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做给你吃。”

    中午,苏家人又过来吃午饭,今天得把剩饭吃完。

    王秀红还让苏卫国带着一家人的口粮过来,得知秋收的时候苏家人要过来这边吃饭,苏小也很高兴。

    婆家和娘家关系好,沈言郗和自己夹在中间也不用为难了。

    也明天就要秋收了,虽然苏小的任务是记公分,不过还是要在田间忙活一天,所以今晚沈言郗也没折腾她。

    晚上洗漱过后,沈言郗和苏小道过晚安后,就抱着她睡了。

    一夜无梦,早上天刚蒙蒙亮,沈言郗和苏小就收拾好了,外面韩婉已经做好早饭了。

    早上苏家人不过来吃,所以就只有沈言郗、苏小,还有沈父沈母。

    等吃完早饭,几人就往麦场走起集合了。沈修齐和韩婉不是杨柳大队的人,所以不参与秋收,今天过去也只是想看看秋收是什么样的。

    到了麦场,几个队上的干部统一分配任务。由于沈言郗已经和苏小结婚了,所以今年的秋收,苏建国原本打算给他分一个轻快一点的活,不过沈言郗拒绝了。

    这种事还是不要有人开头,不然知青点里的知青会有意见,难免有人会因为避免劳动而和队上的人处对象。

    很快就要76年了,到时候应该就有知青回城指标了。

    沈言郗想了想那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还是跟苏建国提了意见,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动员公社里跟知青结婚的社员,尽快去领结婚证。

    有了这纸结婚证,或许就能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了。

    不过苏建国只是一个大队的队长,杨柳大队和知青结婚的也就苏小和王伟。

    现在也只能多给会计家做做思想工作,让王伟和高云霞尽快去公社领结婚证,至于其他的,也就去公社开会的时候提了一下,别的,就只能顺其自然了。

    不过后面苏建国倒是带回了消息,很多知青都不愿意去领结婚证,而且大多数社员也不在意有没有结婚证。

    最后还是由于公社书记重视这件事情,强制要求社员和知青结婚的,必须去领结婚证,否则那家公分就减半,这才压住了那群知青。

    毕竟这个年代,公分可比什么都重要

    沈言郗也想过这样做是不是对知青不公平,毕竟知青都是渴望回城的。

    只是转念一想,人品好的,即使以后有机会回城,也不会抛弃这里的家人,那么领不领结婚证,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区别。

    而那些人品不好的,用这纸结婚证束缚他们,不是更好吗省得以后还会去祸害别人。

    不想这些了,秋收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沈修齐和韩婉去看了两天就没去了。

    秋收第三天是苏小回门的日子,不过韩婉早就和王秀红商量了“秀红,我们也不来这些虚的,你们这段时间也忙,小小回门的日子也不搞这些形式了。那天我多做一些好吃的,东西都吃进肚子里,也好让你们好好补补。”

    王秀红这段时间也知道亲家的态度了,知道他们对自己女儿的看重,也就不在意这些了,“行,这样也好,不然就算回家,我这也真没时间招待他们”

    韩婉也和沈言郗还有苏小都说过这事,长辈没什么意见,两人自然也就随他们。

    不过这天沈言郗还是从空间拿出不少东西,韩婉也没问沈言郗是从哪里弄来的,反正不是正常来的,问太多也不合适。

    等下午大家上工回来,韩婉已经做好饭了,六荤六素,每一样都是满满一大碗。

    菜虽然多,不过大家上工一天回来都很饿了,九个大人,两个小孩,筷子不停,很快就见底了,大家都吃得满嘴流油。

    就这么忙忙碌碌的过了一个月,秋收也接近尾声了。今年杨柳大队大丰收,社员们每天脸上都带着喜悦,整个杨柳大队的气氛都是喜气洋洋的。

    把公粮一交,剩下的粮食社员们按公分分到各家。

    有那壮劳力多的家庭,一年下来赚到公分还可以留下不少,等年底的时候换钱。

    沈言郗自己的粮食是足够的,苏小也有不少公分,不过现在还有沈父沈母在这边,为了不引人注意,沈言郗还是和几个公分多的社员换了粮食。

    现在国家不允许私人交易,不过交换却是可以的。

    等秋收一结束,苏家人就回家开火了。而这几天,苏家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男知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红领巾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领巾呀并收藏七十年代男知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