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第 176 章 (2/2)
褚非愣了一下,用力回想半晌之后才说道“没有,我没见过,我要是见过刚刚就不至于认不出来了啊。”
韩熠想了想说道“你去查一查看芙蓉县有没有人种植这玩意。”
褚非问道“这到底叫什么啊”
韩熠说道“我不知道百姓们跟它叫什么,我叫它水稻。”
水稻,褚非念叨了两声,转身也出去了。
无论是寻找水稻还是寻找种植水稻的人,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在这个时间段内,韩熠将之前路上无意中发现的大米全都小心翼翼的保存了起来,如果找不到别的,那么这数百粒米就是将来的关键啊。
毕竟他又不能派人去巴国或者蜀国买大米回来种,不说别的,隔这么远,植物也会水土不服啊。
最好的方法就是寻找野生或者有人种植水稻,然后开始量产。
褚非的进度比墨求快一点,他很快就找到了一户会少量种植水稻的人家。
这一家人是住在芙蓉湖边上的,平时以在湖边养殖莲藕为生,水稻就是人家自己种来自己吃的。
韩熠听后问道“为什么不多种一点呢”
那老翁说话本地口音十分重,饶是韩熠在这里学了一年方言,也只能勉强听得明白,总结起来就是水稻的生长环境太苛刻了。
既然是水稻,那么对水资源的需求就很重,但也不是直接泡水里就行的。
什么时候需要浇水,要浇多少,都是有讲究的。
而这年头的水利灌溉设施太落后,或者说是基本没有,所以只有在水边才能隐约看得见这种植物。
也因为水稻幼年期跟杂草十分相似,除草也很麻烦,因为生长条件苛刻所以产量也不高,导致大家都知道他能吃,但却没有人种这东西。
毕竟这年头大家追求的就是一个温饱。
这也就是这位老翁家里那一块田地理位置比较好,正好适合水稻的生长,饶是这样也就仅能够他们家一家果腹而已。
老翁说完之后直接就跪地求饶,韩熠被他吓了一跳,纳闷自己就是问点事情,怎么把人吓成这样
结果等听明白之后才知道,这老翁以为县衙把他抓来是补税的这年头无论做什么都要交税,根据职业不同交税多少自然也不同。
老翁明面上是种莲藕为生,那么就需要交这部分的税,如果他还种地的话,种地也是要交税的。
他那块地,地理位置比较偏,而且因为中间有一段需要走水路吗,于是压根就没人知道,所以这一块田专门就是用来种自己吃的粮食的,因为没人知道这一部分也就不用交税。
严说来他这就算是逃税漏税,而如今秦国对于逃税的惩罚可比后世严厉多了,一个搞不好,这老翁一家人连同他们的姻亲都要被处刑。
韩熠听后也有些无语,他早就觉得这边的税有点重,但是朝廷没有讨论出结果来的时候,他还是要按照原来的税收和律法进行收税。
这是原则问题,不是他看不过眼就能改的,随随便便就改朝廷的政令,恐怕到时候就要有人参他想搞国中之国了。
韩熠摸了摸下巴说道“米不算纳税作物之一,你这也算不得有太大的罪,但逃税是肯定要处罚的,这样吧,本官给你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去帮本官选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并且将你种植水稻的方式都说出来,这样本官就不罚你了。”
老翁听后整个人都欣喜若狂,韩熠让他做的事情没有任何困难的地方,基本上算得上是对他网开一面了。
韩熠让褚非将人给墨求带过去,这老翁既然熟悉水稻的生长环境,那么他选的地方很大可能就有野生水稻的踪迹。
果不其然,在这位的带领下墨求的效率也提高了不少,不过到最后,收上来的水稻全部脱壳之后,也不过五十来斤的样子。
这可是整个芙蓉县的野生水稻啊。
至于适合水稻生长的地方,如果是原本的芙蓉县,基本上所有的田地都围绕在芙蓉湖旁边,取的就是一个距离芙蓉湖近,在需要大量灌溉的时候能够从湖里引水。
其他地方的话蓄水不够多是没有办法大面积种植的。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到芙蓉渠了,芙蓉渠的出现也算是了另外一片优良的水稻种植基地。
但是如果想要大面积种植的话,水利灌溉就必须改进。
韩熠看着这些,想了想将事情往后推了推,反正现在已经过了适宜种植的时间,就算要种也要等到明年再说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颜子荐跟颜徵都在催着他回去述职,韩熠最后选出了十斤模样还不错的大米,带上一堆土特产和海鲜,包袱款款的回到了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