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所以放弃了杨家素来的明哲保身参与此事,不过是为了那个保杨家世代兴旺的后位, 杨家祖训不得为官, 不可从军, 不可功高,不可多言, 不涉党政。
    他向来谨记于心, 明明宏图伟略, 却甘心放下长枪,只做一个世袭的王爷。他心里明白,杨家是靠这样才屹立不倒的。
    自古以来,那么多热血的杨家人, 委屈的不止他一个。
    自己女儿的心性他太了解,当初女儿肯入宫, 他已是感激涕零,从没想过女儿会在后宫争宠。
    如今蕙贵妃怀了龙嗣, 颇得皇上喜爱,柳权民望又盛,桩桩件件都是对杨家不好的,若蕙贵妃被打上罪臣之女的名头, 便再好不过了。
    做了那么久的局, 柳家全家倒了,他倒不担心还在后宫有着贵妃尊位的柳闻月,他担心的是皇上迟迟不肯处置柳家,似乎是在等什么。
    现在他知道了, 皇上是在等柳闻莺。
    皇上想一箭双雕,即除了柳权,又美人在侧。
    可他除柳权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女儿后位安稳,柳闻莺,这样一个皇上心尖儿上的人,是万万不能留的。
    一朝入宫为妃,保不准哪一日肖郓便会为了柳闻莺废后重立。
    女儿那般性子,他已不指望她能诞下皇嗣,但她必须是皇后,他不能容忍有一丁点儿威胁到女儿后位的事情存在。
    杀不了她,让她留在宁王府做宁王妃也不错。
    只要不入宫。
    可是小五怕是也对她用了心思。
    这事儿,别查到他们杨家就好。
    入了夜,闻莺跟王伯话了半天家常,在院子里溜达了一下,回房的时候看到书房的灯还亮着,正巧碰上王伯端了盏茶要送进去。
    “王妃怎么还没去睡”王伯心疼得很。
    “如此晚,他还要吃茶呀”
    “是啊,大半夜的还喊我这把老骨头去弄茶,当真不会心疼人。”
    闻莺笑着,从王伯手里把茶抢过来,直接就推门进去了。
    肖随正立在案前,案上摆了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闻莺把茶盏放下,走过去问,“你在干嘛呢”
    肖随拿着几张宣纸,似乎在比对字迹,闻莺凑上去看,案上摊开了一幅字,绢面倒是整洁,墨迹也是新的,下笔的人笔法娟秀,但少了些力道。
    “一自蕉符纷海上,更无日月照山东。”
    闻莺看着念出来,“这什么意思呀”
    肖随随口解释了一下,“就是天下无主的意思。”
    肖随的话一出,闻莺被吓一跳,“你写的”
    肖随摇摇头,闻莺松口气,盯着那幅字瞅了瞅,“我怎么觉得,这字迹挺眼熟”
    “你也觉得”
    闻莺点点头,“像是在哪里看过。”
    “京中要员的字迹你见过多少”
    关京中要员什么事啊,闻莺挠挠头,她是个姑娘家,就算柳权再宠她,也不过是对她说些朝政,京中要员她一个都没有见过,更别说见过他们的字迹了。
    “我只见过我爹和我大哥的字,不过这不是我爹和我大哥的笔迹。”
    闻莺说着问他,“怎么了”
    “这是查抄柳府时搜出来的,写这幅字的人一定知道什么线索,”肖随这才解释,“我对比了那几幅字画,笔迹都不是出自同一人手,只有这幅字我觉得眼熟,刚刚我拿各处搜罗来的笔迹对了一下,都对不上。既然你也觉得眼熟,这个人,约莫是青山县的。青山县你都见过谁写的字”
    闻莺一听和柳家有关,也重视起来,绞尽脑汁想了想,“我平日里在县衙,都是帮着温大人整理状纸的,应该见过不少人写的字。这幅字,看着像是练过的,可是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来找到这个写字的人,真的就能救出我爹吗”
    肖随也不好保证,只是说“不管用什么法子,我都会救出你的家人。天晚了,别想了,去睡吧。”
    闻莺点点头,眼眶在肖随这几句轻描淡写的话中又是一酸,伸出手抱住他,吸吸鼻子,“那你呢”
    肖随喝口茶,“我再想一会儿。”
    “”
    肖随又派人去青山县,把闻莺去过之后所有的状纸都拿了过来,然后有些累的揉揉眼睛,把那一堆状纸全丢给了快马加鞭过来、连水都没喝一口的暗卫。
    拉仇恨的坐在椅子上悠闲的吃着点心,肖随问,“找到江哲了吗”
    “还没有。”暗卫低头看状纸,头都顾不得抬。
    肖随把茶杯放下,“去胡家找找看,兴许在胡家。”
    暗卫双眼放光,“主子我现在去找吗”
    肖随理所当然的摇摇头,“当然不,先找字,再找人。”
    “可属下怕江哲遭罪。”
    肖随拒绝,“不妨事,先不管他,他事情没办好,遭些罪也是应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师爷太高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沉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沉闻并收藏师爷太高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