再说不出旁的话。不同于姜宗伦,她是当真伤心难过,虽是同慕容雪晗交情不深,可是谁会不喜欢那样一位面严而心慈的长者呢。陈虎陪在白亭身边,只用两只大手一直在脸上抹眼泪。
苏景年冲着白亭点了点头。这个时候,她也不知道要如何去安慰白亭。
白亭见苏景年的神色上虽是没有什么非常明显的伤痛,可那双通红的眼睛已是说明了一切。
她懂事地往后退了退,口中的呜咽也被她拦在口中。
只是白亭突然这般地听话懂事,反倒是更加窝了苏景年的心。
她侧了侧身子,把几欲奔腾的情绪狠狠收敛于一声沉冗的呼吸之中。
平复二三之后,苏景年对众大臣道“太后的事,想必诸位已是得知。”
“王爷节哀。”王岚领着众大臣回道。
“丞相,对外发丧之事,还需您劳神费心。”
“诺。这事老臣领下了。”
“白亭,先前本王同诸位商议,想派你以监军的身份去到边城,一来协助九儿退敌,二来可以在实战之中多多汲取经验,完善我军的存储系统。你可是愿意前往”
白亭猛地点了头,道“白亭愿意去白亭吃的是北域的饭,喝的是北域的水,当然要为北域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好,好。本王的小白将军当真是成长了不少。像小白将军这样时刻把北域记挂在心上的栋梁之才,方乃是我北域之光啊。传本王的命令,封小白将军为援西监军,督战边城,统筹火药筹备贮存之事。”
“王爷英明。”众大臣应道。
“臣白亭,领命。”白亭躬身回道。
今日的白亭当真是懂事不少,答话的时候都有好好地去行礼。
待白亭坐回座位上坐好,苏景年对她笑了笑。
“王爷,臣有本要奏”
“王爷,臣有事请奏”
兰太史令及将作大匠二臣,又起身来。
王岚见势不妙,出言阻拦那二臣,道“二位大人,今日还有许多要事需要商议。如果二位大人欲奏之事,并不在今日的清单所列,本相便建议此事押后再议,不要耽误其他要事。再说,二位大人早前在门外跪了那般的久,不如先休神养息。谏言之事,不急在这一时半刻。”
兰太史令口气强硬,回道“丞相此言实在差矣我二人欲奏之事虽不在清单之列,但是却是事关我北域国运顺泰之大事也我二人区区薄命一条,怎比得上北域国运之重要”
将作大匠也是言辞激烈,道“没错王爷今日必须给我等一个说法必须给北域千万百姓一个说法更是必须,给奋战在边关的黑甲将士一个说法太后蒙遭意外而身故,属实是令人万般痛心之事。但可想而知,今日之后,民间又会有怎样不堪入耳的流言传出现下我军正与西疆攻防于边城,正值战事之最紧要关头,如若放任流言继续肆意流传,定会动摇我
她这一路而来好不容易才强行压住的悲意, 又被这哭声勾起。
跟随那哭声, 苏景年默默地流泪。
过了阵子,等再进院的时候,苏景年已是收整了形容,脸上没有了刚刚的悲怆之意。
大步进了屋, 苏景年来到主位之上。
待她坐定,便见阶下一众大臣都很是惊异地望着她。
先前内务府的宫人来报丧, 说是太后意外故去。众大臣悲痛之余, 便开始商量如何对外发丧, 也在商量今日之事, 会不会加重那些不利于北域王室的传言。如若事情真是向着这个方向持续发展下去, 那么北域有什么对策去阻止、消除这令北域上下为之头疼不已的流言了。
议事的过程之中,众大臣都以为苏景年今日定是不会再返回议事厅了, 毕竟王府出了这等大丧之事, 王爷哪里有心情再来议事呢所以当苏景年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 众人免不了都是吃了一惊。大臣们有许多人脸上都有泪光,很多老臣都是两朝元老,甚至是三朝元老, 还有的将军是打小便跟随苏辰缪左右南征北战。这些老臣与老将对于太后的感情, 还是有那么实打实的几分的。
王岚吃惊之余, 心里是宽慰非常。王爷能够在这样艰难的时刻, 仍然以国事为重, 实乃为明君之举。他未有落泪,是因为老丞相有着群官之首的自觉,在一直强忍了。
在众大臣之中,哭得最为凄惨的人莫过于姜宗伦姜大人。而在他的身旁,还有一个人哭得昏天黑地,这人是白亭。
白亭出现在议事厅是因为在慕容雪晗出事之前,苏景年刚刚决定要派遣她到边城去做监军,于是下面的人就忙去将白亭请了来。
谁成想白亭刚到议事厅没多久,众大臣还在夸赞她巾帼不让须眉,又在询问她先前为何要将自己女子的身份隐藏起来的时候,内务府报丧的宫人就到了。
一听说太后意外身故,白亭立刻旁若无人地大哭起来。其实刚刚说的那些落了泪的老臣,好些个都是被她的悲泣引得落下了眼泪。白亭大哭,姜宗伦也大哭,不过他的用意自是不同于白亭。方才苏景年在院子外面就听见的哭声,便是白亭与姜宗伦了。
“这个时候,王爷当是陪伴于太后身侧才是啊。王爷蒙临此等大悲,竟还心中挂牵着国事,真乃是我北域之光啊”
姜宗伦哭得感天动地,嘴上却在为苏景年歌功颂德。
“酒鬼”
白亭确是除了这句,再说不出旁的话。不同于姜宗伦,她是当真伤心难过,虽是同慕容雪晗交情不深,可是谁会不喜欢那样一位面严而心慈的长者呢。陈虎陪在白亭身边,只用两只大手一直在脸上抹眼泪。
苏景年冲着白亭点了点头。这个时候,她也不知道要如何去安慰白亭。
白亭见苏景年的神色上虽是没有什么非常明显的伤痛,可那双通红的眼睛已是说明了一切。
她懂事地往后退了退,口中的呜咽也被她拦在口中。
只是白亭突然这般地听话懂事,反倒是更加窝了苏景年的心。
她侧了侧身子,把几欲奔腾的情绪狠狠收敛于一声沉冗的呼吸之中。
平复二三之后,苏景年对众大臣道“太后的事,想必诸位已是得知。”
“王爷节哀。”王岚领着众大臣回道。
“丞相,对外发丧之事,还需您劳神费心。”
“诺。这事老臣领下了。”
“白亭,先前本王同诸位商议,想派你以监军的身份去到边城,一来协助九儿退敌,二来可以在实战之中多多汲取经验,完善我军的存储系统。你可是愿意前往”
白亭猛地点了头,道“白亭愿意去白亭吃的是北域的饭,喝的是北域的水,当然要为北域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好,好。本王的小白将军当真是成长了不少。像小白将军这样时刻把北域记挂在心上的栋梁之才,方乃是我北域之光啊。传本王的命令,封小白将军为援西监军,督战边城,统筹火药筹备贮存之事。”
“王爷英明。”众大臣应道。
“臣白亭,领命。”白亭躬身回道。
今日的白亭当真是懂事不少,答话的时候都有好好地去行礼。
待白亭坐回座位上坐好,苏景年对她笑了笑。
“王爷,臣有本要奏”
“王爷,臣有事请奏”
兰太史令及将作大匠二臣,又起身来。
王岚见势不妙,出言阻拦那二臣,道“二位大人,今日还有许多要事需要商议。如果二位大人欲奏之事,并不在今日的清单所列,本相便建议此事押后再议,不要耽误其他要事。再说,二位大人早前在门外跪了那般的久,不如先休神养息。谏言之事,不急在这一时半刻。”
兰太史令口气强硬,回道“丞相此言实在差矣我二人欲奏之事虽不在清单之列,但是却是事关我北域国运顺泰之大事也我二人区区薄命一条,怎比得上北域国运之重要”
将作大匠也是言辞激烈,道“没错王爷今日必须给我等一个说法必须给北域千万百姓一个说法更是必须,给奋战在边关的黑甲将士一个说法太后蒙遭意外而身故,属实是令人万般痛心之事。但可想而知,今日之后,民间又会有怎样不堪入耳的流言传出现下我军正与西疆攻防于边城,正值战事之最紧要关头,如若放任流言继续肆意流传,定会动摇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