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杳手一抖,猛然抬头,果然见太子一身玄色常服,笑吟吟看着她。手上的花绳像是缠成了结,她慌忙挣了两下都没能解下来。
太子蹲下身,刮了一下谢寻的鼻子,笑道“长得同你还有几分相像。”
小孩子倒也不怕生,一双乌黑的眼珠沁了水一般直盯着太子看。
谢杳刚好摆脱了手上那团花绳,上前一把将谢寻揽到自己身后,拉着他跪下草草行了礼,便沉着声呵道“谢寻,下去玩。”
太子“啧”了一声,伸手去揉了揉谢寻柔软的发顶,“还是个孩子,你凶他作甚”
谢杳冷笑了一声,将谢寻又往后拉了一把,“殿下还知道,这只是个孩子啊。”
太子直起身来,笑意隐下去,“谢杳,孤不是你想的那”他顿了一顿,摇了摇头,“罢了。孤此番来,原也是有些话,要同你说。”
谢寻本就对他阿姊乖顺,只消谢杳一眼瞥过去,便认真朝太子一拜,迈着小短腿走了出去。
下人亦跟着退下去,一时厅中只剩他们两人。
太子自寻了个位置坐下,抬眼看着谢杳。
两人一时无言,只有太子轻轻敲击着桌案的节奏,清晰回响在二人之间。
良久,太子叹了口气,“你就这么相信沈家那个”
谢杳不动声色地看他一眼,“殿下此话,不知何意。”
太子往后一倚,坐得松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当真以为,沈家那些动作,孤便半点不知”
谢杳直视着他,“殿下这话,愈发让人听不懂了。”
太子笑意愈盛,“既然你听不懂,那孤便开门见山了。沈家大势已去,翻不起什么浪花来了。”
他站起身来,走到她身前,俯身在她耳边,“沈征已经战死,你猜,就凭沈辞,撑不撑得起镇国公这块招牌”
谢杳睁大了双眼,“你说什么”
太子低笑了一声,“沈家原本好打算,逼父皇下战令,逼孤退婚。可惜,这民间有句话,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谢杳本就聪慧,几句话间已猜出了个大概。沈征是什么人领军数十载,百胜将军,单是镇国公的旌旗一飘,胡人心里都得忌惮三分。
虽说刀枪无眼,可在胡人议和这个节骨眼上,不声不响战死,京中竟半分消息都无,怎能让人不犯嘀咕
“你们疯了”谢杳喃喃,往后退了两步,质问道“镇国公为兴朝打了多少仗,流了多少血你们竟这般对有功之臣穆朝,你们没有心么”
太子眯了眯眼,呵斥一声“谢杳”
谢杳被这一喝方醒过神来,自知失言,甚至直呼了当朝太子名讳,当即便跪了下去。
是她一时情急,口不择言,就方才这一席话,便已足够抄了满门。
所幸厅中没有旁的人,只要太子不追究谢杳惊魂未定,兼之一腔怒意还翻腾着,胸口一滞,伏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咳起来。
太子自上而下看着她,“沈家已经这般了,你若还上赶着将谢家搭进去,是不是不大合算”
他绕着她踱了两圈,忽的说起了别的,“杳杳,你可知,普通农户忙上一年,收成几何如若是赋税重,这一年到头,又能剩下几何再倘若是碰上天灾人祸呢”
“你又可知,你父亲,俸禄几何”
“你以为,这朝臣,就这么好做”
谢杳止住咳,只大口喘着气。
太子停住脚步,打量了谢府上下一眼,“树大根深如沈家,倾覆也不过是一夕之间,又何况你这小小尚书府”
他蹲在谢杳面前,“若是孤没记错,谢寻如今还不满三岁罢尚书府上下百余口人,你当真忍心”
谢杳久久无言,太子也并不急,好整以暇地看着她。于谢杳这步棋身上,他总是有着格外多的耐心。方才这席话环环相扣,要的就是逼破她的心防。
谢杳呼吸平缓下来,闭了闭眼,只觉肺腑的疼痛牵连到心脏上,连声音都飘虚无力,“镇国公已然如殿下所言,世子孤立无援,心腹大患已除,殿下还要我做什么”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太子重又笑起来,“不得不防。沈辞多疑,行事向来谨慎,却独独对孤的太子妃信任得毫无底线。想来若不得太子妃配合,父皇和孤这心头大患,除不干净。”
谢杳咬破了下唇,颤着声问他“配合什么”
太子却只摇了摇头,“不急,孤给你一日时间,再仔细想想。究竟是要谢家陪着他送死,还是悬崖勒马,明哲保身。”
他这才将谢杳扶起,“明日这个时辰,孤再来尚书府。届时,是多少人来,怎么个来法儿,端看你是如何打算了。”
太子将要走出去,却顿了顿步子,“你若答允,孤便许你一诺,除却沈辞这一桩,你提什么都可。”
若是说谢杳心里本还有三分奢望,也在酉时整个京城的沸沸扬扬里,灭了个干净。
镇国公为国捐躯的消息散了出去,只是灵柩仍停在边疆,等沈辞亲去,扶柩归京。
这一夜京城的天都暗了三分。长街上的酒铺茶楼早早便关了门,失了欢声笑语,举城用沉默,送英雄一程。
夜里谢杳收了沈辞一封信。沈辞往日的信纸折起来必然是要对齐得平平整整,可今日却多出
太子蹲下身,刮了一下谢寻的鼻子,笑道“长得同你还有几分相像。”
小孩子倒也不怕生,一双乌黑的眼珠沁了水一般直盯着太子看。
谢杳刚好摆脱了手上那团花绳,上前一把将谢寻揽到自己身后,拉着他跪下草草行了礼,便沉着声呵道“谢寻,下去玩。”
太子“啧”了一声,伸手去揉了揉谢寻柔软的发顶,“还是个孩子,你凶他作甚”
谢杳冷笑了一声,将谢寻又往后拉了一把,“殿下还知道,这只是个孩子啊。”
太子直起身来,笑意隐下去,“谢杳,孤不是你想的那”他顿了一顿,摇了摇头,“罢了。孤此番来,原也是有些话,要同你说。”
谢寻本就对他阿姊乖顺,只消谢杳一眼瞥过去,便认真朝太子一拜,迈着小短腿走了出去。
下人亦跟着退下去,一时厅中只剩他们两人。
太子自寻了个位置坐下,抬眼看着谢杳。
两人一时无言,只有太子轻轻敲击着桌案的节奏,清晰回响在二人之间。
良久,太子叹了口气,“你就这么相信沈家那个”
谢杳不动声色地看他一眼,“殿下此话,不知何意。”
太子往后一倚,坐得松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当真以为,沈家那些动作,孤便半点不知”
谢杳直视着他,“殿下这话,愈发让人听不懂了。”
太子笑意愈盛,“既然你听不懂,那孤便开门见山了。沈家大势已去,翻不起什么浪花来了。”
他站起身来,走到她身前,俯身在她耳边,“沈征已经战死,你猜,就凭沈辞,撑不撑得起镇国公这块招牌”
谢杳睁大了双眼,“你说什么”
太子低笑了一声,“沈家原本好打算,逼父皇下战令,逼孤退婚。可惜,这民间有句话,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谢杳本就聪慧,几句话间已猜出了个大概。沈征是什么人领军数十载,百胜将军,单是镇国公的旌旗一飘,胡人心里都得忌惮三分。
虽说刀枪无眼,可在胡人议和这个节骨眼上,不声不响战死,京中竟半分消息都无,怎能让人不犯嘀咕
“你们疯了”谢杳喃喃,往后退了两步,质问道“镇国公为兴朝打了多少仗,流了多少血你们竟这般对有功之臣穆朝,你们没有心么”
太子眯了眯眼,呵斥一声“谢杳”
谢杳被这一喝方醒过神来,自知失言,甚至直呼了当朝太子名讳,当即便跪了下去。
是她一时情急,口不择言,就方才这一席话,便已足够抄了满门。
所幸厅中没有旁的人,只要太子不追究谢杳惊魂未定,兼之一腔怒意还翻腾着,胸口一滞,伏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咳起来。
太子自上而下看着她,“沈家已经这般了,你若还上赶着将谢家搭进去,是不是不大合算”
他绕着她踱了两圈,忽的说起了别的,“杳杳,你可知,普通农户忙上一年,收成几何如若是赋税重,这一年到头,又能剩下几何再倘若是碰上天灾人祸呢”
“你又可知,你父亲,俸禄几何”
“你以为,这朝臣,就这么好做”
谢杳止住咳,只大口喘着气。
太子停住脚步,打量了谢府上下一眼,“树大根深如沈家,倾覆也不过是一夕之间,又何况你这小小尚书府”
他蹲在谢杳面前,“若是孤没记错,谢寻如今还不满三岁罢尚书府上下百余口人,你当真忍心”
谢杳久久无言,太子也并不急,好整以暇地看着她。于谢杳这步棋身上,他总是有着格外多的耐心。方才这席话环环相扣,要的就是逼破她的心防。
谢杳呼吸平缓下来,闭了闭眼,只觉肺腑的疼痛牵连到心脏上,连声音都飘虚无力,“镇国公已然如殿下所言,世子孤立无援,心腹大患已除,殿下还要我做什么”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太子重又笑起来,“不得不防。沈辞多疑,行事向来谨慎,却独独对孤的太子妃信任得毫无底线。想来若不得太子妃配合,父皇和孤这心头大患,除不干净。”
谢杳咬破了下唇,颤着声问他“配合什么”
太子却只摇了摇头,“不急,孤给你一日时间,再仔细想想。究竟是要谢家陪着他送死,还是悬崖勒马,明哲保身。”
他这才将谢杳扶起,“明日这个时辰,孤再来尚书府。届时,是多少人来,怎么个来法儿,端看你是如何打算了。”
太子将要走出去,却顿了顿步子,“你若答允,孤便许你一诺,除却沈辞这一桩,你提什么都可。”
若是说谢杳心里本还有三分奢望,也在酉时整个京城的沸沸扬扬里,灭了个干净。
镇国公为国捐躯的消息散了出去,只是灵柩仍停在边疆,等沈辞亲去,扶柩归京。
这一夜京城的天都暗了三分。长街上的酒铺茶楼早早便关了门,失了欢声笑语,举城用沉默,送英雄一程。
夜里谢杳收了沈辞一封信。沈辞往日的信纸折起来必然是要对齐得平平整整,可今日却多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