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便是了。”
“妾身明白了,”刘玉真是真明白了,这是穷,然后又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干脆就不管好坏一刀切了。
不过,这个可不能依着他,这种想法和做法是不适合的,想了想她正色道“不过妾身觉着这样并不好,这下人里头是有许多学问的。”
陈世文并未动怒而是一副聆听的模样。
刘玉真依着母亲的教导和这些年来的见闻解释道“妾身出生后母亲便安排了一个教养嬷嬷,一个奶嬷嬷,两个母亲身边的大丫鬟,两个二等丫鬟在身边服侍,院子里另有若干粗使。”
“过了些年,母亲荣养了嬷嬷们,屋子里的事让妾身自个儿做主,那时不过七八岁,小到早膳晚膳吃什么,大到月钱怎么花用、姐妹长辈过生辰怎么送礼都要学着管起来。”
“十岁上下祖母开始领着我们外出访客,虽是些亲近人家但也很有讲究,为此祖母特地给了个专门陪着出门的大丫鬟。”
刘玉真变看着他,见他还是没有明白于是详细解释“及笄的前两年,母亲放手让我管着她的嫁妆,管着几处宅院几个庄子铺子,大房上下一百多庄仆和下人们。”
她一个个的掰着手指头数,“管着送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母们、姑父姑母、表兄弟妹们、还有亲近不亲近的其他人家的见面礼、节礼、生辰礼、抓周、及笄、加冠、喜丧
“这便是当家主母最要紧的,中馈。”
陈世文这回明白了,有几分恍然,见他神情专注刘玉真继续道“这并不是一夕顿悟可成的,几年甚至是十几年,而在此期间似桂枝这样识字稳妥的丫鬟帮了妾身许多忙。”
“而且她们的身份也与院子内外千丝万缕,譬如妾身身边的四个大丫鬟,桂枝的爹是刘府几辈子的家生子,她向来是跟着出门的,机灵得很。”
说完了桂枝又说春杏,“春杏是母亲给的,管着日常衣裳首饰各处赏赐,这些年从未出错,她的爹娘兄弟如今在京城当差。管着我和母亲在京城的嫁妆,虽然外祖母也有看顾但是忠心的下人必不可少。”
两个秋字打头的丫鬟刘玉真略过,“至于另外两个是临出门前老太太给的,女红很好,如今快要冬至了,我让她们先紧着长辈们的衣裳鞋袜。”
最后,刘玉真总结道“如今风调雨顺,买一个五六岁的小丫鬟死契约七八两银,不用月钱管着吃喝及四季衣裳便成,活契不过二三两。”
“买回来教好规矩放在哥儿姐儿身边,小孩子心思浅,主仆一起长大最忠心不过。在府里头的时候,这些买来的都不会马上放到主子们身边,他们还有更亲近的家生子可用。”
和聪明人说话不需要什么都说,陈世文已经明白了刘玉真想说什么。
他是小门小户的想法,家中银钱不多,孩子们之前有祖母现在有她帮着照料,日常不过是吃喝玩耍等小事,看着不受伤便罢了,实在没有必要添什么下人。
费钱财不说还费心思。
但刘玉真是大户人家的想法,买个下人回来不指望他们现在就干活,而是要培养他们作为以后小主人的左膀右臂,这样的人的确是从小养大的好,知根知底的。
见他明白了,刘玉真最后点明“在大户人家的后宅之中,姑娘们身边的丫鬟不仅仅是伺候人的,一个人哪用得上十几个人侍候呢她们还要帮着姑娘管家,待姑娘嫁了人,她们也要帮着姑娘巩固地位。”
最常见的是嫁给姑爷身边得力的以及给姑爷做妾,当然这个就不用说给他听了,反正她是不会允许身边的丫鬟给他做妾的,多膈应,有个大丫鬟有那意思在府里就给嫁了。
“女儿家的教养就和她的嫁妆一样,从一出生就开始了,除了德言容工之外,管家理事也顶顶要紧。”
“夫君如今是举人,慧姐儿也有大姐姐留下的嫁妆,往后定会寻个好人家。女儿家的教养向来由母亲做主,妾身既应下了会待他们如亲儿,那慧姐儿的教养就应如我一般,母亲怎么教我,我便怎么教她。”
这时代的大户人家女子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学的,就是所谓的教养,教养好的女子百家求,教养不好的无人问津。所以“五不娶”里头就有“丧妇长女不娶”,无教戒也。
刘玉真可不想将慧姐儿养成村姑,那就是害人了。
“慧姐儿说想要读书,教她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刚刚都还记得呢,瞧着那些笔墨纸砚时也是一副羡慕模样,这正正好,妾身预备着现在给她开蒙。”
“若是再过两年她还大字不识一个,仪态全无那妾身可就不敢带她出门了,至于康哥儿年岁的确小了些,又是个男孩,开蒙倒罢了但往后读书科举妾身确实不知要如何安排,就看夫君你的了。”
说完了这些,她又道“至于夫君你说的这大些了再配个人伺候,我是不能应的,反倒是家里的四妹妹,若想着将她嫁到大户人家,她的身边也要放个人了。”
不过陈世文这样的情况,除非是考中了进士,不然在乡下长大的四姑娘很难嫁到大户人家里头的。
陈世文沉默着,康哥儿年岁尚小,确实不急,但慧姐儿若是再拖下去,可就真的会变成刘玉真所说的那般模样了。
此前刘大太太与他提及续娶一事时也是专门提到了慧姐儿,丧妇长女不娶可不只是说说而已的。
诗书他的确可以自己教,但是后宅里的事情他自己都不懂,也就无从谈起了,至于家里的其他人,母亲、大嫂和四妹都大字不识一个
对了,还有四妹,也要问问爹娘是个什么章程。
想了许久,陈世文问起了另一件事,“今日在娘子闺房的架子上,看到了一本庆律,”他斟酌着说道“我记得刘家的族学是要学完四书五经之后才学这个的,娘子你当年并未学过,那是后面学的吗”
刘玉真不明白他怎么突然问这个,疑问道“夫君怎么知道的哦,妾身想起来了,祖父致仕回乡后在家中设族学教导刘氏子弟,那时妾身与诸位姐姐年纪尚幼,确是在族学中学过几年。”
“后来周家、付家等都送了子弟来,哥哥们也开始学四书五经,祖母觉得女子读四书五经无用,再加上男女七岁不同席,就让我们回来了。”
“唔,当时在族学的确没有学过庆律,回来后祖母请的女夫子也只教女诫和女论语,这庆律是母亲教的,妾身外祖曾家要学,母亲便教了我。”
当然这些她都不喜欢,她最喜欢的是游记。
陈世文的脑海中闪过她闺房的书架子,随口又问了几个,刘玉真都能说出大致的意思,甚至中庸也能说上两句,引得他看了好几眼。
刘玉真这时候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了,调皮一笑,“夫君你看我可还行”
“很好,”陈世文内心惊叹,果真是一个聪慧的姑娘,聪慧、良善又孝顺明理,于是也露出了一个笑容,还起身给她做了个揖。
“那慧姐儿往后就拜托娘子了,我书房还有几本开蒙用的书过两日给你送来。至于康哥儿,他的年纪还是小了些,性子又顽劣,正经的开蒙待我从京城回来再说吧。 ”
说到这里,陈世文不知想到了什么面有愧色,道“康哥儿这性子是被宠坏了,这几日对你一直都不恭敬,至今还不肯喊你一声母亲,我因常年不在他们身边又舍不得动家法,真是”
“夫君,”刘玉真打断了他,解释道“康哥儿还小,我并没有责怪他,这人与人的感情是相处来的,我和他相处没几日不熟悉也正常,敬茶那日他瞧见我就躲,你看现在不就好些了吗这是我和他之间的事,夫君就不要插手了。”
末了她又解释道“孩子们现在不愿意喊我为母亲,那喊姨母也是一样的,妾身并不强求。等过了这一阵子,熟悉了些再改口也就是了。”
强扭的瓜不甜,她和两个孩子是要处一辈子的,这改口的事自然得顺其自然。她也不是那种玻璃心的,不喊就不喊了呗,还真不在意。
只是礼法如此,不是她说了不喊就可以的,就是得顺其自然,不然被陈世文用家法这么一强制,她想要和两孩子,和他的家人们处好关系的事就悬了。
陈世文无奈,只得应下。
“那便依你吧,只是在家里倒罢了,在外头的时候可不能这般喊。至于下人,”他的手在桌上敲了几下,问道“依你的意思要采买几个多了我再给你些银子。”
作为一个中举之后就得了五百多两外财的人,陈世文自觉身家暴涨,给了刘玉真一百两家用再买了些东西,还剩下四百多两。若是刘玉真开口,他还能再给五十两,多了也可以,就是得影响他此次进京了。
“啊”刘玉真愣住了,她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随即快速想了想,点头,“尽够了的,敬茶那日诸位长辈给了一百多两,加上夫君的就是两百多两,多少个丫鬟买不来”
“如今风调雨顺的,一个十一二岁的小丫头活契签年的不过二三两银,小丫头买回来也不用给月钱,年节赏些衣物铜板便是了,等她们返家了再赏副嫁妆。”
刘玉真说道这里就有些高兴,道“我们家此番花不了许多银子,其实若能从大姐姐或者我的陪嫁里头挑选那是不需要在外头采买的。只是那些丫鬟年纪都有些大了,要了来不到两年便要赔送一副嫁妆送出门去,倒不如买小的仔细,也能多使唤几年”
“真儿,”陈世文突然搂住了她,笑了起来,“好好好,都听你的,我的小姑娘。”
不,不是,怎么就突然听她了呢刘玉真有些发愣,刚刚不还一副强硬模样的吗
她还以为这次又要花许多言语去说服他,怎么突然就又好好好了呢
接下来容不得她再思考,一场前所未有的情、潮已将她淹没。
“妾身明白了,”刘玉真是真明白了,这是穷,然后又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干脆就不管好坏一刀切了。
不过,这个可不能依着他,这种想法和做法是不适合的,想了想她正色道“不过妾身觉着这样并不好,这下人里头是有许多学问的。”
陈世文并未动怒而是一副聆听的模样。
刘玉真依着母亲的教导和这些年来的见闻解释道“妾身出生后母亲便安排了一个教养嬷嬷,一个奶嬷嬷,两个母亲身边的大丫鬟,两个二等丫鬟在身边服侍,院子里另有若干粗使。”
“过了些年,母亲荣养了嬷嬷们,屋子里的事让妾身自个儿做主,那时不过七八岁,小到早膳晚膳吃什么,大到月钱怎么花用、姐妹长辈过生辰怎么送礼都要学着管起来。”
“十岁上下祖母开始领着我们外出访客,虽是些亲近人家但也很有讲究,为此祖母特地给了个专门陪着出门的大丫鬟。”
刘玉真变看着他,见他还是没有明白于是详细解释“及笄的前两年,母亲放手让我管着她的嫁妆,管着几处宅院几个庄子铺子,大房上下一百多庄仆和下人们。”
她一个个的掰着手指头数,“管着送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母们、姑父姑母、表兄弟妹们、还有亲近不亲近的其他人家的见面礼、节礼、生辰礼、抓周、及笄、加冠、喜丧
“这便是当家主母最要紧的,中馈。”
陈世文这回明白了,有几分恍然,见他神情专注刘玉真继续道“这并不是一夕顿悟可成的,几年甚至是十几年,而在此期间似桂枝这样识字稳妥的丫鬟帮了妾身许多忙。”
“而且她们的身份也与院子内外千丝万缕,譬如妾身身边的四个大丫鬟,桂枝的爹是刘府几辈子的家生子,她向来是跟着出门的,机灵得很。”
说完了桂枝又说春杏,“春杏是母亲给的,管着日常衣裳首饰各处赏赐,这些年从未出错,她的爹娘兄弟如今在京城当差。管着我和母亲在京城的嫁妆,虽然外祖母也有看顾但是忠心的下人必不可少。”
两个秋字打头的丫鬟刘玉真略过,“至于另外两个是临出门前老太太给的,女红很好,如今快要冬至了,我让她们先紧着长辈们的衣裳鞋袜。”
最后,刘玉真总结道“如今风调雨顺,买一个五六岁的小丫鬟死契约七八两银,不用月钱管着吃喝及四季衣裳便成,活契不过二三两。”
“买回来教好规矩放在哥儿姐儿身边,小孩子心思浅,主仆一起长大最忠心不过。在府里头的时候,这些买来的都不会马上放到主子们身边,他们还有更亲近的家生子可用。”
和聪明人说话不需要什么都说,陈世文已经明白了刘玉真想说什么。
他是小门小户的想法,家中银钱不多,孩子们之前有祖母现在有她帮着照料,日常不过是吃喝玩耍等小事,看着不受伤便罢了,实在没有必要添什么下人。
费钱财不说还费心思。
但刘玉真是大户人家的想法,买个下人回来不指望他们现在就干活,而是要培养他们作为以后小主人的左膀右臂,这样的人的确是从小养大的好,知根知底的。
见他明白了,刘玉真最后点明“在大户人家的后宅之中,姑娘们身边的丫鬟不仅仅是伺候人的,一个人哪用得上十几个人侍候呢她们还要帮着姑娘管家,待姑娘嫁了人,她们也要帮着姑娘巩固地位。”
最常见的是嫁给姑爷身边得力的以及给姑爷做妾,当然这个就不用说给他听了,反正她是不会允许身边的丫鬟给他做妾的,多膈应,有个大丫鬟有那意思在府里就给嫁了。
“女儿家的教养就和她的嫁妆一样,从一出生就开始了,除了德言容工之外,管家理事也顶顶要紧。”
“夫君如今是举人,慧姐儿也有大姐姐留下的嫁妆,往后定会寻个好人家。女儿家的教养向来由母亲做主,妾身既应下了会待他们如亲儿,那慧姐儿的教养就应如我一般,母亲怎么教我,我便怎么教她。”
这时代的大户人家女子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学的,就是所谓的教养,教养好的女子百家求,教养不好的无人问津。所以“五不娶”里头就有“丧妇长女不娶”,无教戒也。
刘玉真可不想将慧姐儿养成村姑,那就是害人了。
“慧姐儿说想要读书,教她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刚刚都还记得呢,瞧着那些笔墨纸砚时也是一副羡慕模样,这正正好,妾身预备着现在给她开蒙。”
“若是再过两年她还大字不识一个,仪态全无那妾身可就不敢带她出门了,至于康哥儿年岁的确小了些,又是个男孩,开蒙倒罢了但往后读书科举妾身确实不知要如何安排,就看夫君你的了。”
说完了这些,她又道“至于夫君你说的这大些了再配个人伺候,我是不能应的,反倒是家里的四妹妹,若想着将她嫁到大户人家,她的身边也要放个人了。”
不过陈世文这样的情况,除非是考中了进士,不然在乡下长大的四姑娘很难嫁到大户人家里头的。
陈世文沉默着,康哥儿年岁尚小,确实不急,但慧姐儿若是再拖下去,可就真的会变成刘玉真所说的那般模样了。
此前刘大太太与他提及续娶一事时也是专门提到了慧姐儿,丧妇长女不娶可不只是说说而已的。
诗书他的确可以自己教,但是后宅里的事情他自己都不懂,也就无从谈起了,至于家里的其他人,母亲、大嫂和四妹都大字不识一个
对了,还有四妹,也要问问爹娘是个什么章程。
想了许久,陈世文问起了另一件事,“今日在娘子闺房的架子上,看到了一本庆律,”他斟酌着说道“我记得刘家的族学是要学完四书五经之后才学这个的,娘子你当年并未学过,那是后面学的吗”
刘玉真不明白他怎么突然问这个,疑问道“夫君怎么知道的哦,妾身想起来了,祖父致仕回乡后在家中设族学教导刘氏子弟,那时妾身与诸位姐姐年纪尚幼,确是在族学中学过几年。”
“后来周家、付家等都送了子弟来,哥哥们也开始学四书五经,祖母觉得女子读四书五经无用,再加上男女七岁不同席,就让我们回来了。”
“唔,当时在族学的确没有学过庆律,回来后祖母请的女夫子也只教女诫和女论语,这庆律是母亲教的,妾身外祖曾家要学,母亲便教了我。”
当然这些她都不喜欢,她最喜欢的是游记。
陈世文的脑海中闪过她闺房的书架子,随口又问了几个,刘玉真都能说出大致的意思,甚至中庸也能说上两句,引得他看了好几眼。
刘玉真这时候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了,调皮一笑,“夫君你看我可还行”
“很好,”陈世文内心惊叹,果真是一个聪慧的姑娘,聪慧、良善又孝顺明理,于是也露出了一个笑容,还起身给她做了个揖。
“那慧姐儿往后就拜托娘子了,我书房还有几本开蒙用的书过两日给你送来。至于康哥儿,他的年纪还是小了些,性子又顽劣,正经的开蒙待我从京城回来再说吧。 ”
说到这里,陈世文不知想到了什么面有愧色,道“康哥儿这性子是被宠坏了,这几日对你一直都不恭敬,至今还不肯喊你一声母亲,我因常年不在他们身边又舍不得动家法,真是”
“夫君,”刘玉真打断了他,解释道“康哥儿还小,我并没有责怪他,这人与人的感情是相处来的,我和他相处没几日不熟悉也正常,敬茶那日他瞧见我就躲,你看现在不就好些了吗这是我和他之间的事,夫君就不要插手了。”
末了她又解释道“孩子们现在不愿意喊我为母亲,那喊姨母也是一样的,妾身并不强求。等过了这一阵子,熟悉了些再改口也就是了。”
强扭的瓜不甜,她和两个孩子是要处一辈子的,这改口的事自然得顺其自然。她也不是那种玻璃心的,不喊就不喊了呗,还真不在意。
只是礼法如此,不是她说了不喊就可以的,就是得顺其自然,不然被陈世文用家法这么一强制,她想要和两孩子,和他的家人们处好关系的事就悬了。
陈世文无奈,只得应下。
“那便依你吧,只是在家里倒罢了,在外头的时候可不能这般喊。至于下人,”他的手在桌上敲了几下,问道“依你的意思要采买几个多了我再给你些银子。”
作为一个中举之后就得了五百多两外财的人,陈世文自觉身家暴涨,给了刘玉真一百两家用再买了些东西,还剩下四百多两。若是刘玉真开口,他还能再给五十两,多了也可以,就是得影响他此次进京了。
“啊”刘玉真愣住了,她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随即快速想了想,点头,“尽够了的,敬茶那日诸位长辈给了一百多两,加上夫君的就是两百多两,多少个丫鬟买不来”
“如今风调雨顺的,一个十一二岁的小丫头活契签年的不过二三两银,小丫头买回来也不用给月钱,年节赏些衣物铜板便是了,等她们返家了再赏副嫁妆。”
刘玉真说道这里就有些高兴,道“我们家此番花不了许多银子,其实若能从大姐姐或者我的陪嫁里头挑选那是不需要在外头采买的。只是那些丫鬟年纪都有些大了,要了来不到两年便要赔送一副嫁妆送出门去,倒不如买小的仔细,也能多使唤几年”
“真儿,”陈世文突然搂住了她,笑了起来,“好好好,都听你的,我的小姑娘。”
不,不是,怎么就突然听她了呢刘玉真有些发愣,刚刚不还一副强硬模样的吗
她还以为这次又要花许多言语去说服他,怎么突然就又好好好了呢
接下来容不得她再思考,一场前所未有的情、潮已将她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