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 79 章 (1/2)
太子把脸埋在手里, 久久没有动弹。
右相虽是跪着, 但脸上风轻云淡运筹帷幄,先皇狠辣, 今上荒唐, 养出来的儿子竟然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天真稚子, 仁懦得不堪一击。
良久, 太子把手放下,露出了一张平静的脸,他从椅子上站起来, 居高临下, 眼神悠远, “孤竟不知内外私通的人是右相,你瞒得孤好惨啊。”
右相也不意外, 本来他就是指望着太子没经事儿自己犯糊涂, 现下他没有入圈套, 也是意料之中, 倒还有几分赵家人的样子。
“太子不要凭空污人清白,臣就是一提议,平息动乱也是臣之所愿。”
太子冷哼一声,“你真以为孤是稚子,不分忠奸但凡你还有一点儿忠君之心,主辱臣死,你就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那些贼寇要孤, 就把孤交出去,孤可是大梁太子,父皇走了孤就是代表大梁皇室,你这是把大梁的国威放在地上摩擦。”
右相径自起来,掸了掸袍服上的灰尘,“太子倒是没辜负被左相教导这么多年,学到他几分本事,是,臣是有异心,这样你又能拿臣怎么样呢只不过臣好奇的是,你是怎么知道的”
太子忍不住说“孤又不是智障,这叛军那么奇葩的理由都想的出来,时机又把握的那么好,没有内鬼才怪了。话说回来,右相要是带着一大群人逼孤出城自保,孤说不定就真的迫于压力答应了,可惜,右相一个人来的”
右相面对他的挖苦毫不动容,只说“臣未必不想,但朝中古板之人太多。”
太子说了一会儿挥手想让外面的人进来,谁知道挥半天没有人,他意识不好,这时一把剑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剑锋锋利,他还能感受到冰凉的触感,“右相这是狗急跳墙了”
“殿下说话小心点儿,小心臣手哆嗦,毕竟臣年纪大了,控制不住。只要劫持到你,这梁都自然就都在本相手中。”
太子虽然心慌,但还是挺直胸膛讥笑“右相说什么梦话呢,你同意,各位臣工可不同意。”
“你”右相的刀锋逼近,渗出血来,“伶牙俐齿的,倒是和你老子很像。”
就在太子觉得吾命休矣的时候,脖子上的刀一哆嗦,就砰然落地,右相肥大的身躯也倒在了低下,等人倒下的时候,才露出后面的人来,正是舒苒。
舒苒过去扶着太子,“尧哥,你没事儿吧。”
她嫌弃又惊慌地把手里的青花瓷碎片扔了,“幸好我从后殿进来,拿着花瓶把人砸晕了。现在该怎么处置右相”
太子坐在椅子上,这时候才露出一点儿这个年龄该有的后怕来,摸了摸自己脖子上的血迹,“现在还是赶紧把殷卫使叫过来,这皇宫里也不安全。”
“我已经吩咐宫女去叫了。殷大人在宫里当值,想必很快就过来了。”
他们找绳子准备把右相捆起来,舒苒一低头的时候,一双男人的手掐住了她的脖子,她身体一下子僵硬起来了。
太子一时到不对已经晚了,此时殷翊岑也带着人过来了,把殿外围住,殷翊岑走到太子身边,和吴良对峙。
“吴兄,没想到是你,你和右相到底要干什么谋反是要诛九族的,你现下放下人还来得及。”
吴良带进来的人把右相扶起来之后,他们就往宫外退,眼看着就要退出宫门了,殷翊岑忍不住说“殿下,不能放他们走啊,否则后患无穷。”
右相浸淫官场多年,想搞他们太容易了,这等于是给叛军送去一个活地图和情报科啊,简直就是给对方送锦鲤。
太子有些犹豫“可他们挟持着刘姑娘,孤孤”
见太子犹豫不决,吴良大笑,“殷兄,你可别白费力气了,你可知咱们这位太子和他爹一样是只要美人不要江山啊,赵家出了个痴情种子,可笑。”
殷翊岑沉住气,问“臣刚听人回报殿下被劫持时,镇定自若,凛然不惧,甚至出口嘲讽,不堕储君威仪,殿下不怕激怒右相,不怕死吗”
太子洒然一笑“这有何惧孤为太子,面对敌人猥琐卑微,才是该死。”
他说完若有所悟,“孤明白殷大人的意思了。”
太子挺直脊背,终于有了皇后所希望的刚决果断,却是在大悲痛中忍舍断离。
他偏过头不去看她,“江山稳固就在孤一念之间,苒妹,我可以舍了这太子身份和你在一起,那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不后悔,但我不能拿黎民百姓,赵氏基业来换你,那责任太重,你担不起,我也担不起。”
他背过身去,脊背像是被压弯了一样,挥手。
瞬间,万箭齐发。
吴良见太子真能狠得下心来,连忙心底一声卧槽,凭着身手矫健藏到柱子后面,还顺带把舒苒也救了。
一波箭雨之后,一辆马车在宫门口疾驰而来。
本来就离宫门口很近,所以趁着这机会他们一行忍乘着马车跑了,舒苒趁机咬了一口吴良的手臂,成功逃脱。
太子跑到舒苒身边,捏着她的肩膀,“你没事儿吧。”
舒苒白着脸,“没事儿。”说完倒了下去。
现下所有大臣都知道右相叛逃了,叛军在城外已经开始叫骂起来,战争形势一触即发。
所有人都集合在殿中,风雨欲来。
太子坐在上面看着下面的官员,一阵绝望,此次父皇去参加会盟,把镇国大将军也带走了,禁军统领王统领也带走了,只剩下一些只会嘴上哔哔的文官,兵力严重不足。
就他们这一群人,等叛军真的攻城了,怕不是抵不过一天。
殷翊岑此时跪在地上,“殿下,陛下走时给臣留了五百兵士保卫皇城安全,有了这五百人,殿下可不用太过担心。”
太子欣喜过望,他爹总算干件人事儿了,但是就这五百人也守不住城啊。
“殷卫使可给父皇送信了”
“送了,快马加鞭陛下也得两日收到消息。”
兵部尚书此时出言,“殿下,臣等死守京城,至少需要熬过五天,陛下才能回援,到时候京城之危才可解。现下是要商量怎么守住这五天的时间。”
“钱尚书言之有理,现下众位大人还是商讨一下怎么守住城池吧。”
镇国公力挺大外甥,“臣府上有些家丁,或可一用。”
太子叹息,“只能如此了,还请众位大臣安抚好百姓,秩序不能乱,殷卫使,你跟我来,舅舅,你也来。”
他带着人去找了惠妃,让她拿着牌子开了皇后的小金库,“舅舅,你拿着钱财到大街上招募人去加固城楼防卫,多制些热油和滚木。然后,让各府上的人都选一些强健之人上城楼防卫,最好都像您府上一样的。”
镇国公迟疑,“这各府家奴虽多,但是恐不愿意啊。”
太子摸着腰间玉佩的手一紧,叹息一声,语气轻柔又无奈,“容不得他们不同意,各位大人可都是在宫里呢,你叫人去寻大人们的印信,要是他们不给,就押到城楼上亲自上场,想必大人们会想清楚的。”
镇国公一窒,连殷翊岑也忍不住露出惊讶之色,这无耻的手法,不看人他还以为陛下亲临了呢。
这是平日里温和稳重的太子怕不是假的吧
镇国公反应过来就是一喜,“遵命”别管对不对,大外甥能顶住压力不慌不忙出主意镇压叛军就是好事儿,至少有希望了啊。
太子又对殷翊岑吩咐,“还请殷大人多费心了,那些家丁恐不能适应,请殷大人把他们打散到兵士中,孤相信五百兵士是可以带着他们建功立业的。”
殷翊岑领命。
太子回到东宫,惠妃穿着一身戎装,提着马鞭过来了,“小幺儿,我也是将门虎女,也想为宫里出一份力,我已经把各宫身强力壮的宫女和太监都召集起来,拿着棍棒,也有一击之力。”
太子高兴“小姨此事办得极好,还请小姨把各宫妃嫔都召集起来,把皇子公主都保护好,现下宫里不能乱,对了,欣贵妃呢”
惠妃撇嘴,“她早就带着崇渊紧闭宫门,守在自己殿中不出来了。”
太子皱眉,“那三弟呢”
右相虽是跪着, 但脸上风轻云淡运筹帷幄,先皇狠辣, 今上荒唐, 养出来的儿子竟然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天真稚子, 仁懦得不堪一击。
良久, 太子把手放下,露出了一张平静的脸,他从椅子上站起来, 居高临下, 眼神悠远, “孤竟不知内外私通的人是右相,你瞒得孤好惨啊。”
右相也不意外, 本来他就是指望着太子没经事儿自己犯糊涂, 现下他没有入圈套, 也是意料之中, 倒还有几分赵家人的样子。
“太子不要凭空污人清白,臣就是一提议,平息动乱也是臣之所愿。”
太子冷哼一声,“你真以为孤是稚子,不分忠奸但凡你还有一点儿忠君之心,主辱臣死,你就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那些贼寇要孤, 就把孤交出去,孤可是大梁太子,父皇走了孤就是代表大梁皇室,你这是把大梁的国威放在地上摩擦。”
右相径自起来,掸了掸袍服上的灰尘,“太子倒是没辜负被左相教导这么多年,学到他几分本事,是,臣是有异心,这样你又能拿臣怎么样呢只不过臣好奇的是,你是怎么知道的”
太子忍不住说“孤又不是智障,这叛军那么奇葩的理由都想的出来,时机又把握的那么好,没有内鬼才怪了。话说回来,右相要是带着一大群人逼孤出城自保,孤说不定就真的迫于压力答应了,可惜,右相一个人来的”
右相面对他的挖苦毫不动容,只说“臣未必不想,但朝中古板之人太多。”
太子说了一会儿挥手想让外面的人进来,谁知道挥半天没有人,他意识不好,这时一把剑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剑锋锋利,他还能感受到冰凉的触感,“右相这是狗急跳墙了”
“殿下说话小心点儿,小心臣手哆嗦,毕竟臣年纪大了,控制不住。只要劫持到你,这梁都自然就都在本相手中。”
太子虽然心慌,但还是挺直胸膛讥笑“右相说什么梦话呢,你同意,各位臣工可不同意。”
“你”右相的刀锋逼近,渗出血来,“伶牙俐齿的,倒是和你老子很像。”
就在太子觉得吾命休矣的时候,脖子上的刀一哆嗦,就砰然落地,右相肥大的身躯也倒在了低下,等人倒下的时候,才露出后面的人来,正是舒苒。
舒苒过去扶着太子,“尧哥,你没事儿吧。”
她嫌弃又惊慌地把手里的青花瓷碎片扔了,“幸好我从后殿进来,拿着花瓶把人砸晕了。现在该怎么处置右相”
太子坐在椅子上,这时候才露出一点儿这个年龄该有的后怕来,摸了摸自己脖子上的血迹,“现在还是赶紧把殷卫使叫过来,这皇宫里也不安全。”
“我已经吩咐宫女去叫了。殷大人在宫里当值,想必很快就过来了。”
他们找绳子准备把右相捆起来,舒苒一低头的时候,一双男人的手掐住了她的脖子,她身体一下子僵硬起来了。
太子一时到不对已经晚了,此时殷翊岑也带着人过来了,把殿外围住,殷翊岑走到太子身边,和吴良对峙。
“吴兄,没想到是你,你和右相到底要干什么谋反是要诛九族的,你现下放下人还来得及。”
吴良带进来的人把右相扶起来之后,他们就往宫外退,眼看着就要退出宫门了,殷翊岑忍不住说“殿下,不能放他们走啊,否则后患无穷。”
右相浸淫官场多年,想搞他们太容易了,这等于是给叛军送去一个活地图和情报科啊,简直就是给对方送锦鲤。
太子有些犹豫“可他们挟持着刘姑娘,孤孤”
见太子犹豫不决,吴良大笑,“殷兄,你可别白费力气了,你可知咱们这位太子和他爹一样是只要美人不要江山啊,赵家出了个痴情种子,可笑。”
殷翊岑沉住气,问“臣刚听人回报殿下被劫持时,镇定自若,凛然不惧,甚至出口嘲讽,不堕储君威仪,殿下不怕激怒右相,不怕死吗”
太子洒然一笑“这有何惧孤为太子,面对敌人猥琐卑微,才是该死。”
他说完若有所悟,“孤明白殷大人的意思了。”
太子挺直脊背,终于有了皇后所希望的刚决果断,却是在大悲痛中忍舍断离。
他偏过头不去看她,“江山稳固就在孤一念之间,苒妹,我可以舍了这太子身份和你在一起,那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不后悔,但我不能拿黎民百姓,赵氏基业来换你,那责任太重,你担不起,我也担不起。”
他背过身去,脊背像是被压弯了一样,挥手。
瞬间,万箭齐发。
吴良见太子真能狠得下心来,连忙心底一声卧槽,凭着身手矫健藏到柱子后面,还顺带把舒苒也救了。
一波箭雨之后,一辆马车在宫门口疾驰而来。
本来就离宫门口很近,所以趁着这机会他们一行忍乘着马车跑了,舒苒趁机咬了一口吴良的手臂,成功逃脱。
太子跑到舒苒身边,捏着她的肩膀,“你没事儿吧。”
舒苒白着脸,“没事儿。”说完倒了下去。
现下所有大臣都知道右相叛逃了,叛军在城外已经开始叫骂起来,战争形势一触即发。
所有人都集合在殿中,风雨欲来。
太子坐在上面看着下面的官员,一阵绝望,此次父皇去参加会盟,把镇国大将军也带走了,禁军统领王统领也带走了,只剩下一些只会嘴上哔哔的文官,兵力严重不足。
就他们这一群人,等叛军真的攻城了,怕不是抵不过一天。
殷翊岑此时跪在地上,“殿下,陛下走时给臣留了五百兵士保卫皇城安全,有了这五百人,殿下可不用太过担心。”
太子欣喜过望,他爹总算干件人事儿了,但是就这五百人也守不住城啊。
“殷卫使可给父皇送信了”
“送了,快马加鞭陛下也得两日收到消息。”
兵部尚书此时出言,“殿下,臣等死守京城,至少需要熬过五天,陛下才能回援,到时候京城之危才可解。现下是要商量怎么守住这五天的时间。”
“钱尚书言之有理,现下众位大人还是商讨一下怎么守住城池吧。”
镇国公力挺大外甥,“臣府上有些家丁,或可一用。”
太子叹息,“只能如此了,还请众位大臣安抚好百姓,秩序不能乱,殷卫使,你跟我来,舅舅,你也来。”
他带着人去找了惠妃,让她拿着牌子开了皇后的小金库,“舅舅,你拿着钱财到大街上招募人去加固城楼防卫,多制些热油和滚木。然后,让各府上的人都选一些强健之人上城楼防卫,最好都像您府上一样的。”
镇国公迟疑,“这各府家奴虽多,但是恐不愿意啊。”
太子摸着腰间玉佩的手一紧,叹息一声,语气轻柔又无奈,“容不得他们不同意,各位大人可都是在宫里呢,你叫人去寻大人们的印信,要是他们不给,就押到城楼上亲自上场,想必大人们会想清楚的。”
镇国公一窒,连殷翊岑也忍不住露出惊讶之色,这无耻的手法,不看人他还以为陛下亲临了呢。
这是平日里温和稳重的太子怕不是假的吧
镇国公反应过来就是一喜,“遵命”别管对不对,大外甥能顶住压力不慌不忙出主意镇压叛军就是好事儿,至少有希望了啊。
太子又对殷翊岑吩咐,“还请殷大人多费心了,那些家丁恐不能适应,请殷大人把他们打散到兵士中,孤相信五百兵士是可以带着他们建功立业的。”
殷翊岑领命。
太子回到东宫,惠妃穿着一身戎装,提着马鞭过来了,“小幺儿,我也是将门虎女,也想为宫里出一份力,我已经把各宫身强力壮的宫女和太监都召集起来,拿着棍棒,也有一击之力。”
太子高兴“小姨此事办得极好,还请小姨把各宫妃嫔都召集起来,把皇子公主都保护好,现下宫里不能乱,对了,欣贵妃呢”
惠妃撇嘴,“她早就带着崇渊紧闭宫门,守在自己殿中不出来了。”
太子皱眉,“那三弟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