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帝王青色兔子
第三十一章
这封给曹操的信, 刘协当然也可以通过别的途径送出去,比如趁着出宫去阳安大长公主府之时,委托给伏德,叫他趁人不注意, 派可靠的小厮家丁走上这一程。
但是那样送去的信, 就原不如长子曹昂亲手奉上的信, 带给曹操的触动大了。
刘协要的, 不仅仅是曹操从曹昂手中接过信, 更是要曹操看到曹昂想要回到皇帝身边的心。
他这么安排,虽然冒险, 然而风险并不大。
刘协已经充分评估过曹操此时在袁绍帐下的情形,只要大势不变, 那么曹操今后一二年间, 仍是比较沉郁不得志的。这种情况下,让长子跟随在皇帝身边, 也算是为家族的政治投资做了双保险。他相信曹操不会不明白这道理。
次日,刘协带着万年长公主刘清一同,前往阳安大长公主府, 为姑母庆贺寿辰。
寒暄道贺过后, 刘清陪阳安大长公主说话。
刘协则在曹昂陪同下入书房,与伏德相见。
曹昂此前久在抗击白波贼的前线,这还是第一次见到伏德。
两人彼此见过,叙起来乃是同岁。
曹昂心中暗赞对方仪表堂堂,不愧是皇帝表兄。
伏德也暗赞对方姿容不凡, 难怪皇帝要他出入相随,虽不甚高挑,却不碍气度。
刘协开门见山,道“曹子脩虽是朕的郎官,却又好比朕的兄弟,跟表兄伏德你是一样的。既然都与朕是兄弟,你们何不彼此也认作兄弟”又道,“朕有要事委托子脩去做,只是如今长安城中,内外都是董卓的人,朕身边的人要出去,很是扎眼。朕想着,不如借表嫂林氏归宁一事,叫子脩扮作府上家丁,混出城去。”
伏德新婚妻子林氏,家中母亲有疾,这也是伏德的姑母。
因此有林氏归宁一事。
伏德看一眼曹昂,道“却是要委屈曹兄,把面容画得丑陋些,否则在家丁之中,太过突兀,出城门恐怕被盘问。”
曹昂忙应了。
刘协皱眉道“如今长安城中出入,查的这般严了”又问道,“那五斗米教的方祭酒处可有消息了”
伏德道“自董卓来后,任命了刘嚣做司隶校尉,掌管长安治安。这刘嚣却最是严苛,本是无名之辈,一朝得势,便气焰嚣张起来。如今日前才出了新规,要这长安城中,有为子不孝、为弟不顺、为臣不忠、为吏不清的,格杀勿论,财产全都抄没。可是施行之时,孝与不孝,忠与不忠,全凭刘嚣一张嘴说了算。细细看去,竟是先盯上了人家的家财,这再罗织罪名,将人下狱斩首。抄没的家财,也大半入了董卓私库。因此董卓越发器重他。城中人心惶惶,略富裕些的人家,这几日都想法子往外逃,所以城门上查的格外严格。”他又道,“那五斗米教的义舍内,只还有黄老伯一人,扮作典当铺子了。方祭酒已经出城送信去了,这几日间却也回不来。便是回来了,恐怕也不好有动静。”
刘协听说董卓手下如此行径,咬牙一笑,道“朕当是谁,原来是仗了董卓的势。说个笑话给你们听,那董卓在郿县修了一座与长安城一般高的城堡,号曰眉坞。朕听说,董卓手下的兵正日夜不停,往眉坞运送粮食,据说要存满足够三十年之用的粮食。”
伏德与曹昂垂头听着,都不好接话。
刘协冷笑道“那董卓早有话放出来,说是若大功可成,就称雄天下;若不成,就退守眉坞,安度晚年。你们倒是说说,他要成什么大功”
伏德与曹昂想到董卓猖狂,都觉愤懑,然而此刻却也只有一腔愤怒,无处发泄。
刘协话锋一转,却是道“朕看不管他口中的大功是什么,总是难成的。”
伏德与曹昂一愣。
刘协笑道“事情还没做,倒先把退路想好了。他自己都不信自己能成,更何况他手下的人”他神色放松,不露丝毫紧张戒备之意。
伏德与曹昂见皇帝如此,也被他的情绪感染,仿佛走在漆黑的洞穴里,乍然看到了远处的一点亮光,心知必然能走出此刻的困局。
就在皇帝与近臣在大长公主府书房中密谈之时,另有一场密谈正在司徒王允府上进行,这次密谈的主人公却是吕布。
王允早借着同乡的身份跟吕布建立了交情,昨日听说董卓投手戟伤了吕布一事后,便觉得自己久等的时机快要到了
酒桌推杯换盏之间,王允徐徐将董卓偏袒凉州军,薄待并州军的意思表达出来。
这正是吕布心中的隐痛,平时没人能说,此刻见王允提起,忍不住大发牢骚。
王允自然是顺着吕布说,就好比他总是顺着董卓的话说一样,这事儿他驾轻就熟,很快就叫吕布对他放下了戒心。
大事不可操之过急,王允点到为止,没有深谈。
一时酒足饭饱,吕布离开司徒府,又到了董卓午睡起身的时辰,该去董卓府中保护董卓的安全了。
吕布作为董卓的养子,又是他
第三十一章
这封给曹操的信, 刘协当然也可以通过别的途径送出去,比如趁着出宫去阳安大长公主府之时,委托给伏德,叫他趁人不注意, 派可靠的小厮家丁走上这一程。
但是那样送去的信, 就原不如长子曹昂亲手奉上的信, 带给曹操的触动大了。
刘协要的, 不仅仅是曹操从曹昂手中接过信, 更是要曹操看到曹昂想要回到皇帝身边的心。
他这么安排,虽然冒险, 然而风险并不大。
刘协已经充分评估过曹操此时在袁绍帐下的情形,只要大势不变, 那么曹操今后一二年间, 仍是比较沉郁不得志的。这种情况下,让长子跟随在皇帝身边, 也算是为家族的政治投资做了双保险。他相信曹操不会不明白这道理。
次日,刘协带着万年长公主刘清一同,前往阳安大长公主府, 为姑母庆贺寿辰。
寒暄道贺过后, 刘清陪阳安大长公主说话。
刘协则在曹昂陪同下入书房,与伏德相见。
曹昂此前久在抗击白波贼的前线,这还是第一次见到伏德。
两人彼此见过,叙起来乃是同岁。
曹昂心中暗赞对方仪表堂堂,不愧是皇帝表兄。
伏德也暗赞对方姿容不凡, 难怪皇帝要他出入相随,虽不甚高挑,却不碍气度。
刘协开门见山,道“曹子脩虽是朕的郎官,却又好比朕的兄弟,跟表兄伏德你是一样的。既然都与朕是兄弟,你们何不彼此也认作兄弟”又道,“朕有要事委托子脩去做,只是如今长安城中,内外都是董卓的人,朕身边的人要出去,很是扎眼。朕想着,不如借表嫂林氏归宁一事,叫子脩扮作府上家丁,混出城去。”
伏德新婚妻子林氏,家中母亲有疾,这也是伏德的姑母。
因此有林氏归宁一事。
伏德看一眼曹昂,道“却是要委屈曹兄,把面容画得丑陋些,否则在家丁之中,太过突兀,出城门恐怕被盘问。”
曹昂忙应了。
刘协皱眉道“如今长安城中出入,查的这般严了”又问道,“那五斗米教的方祭酒处可有消息了”
伏德道“自董卓来后,任命了刘嚣做司隶校尉,掌管长安治安。这刘嚣却最是严苛,本是无名之辈,一朝得势,便气焰嚣张起来。如今日前才出了新规,要这长安城中,有为子不孝、为弟不顺、为臣不忠、为吏不清的,格杀勿论,财产全都抄没。可是施行之时,孝与不孝,忠与不忠,全凭刘嚣一张嘴说了算。细细看去,竟是先盯上了人家的家财,这再罗织罪名,将人下狱斩首。抄没的家财,也大半入了董卓私库。因此董卓越发器重他。城中人心惶惶,略富裕些的人家,这几日都想法子往外逃,所以城门上查的格外严格。”他又道,“那五斗米教的义舍内,只还有黄老伯一人,扮作典当铺子了。方祭酒已经出城送信去了,这几日间却也回不来。便是回来了,恐怕也不好有动静。”
刘协听说董卓手下如此行径,咬牙一笑,道“朕当是谁,原来是仗了董卓的势。说个笑话给你们听,那董卓在郿县修了一座与长安城一般高的城堡,号曰眉坞。朕听说,董卓手下的兵正日夜不停,往眉坞运送粮食,据说要存满足够三十年之用的粮食。”
伏德与曹昂垂头听着,都不好接话。
刘协冷笑道“那董卓早有话放出来,说是若大功可成,就称雄天下;若不成,就退守眉坞,安度晚年。你们倒是说说,他要成什么大功”
伏德与曹昂想到董卓猖狂,都觉愤懑,然而此刻却也只有一腔愤怒,无处发泄。
刘协话锋一转,却是道“朕看不管他口中的大功是什么,总是难成的。”
伏德与曹昂一愣。
刘协笑道“事情还没做,倒先把退路想好了。他自己都不信自己能成,更何况他手下的人”他神色放松,不露丝毫紧张戒备之意。
伏德与曹昂见皇帝如此,也被他的情绪感染,仿佛走在漆黑的洞穴里,乍然看到了远处的一点亮光,心知必然能走出此刻的困局。
就在皇帝与近臣在大长公主府书房中密谈之时,另有一场密谈正在司徒王允府上进行,这次密谈的主人公却是吕布。
王允早借着同乡的身份跟吕布建立了交情,昨日听说董卓投手戟伤了吕布一事后,便觉得自己久等的时机快要到了
酒桌推杯换盏之间,王允徐徐将董卓偏袒凉州军,薄待并州军的意思表达出来。
这正是吕布心中的隐痛,平时没人能说,此刻见王允提起,忍不住大发牢骚。
王允自然是顺着吕布说,就好比他总是顺着董卓的话说一样,这事儿他驾轻就熟,很快就叫吕布对他放下了戒心。
大事不可操之过急,王允点到为止,没有深谈。
一时酒足饭饱,吕布离开司徒府,又到了董卓午睡起身的时辰,该去董卓府中保护董卓的安全了。
吕布作为董卓的养子,又是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