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就完事儿了。
新余村之外,其他三个行政村的村民都不大满意,毕竟“一村”、“二村”、“三村”听起来怪怪的,关键是还跟在别人想出来的名字后头。
但很快贾放的话就传遍了这三个行政村人心齐、泰山移,村里的公共事务要学会自己达成一致。若是任何事都自己内部先起了争议,无止无休,无法得出结论,那便必然教旁人看笑话。
果然,接下来便是争议更大的事分地。
桃源寨土地的划分分成两个部分宅基地和田地。
每个村都会划分到一块宅基地,宅基地有基本的建设规制私人住宅用地环绕分布与村庄周围,中间是公共空间。私人住宅用地的分配由各村自己决定,主旨是按户口和人口,综合居住需求分配。
贾放要求每个村在三天之内提交宅基地划分的最后定稿这次各村都没有什么争议,早早就解决了内部争端,把确定的分配方案都拿了出来。
田地的分配则是比较有争议的。
按照贾放的分配原则,桃源村让出了三分之一的良田,这一部分良田却是绝无可能让新移民中的每一户都能种上地。
而且贾放不打算把这些田地割得细碎,这家种一亩,那家种三分。这种做法不适合集约化种植,可能会造成生产力的浪费。
于是,贾放提出了这些良田约七十顷,向一百四十户新移民公开招标,以五十亩为单位,招收种植户。
老百姓们并不理解“种植户”是什么意思,他们一听贾放解释,马上明白了哦,原来就是佃农。
贾放摇摇头“不是佃农,当然不是佃农”
他的提出的条件是每亩田的亩产达到二百斤以上的种植户,只缴五分之一的出产作为地租,五分之四的出产由种植户自己拥有,可以作为口粮,也可以卖给寨子里其他人。
如果亩产达到一百五十斤以上,缴三分之一的出产作为地租。
如果亩产在一百斤以上,则必须缴一半的出产作为地租。
如果亩产达不到一百斤,立即取消种植资格,田地转交其他愿意耕种水田的农户。
村民们听各村村长传达了贾放的意思,各自聚在一起商议
“贾三爷说得对,这确实不是佃农。哪有种的越多,交得越少的佃户”弄明白了贾放的意思,那些种地老把式立即来了劲儿。“这明摆着就是,谁侍弄庄稼侍弄得好,谁就能种这些地”
“瞎掰你瞅瞅那条件,有谁家种地亩产在两百斤的一百斤就顶了天了。依俺看,那小伙把话说得漂亮,实际还不是在哄咱们”
“你自己不会种地,就别来说这种风凉话”立即有人反驳,“俺们刚来时就打听过了,这里的水田,都是种两季稻,两季稻你懂吗”
“是呀,一季稻的亩产一百斤,两季不就两百斤了就算是偶尔有田地肥力不行,要休上一休,各处轮流,均摊下来这一百五十斤的亩产是稳的。”
“你种上一百五十斤的亩产,只交三分之一的地租,这么便宜的地,到哪里佃去”
“是啊,而且听这桃源村的人说,他们这儿真真有一位好把式,在琢磨着种三季稻。你想想,都三季稻了,你亩产还到不了两百斤”
持“怀疑论”的人登时无话可说。
但是这两百斤的“标准”,也确实作为一条红线,筛去了不少庄户人家这些人家要么是确实不很擅长种田,要么就是壮劳力因为之前的疫病病倒了,需要再好生将养。
还有一种情况确实是庄稼把式,但是庄稼把式人口太少,独户,或者是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就一个顶梁柱的,担心没法儿一口气侍弄五十亩田。
最终贾放还是留了个口子,准许两户人家作为同一个“种植户”,共同申请耕种一份田地。
八百户人家,大约有一百六十户成功申请到了田地,顺利地拿到了“种植证”,并且在鱼鳞册上完成了登记。
所有拿到“种植证”的人家,都郑重介绍给了老邵和其他桃源村的庄稼把式。从此大家可以一道交流种地的心得,桃源村还会向种植户们稻种。
种植户们原本就有信心,绝对能种到一百斤的亩产,再看桃源村那边了许多协助,更加不担心了。
没能成为“种植户”的新移民也来不及悲伤。因为桃源寨马上进入了“大干快上”的建设热潮之中。
这时正是农闲,地里的活不重。即便是种植户得到了土地,也不过是平整平整、追追肥,静待来年。而在各村规划好的宅基地上盖房子,在冬天雨季来临之前搬离那简易活动房,避免潮气侵蚀,才是最要紧的。
贾放信守他的承诺,给每个新移民家庭发了一笔“安家费”,让他们能够从桃源村村民的手里购买粮食。
很多村民等不及贾放继续按照承诺发放那笔无息贷款住房贷款,得到了建房的许可之后,就先撸起袖子开始打地基他们的想法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粗活累活先干起来。
然而贾放的第一笔无息贷款,发给了新余村一户姓汪的人家,并且颁发了桃源寨第一份“生产经营许可证”,允许这户汪姓人家在青坊河下游选址,建一座砖窑,专门烧制建房用的砖头和瓦片。
等到这份“生产经营许可证”一发,不少土著和新移民才如梦初醒原来商机在这儿。
但这户汪氏祖祖辈辈都是烧窑的和砖瓦匠,手里捏着技术,别人就算是眼红也学不来。当即有人跑去汪氏那里要当学徒,当小工。汪氏家主心知在短时间内砖瓦的需求量一定会暴涨,于是来者不拒,许了每个小工每天二十文钱的工钱。
小工们拿着这二十文的工钱,却没什么时间去买菜买米做饭了。他们有些是拖家带口的,家里能给做一口饭吃。但也有人孑然一身,多半自己想了办法,在别处搭伙。
这回是三村的一群妇人们自己一合计,拜托她们的村长出面,向贾放求了第二份“生产经营许可证”,在村口支了大锅,淘米做饭,也兼做各色菜肴,都是大锅菜,量大便宜,三文吃饱,五文吃好。
她们做出来的菜肴,都是余江风味,土著吃了新鲜,新移民吃了思乡。渐渐的,有些自家能做饭做菜的,也渐渐觉得还是三村的饭好吃,也时不时地过来买一些。
于是“三村”的大锅菜越做越红火,人手也很快增加,从刚开始的几个妇人,一下子增长到了十几号人,连专门的采买、洗菜、择菜的职位都分出来了。
不得不说,这些妇人也确实有些经营头脑,她们请来了贾放,求这位贾三爷给她们的“大锅菜”题个字,算是招牌。
“三爷,小妇人们就是想沾沾您的福气,若是咱们以后真的能做成一个店”妇人们颇不好意思地说想当初她们在余江的时候,可从来没想过要抛头露面地做这生意,经过了一番磨砺,到了这桃源寨,反而再没有这些顾忌了。
“可以,当然没问题”贾放对这种要求一向来者不拒。
他拜原主所赐,书法还不赖,一落笔就是端正庄严的魏碑,刷刷地题上了四个字。
众妇人也不大认得字,有一个稍许认得些的,便念“三村三村”
“三村食堂”贾放豪气的说。
作者有话要说第三更
新余村之外,其他三个行政村的村民都不大满意,毕竟“一村”、“二村”、“三村”听起来怪怪的,关键是还跟在别人想出来的名字后头。
但很快贾放的话就传遍了这三个行政村人心齐、泰山移,村里的公共事务要学会自己达成一致。若是任何事都自己内部先起了争议,无止无休,无法得出结论,那便必然教旁人看笑话。
果然,接下来便是争议更大的事分地。
桃源寨土地的划分分成两个部分宅基地和田地。
每个村都会划分到一块宅基地,宅基地有基本的建设规制私人住宅用地环绕分布与村庄周围,中间是公共空间。私人住宅用地的分配由各村自己决定,主旨是按户口和人口,综合居住需求分配。
贾放要求每个村在三天之内提交宅基地划分的最后定稿这次各村都没有什么争议,早早就解决了内部争端,把确定的分配方案都拿了出来。
田地的分配则是比较有争议的。
按照贾放的分配原则,桃源村让出了三分之一的良田,这一部分良田却是绝无可能让新移民中的每一户都能种上地。
而且贾放不打算把这些田地割得细碎,这家种一亩,那家种三分。这种做法不适合集约化种植,可能会造成生产力的浪费。
于是,贾放提出了这些良田约七十顷,向一百四十户新移民公开招标,以五十亩为单位,招收种植户。
老百姓们并不理解“种植户”是什么意思,他们一听贾放解释,马上明白了哦,原来就是佃农。
贾放摇摇头“不是佃农,当然不是佃农”
他的提出的条件是每亩田的亩产达到二百斤以上的种植户,只缴五分之一的出产作为地租,五分之四的出产由种植户自己拥有,可以作为口粮,也可以卖给寨子里其他人。
如果亩产达到一百五十斤以上,缴三分之一的出产作为地租。
如果亩产在一百斤以上,则必须缴一半的出产作为地租。
如果亩产达不到一百斤,立即取消种植资格,田地转交其他愿意耕种水田的农户。
村民们听各村村长传达了贾放的意思,各自聚在一起商议
“贾三爷说得对,这确实不是佃农。哪有种的越多,交得越少的佃户”弄明白了贾放的意思,那些种地老把式立即来了劲儿。“这明摆着就是,谁侍弄庄稼侍弄得好,谁就能种这些地”
“瞎掰你瞅瞅那条件,有谁家种地亩产在两百斤的一百斤就顶了天了。依俺看,那小伙把话说得漂亮,实际还不是在哄咱们”
“你自己不会种地,就别来说这种风凉话”立即有人反驳,“俺们刚来时就打听过了,这里的水田,都是种两季稻,两季稻你懂吗”
“是呀,一季稻的亩产一百斤,两季不就两百斤了就算是偶尔有田地肥力不行,要休上一休,各处轮流,均摊下来这一百五十斤的亩产是稳的。”
“你种上一百五十斤的亩产,只交三分之一的地租,这么便宜的地,到哪里佃去”
“是啊,而且听这桃源村的人说,他们这儿真真有一位好把式,在琢磨着种三季稻。你想想,都三季稻了,你亩产还到不了两百斤”
持“怀疑论”的人登时无话可说。
但是这两百斤的“标准”,也确实作为一条红线,筛去了不少庄户人家这些人家要么是确实不很擅长种田,要么就是壮劳力因为之前的疫病病倒了,需要再好生将养。
还有一种情况确实是庄稼把式,但是庄稼把式人口太少,独户,或者是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就一个顶梁柱的,担心没法儿一口气侍弄五十亩田。
最终贾放还是留了个口子,准许两户人家作为同一个“种植户”,共同申请耕种一份田地。
八百户人家,大约有一百六十户成功申请到了田地,顺利地拿到了“种植证”,并且在鱼鳞册上完成了登记。
所有拿到“种植证”的人家,都郑重介绍给了老邵和其他桃源村的庄稼把式。从此大家可以一道交流种地的心得,桃源村还会向种植户们稻种。
种植户们原本就有信心,绝对能种到一百斤的亩产,再看桃源村那边了许多协助,更加不担心了。
没能成为“种植户”的新移民也来不及悲伤。因为桃源寨马上进入了“大干快上”的建设热潮之中。
这时正是农闲,地里的活不重。即便是种植户得到了土地,也不过是平整平整、追追肥,静待来年。而在各村规划好的宅基地上盖房子,在冬天雨季来临之前搬离那简易活动房,避免潮气侵蚀,才是最要紧的。
贾放信守他的承诺,给每个新移民家庭发了一笔“安家费”,让他们能够从桃源村村民的手里购买粮食。
很多村民等不及贾放继续按照承诺发放那笔无息贷款住房贷款,得到了建房的许可之后,就先撸起袖子开始打地基他们的想法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粗活累活先干起来。
然而贾放的第一笔无息贷款,发给了新余村一户姓汪的人家,并且颁发了桃源寨第一份“生产经营许可证”,允许这户汪姓人家在青坊河下游选址,建一座砖窑,专门烧制建房用的砖头和瓦片。
等到这份“生产经营许可证”一发,不少土著和新移民才如梦初醒原来商机在这儿。
但这户汪氏祖祖辈辈都是烧窑的和砖瓦匠,手里捏着技术,别人就算是眼红也学不来。当即有人跑去汪氏那里要当学徒,当小工。汪氏家主心知在短时间内砖瓦的需求量一定会暴涨,于是来者不拒,许了每个小工每天二十文钱的工钱。
小工们拿着这二十文的工钱,却没什么时间去买菜买米做饭了。他们有些是拖家带口的,家里能给做一口饭吃。但也有人孑然一身,多半自己想了办法,在别处搭伙。
这回是三村的一群妇人们自己一合计,拜托她们的村长出面,向贾放求了第二份“生产经营许可证”,在村口支了大锅,淘米做饭,也兼做各色菜肴,都是大锅菜,量大便宜,三文吃饱,五文吃好。
她们做出来的菜肴,都是余江风味,土著吃了新鲜,新移民吃了思乡。渐渐的,有些自家能做饭做菜的,也渐渐觉得还是三村的饭好吃,也时不时地过来买一些。
于是“三村”的大锅菜越做越红火,人手也很快增加,从刚开始的几个妇人,一下子增长到了十几号人,连专门的采买、洗菜、择菜的职位都分出来了。
不得不说,这些妇人也确实有些经营头脑,她们请来了贾放,求这位贾三爷给她们的“大锅菜”题个字,算是招牌。
“三爷,小妇人们就是想沾沾您的福气,若是咱们以后真的能做成一个店”妇人们颇不好意思地说想当初她们在余江的时候,可从来没想过要抛头露面地做这生意,经过了一番磨砺,到了这桃源寨,反而再没有这些顾忌了。
“可以,当然没问题”贾放对这种要求一向来者不拒。
他拜原主所赐,书法还不赖,一落笔就是端正庄严的魏碑,刷刷地题上了四个字。
众妇人也不大认得字,有一个稍许认得些的,便念“三村三村”
“三村食堂”贾放豪气的说。
作者有话要说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