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1/2)
在众人的注视下,林如歌把黄瓜轻轻拿起。
他把它一头一尾各执一端,然后往两边一拉。
只见本完完整整的黄瓜,在它一拉之下,整个变长了。
黄瓜上被它切过的地方,成了一片又一片约两毫米薄的薄片。
而这些一片一片的薄片,每一片虽然两端分开,却靠中间连在一起。若要形容,就是藕断而丝连。
此时整个黄瓜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巨型的弹簧,林如歌把它两端一卷,盘成一圈。
他把处理好的黄瓜往桌面上一放,随即介绍道“这就是我今天要展示的刀工,蓑衣黄瓜的切法。”
蓑衣黄瓜,是一道地道有名的鲁地美食。
其主要流行于齐鲁之地。
做法就是将黄瓜一片一片切开,随即用糖、醋、盐腌制。腌制好后用清水洗净,再将提前备好的干辣椒、花椒、蒜末等调料入锅爆香,兑上香油与麻酱,倒至黄瓜上均匀拌食。
这样做出来的黄瓜酸脆可口,淡淡的咸中带着稍稍的辣味。清爽的黄瓜肉在唇舌中勾缠出诱人的酸味,在炎热的夏日中可谓是开胃至极。
听上面这形容,这不就是一道凉拌菜嘛随便炒炒酱料就行,简单得很。
然而,凉拌凉拌,不考验火候,却对刀工的要求严苛至极。
蓑衣黄瓜,所谓蓑衣,既是以形命名。
切这黄瓜时,你虽然要把它切成均匀的一两毫米薄的薄片,却不能让它断掉。
又要切片又要不断,那具体怎么个操作法呢
操作就是,黄瓜分别从两端切。
第一次从上往下切时,用斜刀,斜着往下切,刀到瓜身的一半,停住,下第二刀。
这样切完黄瓜的一边后,把黄瓜滚半个圈,让它本来靠近案上的那边露出来。
而切这一边时,则把刀改直,像寻常一样把刀切下去,也是切到一半就停下。
这样两回合不同的刀法下来,一道蓑衣黄瓜就切成了。
只这么听着可能听不出它的难度。
然而,你想想看,黄瓜分别从两端切,皆切到一半停下切第二刀第三刀
只切一半就停下,有那么好停吗
很多人可能会因为控制不好力度,而直接把黄瓜拦腰切断,或者就算没切断,也会因为控制不好力度,深一刀浅一刀,切出来的黄瓜奇丑无比。
若要做这道菜,也不是没有一个简单点的办法。
那就是在切黄瓜时在其两边分别放一根筷子。
那样刀直接下到筷子时会被筷子挡住,停。
然而,这些都是外行人,比如说想在家里自己做着吃刀工又没那么好的家庭主妇,主男的做法。
在行里的厨师,谁不是拿把刀拿根黄瓜就直接切的厉害的师傅,甚至可以一次六根黄瓜一起出来。
若你在行内切根黄瓜还要拿根筷子垫着,那会被人笑话的。
而此时的林如歌,就是没有任何辅助,直接把黄瓜整条切了出来。
再看他切好的蓑衣黄瓜,薄片均匀,厚度极薄。一片一片黄瓜连在一起盘成一圈,就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花。
能把黄瓜切得这么美,刀工得有多好啊。
就见在林如歌把黄瓜拉开的一瞬间,所有厨师们都长出了一口气,叶铭忻则满意而欣慰地点了点头。
所有在场的其他报名者们纷纷张大了嘴,都被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他们本来都以为这小孩只是在故弄玄虚,可哪知道他要做的原来是这个啊,他们中好些人甚至到现在都连这道菜式是什么都说不上来。
而王昭昭直播间里的网友们呢,刚刚其实也在注意着直播里的一切。他们在看完这十一岁男孩切黄瓜的全程后,心路历程由原来的不屑,转变为后来的狐疑,最后到了毫无预料的震惊。
我什么都不信我靠我靠我靠我靠,刚刚这小孩都干了什么啊这黄瓜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
总结万事我靠行天下
没有良心的在两点三分十六秒前,我还在想这是什么玩意现在我只能说,这是什么玩意
可以说,林如歌的这一手蓑衣黄瓜,瞬间让在场所有人都惊住了。
就见林如歌看到自己切的黄瓜成了后,高兴地笑了笑,随即语调愉悦地问道“怎么样,我有没有资格参加比赛啊”
坐在他前面的那位厨师协会人员,是离他离得最近的。可以说,看这蓑衣黄瓜,他受震惊力度最大。
其实,他在厨师行当里浸染这么多年,看过别人做蓑衣黄瓜也很多次了。
若寻常一个人做出来,他还没这么惊讶。可关键是,眼前这个小孩子今年才十一岁啊。
十一岁,刀工又快又准又狠,若再让他练个几年,日后不肯定得是个大魔王
“成吧成吧成吧,过了,你把资料给我,我们的人会帮你投到上面节目组那边去的。”
厨师协会的人毕竟跟他没仇,既然有实力,过了就是过了。而且,这么个有看头的人物,送到上面去,说不定节目组还会十分高兴。
“下一个。”他朝后面喊道,却见小男孩的后面又走上来了一位年轻人,叶铭忻。
厨师协会的人刚刚才被小男孩打过脸,此时也不再那么看脸辨实力了,而是认真了些地问道“你又是谁,有什么实力,在做菜方面有什么能耐啊”
就见叶铭忻把简历往前一推“天福居主厨叶铭忻,今年二十一岁,会做的菜很多,基本苏
他把它一头一尾各执一端,然后往两边一拉。
只见本完完整整的黄瓜,在它一拉之下,整个变长了。
黄瓜上被它切过的地方,成了一片又一片约两毫米薄的薄片。
而这些一片一片的薄片,每一片虽然两端分开,却靠中间连在一起。若要形容,就是藕断而丝连。
此时整个黄瓜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巨型的弹簧,林如歌把它两端一卷,盘成一圈。
他把处理好的黄瓜往桌面上一放,随即介绍道“这就是我今天要展示的刀工,蓑衣黄瓜的切法。”
蓑衣黄瓜,是一道地道有名的鲁地美食。
其主要流行于齐鲁之地。
做法就是将黄瓜一片一片切开,随即用糖、醋、盐腌制。腌制好后用清水洗净,再将提前备好的干辣椒、花椒、蒜末等调料入锅爆香,兑上香油与麻酱,倒至黄瓜上均匀拌食。
这样做出来的黄瓜酸脆可口,淡淡的咸中带着稍稍的辣味。清爽的黄瓜肉在唇舌中勾缠出诱人的酸味,在炎热的夏日中可谓是开胃至极。
听上面这形容,这不就是一道凉拌菜嘛随便炒炒酱料就行,简单得很。
然而,凉拌凉拌,不考验火候,却对刀工的要求严苛至极。
蓑衣黄瓜,所谓蓑衣,既是以形命名。
切这黄瓜时,你虽然要把它切成均匀的一两毫米薄的薄片,却不能让它断掉。
又要切片又要不断,那具体怎么个操作法呢
操作就是,黄瓜分别从两端切。
第一次从上往下切时,用斜刀,斜着往下切,刀到瓜身的一半,停住,下第二刀。
这样切完黄瓜的一边后,把黄瓜滚半个圈,让它本来靠近案上的那边露出来。
而切这一边时,则把刀改直,像寻常一样把刀切下去,也是切到一半就停下。
这样两回合不同的刀法下来,一道蓑衣黄瓜就切成了。
只这么听着可能听不出它的难度。
然而,你想想看,黄瓜分别从两端切,皆切到一半停下切第二刀第三刀
只切一半就停下,有那么好停吗
很多人可能会因为控制不好力度,而直接把黄瓜拦腰切断,或者就算没切断,也会因为控制不好力度,深一刀浅一刀,切出来的黄瓜奇丑无比。
若要做这道菜,也不是没有一个简单点的办法。
那就是在切黄瓜时在其两边分别放一根筷子。
那样刀直接下到筷子时会被筷子挡住,停。
然而,这些都是外行人,比如说想在家里自己做着吃刀工又没那么好的家庭主妇,主男的做法。
在行里的厨师,谁不是拿把刀拿根黄瓜就直接切的厉害的师傅,甚至可以一次六根黄瓜一起出来。
若你在行内切根黄瓜还要拿根筷子垫着,那会被人笑话的。
而此时的林如歌,就是没有任何辅助,直接把黄瓜整条切了出来。
再看他切好的蓑衣黄瓜,薄片均匀,厚度极薄。一片一片黄瓜连在一起盘成一圈,就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花。
能把黄瓜切得这么美,刀工得有多好啊。
就见在林如歌把黄瓜拉开的一瞬间,所有厨师们都长出了一口气,叶铭忻则满意而欣慰地点了点头。
所有在场的其他报名者们纷纷张大了嘴,都被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他们本来都以为这小孩只是在故弄玄虚,可哪知道他要做的原来是这个啊,他们中好些人甚至到现在都连这道菜式是什么都说不上来。
而王昭昭直播间里的网友们呢,刚刚其实也在注意着直播里的一切。他们在看完这十一岁男孩切黄瓜的全程后,心路历程由原来的不屑,转变为后来的狐疑,最后到了毫无预料的震惊。
我什么都不信我靠我靠我靠我靠,刚刚这小孩都干了什么啊这黄瓜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
总结万事我靠行天下
没有良心的在两点三分十六秒前,我还在想这是什么玩意现在我只能说,这是什么玩意
可以说,林如歌的这一手蓑衣黄瓜,瞬间让在场所有人都惊住了。
就见林如歌看到自己切的黄瓜成了后,高兴地笑了笑,随即语调愉悦地问道“怎么样,我有没有资格参加比赛啊”
坐在他前面的那位厨师协会人员,是离他离得最近的。可以说,看这蓑衣黄瓜,他受震惊力度最大。
其实,他在厨师行当里浸染这么多年,看过别人做蓑衣黄瓜也很多次了。
若寻常一个人做出来,他还没这么惊讶。可关键是,眼前这个小孩子今年才十一岁啊。
十一岁,刀工又快又准又狠,若再让他练个几年,日后不肯定得是个大魔王
“成吧成吧成吧,过了,你把资料给我,我们的人会帮你投到上面节目组那边去的。”
厨师协会的人毕竟跟他没仇,既然有实力,过了就是过了。而且,这么个有看头的人物,送到上面去,说不定节目组还会十分高兴。
“下一个。”他朝后面喊道,却见小男孩的后面又走上来了一位年轻人,叶铭忻。
厨师协会的人刚刚才被小男孩打过脸,此时也不再那么看脸辨实力了,而是认真了些地问道“你又是谁,有什么实力,在做菜方面有什么能耐啊”
就见叶铭忻把简历往前一推“天福居主厨叶铭忻,今年二十一岁,会做的菜很多,基本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