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长安城里最大的新闻大概就是齐国相主父偃引起的风波了。
主父偃做中大夫的时候就相当引人注目, 他提出的推恩令到现在为止还让许多诸侯王呢大家普遍还想挣扎一下,看看能不能让推恩令进行不下去,尽早完蛋。
只可惜,刘彻在这件事上态度坚决的很,不想将来传位的时候行推恩令,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那就不用等到将来分薄封地、人口, 现在朝廷就可以申斥至于找个理由扣下一些封地转为郡县, 这也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
当初朝廷势弱、诸侯势强的时候就敢这么干了更别提经过七国之乱,诸侯实力大大下降的现今了
后来主父偃去了齐国做国相,大家都没有放在心上,只当他是要升官了等到他在地方上积累了这一笔资历, 回头就能直入中央此时三公不敢想, 但九卿总是能安排一个出来的。
只不过大家没有等到这位积累足够的资历, 调回长安的消息, 反而等来了一个新消息。
齐王死了
谁都会死,死个把诸侯王并不算什么大事, 但关键是齐王并不是自然死亡,而是自尽
齐王年轻, 继承齐王位的时候年纪就更小了, 自尽之时并没有亲子。按照国法, 齐国自此之后就要除国了对于朝廷来说,这么大块富庶丰饶的土地成为天下郡县, 那是多了好大一块财源, 真是好的不能再好的大好事了
但具体到主父偃身上却不是好事, 只因为这件事和他很有些干系。
当初主父偃去到齐国做国相就是为了抓齐王的小辫子,他是知道齐王和自己的亲姐姐不清不楚的,所以这件事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到了。
齐王知道此事,当然是慌了神有一说一,汉代老刘家的血脉也不知是怎么回事,特别喜欢乱来在刘氏宗族内常见乱伦之事。这甚至和唐代的乱来不同,唐代是常见抢儿媳妇、抢小妈这种,汉代就是真的亲兄弟姐妹、亲父女姑侄这种。
这种事情多了,总有一些人的绯闻传的比较开。没有人知道的时候怎么都行,可一旦传到上头去了就糟糕了毕竟大家是讲礼法的,知道了这种禽兽之事不加以处理,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哪还有脸让天下人守礼
在这件事上最近的例子就是几年前的燕王,燕王是和自己的女儿乱伦。经告发之后燕王心中惶恐,就自杀了,而在他自杀之后,燕国除国,化为了郡县。
而且巧了,当时告发燕王的人就是主父偃主父偃当初列国游学的时候在燕国呆过不短的时间,所以对一些事情很是清楚,告发起来一告一个准
如今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齐王人年轻,没怎么经过事儿,心里承受能力不行,害怕之下就选择了自杀。
事情发展到现在,就麻烦了其实真要说的话,主父偃这次对齐王做的,和上次对燕王做的,差别并不很大然而此一时彼一时,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所以很多事情也不再能以原本的标准看待。
主父偃上次告发燕王,只是告发,大汉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人在告发,若是他告发是错的,那天下多少人都得是错的而这次对齐王,他没有直接告发,而是跑到了齐国去做国相,这事情就微妙了。
身为国相,诸侯王因为可以说是被你逼死了虽然说,这个罪状是他本身应得的,并不存在诬告,但事情哪能分的那么清楚呢
更何况,主父偃身上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当初他告发燕王的时候在众人眼中还只是一个小人物,也没什么仇怨。这样一来,他就算告发了燕王,在诸侯王们眼里也没什么,他们又不是燕王的爹,难道会真心替燕王难过别开玩笑了
然而,现在他对齐王做出了类似的事情,而今日的他早就和昨日不同了他现在是两千石的大官,还提出了推恩令这等核弹级别的大杀器,再加上平时有意无意的得罪说实话,诸侯王们恨他恨的不行。
过去,抓不到他的短也就算了,这会儿抓到他的短怎么可能轻轻放过大家都没胆子、没底气和天子硬刚,但对着主父偃发泄发泄怒气也是好的。这也从侧面给不少人做出了警告得罪诸侯王之前得掂量掂量自己
因为这样的原因,最近诸侯王们都在联名造声势,纷纷出声。特别是以赵王为代表,这些人总结起来也就一个意思请杀主父偃
这当然不是因为大家和齐王感情多好,见他死了,一个个心里都不忍心,要替他报仇。实际上齐王和大家关系远着呢他甚至不是汉文帝这一脉大家平日里也见不到面,感情上就是个陌生人。
之所以这个时候这么团结,显得这么有家族情谊,只不过是痛恨主父偃,顺便想要借主父偃这件事警告一些人,让他们别把诸侯王当软柿子捏了正经说来,诸侯王的屁股大多不干净,真让这些人告发成了习惯,那还得了
总之,主父偃必须死这就是现在刘氏诸侯王的共识说实话,平常再没有见他们这么团结过。
大家都说主父偃得对齐王的死负责,事情发展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就算刘彻欣赏主父偃,也只能让廷尉干预此事了。
廷尉是做什么的,大家都清楚,主父偃立刻被下了大狱。
像主父偃这种人物,大家都是做好准备要么不搞,一旦搞起来就是彻底搞死,绝不会让他有一丁点儿死灰复燃的机会。所以主父偃入狱,当初他入狱的原因,逼死齐王和受贿,只不过是个引子而已
随着廷尉调查深入,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什么罪状都出来了一转眼,主父偃就从一个前途光明的两千石高官,成了十恶不赦的人物。看看他做的那些事,真可以说是罪大恶极了
到了这个时候,杀主父偃应该是没有什么悬念的事情了,但刘彻还是犹豫。
一方面他对主父偃的欣赏是真的欣赏,主父偃这个人小毛病确实不少,但好用也是真的好用。另一方面,刘彻也很清楚,主父偃之所以落到如今人人喊打的地步,并不是他真的这么十恶不赦这明摆着是有人要搞他啊
犹豫之下,刘彻咨询了公孙弘,现在公孙弘也是他身边数一数二信任的智囊了。如今刘彻也差不多空出了御史大夫的位置,这正是为了公孙弘空出来的。
公孙弘听完刘彻的话,并没有说自己的想法,只是摆明事实道“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入汉。主父偃本首恶,陛下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
刘彻沉默良久。
陈嫣在上林苑见到刘彻的时候就见他心不在焉,未等陈嫣说什么,刘彻自己就将一切主动说了出来看来他是憋的久了,又没有其他人可以说这件事,只能和陈嫣说了。
其实天底下愿意听刘彻说话的不要太多,只是这件事不能和朝臣说,事情牵涉到太多的朝廷官员了,说多了反而麻烦。也不能和后宫嫔妃说,她们根本不懂其中的弯弯绕绕,说了也白说。
至于另外的心腹、亲族之类,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一时之间,他竟没有一个说话的人这个时候的刘彻不得不承认,所谓寡人真的是体现在方方面面了。
陈嫣听刘彻说完了全部,冷笑了一声“好一个无以谢天下,这才是杀人诛心不见血呢”
刘彻听陈嫣说话这么不客气,心里原本的郁闷也减轻了不少,勉强带出了些笑意,揶揄道“你这话该让左内史来听做人学生,就这样不恭敬”
陈嫣却不在乎,只是道“当年老师教我读书确有其事,只是一事归一事。不能因他当年坐过我老师,其他就不管了。”
而且陈嫣有一句心里话没说,公孙弘和她之间也不像师生。
“怎么阿嫣觉得左内史此言差矣”刘彻瞥了一眼陈嫣。
“并无什么错处就是因为太对了,这才让人无话可说呢”陈嫣有一说一,就他这个老师,聪明是真聪明,总能在恰到好处的时候做恰到好处的事。有些时候,大家知道他肯定不如表面上看起来完美,但大家依旧不会讨厌他。
这就是现实了,大家都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样的话,可大家还是喜欢听好听的话,哪怕这是假的也无所谓。
公孙弘情商高,就是会做人
而且就算有人攻击他虚伪,比如以他的俸禄,日子应该过的非常富足才对,他那副贫困样子,实在是有些过分了,这就是在演戏啊他也能有话说他承认自己有故意装穷,以求名声,但他也强调,这样做本身就有利于做榜样这话确实没错。
他真的是个公关方面的人才了。
“阿嫣倒是说的清楚
主父偃做中大夫的时候就相当引人注目, 他提出的推恩令到现在为止还让许多诸侯王呢大家普遍还想挣扎一下,看看能不能让推恩令进行不下去,尽早完蛋。
只可惜,刘彻在这件事上态度坚决的很,不想将来传位的时候行推恩令,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那就不用等到将来分薄封地、人口, 现在朝廷就可以申斥至于找个理由扣下一些封地转为郡县, 这也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
当初朝廷势弱、诸侯势强的时候就敢这么干了更别提经过七国之乱,诸侯实力大大下降的现今了
后来主父偃去了齐国做国相,大家都没有放在心上,只当他是要升官了等到他在地方上积累了这一笔资历, 回头就能直入中央此时三公不敢想, 但九卿总是能安排一个出来的。
只不过大家没有等到这位积累足够的资历, 调回长安的消息, 反而等来了一个新消息。
齐王死了
谁都会死,死个把诸侯王并不算什么大事, 但关键是齐王并不是自然死亡,而是自尽
齐王年轻, 继承齐王位的时候年纪就更小了, 自尽之时并没有亲子。按照国法, 齐国自此之后就要除国了对于朝廷来说,这么大块富庶丰饶的土地成为天下郡县, 那是多了好大一块财源, 真是好的不能再好的大好事了
但具体到主父偃身上却不是好事, 只因为这件事和他很有些干系。
当初主父偃去到齐国做国相就是为了抓齐王的小辫子,他是知道齐王和自己的亲姐姐不清不楚的,所以这件事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到了。
齐王知道此事,当然是慌了神有一说一,汉代老刘家的血脉也不知是怎么回事,特别喜欢乱来在刘氏宗族内常见乱伦之事。这甚至和唐代的乱来不同,唐代是常见抢儿媳妇、抢小妈这种,汉代就是真的亲兄弟姐妹、亲父女姑侄这种。
这种事情多了,总有一些人的绯闻传的比较开。没有人知道的时候怎么都行,可一旦传到上头去了就糟糕了毕竟大家是讲礼法的,知道了这种禽兽之事不加以处理,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哪还有脸让天下人守礼
在这件事上最近的例子就是几年前的燕王,燕王是和自己的女儿乱伦。经告发之后燕王心中惶恐,就自杀了,而在他自杀之后,燕国除国,化为了郡县。
而且巧了,当时告发燕王的人就是主父偃主父偃当初列国游学的时候在燕国呆过不短的时间,所以对一些事情很是清楚,告发起来一告一个准
如今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齐王人年轻,没怎么经过事儿,心里承受能力不行,害怕之下就选择了自杀。
事情发展到现在,就麻烦了其实真要说的话,主父偃这次对齐王做的,和上次对燕王做的,差别并不很大然而此一时彼一时,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所以很多事情也不再能以原本的标准看待。
主父偃上次告发燕王,只是告发,大汉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人在告发,若是他告发是错的,那天下多少人都得是错的而这次对齐王,他没有直接告发,而是跑到了齐国去做国相,这事情就微妙了。
身为国相,诸侯王因为可以说是被你逼死了虽然说,这个罪状是他本身应得的,并不存在诬告,但事情哪能分的那么清楚呢
更何况,主父偃身上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当初他告发燕王的时候在众人眼中还只是一个小人物,也没什么仇怨。这样一来,他就算告发了燕王,在诸侯王们眼里也没什么,他们又不是燕王的爹,难道会真心替燕王难过别开玩笑了
然而,现在他对齐王做出了类似的事情,而今日的他早就和昨日不同了他现在是两千石的大官,还提出了推恩令这等核弹级别的大杀器,再加上平时有意无意的得罪说实话,诸侯王们恨他恨的不行。
过去,抓不到他的短也就算了,这会儿抓到他的短怎么可能轻轻放过大家都没胆子、没底气和天子硬刚,但对着主父偃发泄发泄怒气也是好的。这也从侧面给不少人做出了警告得罪诸侯王之前得掂量掂量自己
因为这样的原因,最近诸侯王们都在联名造声势,纷纷出声。特别是以赵王为代表,这些人总结起来也就一个意思请杀主父偃
这当然不是因为大家和齐王感情多好,见他死了,一个个心里都不忍心,要替他报仇。实际上齐王和大家关系远着呢他甚至不是汉文帝这一脉大家平日里也见不到面,感情上就是个陌生人。
之所以这个时候这么团结,显得这么有家族情谊,只不过是痛恨主父偃,顺便想要借主父偃这件事警告一些人,让他们别把诸侯王当软柿子捏了正经说来,诸侯王的屁股大多不干净,真让这些人告发成了习惯,那还得了
总之,主父偃必须死这就是现在刘氏诸侯王的共识说实话,平常再没有见他们这么团结过。
大家都说主父偃得对齐王的死负责,事情发展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就算刘彻欣赏主父偃,也只能让廷尉干预此事了。
廷尉是做什么的,大家都清楚,主父偃立刻被下了大狱。
像主父偃这种人物,大家都是做好准备要么不搞,一旦搞起来就是彻底搞死,绝不会让他有一丁点儿死灰复燃的机会。所以主父偃入狱,当初他入狱的原因,逼死齐王和受贿,只不过是个引子而已
随着廷尉调查深入,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什么罪状都出来了一转眼,主父偃就从一个前途光明的两千石高官,成了十恶不赦的人物。看看他做的那些事,真可以说是罪大恶极了
到了这个时候,杀主父偃应该是没有什么悬念的事情了,但刘彻还是犹豫。
一方面他对主父偃的欣赏是真的欣赏,主父偃这个人小毛病确实不少,但好用也是真的好用。另一方面,刘彻也很清楚,主父偃之所以落到如今人人喊打的地步,并不是他真的这么十恶不赦这明摆着是有人要搞他啊
犹豫之下,刘彻咨询了公孙弘,现在公孙弘也是他身边数一数二信任的智囊了。如今刘彻也差不多空出了御史大夫的位置,这正是为了公孙弘空出来的。
公孙弘听完刘彻的话,并没有说自己的想法,只是摆明事实道“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入汉。主父偃本首恶,陛下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
刘彻沉默良久。
陈嫣在上林苑见到刘彻的时候就见他心不在焉,未等陈嫣说什么,刘彻自己就将一切主动说了出来看来他是憋的久了,又没有其他人可以说这件事,只能和陈嫣说了。
其实天底下愿意听刘彻说话的不要太多,只是这件事不能和朝臣说,事情牵涉到太多的朝廷官员了,说多了反而麻烦。也不能和后宫嫔妃说,她们根本不懂其中的弯弯绕绕,说了也白说。
至于另外的心腹、亲族之类,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一时之间,他竟没有一个说话的人这个时候的刘彻不得不承认,所谓寡人真的是体现在方方面面了。
陈嫣听刘彻说完了全部,冷笑了一声“好一个无以谢天下,这才是杀人诛心不见血呢”
刘彻听陈嫣说话这么不客气,心里原本的郁闷也减轻了不少,勉强带出了些笑意,揶揄道“你这话该让左内史来听做人学生,就这样不恭敬”
陈嫣却不在乎,只是道“当年老师教我读书确有其事,只是一事归一事。不能因他当年坐过我老师,其他就不管了。”
而且陈嫣有一句心里话没说,公孙弘和她之间也不像师生。
“怎么阿嫣觉得左内史此言差矣”刘彻瞥了一眼陈嫣。
“并无什么错处就是因为太对了,这才让人无话可说呢”陈嫣有一说一,就他这个老师,聪明是真聪明,总能在恰到好处的时候做恰到好处的事。有些时候,大家知道他肯定不如表面上看起来完美,但大家依旧不会讨厌他。
这就是现实了,大家都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样的话,可大家还是喜欢听好听的话,哪怕这是假的也无所谓。
公孙弘情商高,就是会做人
而且就算有人攻击他虚伪,比如以他的俸禄,日子应该过的非常富足才对,他那副贫困样子,实在是有些过分了,这就是在演戏啊他也能有话说他承认自己有故意装穷,以求名声,但他也强调,这样做本身就有利于做榜样这话确实没错。
他真的是个公关方面的人才了。
“阿嫣倒是说的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