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小张氏提着一只毛色艳丽的山鸡走了进来,“娘,您看这鸡长得多好,炖出来的汤肯定鲜甜得很,等佑哥儿回来”
她边说着边抬头,然后就看到了一旁站着的佑哥儿,顿时惊喜道“佑哥儿你回来了今日回来得这么早,冷不冷饿不饿”
“娘刚刚买了一只鸡,补得很,这就杀了给你炖汤喝。”
“娘,我不冷,也不饿。”佑哥儿把之前回答祖母的话重复了一遍,又特地解释道“今日夫子家里头有事,就让我们早些回来了。”
“对了祖母,”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刚刚门房那边收到了三叔的信,孙儿瞧见便一并带回来了。”
“真的”张氏又站了起来,激动道“快,快读给祖母听听,那信上可有说他们什么时候能到家”
“等等,等等,”没等佑哥儿把信拆开,张氏就又阻止了,她冲着旁边的丫鬟道“春莲啊,你和她们几个快去把家里人都喊来,就说三老爷来信了,让他们都来听一听”
春莲和几个丫鬟领命而去,很快家中的大小主子们除了已经搬到镇上去了的二房外都来了。陈礼忠和陈世诚的裤脚上还带着泥水,显然是刚刚才从地里回来。
曾老太爷道“世文来信了快,快读一读,信里头怎么说”
于是所有人都目光灼灼地看着佑哥儿,如今在陈家,识字的并没有几个。
陈世诚小时候读过书,但这么些年能记得的也不多,所以没有跟儿子抢这差事。芙姐儿也是如此,她认得的字都是慧姐儿、宇哥儿几个教的,这两年佑哥儿能上学了,偶尔有不会的她也会问一问这个弟弟。
所以曾老太爷一说读信,众人的目光就都放在佑哥儿身上。
佑哥儿也不怯场,小心地拆开了信封
他的脚瞧不太出毛病之后看起来就和村子里其他小孩子没什么差别了,所以到了读书的年纪也被陈家人送去了村塾,跟着一个这两年刚搬来的老童生读书。
如今千字文、百家姓和论语都已经读完了,看一封简单的信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他展开信,开口读了起来“儿世
文跪请祖父、爹、娘万福金安。”
“哎这句我知道,”张氏高兴道“万福金安,老三这是给我们请安,问我们身子骨可还康健呢还跪着,哎呀不用跪不用跪,赶紧起来,佑哥儿你跟他说我们好着呢,他爹一顿能吃三碗饭”
“你这婆娘不要插嘴,”陈礼忠正凝神听着呢,被张氏这么一打岔佑哥儿顿时读不下去了,于是他不太高兴道“你先让佑哥儿读完,多少话等读完了再说”
“我这不是高兴嘛,”张氏抬起袖子擦了擦眼泪,“自从他到京城去了以后,我这有四年没见着了啊。”说着说着她激动地哭了起来,“那是我亲儿子,打小就抱在怀里头的,如今是四年没见啊”
“我的儿啊”
佑哥儿手里握着信,顿时手足无措地望着曾祖父、祖父及爹娘等人。却见着曾祖父和祖父是眼眶微红,爹娘也跟着抹眼泪。
“祖母,您别伤心了,”长成了一个大人的芙姐儿已经站了起来,走到张氏身旁安慰道“三叔就要回来了,我们让弟弟念一念信,看他什么时候能到家里头吧。”
“对对对,”一听这话张氏连忙止住泪,声音沙哑着开口道“佑哥儿你赶紧继续念,你三叔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能到家里头啊”
“我让人晒好被褥了,都是今年新打的棉花,暖和着呢。”
佑哥儿松了口气,继续念道“儿将于十月初启程,路途遥远,到家后约莫是腊月光景。此番返乡除探亲外,尚有一事容禀。”
“儿已外放越城通判,从五品,年后赴任。”读到此处佑哥儿欣喜地抬头,“曾祖父、祖父、祖母还有爹娘,三叔升官了”
“如今是从五品了”
她边说着边抬头,然后就看到了一旁站着的佑哥儿,顿时惊喜道“佑哥儿你回来了今日回来得这么早,冷不冷饿不饿”
“娘刚刚买了一只鸡,补得很,这就杀了给你炖汤喝。”
“娘,我不冷,也不饿。”佑哥儿把之前回答祖母的话重复了一遍,又特地解释道“今日夫子家里头有事,就让我们早些回来了。”
“对了祖母,”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刚刚门房那边收到了三叔的信,孙儿瞧见便一并带回来了。”
“真的”张氏又站了起来,激动道“快,快读给祖母听听,那信上可有说他们什么时候能到家”
“等等,等等,”没等佑哥儿把信拆开,张氏就又阻止了,她冲着旁边的丫鬟道“春莲啊,你和她们几个快去把家里人都喊来,就说三老爷来信了,让他们都来听一听”
春莲和几个丫鬟领命而去,很快家中的大小主子们除了已经搬到镇上去了的二房外都来了。陈礼忠和陈世诚的裤脚上还带着泥水,显然是刚刚才从地里回来。
曾老太爷道“世文来信了快,快读一读,信里头怎么说”
于是所有人都目光灼灼地看着佑哥儿,如今在陈家,识字的并没有几个。
陈世诚小时候读过书,但这么些年能记得的也不多,所以没有跟儿子抢这差事。芙姐儿也是如此,她认得的字都是慧姐儿、宇哥儿几个教的,这两年佑哥儿能上学了,偶尔有不会的她也会问一问这个弟弟。
所以曾老太爷一说读信,众人的目光就都放在佑哥儿身上。
佑哥儿也不怯场,小心地拆开了信封
他的脚瞧不太出毛病之后看起来就和村子里其他小孩子没什么差别了,所以到了读书的年纪也被陈家人送去了村塾,跟着一个这两年刚搬来的老童生读书。
如今千字文、百家姓和论语都已经读完了,看一封简单的信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他展开信,开口读了起来“儿世
文跪请祖父、爹、娘万福金安。”
“哎这句我知道,”张氏高兴道“万福金安,老三这是给我们请安,问我们身子骨可还康健呢还跪着,哎呀不用跪不用跪,赶紧起来,佑哥儿你跟他说我们好着呢,他爹一顿能吃三碗饭”
“你这婆娘不要插嘴,”陈礼忠正凝神听着呢,被张氏这么一打岔佑哥儿顿时读不下去了,于是他不太高兴道“你先让佑哥儿读完,多少话等读完了再说”
“我这不是高兴嘛,”张氏抬起袖子擦了擦眼泪,“自从他到京城去了以后,我这有四年没见着了啊。”说着说着她激动地哭了起来,“那是我亲儿子,打小就抱在怀里头的,如今是四年没见啊”
“我的儿啊”
佑哥儿手里握着信,顿时手足无措地望着曾祖父、祖父及爹娘等人。却见着曾祖父和祖父是眼眶微红,爹娘也跟着抹眼泪。
“祖母,您别伤心了,”长成了一个大人的芙姐儿已经站了起来,走到张氏身旁安慰道“三叔就要回来了,我们让弟弟念一念信,看他什么时候能到家里头吧。”
“对对对,”一听这话张氏连忙止住泪,声音沙哑着开口道“佑哥儿你赶紧继续念,你三叔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能到家里头啊”
“我让人晒好被褥了,都是今年新打的棉花,暖和着呢。”
佑哥儿松了口气,继续念道“儿将于十月初启程,路途遥远,到家后约莫是腊月光景。此番返乡除探亲外,尚有一事容禀。”
“儿已外放越城通判,从五品,年后赴任。”读到此处佑哥儿欣喜地抬头,“曾祖父、祖父、祖母还有爹娘,三叔升官了”
“如今是从五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