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蜜这个东西刘彻当然也是知道的,呃, 也吃过, 不过感觉很一般就是了。他可是享受了这个国家最好待遇的几个人之一,自然不会像普通人一样, 沾一点儿甜就欢天喜地了。
石蜜味道也有自己的特点,同样是甜, 它还和蜂蜜、蘖麦芽糖风味不同, 总的来说也算是好东西了。
而且刘彻见识比一般人多多了,知道所谓的石蜜从柘浆而来汉代以前蔗被称为柘。说到石蜜是什么,对于贵族们来说不一定清楚, 柘浆就相对明白多了,谁让屈大夫在自己的辞赋里提到过呢。
柘浆一直作为一种饮品,在原楚国一些地区流行, 不过他们不会将柘浆制成石蜜这样能够长久保存的固体, 所以也就没有了运输到帝国其他地方商品化的可能其实就算有这个技术,也是困难重重。柘, 也就是野生甘蔗, 此时还没有被人类驯化种植,这一步不完成,何谈商品化
这又再一次坚定了陈嫣要搞农业的决心就算是想要借后人的积累提前弄出高质量的砂糖赚钱, 那首先也得有甘蔗吧
总之, 刘彻对石蜜确实有一定的了解。但问题是,他记忆中的石蜜味道可没有这么优秀
石蜜在后来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华夏大地上的奢侈品,但那只是因为对甜味的缺乏, 以及物以稀为贵等等。和其他甜味物质相比,口味上比不过蜂蜜,价格上打不赢麦芽糖。
怎么搞这就是个死局
此时华夏并没有发展处养蜂业,所以蜂蜜自然奢侈地令人发指,但天下人谁都有可能缺蜂蜜吃,身为太子的刘彻也不可能少一口蜂蜜。
既然是这样,他对石蜜的感觉自然平平了。吃个不同风味还行,但蜂蜜始终是甜味添加里的第一选择。
“熬煮了小半日才有这样好滋味又不是白得的”陈嫣美滋滋地啜饮着红糖姜茶,这个时代的冬天能喝到这个,她甚至产生了一种幸福感。
唔,没毛病,甜味本来就能带给人一种幸福感。
陈嫣放下耳杯,拿起放在一边的角,笑着道“还要不要”
刘彻当然不会和陈嫣客气,立刻将耳杯递了过去,豪气道“再来一杯”
角其实是一种酒器,和后世打酒、打醋、打香油的提子差不多。陈嫣拿着角舀了两下,然后自己也满上。
刘启在一旁看着,微笑着缓缓饮下这一杯红糖姜茶,身体原本的阴寒都好像驱散了。放下耳杯,朝朱孟招了招手。
朱孟赶紧上前“陛下”
“让琴师撤下去罢”听琴本就应该在安静的时候进行,这时候孩子们都在身边,何必听琴打发时间,“让阿嫣的手偶戏班子过来。”
其实刘启原本对陈嫣弄出来的手偶戏没什么兴趣,就当是小孩子玩意儿了,毕竟一开始陈嫣让演的故事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典故、传说之类。但最近因为一直卧床,陈嫣翻着花样给他解闷儿,这才发现手偶戏已经和他一开始知道的完全不一样了。
有了新鲜的、有趣的剧目,还加了可以配乐的小乐队,观看体验十分之好
而且他也觉得这种比起听琴有娱乐性多了,孩子们都在的时候,他越来越愿意气氛轻松一些。
手偶戏板子很快听令过来了,这一次上演的剧目名叫韩令升。其实就是当初陈嫣在不夜县的时候写的那个复仇故事,反正陈嫣写着写着就成了武侠版基督山恩仇录,而且越写越长,当时可把桑弘羊这个忠实读者坑的不轻
喵喵本来说好很快就能完结的呢
不过陈嫣若是想要乱写,胡乱完结掉,他又是头一个不干的这就是追文读者的为难了。
好在从不夜县回长安之前已经完稿,不然这回桑弘羊回老家洛阳过冬节也得惦记着这件事。
陈嫣让一个已经刻意培养起来的、有写作天赋的婢女改了改,于是就有了剧本版的韩令升。拿出来给手偶戏班子来演,效果同样好的很
之前韩令升其实已经演过一部分了,刘启和陈嫣一起看的。不过这出戏很长,所以当时没有演完。正好今天有时间,可以接着看。
虽然没有看前面的内容,但陈嫣稍微给刘彻做了一下前情提要,他也就清楚了。不得不说,这种复仇的故事是很有看点的装逼、复仇、大快人心,这样的套路古往今来都很有市场。
刘彻摸了摸下巴,表示清楚。
然后就是一出好戏
刘彻虽然贵为太子,但娱乐活动也就是汉朝的那些,他最喜欢的娱乐活动是打猎和斗鸡一开始觉得用个手偶演戏,不能接受,但习惯了之后就完全投入了,就像陈嫣一开始不习惯看布袋戏电视剧,总是难以投入,最后看习惯之后就投入进去了。
主要是故事很对胃口
后面和陈嫣讨论剧情,大赞主人公韩令升那种事了拂衣去的游侠洒脱得体谅,他这个年纪正是中二没有毕业的时候呢。更何况,看汉武帝的一声,可以说他一辈子都没有从中二毕业。
说的好听一些,他这人,至死都有一种少年情怀。
知道陈嫣竟然是原本写了个故事的,立刻就伸手了“孤且观观阿嫣的大作阿嫣偏爱墨家、家,孤原来不信,现在才知道没有半个字的虚言。”
刘彻唏嘘了好一会儿。
陈嫣懒得听他说这个,婢女将手写的竹简送来后交给他“这十几卷韩令升可没有副本,要还我的。”
“知、知”刘彻满不在乎,朝后挥挥手,自有宫人将这些陈嫣强调绝不可以弄丢的竹简收拾的妥妥当当。
安排好了这件事,刘彻想起什么道“过两日孤出宫去上林苑,看看新训出来的马”
说着刘彻开始抱怨起了如今的马匹不够,马政太次等问题。颇有一种后世这到底是怎么了一定是体制的问题的风范。
陈嫣也不清楚这个时代的马政,但从她的角度来说,马政并没有刘彻说的那么不堪。事实上,从汉初起,因为在汉匈战争中屡屡因为骑兵弱势而汉军战败,所以汉代中央政府一直很注意养马的问题。
不然日后汉武帝时期也不可能大搞骑兵马的培育是需要时间、需要一揽子计划的,不是想要的时候就能立刻变出来。
刘彻之所以这么说,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个急性子前人筚路褴褛,很多事情是从头做起的,耐心也好了很多。在这一点上刘彻不一样,他很像后世那些过于热忱的爱国青年,希望国家快一点,再快一点
每次说到要对付匈奴的时候他都是最积极的,说实话,负责教导他的老师一方面觉得他身上有一种明君气度。具体的,体现在他对国家、对敌人的态度上,他真心想要国家快点变强,打倒匈奴这个大敌。
这种急切地想要参与到国家建设中的情怀、过分强烈的主人公精神,非明君不能具备
但另一方面,大家又怕教出一个过分积极的君王。
刘彻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当然看穿了老师们对他时不时的打压,想要将他的性子扭转过来一些。对此他就很不爽了,纳闷道“马政之事我同汲洗马论过,和别的博士也论过,一个个反倒说起我来了,我想要做好事也有错这是什么道理”
看起来相当不满呢
陈嫣忍不住笑了起来,“好心办坏事的难道还少彻表兄此话不公彻表兄过去还与我说过呢,有时也想让许敬他们几个办事,结果想的好好的,最后却都办坏了”
陈嫣说的许敬其实就是刘彻的伴读之一,除了韩嫣以外,他对其他几个都已经彻底死心了本来还想通过伴读这一条线培养几个得力助手,算是后门权贵这一方插下的线。但让他们办过几次事之后他彻底放弃了,他简直不敢相信世上真有那么废的人
照章办事竟然也做不到
对此陈嫣只能说,如果人人都能做到照章办事,那么天下能办事的人才就不会那么稀缺了
身处现代社会的时候她不觉得,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却是深有感触的。这个时代完全就是一种精英教育,下饺子一样出产人才根本做不到,合格的办事员十分缺乏
再就是培养方向不一样,现在的精英教育很多时候都是培养的学者,能务实做事的也有,但是不多。
多方面因素影响,能让刘彻觉得过关的人,多少也能有点儿前途了。王侯子弟中不能说一个没有,但送来的几个伴读里也就一个韩嫣了硬要说比例的话,也不是很低。
陈嫣拿这件事说事儿刘彻就无话可说了,只能嘟囔道“孤难道是好心办坏事”
陈嫣本来想用一种更好接受的说法去说这个问题,但是脑子里过了一路,忽然觉得根本就没有什么更好说的说法。而且这个问题挺严肃的,她也不想轻轻带过。于是组织了一下语言,正色道
石蜜味道也有自己的特点,同样是甜, 它还和蜂蜜、蘖麦芽糖风味不同, 总的来说也算是好东西了。
而且刘彻见识比一般人多多了,知道所谓的石蜜从柘浆而来汉代以前蔗被称为柘。说到石蜜是什么,对于贵族们来说不一定清楚, 柘浆就相对明白多了,谁让屈大夫在自己的辞赋里提到过呢。
柘浆一直作为一种饮品,在原楚国一些地区流行, 不过他们不会将柘浆制成石蜜这样能够长久保存的固体, 所以也就没有了运输到帝国其他地方商品化的可能其实就算有这个技术,也是困难重重。柘, 也就是野生甘蔗, 此时还没有被人类驯化种植,这一步不完成,何谈商品化
这又再一次坚定了陈嫣要搞农业的决心就算是想要借后人的积累提前弄出高质量的砂糖赚钱, 那首先也得有甘蔗吧
总之, 刘彻对石蜜确实有一定的了解。但问题是,他记忆中的石蜜味道可没有这么优秀
石蜜在后来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华夏大地上的奢侈品,但那只是因为对甜味的缺乏, 以及物以稀为贵等等。和其他甜味物质相比,口味上比不过蜂蜜,价格上打不赢麦芽糖。
怎么搞这就是个死局
此时华夏并没有发展处养蜂业,所以蜂蜜自然奢侈地令人发指,但天下人谁都有可能缺蜂蜜吃,身为太子的刘彻也不可能少一口蜂蜜。
既然是这样,他对石蜜的感觉自然平平了。吃个不同风味还行,但蜂蜜始终是甜味添加里的第一选择。
“熬煮了小半日才有这样好滋味又不是白得的”陈嫣美滋滋地啜饮着红糖姜茶,这个时代的冬天能喝到这个,她甚至产生了一种幸福感。
唔,没毛病,甜味本来就能带给人一种幸福感。
陈嫣放下耳杯,拿起放在一边的角,笑着道“还要不要”
刘彻当然不会和陈嫣客气,立刻将耳杯递了过去,豪气道“再来一杯”
角其实是一种酒器,和后世打酒、打醋、打香油的提子差不多。陈嫣拿着角舀了两下,然后自己也满上。
刘启在一旁看着,微笑着缓缓饮下这一杯红糖姜茶,身体原本的阴寒都好像驱散了。放下耳杯,朝朱孟招了招手。
朱孟赶紧上前“陛下”
“让琴师撤下去罢”听琴本就应该在安静的时候进行,这时候孩子们都在身边,何必听琴打发时间,“让阿嫣的手偶戏班子过来。”
其实刘启原本对陈嫣弄出来的手偶戏没什么兴趣,就当是小孩子玩意儿了,毕竟一开始陈嫣让演的故事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典故、传说之类。但最近因为一直卧床,陈嫣翻着花样给他解闷儿,这才发现手偶戏已经和他一开始知道的完全不一样了。
有了新鲜的、有趣的剧目,还加了可以配乐的小乐队,观看体验十分之好
而且他也觉得这种比起听琴有娱乐性多了,孩子们都在的时候,他越来越愿意气氛轻松一些。
手偶戏板子很快听令过来了,这一次上演的剧目名叫韩令升。其实就是当初陈嫣在不夜县的时候写的那个复仇故事,反正陈嫣写着写着就成了武侠版基督山恩仇录,而且越写越长,当时可把桑弘羊这个忠实读者坑的不轻
喵喵本来说好很快就能完结的呢
不过陈嫣若是想要乱写,胡乱完结掉,他又是头一个不干的这就是追文读者的为难了。
好在从不夜县回长安之前已经完稿,不然这回桑弘羊回老家洛阳过冬节也得惦记着这件事。
陈嫣让一个已经刻意培养起来的、有写作天赋的婢女改了改,于是就有了剧本版的韩令升。拿出来给手偶戏班子来演,效果同样好的很
之前韩令升其实已经演过一部分了,刘启和陈嫣一起看的。不过这出戏很长,所以当时没有演完。正好今天有时间,可以接着看。
虽然没有看前面的内容,但陈嫣稍微给刘彻做了一下前情提要,他也就清楚了。不得不说,这种复仇的故事是很有看点的装逼、复仇、大快人心,这样的套路古往今来都很有市场。
刘彻摸了摸下巴,表示清楚。
然后就是一出好戏
刘彻虽然贵为太子,但娱乐活动也就是汉朝的那些,他最喜欢的娱乐活动是打猎和斗鸡一开始觉得用个手偶演戏,不能接受,但习惯了之后就完全投入了,就像陈嫣一开始不习惯看布袋戏电视剧,总是难以投入,最后看习惯之后就投入进去了。
主要是故事很对胃口
后面和陈嫣讨论剧情,大赞主人公韩令升那种事了拂衣去的游侠洒脱得体谅,他这个年纪正是中二没有毕业的时候呢。更何况,看汉武帝的一声,可以说他一辈子都没有从中二毕业。
说的好听一些,他这人,至死都有一种少年情怀。
知道陈嫣竟然是原本写了个故事的,立刻就伸手了“孤且观观阿嫣的大作阿嫣偏爱墨家、家,孤原来不信,现在才知道没有半个字的虚言。”
刘彻唏嘘了好一会儿。
陈嫣懒得听他说这个,婢女将手写的竹简送来后交给他“这十几卷韩令升可没有副本,要还我的。”
“知、知”刘彻满不在乎,朝后挥挥手,自有宫人将这些陈嫣强调绝不可以弄丢的竹简收拾的妥妥当当。
安排好了这件事,刘彻想起什么道“过两日孤出宫去上林苑,看看新训出来的马”
说着刘彻开始抱怨起了如今的马匹不够,马政太次等问题。颇有一种后世这到底是怎么了一定是体制的问题的风范。
陈嫣也不清楚这个时代的马政,但从她的角度来说,马政并没有刘彻说的那么不堪。事实上,从汉初起,因为在汉匈战争中屡屡因为骑兵弱势而汉军战败,所以汉代中央政府一直很注意养马的问题。
不然日后汉武帝时期也不可能大搞骑兵马的培育是需要时间、需要一揽子计划的,不是想要的时候就能立刻变出来。
刘彻之所以这么说,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个急性子前人筚路褴褛,很多事情是从头做起的,耐心也好了很多。在这一点上刘彻不一样,他很像后世那些过于热忱的爱国青年,希望国家快一点,再快一点
每次说到要对付匈奴的时候他都是最积极的,说实话,负责教导他的老师一方面觉得他身上有一种明君气度。具体的,体现在他对国家、对敌人的态度上,他真心想要国家快点变强,打倒匈奴这个大敌。
这种急切地想要参与到国家建设中的情怀、过分强烈的主人公精神,非明君不能具备
但另一方面,大家又怕教出一个过分积极的君王。
刘彻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当然看穿了老师们对他时不时的打压,想要将他的性子扭转过来一些。对此他就很不爽了,纳闷道“马政之事我同汲洗马论过,和别的博士也论过,一个个反倒说起我来了,我想要做好事也有错这是什么道理”
看起来相当不满呢
陈嫣忍不住笑了起来,“好心办坏事的难道还少彻表兄此话不公彻表兄过去还与我说过呢,有时也想让许敬他们几个办事,结果想的好好的,最后却都办坏了”
陈嫣说的许敬其实就是刘彻的伴读之一,除了韩嫣以外,他对其他几个都已经彻底死心了本来还想通过伴读这一条线培养几个得力助手,算是后门权贵这一方插下的线。但让他们办过几次事之后他彻底放弃了,他简直不敢相信世上真有那么废的人
照章办事竟然也做不到
对此陈嫣只能说,如果人人都能做到照章办事,那么天下能办事的人才就不会那么稀缺了
身处现代社会的时候她不觉得,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却是深有感触的。这个时代完全就是一种精英教育,下饺子一样出产人才根本做不到,合格的办事员十分缺乏
再就是培养方向不一样,现在的精英教育很多时候都是培养的学者,能务实做事的也有,但是不多。
多方面因素影响,能让刘彻觉得过关的人,多少也能有点儿前途了。王侯子弟中不能说一个没有,但送来的几个伴读里也就一个韩嫣了硬要说比例的话,也不是很低。
陈嫣拿这件事说事儿刘彻就无话可说了,只能嘟囔道“孤难道是好心办坏事”
陈嫣本来想用一种更好接受的说法去说这个问题,但是脑子里过了一路,忽然觉得根本就没有什么更好说的说法。而且这个问题挺严肃的,她也不想轻轻带过。于是组织了一下语言,正色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