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妗醒来的时候, 躺在通明殿的卧榻,身下是靠枕。
姜与倦坐在床头,手心握着她的腕,拿着一个碧色的瓷瓶, 取出药膏往她的肌肤上涂抹着。
药香四溢, 如同初春时竹林的气息。
他穿着一身天水青的锦袍, 长长的黑发还未束起, 披散在肩头。
手指缓慢地捻过, 将淤青推散,眸子里氤氲着雾气。
直到全部涂好, 才发现白妗醒了过来,正目不转睛盯着他瞧。
白妗确实正凝视他。
他面孔周正, 眸光温和清润, 落霞时分,室内光线暗了下来, 微尘反射黄昏的光晕。
看她时,瞳孔一圈有淡淡的金环。
他笼在这光晕中,似真非真。
白妗猛地发现, 从来都没看透这个人。
外人看来是男女对望, 一副含情脉脉的景象,绝想不到,就在半个时辰前,这个青年做出了怎样荒唐的事。
她曾以为,
这个人是禁欲的菩萨,
是端方君子。
是根正苗红的太子殿下。偶尔喝醉,会像小孩一样撒娇,十分好哄。
直到被折腾两次,两次都死去活来以后,白妗才醒悟过来她大错特错
为什么不说话
恢复冷静之后,姜与倦有些手足无措。
白妗看他一眼,将脸别开,翻过了身去。只露出乌青的发,和一截雪白的后颈。
他眉毛一拢,有些微的懊恼。
可是,看着她细白的脖颈上,留下的淡青色的指印
又有种玷污的靥足感。
白妗的双肩开始轻轻地耸动,她在哭,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
姜与倦起身,手撑着投去目光,视线落在她的脸上。
她闭着眼睛,呜咽着。睫毛吸饱了水,变得又黑又重,有些沾在眼下。
鼻尖泛红,咬着唇,时不时抽噎。
看起来,十分可怜。
他目光幽深起来。
怎么办不够。这样不够。想让她哭得更凶些。最好是蜷缩成一团,泪水沿着下巴不停地滴落,脸颊一片潮红,因为哭得太剧烈而微微抽搐。
“妗妗,是孤的错”嘴里却温柔地安慰,将她抱入怀中,用脸庞蹭了蹭她的脖颈
“别不搭理孤,好不好”
就在片刻之前,白妗能感觉到姜与倦的目光落在她的后颈,扫过的呼吸微重。
可现在,他几乎是用一种诱哄的语气在与她说话,十分怕她生气一般。
方才那暗下来的情欲,好似只是她的错觉。
她记得,书房里,他从耳后吻到耳垂,不时含住厮磨,像是要一寸寸把她嚼碎了,吞入腹中。
白妗打了个寒战。
“冷么”
白妗沉默。
“妗妗孤很开心。”
姜与倦叹息一声,虽说那夜醉了,脑海里依然有零碎的片段。
他记得她为他翻炒小菜的背影。与他一起慢慢地吃下食物,勾起的嘴角还沾着碎屑。
月光在她鬓角拂过,未施钗环的发鬓乌黑,肌肤雪白,像一个寻常的妇人。
而他是她的夫君。
在奉觉寺的时候,他曾随善水下山。
寺里的和尚们时常下山化缘,布法讲经。
多半在附近的农家,大都是一些深入浅出的道理。
他们来到一位寻常夫妇家中,穿着素净的妇人,给他端来蝴蝶形状的糕饼。
她的夫刚刚事完农工,她立在门槛迎他进门。
踮起脚,敛着袖口为他擦拭额头的汗水。
他们相视一笑。
糕饼易碎,清甜的口感却停留在喉咙。
每每忆起,不甚怀念。
后来善水说“结发之情,人世至真至贵也。”
看着他的目光又遗憾又感叹。
遗憾什么感叹什么
他知道,他的一生已经被安排好。
钦天监所测祸福吉凶,不过为掩盖真相,让母后求一个心安。他并不会在寺里逗留太久。等到回宫以后,便会掌太子印。
拜太傅,居明堂。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然后及冠,娶太子妃。
他是皇后唯一活下来的嫡子。
名正言顺,不必像历届的储君一般战战兢兢。他的父亲是圣明的君王,慈爱的仁父。只要循规蹈矩,将来大昭总会交到他的手上。
渐渐地长大。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离去。
从恩师,挚友,陆娘娘到太傅,兄长,终有一天,父亲也会离他而去。
没有一个留得住的。
他也不会去挽留。
因为他们有他们的结局。
父皇告诉他,坐在这个位置,注定高处不胜寒。
当全部的情感倾倒于一人,不仅对掌权者来说,相当于有了软肋,对那个接受这份情感的人来说,亦是致命的。
每当这个时候,父皇总是格外阴沉。
他想知道,那个人不是母后。
而是陆娘娘么
以前,陆娘娘总是抚摸着他的头发,催他快些长大,快些成人,替她的夫君,他的父皇分忧。
她总说“倦儿,原谅我的自私”
他随她的视线看去。
阳炎的光影中,藤蔓发了新绿。微风携动它摇曳,忽而碧绿,忽而金黄。
室内放了冰,窗棂是圆的形状,飘着薄薄的纱。
他看着窗外。
屋外是迥然不同的炎热。
院子里,他的二哥赤着脚在奔跑,满头的汗水,额头绑着鲜红色的缎带。
男童的大笑声洒满了庭院,他追逐着一只机巧木鸟,踩塌了娘娘的花丛。
一众婢女宦官怪忙躲闪,惊吓连连。
而他安静地看着。
明珠冠的孩子端坐在硬木的杌子上,臀下是天鹅绒的软垫。不大合身的袍子冰凉凉地垂落,膝盖上压着一卷策论。
二哥那样的笑容,他从来不会露出。
尽管轻描淡写地抹去。
却不容忽视,心底隐晦生出那一丝,忌恨。
长大了,觉得这样的想法真是荒唐。
他既然是储君,享受了储君的待遇。
那么这一切就该是这样。
八岁离开生养自己的父母。
十岁独自生活。
东宫的十年。晨昏定省也好,挑灯夜读也罢,先生的戒尺高悬在明堂之上,也悬在他的头顶。
毓明太子,必须完美无缺。
毓明太子的亲妹妹,槐序公主曾经养过一只猫。
她十分喜欢那只小宠,却在一次游玩中,猫儿溺水死了。因为没有照看好公主的爱宠,一个与槐序一同长大的小奴婢被下令杖杀。
槐序非常伤心,几天都吃不下饭。
她对那只猫产生了感情。
会因为它的亲近而笑,会因为它的死亡而哭。
母后爱怜地哄着幼女,而他站在她们身旁,不能理解。
猫狗,与世上所有的器物没有什么两样。
或许只有人的性命在他眼中,才有那么一点重量。
而这重量,全然来自先生与书籍的教导。
皇后下令杖杀那个奴婢的时候。
他也没有阻止。
白妗的出现很意外,意外到像是从天而降。
她就像一只鹿,
慌乱地一头栽到他怀里,将整个生命都献祭给他。她是鲜活的,有温暖的呼吸与柔软的脖颈,说喜欢他只属于他
只属于他他咀嚼这四个字,拆骨食髓,细细地吞入肚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
这个少女,勾出了他所有的欲望。
在那双眼瞳中,他清楚地看见自己。
污秽的自己。
干净的自己。
沉溺于情欲之中的自己。
每一面每一面。
他知道她很多时候都漫不经心。
知道哪些话是假话,是在欺骗他。
可只要留在他身边他便原谅她,所有许诺的一一为她兑现。
他忽然发现,她会对那样的自己宽容。
醉后,不清醒的,没有威胁性的。
那么,他不介意偶尔露出那样的一面。
人人都需一张假面,他知道自己心底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个样子。
“煎好了”
杜相思点头,将一碗药放进白妗手里。
“按你说的,找那个豆芽菜开的药。那小太医话是多了点,还东问西问一大堆,”杜相思咧唇一笑,“不过我杜相思是谁啊,忽悠人,把人绕晕还不简单。”
白妗“嗯”了一声。
闻着是真苦,捏着鼻子灌下去。
接过杜相思递来的蜜饯,一口一口地咀嚼。
甜味在舌尖散开,冲淡苦涩。
第一次体会到甜食的妙处,她又吃了一颗。
从前只觉得腻。
杜相思看着她一口干完了避子汤,完全不带犹豫,不由得佩服,“殿下要是知道,会不会生气啊毕竟他看起来对你很热乎嘛。”
白妗没什么神情“早晚要脱身,自然不能留下后患。”
“啧啧,”杜相思摇头,“真对他一丝留恋也没有”
“好歹是你第一个男人,”她念叨着,也去拿蜜饯吃。
娘说,女人对她的第一个男人总是无法忘怀的。娘便是为此,赔上了一辈子。
她的表情染上一丝落寞。
白妗咂咂嘴,又露出那种有点回味的表情“是有点遗憾,毕竟他条件还是很不错的。”
就是做事的时候,有点吓人。
“”我不是问你这个
索性换个话题,“我只担心,你逃得了么”如果逃不了,自己的小命也堪忧。
白妗撑着额头,手指微微叩动。
使些阴谋诡计,大概是可以的吧
宣和十一年春末,庭山。
大昭的开国皇帝晚年在此修建了一座行宫,相当宏伟开阔。
有则传言相关。
传闻,高祖曾在这座行宫邂逅了一位神女,自称是来自海外仙山的巫山。
高祖饮宴之时,神女从天而降,仙姿佚貌,自荐枕席,与高祖一夜巫山云雨,却又在次日清晨消失不见。
每每愈是香艳离奇的故事,愈能引为谈资。
杜相思津津有味谈论起此事,白妗却道
“实则那故事中不是什么巫山的神女,也并非什么狐狸化的妖魅,而是人。更不是来自荐枕席的,那个女子,是来刺杀高祖皇帝。”
“啊”
至于为何滚做一堆又为何牵连出后面的恩怨。
白妗笑了笑“她出身巫族。”
而巫族,曾被高祖下令灭族。
马车还在缓缓前行,窗外巨木参天,投下浓烈的绿影,雀鸟的啭鸣声起伏不歇,随同的护卫见白妗将车帘拉起,驾马前来
“娘娘,可是有何吩咐”
一身黑衣,竟然是斩离。
白妗挑了挑眉,柔声问“你不用跟着太子殿下么”
支肘在窗边,眸光盈盈,不自觉流露出的媚态,令同行的侍卫呼吸都是一窒。
被长官冷漠的眸光一扫,又纷纷低下头去不敢再看。
斩离“殿下此刻正在御驾之中,服侍陛下汤药。特吩咐属下保护娘娘。”
这是全程陪同的意思
还是,全程监视。
白妗唇角的笑意消失,袖子一拂,将车帘落下。
她神色不虞。
“怎么了”杜相思正将茶垫铺好。
斩离打马错开,离得马车稍远,却始终紧跟其后。
那个少女身边,穿着婢女服饰的小姑娘正整理着茶具,青色的绒发下,露出白皙的耳垂,一眼也不看他。
干嘛要看他
斩离淡淡一哂,笔直端坐,目不斜视地直视前方。
白妗原本的计划是在半路逃跑。
杨恣与教众会扮成刺客劫杀。
她已不耐烦与太子周旋,嘴上为了面子说不在意,实则自觉吃了大亏。
就像本以为是只温顺的、任你捋毛的猫咪,结果突然化身衣冠禽兽,如狼似虎。
再待下去,她的腰总有一天要断的。
记载天牢方位的图册已然绘好,被她带在身上,就等杨恣行动了。
此次春猎,帝后、皇子公主同行,绝大多数护卫力量调往行宫。皇城空虚,趁此大好机会闯一闯天牢,势必要把那筇王捞出来,是个死的也无妨。
手镯子取
姜与倦坐在床头,手心握着她的腕,拿着一个碧色的瓷瓶, 取出药膏往她的肌肤上涂抹着。
药香四溢, 如同初春时竹林的气息。
他穿着一身天水青的锦袍, 长长的黑发还未束起, 披散在肩头。
手指缓慢地捻过, 将淤青推散,眸子里氤氲着雾气。
直到全部涂好, 才发现白妗醒了过来,正目不转睛盯着他瞧。
白妗确实正凝视他。
他面孔周正, 眸光温和清润, 落霞时分,室内光线暗了下来, 微尘反射黄昏的光晕。
看她时,瞳孔一圈有淡淡的金环。
他笼在这光晕中,似真非真。
白妗猛地发现, 从来都没看透这个人。
外人看来是男女对望, 一副含情脉脉的景象,绝想不到,就在半个时辰前,这个青年做出了怎样荒唐的事。
她曾以为,
这个人是禁欲的菩萨,
是端方君子。
是根正苗红的太子殿下。偶尔喝醉,会像小孩一样撒娇,十分好哄。
直到被折腾两次,两次都死去活来以后,白妗才醒悟过来她大错特错
为什么不说话
恢复冷静之后,姜与倦有些手足无措。
白妗看他一眼,将脸别开,翻过了身去。只露出乌青的发,和一截雪白的后颈。
他眉毛一拢,有些微的懊恼。
可是,看着她细白的脖颈上,留下的淡青色的指印
又有种玷污的靥足感。
白妗的双肩开始轻轻地耸动,她在哭,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
姜与倦起身,手撑着投去目光,视线落在她的脸上。
她闭着眼睛,呜咽着。睫毛吸饱了水,变得又黑又重,有些沾在眼下。
鼻尖泛红,咬着唇,时不时抽噎。
看起来,十分可怜。
他目光幽深起来。
怎么办不够。这样不够。想让她哭得更凶些。最好是蜷缩成一团,泪水沿着下巴不停地滴落,脸颊一片潮红,因为哭得太剧烈而微微抽搐。
“妗妗,是孤的错”嘴里却温柔地安慰,将她抱入怀中,用脸庞蹭了蹭她的脖颈
“别不搭理孤,好不好”
就在片刻之前,白妗能感觉到姜与倦的目光落在她的后颈,扫过的呼吸微重。
可现在,他几乎是用一种诱哄的语气在与她说话,十分怕她生气一般。
方才那暗下来的情欲,好似只是她的错觉。
她记得,书房里,他从耳后吻到耳垂,不时含住厮磨,像是要一寸寸把她嚼碎了,吞入腹中。
白妗打了个寒战。
“冷么”
白妗沉默。
“妗妗孤很开心。”
姜与倦叹息一声,虽说那夜醉了,脑海里依然有零碎的片段。
他记得她为他翻炒小菜的背影。与他一起慢慢地吃下食物,勾起的嘴角还沾着碎屑。
月光在她鬓角拂过,未施钗环的发鬓乌黑,肌肤雪白,像一个寻常的妇人。
而他是她的夫君。
在奉觉寺的时候,他曾随善水下山。
寺里的和尚们时常下山化缘,布法讲经。
多半在附近的农家,大都是一些深入浅出的道理。
他们来到一位寻常夫妇家中,穿着素净的妇人,给他端来蝴蝶形状的糕饼。
她的夫刚刚事完农工,她立在门槛迎他进门。
踮起脚,敛着袖口为他擦拭额头的汗水。
他们相视一笑。
糕饼易碎,清甜的口感却停留在喉咙。
每每忆起,不甚怀念。
后来善水说“结发之情,人世至真至贵也。”
看着他的目光又遗憾又感叹。
遗憾什么感叹什么
他知道,他的一生已经被安排好。
钦天监所测祸福吉凶,不过为掩盖真相,让母后求一个心安。他并不会在寺里逗留太久。等到回宫以后,便会掌太子印。
拜太傅,居明堂。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然后及冠,娶太子妃。
他是皇后唯一活下来的嫡子。
名正言顺,不必像历届的储君一般战战兢兢。他的父亲是圣明的君王,慈爱的仁父。只要循规蹈矩,将来大昭总会交到他的手上。
渐渐地长大。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离去。
从恩师,挚友,陆娘娘到太傅,兄长,终有一天,父亲也会离他而去。
没有一个留得住的。
他也不会去挽留。
因为他们有他们的结局。
父皇告诉他,坐在这个位置,注定高处不胜寒。
当全部的情感倾倒于一人,不仅对掌权者来说,相当于有了软肋,对那个接受这份情感的人来说,亦是致命的。
每当这个时候,父皇总是格外阴沉。
他想知道,那个人不是母后。
而是陆娘娘么
以前,陆娘娘总是抚摸着他的头发,催他快些长大,快些成人,替她的夫君,他的父皇分忧。
她总说“倦儿,原谅我的自私”
他随她的视线看去。
阳炎的光影中,藤蔓发了新绿。微风携动它摇曳,忽而碧绿,忽而金黄。
室内放了冰,窗棂是圆的形状,飘着薄薄的纱。
他看着窗外。
屋外是迥然不同的炎热。
院子里,他的二哥赤着脚在奔跑,满头的汗水,额头绑着鲜红色的缎带。
男童的大笑声洒满了庭院,他追逐着一只机巧木鸟,踩塌了娘娘的花丛。
一众婢女宦官怪忙躲闪,惊吓连连。
而他安静地看着。
明珠冠的孩子端坐在硬木的杌子上,臀下是天鹅绒的软垫。不大合身的袍子冰凉凉地垂落,膝盖上压着一卷策论。
二哥那样的笑容,他从来不会露出。
尽管轻描淡写地抹去。
却不容忽视,心底隐晦生出那一丝,忌恨。
长大了,觉得这样的想法真是荒唐。
他既然是储君,享受了储君的待遇。
那么这一切就该是这样。
八岁离开生养自己的父母。
十岁独自生活。
东宫的十年。晨昏定省也好,挑灯夜读也罢,先生的戒尺高悬在明堂之上,也悬在他的头顶。
毓明太子,必须完美无缺。
毓明太子的亲妹妹,槐序公主曾经养过一只猫。
她十分喜欢那只小宠,却在一次游玩中,猫儿溺水死了。因为没有照看好公主的爱宠,一个与槐序一同长大的小奴婢被下令杖杀。
槐序非常伤心,几天都吃不下饭。
她对那只猫产生了感情。
会因为它的亲近而笑,会因为它的死亡而哭。
母后爱怜地哄着幼女,而他站在她们身旁,不能理解。
猫狗,与世上所有的器物没有什么两样。
或许只有人的性命在他眼中,才有那么一点重量。
而这重量,全然来自先生与书籍的教导。
皇后下令杖杀那个奴婢的时候。
他也没有阻止。
白妗的出现很意外,意外到像是从天而降。
她就像一只鹿,
慌乱地一头栽到他怀里,将整个生命都献祭给他。她是鲜活的,有温暖的呼吸与柔软的脖颈,说喜欢他只属于他
只属于他他咀嚼这四个字,拆骨食髓,细细地吞入肚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
这个少女,勾出了他所有的欲望。
在那双眼瞳中,他清楚地看见自己。
污秽的自己。
干净的自己。
沉溺于情欲之中的自己。
每一面每一面。
他知道她很多时候都漫不经心。
知道哪些话是假话,是在欺骗他。
可只要留在他身边他便原谅她,所有许诺的一一为她兑现。
他忽然发现,她会对那样的自己宽容。
醉后,不清醒的,没有威胁性的。
那么,他不介意偶尔露出那样的一面。
人人都需一张假面,他知道自己心底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个样子。
“煎好了”
杜相思点头,将一碗药放进白妗手里。
“按你说的,找那个豆芽菜开的药。那小太医话是多了点,还东问西问一大堆,”杜相思咧唇一笑,“不过我杜相思是谁啊,忽悠人,把人绕晕还不简单。”
白妗“嗯”了一声。
闻着是真苦,捏着鼻子灌下去。
接过杜相思递来的蜜饯,一口一口地咀嚼。
甜味在舌尖散开,冲淡苦涩。
第一次体会到甜食的妙处,她又吃了一颗。
从前只觉得腻。
杜相思看着她一口干完了避子汤,完全不带犹豫,不由得佩服,“殿下要是知道,会不会生气啊毕竟他看起来对你很热乎嘛。”
白妗没什么神情“早晚要脱身,自然不能留下后患。”
“啧啧,”杜相思摇头,“真对他一丝留恋也没有”
“好歹是你第一个男人,”她念叨着,也去拿蜜饯吃。
娘说,女人对她的第一个男人总是无法忘怀的。娘便是为此,赔上了一辈子。
她的表情染上一丝落寞。
白妗咂咂嘴,又露出那种有点回味的表情“是有点遗憾,毕竟他条件还是很不错的。”
就是做事的时候,有点吓人。
“”我不是问你这个
索性换个话题,“我只担心,你逃得了么”如果逃不了,自己的小命也堪忧。
白妗撑着额头,手指微微叩动。
使些阴谋诡计,大概是可以的吧
宣和十一年春末,庭山。
大昭的开国皇帝晚年在此修建了一座行宫,相当宏伟开阔。
有则传言相关。
传闻,高祖曾在这座行宫邂逅了一位神女,自称是来自海外仙山的巫山。
高祖饮宴之时,神女从天而降,仙姿佚貌,自荐枕席,与高祖一夜巫山云雨,却又在次日清晨消失不见。
每每愈是香艳离奇的故事,愈能引为谈资。
杜相思津津有味谈论起此事,白妗却道
“实则那故事中不是什么巫山的神女,也并非什么狐狸化的妖魅,而是人。更不是来自荐枕席的,那个女子,是来刺杀高祖皇帝。”
“啊”
至于为何滚做一堆又为何牵连出后面的恩怨。
白妗笑了笑“她出身巫族。”
而巫族,曾被高祖下令灭族。
马车还在缓缓前行,窗外巨木参天,投下浓烈的绿影,雀鸟的啭鸣声起伏不歇,随同的护卫见白妗将车帘拉起,驾马前来
“娘娘,可是有何吩咐”
一身黑衣,竟然是斩离。
白妗挑了挑眉,柔声问“你不用跟着太子殿下么”
支肘在窗边,眸光盈盈,不自觉流露出的媚态,令同行的侍卫呼吸都是一窒。
被长官冷漠的眸光一扫,又纷纷低下头去不敢再看。
斩离“殿下此刻正在御驾之中,服侍陛下汤药。特吩咐属下保护娘娘。”
这是全程陪同的意思
还是,全程监视。
白妗唇角的笑意消失,袖子一拂,将车帘落下。
她神色不虞。
“怎么了”杜相思正将茶垫铺好。
斩离打马错开,离得马车稍远,却始终紧跟其后。
那个少女身边,穿着婢女服饰的小姑娘正整理着茶具,青色的绒发下,露出白皙的耳垂,一眼也不看他。
干嘛要看他
斩离淡淡一哂,笔直端坐,目不斜视地直视前方。
白妗原本的计划是在半路逃跑。
杨恣与教众会扮成刺客劫杀。
她已不耐烦与太子周旋,嘴上为了面子说不在意,实则自觉吃了大亏。
就像本以为是只温顺的、任你捋毛的猫咪,结果突然化身衣冠禽兽,如狼似虎。
再待下去,她的腰总有一天要断的。
记载天牢方位的图册已然绘好,被她带在身上,就等杨恣行动了。
此次春猎,帝后、皇子公主同行,绝大多数护卫力量调往行宫。皇城空虚,趁此大好机会闯一闯天牢,势必要把那筇王捞出来,是个死的也无妨。
手镯子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