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白妗想起,姜与倦是同善水学过医术的,却未想到,他竟精通这一套望闻问切。
    简单处理过伤势以后,姜与倦在柜台寻到纸笔。沉吟着写就一张药方,递到伙计身前。
    他目光清澈
    “只是有些骨折,却未伤到根本。此方可以寻村里郎中一问,看看是否得宜。好生调理数月,应当不至落下病根。”
    出门路上,白妗问他,为何要出手相助。
    于他们而言,那客栈的伙计只是陌路,今后未必再见。
    即使出手助他,也难以得到什么回报。
    姜与倦温声道“他年纪还很轻,独自在此做活,想是很早便离了父母膝下天下间,小民不易。”
    叹口气,接着说,“经此一遭,他也该知道,与人交浅言深,实则是处事的忌讳。对世上的一些人,点到即可,或者沉默以待,不必多言。”
    “这些话,你为何不当面同他说”
    “诚如方才所说,”姜与倦笑暼她一眼,步伐缓慢而从容,“既然交浅,何必多言。”
    白妗驻足,凝望他的背影。
    夕阳西下,孤木参天,光影在地面斑驳。
    他立在这无边晚霞之中,麻衣草鞋,却远胜华裳,自有清晕。
    竟让她觉得,同他,同这个大昭的太子殿下,在皇宫的那些日子,只是一场虚无缥缈的梦境。
    可想起他说“小民不易”,目光中凝聚着的暗芒,是她难以理解的沉重。又一下从幻梦剥离,失重感猝然消失。
    她回归到了现实。
    姜与倦正凝视着一棵树的树干,这是他们来时,那些老翁围靠的大树。
    他伸出手指,刮了刮树干上边的刻痕。
    青色的树皮被人为剥落,上边绘出凌乱的图案,鲜红夺目,如血泪交错。
    白妗走到他身边,也细细打量起来,惊讶在眼中一闪而逝
    “垂花兰”
    是的,这是一株垂花兰。
    墨色的线条勾勒出花、叶、茎,轮廓隐约。
    而兰花旁边,描摹着弯曲的红色粗线。树干特有的纹理分布其上,如同鳞片一般,在兰花身边盘踞竟然像一条蛇
    蛇头略呈三角形,用墨点出竖瞳,显出狰狞的厉色。却并不朝向兰花,而是向外伸着,如同在守护着这朵兰花。
    这是一个图腾。
    白妗牙根发酸,垂花兰,师父的那把伞上,便绘制着这种花。
    而蛇绕兰花的图案,她总觉得,在哪里看见过。
    “你知道这是什么”姜与倦却是第一次见,指腹下粗糙的触感,还有这形状古怪的图案,都令他心头涌上诡异。
    “我不确定。”她的步子挪动一下,忽然发觉,脚下的土地有些松软。
    再踩了踩,确定下面也许掩埋着什么,她当机立断地蹲下身,用石块将土刨开,很快,石块的边角触到一个硬硬的东西。
    等到完全刨开来,姜与倦目光微凝。不大不小的土坑之中,躺着一个木人。
    用赤中发黑的布料,在身上做了一件衣裳,金边环绕,形成环绕禁锢。
    大昭以赤为尊。
    而这样的镶金赤色,仅有帝王能穿。
    这还不算什么,更加令人震惊的是,在木人的胸腹之处,插满了牛毛粗细的钢针
    一个小小的村庄,竟然出现咒诅皇帝的偶人,更加巧合的是,这样一个偶人,竟然被皇帝的亲子所见。
    白妗已不大想看姜与倦的脸色。他从土里拿起了这个木人,阴晴不定地看了片刻,手指紧捏,拳头大小的木块,竟然在他掌心碎成了齑粉。
    他的神色,似乎恨不得把当时那些老翁全都捉来,挫骨扬灰。
    可,最令人倍感奇怪的是,这样一个荒野村落,几个平凡小民,怎会如此胆大包天,竟敢公然聚集进行巫祝之术,诅咒的还是大昭皇帝
    难道此处没有村官,进行管辖处置么
    她想到此处,姜与倦自然也想到了。
    脸色阴云密布,决定趁夜,去造访一下治辖这座村庄的官吏。
    大昭以二十五家为里,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里中的长官,即里正。一般居住在村子最南,有私人的院落。
    然而,等他们到访,却发现整间院子空空如也。进了屋内,却不见搬走的痕迹,桌上放置有凉透的茶水。
    主人像是个雅致文士,在角落里养了几盆文竹,枝叶细美,青翠欲滴。
    转到里间,又见被褥整洁,靴子还在床边整整齐齐地放着。
    不像外出。更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见惊异。
    “此处不宜久留,妗妗,我们先回客栈。”姜与倦握住她的手,道。
    出了院落,此时夜幕降临,无月的漆黑夜空中,只有星子零散。
    通往田垄的道路之上,一抹人影缘路边缓行,脊背佝偻,是个年迈的老妪。
    姜与倦沉吟片刻,走上前去,礼貌地作了一揖道
    “老人家,容某向您垂询。您可知村里的里正现在何处”
    白妗在他背后,目光放到了老妪身上。
    她穿着一身黑衣黑裤,甚至用黑布包裹了头脸。挎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篓子,半边肩膀塌了下去。
    听见问话,转过被黑纱遮住大半的脸来,死鱼一般的眼珠动了动。
    她打量着青年,好似在确定有没有恶意。
    许久,拉下覆面的黑纱,唇角咧出一个笑容,倒是慈祥和蔼
    “不知二位寻吾儿有何要事”
    这老妪竟是里正的母亲
    就在她说话的间隙,一股奇怪的气味传了过来。泥土的腥气,还有淡淡的难以言喻的臭气。白妗皱了皱眉。
    姜与倦道,“实不相瞒,某有事相询。方才寻至里正家中,见屋室敞开,以为有所不测,便唐突闯入,却见空无一人。
    竟不知是何缘故还请老人家告知,令郎如今身在何处”
    老妪笑道“郎君多虑了,实则是邻村有满月酒席,吾儿今晨便出门吃酒去了。那办酒的主人是吾儿好友,每每共饮,总是不醉不休,大约今日也贪杯了,兴许晚间便回。”
    他们说着话,白妗却默默打量起老妪臂间的篓子,上面用一块黑布盖着,看不清里面装着什么。篓子旁的手枯瘦如柴,指甲缝里,满是黑色的泥腥。
    她便伸手一指,冲老妪发问
    “这里边是什么”
    老妪一愣,看看白妗,嘴角笑意却不变。
    将篓子轻放在地,一只干枯的手,将黑布揭了开来。
    一股芳香沁人心脾,只见篓子中泥迹斑驳,装满了花草,杂乱无序地叠着。
    却有一株兰花,郑重地摆放其上。
    白妗心里咯噔一下。
    又是垂花兰
    她还没反应过来,老妪忽然扑通一声,跪倒在了地面,深深地伏倒。瘦小的身子裹在黑布之下,竟似颤抖。
    二人都微吓,这是做甚
    空中却由远及近,飘来一串铃音。
    这铃声,像极了寺院悬于塔檐殿角的“铁马”,风吹玉振,宝铎和鸣。
    于这浓墨一般死寂的夜色中响起,却是万分突兀,一抹说不出的诡异,令人心底发凉。
    待白妗反应过来,已是被青年带着,双双转到树后。她攀着姜与倦的肩膀,附耳低声
    “有古怪。”
    “那个老人有古怪,她的篓子里不是花草。”
    她挎着篓子的肩膀倾斜得厉害,好似沉重,若篓子里面是花草,则光是重量就不对。
    另,若是摘花贴补家用,为何一些无用的杂草,也一并取来摆放的位置也不对,更像随意铺陈,在遮掩着什么。
    很快,白妗便住了口。
    因为她闻到一股极浓郁的药香。
    靠在姜与倦的胸口,与他一齐往树外去望
    十步以外的田垄之上,行过一顶轿子。
    那是一顶细竹所制的辇轿,两边垂着鲜红色的纱布,除此之外十分的简陋。
    抬轿的人影纤细,腰肢窈窕,竟是四个女子,皆披散着长长的黑发,脸戴面纱,身着白裙。
    还有一个打头走在最前,手中握着铃铎,行过之处,铃音清脆。
    那股浓郁的药香,便是从轿子里边传来。
    隔着朦胧的红纱,能看见一个人坐在其中。那人倚着靠背,双手拢在袖中,身形既不过分纤细,也不过分挺拔,竟是不辨男女。
    四名白衣少女,抬着那顶鲜红色的轿子,就这么行过小路,慢慢地,消失于尽头的密林之中。
    林子幽诡,深不可测,此时正腾起淡薄的雾气,如同将轿子整个儿吞噬进去了一般。
    联想方才的景象,竟像狐妖现世。
    白妗回过神,才发觉手臂上起了密密麻麻的鸡皮疙瘩。
    难以言喻的恐怖。
    那老妪还在跪着,半天也不起身。
    白妗走到她的跟前,老妪这才将脸抬起,目光有些呆滞。
    “你在跪谁”
    这老妪却像是惊惧到了极点,口里念念有词,不肯答白妗的话。
    白妗蹲下身来,要去碰她的篓子
    “你采这花草做甚”
    老妪猛地清醒,用力将她的手背打开。疼痛使得白妗缩回了手,姜与倦在她身边蹲下,揉了揉白妗发红的手背。
    他盯着老妪,神色逐渐凝重
    “老人家,村里最近可是有什么重大的节日”
    老妪想了一会儿,吐出两个字
    “月祭。”
    她喃喃地说“十日以后,有月祭”
    姜与倦默了片刻,轻声问“老人家,烦请告知,今年是几年”
    老妪捡拾着地上的草蔓,将黑布重新盖在篓子上。她看了眼姜与倦,有点茫然地回答
    “今年是景和十一年。”
    姜与倦眸光顿沉。
    今年,分明是大昭的宣和十一年。
    而景和乃是太行年间的年号。
    作者有话要说全书最大boss要来了

章节目录

太子妃翻车现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杳杳云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杳杳云瑟并收藏太子妃翻车现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