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度,一部礼记实际上也是治国书。这倒不是华夏民族穷讲究,只不过礼仪的本质就是规矩,在法律无法彻底被贯彻接受以及理解的时代,这种摆在明面上的礼本身就是维护统治的最好工具。

    所以每一个王朝除非是走到礼崩乐坏的王朝陌路,不然统治者的一举一动都是有相关的礼仪规章的。

    譬如说皇帝的后宫,往小了说是天子家事,但这也有着一重一重的礼。

    最重视礼的周朝说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这样简短的一段话既是规定了数量,也是规定了品级。做一个简单的数学题,也就是说,周朝的天子最多也只有一百多个妻妾

    以古时四海奉养一人的传统,这堪称简朴了。不过这种规矩随着时代变迁肯定是有变化的,到了刘家天下,天子的后宫么

    天子自然是不再满足一百多个妻妾了,事实上如果算上名义上天子能够随时宠幸的宫女,汉代皇帝的后宫动辄就有上万人的规模

    这个规模不要说先秦以前的帝王了先秦时代生产力低下,即使是天子也无法供养这样多的宫人脱产西周的天子不能说穷,但也没想过要这样浪费钱粮,只能说贫穷限制了想象力,甚至在后面生产力更加发展的朝代,这样规模的后宫也不常见。

    刘家天子亲民是真的亲民,前头几代帝王简朴也是真的简朴,但这并不妨碍宫廷之中藏着许多千娇百媚的美人儿。说个笑话皇帝的节俭再节俭又能节俭到哪儿去呢

    刘启自然不是那个例外,他的后宫规模并不算大,但除开那些宫女,剩下真正宠幸过的也不在少数。这些如花似玉的可人儿,除开生育过子女的,大多数也就是一夜承恩了然后在深宫之中,寂静老去。

    白头宫女闲坐说玄宗的故事可不是唐代才有的

    相比之下,育有子女的后妃就要好得多了,至少终身有了指望。当然,最好能生个儿子只要儿子能够顺利长大,将来怎么也会被封王。而等到天子山陵崩之后,她们就能去儿子的封地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太后。

    这也不错了。

    随着天子身体越来越差,生育过的后妃也就这点指望了。

    寿少使和审七子,正是后宫之中这样的嫔妃之一。她们运气不好也不坏没有儿子傍身,但还是赶在天子刘启身体彻底不好之前抓住了机会,生育了个女儿。至少至少将来不会终身无靠。

    少使和七子都是汉代早期后妃的品阶嗯,属于底层的那种,七子比少使高那么一点点,少使是最低的品阶但那又有什么意义都是被天子抛到脑后的无宠妃子。

    事实上,两人是宫女出身,帝王宠幸也是意外居多,只能说好运所以有了生育。这一点从两人的品阶与女儿的称号就能看出来。

    两人是生育之后才有了品阶的,然而品阶如此吝啬,就能看出帝王心意了,只不过是对有生育后妃例行给个位置而已。而两人所生公主,寿公主刘婉、审公主刘妙

    汉代重视母族,常常有儿女随母姓、外祖母姓的例子,这种事情在宫廷之中也有体现。常常见史书中有称呼,如粟太子、卫太子、卫公主,都是跟着各自母亲的姓氏称呼。

    但是,若是在史书之外还这样称呼,这就比较罕见了。皇子们基本上没有这种情况,公主们倒是能够见到一般来说,公主们都有封号,封号由自己的封地来。而后,等到她们嫁人了,他们的封号可能跟着自己丈夫的爵位变化。

    典型的例子是汉武帝刘彻的姐姐阳信公主,嫁给平阳侯之后就改称平阳公主了。

    至于说寿公主和审公主,这就是还没有确定封地了

    公主出嫁的时候自然会安排好封地,但具体什么时候划拨封地,这却是没有固定时间的。只能说天子想起来了就能办,但若是天子没有想起来那又能怎样呢

    不过也不独寿公主、审公主这样倒霉,事实上,靠后出生的女儿,特别是母亲本身没有多少恩宠的女儿,刘启一惯如此

    “孙女拜见皇祖母皇祖母长乐无极”

    大汉国母的长乐宫举办家宴,那自然是极尽排场的,寿公主与审公主纵使贵为金枝玉叶也没有多少机会能常常得见虽然她们是皇女,但并没有因此获得太后的另眼相待。平常的待遇大概就是公主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汉贵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三春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春景并收藏汉贵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