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大号称两百万大军的黄巾乱党被各路北上的地方势力剿灭,只有匪首卓章被一阵怪风刮走,不知所踪。其余各大小头目均皆或被生擒或被剿杀,仅留下小股残兵败勇流窜各处,不成气候。

    帝大喜,宣各路势力头领中和殿觐见,并在太极殿设宴宴请群雄。

    本是一番好心,谁知确是招来了祸事,一场滔天大祸就此蔓延中原国土。

    当日晚间,帝与群臣大乐,开怀畅饮、欢饮达旦、好不快活。

    及至天明,帝熏熏然,召来内室宫人扶至偏殿休憩。中途帝悠悠转醒,起身如厕。宫人欲上前服侍,熟料兴致颇高的乾文帝挣脱下人,独身一人往后宫行去。

    后宫之所自古乃是帝王安置妃嫔之所,因着前头大殿宴请群臣,大批宫人奴仆被调走帮忙,又因时值玉兔西沉、黎明破晓之前,往常人声喧闹的偌大后宫颇有几分寂寥之意。

    乾文帝兴致正好,行至皇后椒房殿,本是欲与发妻互诉衷肠、及时行乐,哪成想却看到了让其目呲欲裂的一幕

    他的好皇后正与人纠缠在一起,两人战况激烈,那白花花的大腿刺痛了乾文帝的眼睛。

    乾文帝只觉一股怒气直冲头顶,胸口刺痛,喉咙处一股腥甜涌出,他刚要发作,却不料后背一阵剧痛传来,眼前一黑,接着什么就不知道了。

    史书有云

    公元436年,乾文帝司马懿文薨逝,时年四十五周岁。他在位期间勤勉政事,整顿吏治,欲扶大厦于将倾。

    然西乾没落之大势不可逆转,中有黄巾内乱,外有突厥、瓦剌等异族虎视眈眈,终是耗尽了乾王朝最后的气数。

    因乾文帝死时未立储君,宫中皇后嫡出二皇子出身高贵,是储君的不二人选,然皇后与人私通气死帝王一事东窗事发,一时间群臣激愤剑指皇后,责她私德有亏不堪为后。最终皇后许氏被剥夺凤印,押入冷宫等候新帝处置,二皇子就此退出皇位之争。

    其余皇子为帝位大打出手,以大皇子为首的和以三皇子四皇子为首的两方人马争得不可开交,双方互有损伤,一时间国都长安风云变幻,动荡不已。

    就在双方人马打生打死之际,宫闱发生哗变,内侍张信等人控制了太后、妃嫔等一干人等,又放出流言称手中掌握了先帝遗诏,引几人上钩,分别将大皇子、三四皇子秘密毒死。又扶持先帝最小的皇子七皇子司马珩上位,妄图挟天子以令天下。

    而以左司马韦烈为首的一干大臣不甘心朝堂后宫落入阉人之手,发出群雄令,召集天下有识之士共同讨伐张信等阉党。史称阉党之乱。

    又两年,内侍张信等宦官伏诛,本该还政与司马皇族之手,却不想有一人不答应了。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左司马韦烈。

    左司马韦烈,表字长风,岷北大族出身,为人心机深沉、胸有丘壑,素有威名。

    他不甘心世家大族一直被皇族压制,加之岷北之地民风彪悍、兵强马壮,韦氏家族磨刀霍霍、筹谋已久,反观司马皇族大厦将倾、乱象已现、气数已尽,

    深觉时机来临,韦氏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废司马珩皇帝位,改立先帝第六子司马璜为皇,史称乾桓帝。

    左司马光韦烈强逼新帝封自己为丞相,朝堂之上大小之事必先报丞相再奏请圣裁。

    从此,乾王朝名存实亡,军政大权旁落丞相之手。丞相韦烈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下大义,一时间大有席卷天下之势。

    自此之后,风起云涌,天下大乱,各地诸侯不听号令,各自为政,互相攻伐,兵戈不断。

    天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怨沸腾,十室不存其一。

    乾失其鼎,而天下共逐之,就此,长达百年的乾东大陆内战就此拉开了帷幕,更是由此牵扯出远古时代惊天动地的大秘密。

章节目录

快穿之空间记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曲水流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曲水流砂并收藏快穿之空间记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