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罗平附近以五姑娘山为首, 全都是连绵不绝的山脉, 在五姑娘山再往南一片相连的山叫断头山,断头山再往南,就是老挝了。
老挝是个极小的的国家, 那里的人十分贫穷, 比不得大越朝地大物博。大越朝的农民即便是没有那么多银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总也不至于饿死。但老挝就不一样了, 那里天气比云南还要热,许多农作物不适合耕种, 老挝的许多民众过得十分清苦。
睿侯眼睛顺着何思远手指的方向一路往南看,当看到老挝时, 瞳孔不由得狠狠缩了一缩。
“我说那泗王五万私兵哪里来的,难不成都是从老挝招来的老挝跟罗平中间只隔着几座山,那断头山并不险峻,从断头山山中穿行, 再到五姑娘山,这行踪无论如何咱们都不会发现”
何思远点头“若是咱们猜的不错,这事儿可不是平叛这么简单了。泗王从老挝招了这么多人,老挝的皇帝知不知道此事不知道还好说,若是知道, 老挝存着何心思难不成想等着泗王反叛成功,再分上一杯羹不成这便是两个国家的事儿了,咱们得上报朝廷知道。”
睿侯沉吟一会儿“我这便上折子, 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京中。”说罢便挥笔写字。
待折子写完,两人又商议了一番后面该如何行事。目前来看,泗王不会不知道朝中派了大兵来剿灭他,此时他不露面,定是在计划着什么。
即便此刻找不到泗王的踪迹,那也得先派人在断头山和五姑娘山之间探探路,若是能在泗王有动静之前端了那些私兵的老巢,那可省了不少事儿。
昆明黄府,李昭在外忙忙叨叨的跑了五六日,从山里带回来十几种他觉得还不错的茶叶。说来巧了,这些茶叶都是在李昭跟一些村民们谈香料生意时候发现的。
云南天气炎热,这些山民上山劳作出汗多,需要补充大量水分。但只喝白水味道太过于寡淡,这山上正好有许多野茶树。村里人便把茶叶采下来按照代代相传的法子制成茶砖,便于保存。于是李昭两项生意一起谈,省了不少事儿。
四娘叫木匠雕的茶具也好了,见李昭茶叶都带回来了,便在花园子里寻了个开阔之处,摆上茶盘,开始泡茶。
红泥小炭炉,一壶山泉水静静等待烧沸。随意从一堆茶砖里取出一块,用小巧的茶针和锤子敲下一角,放进一个天青色茶碗里。
水沸腾后,轻轻注入茶碗,盖上碗盖。待水中茶叶舒展开来,四娘伸出三指轻抬茶碗,把第一遍茶水倒掉。当地的普洱茶说起来苦涩,便是因为在发酵过程中茶叶表面分泌出一种物质,这物质用开水泡过倒掉,后面再冲泡出来的茶水口感便会更加香醇,这便是洗茶了。
第二遍注入开水,茶叶起起伏伏,枝叶舒展,金色的茶汤慢慢成型,一股浓郁的茶香飘散开来。
李昭使劲抽抽鼻子“这茶叶真是特别,闻起来好像还有花香在里面。”
四娘把第二道茶水倒入公道杯中,再从公道杯倒进小茶杯。只见那小茶杯做成个有趣的花朵形状,里面也就是一口的量。琥珀色的茶汤映着碧色的花朵茶杯,赏心悦目。
两指拈起茶杯,送至李昭面前,四娘示意李昭尝尝。
一口茶汤入口,醇香的普洱茶味道夹杂着些许的花香,唇齿芬芳。茶汤并不苦涩,咽下去反而有一种奇异的回甘,花香起初并不明显,但咽下茶汤许久,那花香还在鼻端萦绕。
“好茶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这泡茶的法子四娘怎么想出来的一套做下来,行云流水一般,赏心悦目”李昭不由得大声感叹。
四娘把第一种茶叶倒掉,又取出别的茶砖准备接着试“不是很难的法子,我查了许多古籍,自己钻研了一段时间。普洱茶极好,不但醇香无比,还有消食轻体减肥的功效。再配上这一套茶盘茶具,京中一旦流行开来,李大哥说,这普洱茶要卖多少银子一两才好”
“京中文人都爱喝茶,加上四娘你创造的此种泡茶方式,一旦流行开来,那将掀起一股普洱茶的风潮我看,咱们这一块茶饼卖五十两银子也有人买”李昭激动的说。
“不止,这茶我只准备走高端路线,回头我告诉那些茶农,把这茶砖改改样式,做成好看又精致的茶饼,再设计一套包装,加上装茶饼的盒子。每个盒子里面都要装上一份书笺,上面写明此茶的出处,茶饼发酵年份,此茶的味道和特点,再附上一份冲泡方式。这样一来,这一套茶饼我准备卖一百八十两银子,李大哥觉得如何”
李昭击掌大笑“可真有你的,这样的包装,加上这样口感的普洱,莫说是一百八十两银子一套。估摸着这茶一到货,便会被抢购一空,还会有人买去高价倒卖的四娘啊四娘,这茶叶生意一做,咱们可是要发大财了”
“别急,到时候茶饼做好,往外发货之前,你派两个聪明好学的掌柜的来,我教一教他们泡茶的手法。等咱们的货一到京城,我再教你个法子,保管不用宣传,咱们这茶叶便会被一扫而光。”四娘胸有成竹。
四娘和李昭试了一下午的茶,到最后从这一堆茶饼中挑出了五种口感最好的茶砖。
四娘在纸上写下普洱茶制作成茶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交给李昭,告诉他先跟那些茶农签好契书,再告知他们这些法子。
说起来,制作茶砖的法子自古便有,只是后世有了先进的技术后,加以改良,能让普洱的味道更好。四娘毕竟
罗平附近以五姑娘山为首, 全都是连绵不绝的山脉, 在五姑娘山再往南一片相连的山叫断头山,断头山再往南,就是老挝了。
老挝是个极小的的国家, 那里的人十分贫穷, 比不得大越朝地大物博。大越朝的农民即便是没有那么多银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总也不至于饿死。但老挝就不一样了, 那里天气比云南还要热,许多农作物不适合耕种, 老挝的许多民众过得十分清苦。
睿侯眼睛顺着何思远手指的方向一路往南看,当看到老挝时, 瞳孔不由得狠狠缩了一缩。
“我说那泗王五万私兵哪里来的,难不成都是从老挝招来的老挝跟罗平中间只隔着几座山,那断头山并不险峻,从断头山山中穿行, 再到五姑娘山,这行踪无论如何咱们都不会发现”
何思远点头“若是咱们猜的不错,这事儿可不是平叛这么简单了。泗王从老挝招了这么多人,老挝的皇帝知不知道此事不知道还好说,若是知道, 老挝存着何心思难不成想等着泗王反叛成功,再分上一杯羹不成这便是两个国家的事儿了,咱们得上报朝廷知道。”
睿侯沉吟一会儿“我这便上折子, 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京中。”说罢便挥笔写字。
待折子写完,两人又商议了一番后面该如何行事。目前来看,泗王不会不知道朝中派了大兵来剿灭他,此时他不露面,定是在计划着什么。
即便此刻找不到泗王的踪迹,那也得先派人在断头山和五姑娘山之间探探路,若是能在泗王有动静之前端了那些私兵的老巢,那可省了不少事儿。
昆明黄府,李昭在外忙忙叨叨的跑了五六日,从山里带回来十几种他觉得还不错的茶叶。说来巧了,这些茶叶都是在李昭跟一些村民们谈香料生意时候发现的。
云南天气炎热,这些山民上山劳作出汗多,需要补充大量水分。但只喝白水味道太过于寡淡,这山上正好有许多野茶树。村里人便把茶叶采下来按照代代相传的法子制成茶砖,便于保存。于是李昭两项生意一起谈,省了不少事儿。
四娘叫木匠雕的茶具也好了,见李昭茶叶都带回来了,便在花园子里寻了个开阔之处,摆上茶盘,开始泡茶。
红泥小炭炉,一壶山泉水静静等待烧沸。随意从一堆茶砖里取出一块,用小巧的茶针和锤子敲下一角,放进一个天青色茶碗里。
水沸腾后,轻轻注入茶碗,盖上碗盖。待水中茶叶舒展开来,四娘伸出三指轻抬茶碗,把第一遍茶水倒掉。当地的普洱茶说起来苦涩,便是因为在发酵过程中茶叶表面分泌出一种物质,这物质用开水泡过倒掉,后面再冲泡出来的茶水口感便会更加香醇,这便是洗茶了。
第二遍注入开水,茶叶起起伏伏,枝叶舒展,金色的茶汤慢慢成型,一股浓郁的茶香飘散开来。
李昭使劲抽抽鼻子“这茶叶真是特别,闻起来好像还有花香在里面。”
四娘把第二道茶水倒入公道杯中,再从公道杯倒进小茶杯。只见那小茶杯做成个有趣的花朵形状,里面也就是一口的量。琥珀色的茶汤映着碧色的花朵茶杯,赏心悦目。
两指拈起茶杯,送至李昭面前,四娘示意李昭尝尝。
一口茶汤入口,醇香的普洱茶味道夹杂着些许的花香,唇齿芬芳。茶汤并不苦涩,咽下去反而有一种奇异的回甘,花香起初并不明显,但咽下茶汤许久,那花香还在鼻端萦绕。
“好茶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这泡茶的法子四娘怎么想出来的一套做下来,行云流水一般,赏心悦目”李昭不由得大声感叹。
四娘把第一种茶叶倒掉,又取出别的茶砖准备接着试“不是很难的法子,我查了许多古籍,自己钻研了一段时间。普洱茶极好,不但醇香无比,还有消食轻体减肥的功效。再配上这一套茶盘茶具,京中一旦流行开来,李大哥说,这普洱茶要卖多少银子一两才好”
“京中文人都爱喝茶,加上四娘你创造的此种泡茶方式,一旦流行开来,那将掀起一股普洱茶的风潮我看,咱们这一块茶饼卖五十两银子也有人买”李昭激动的说。
“不止,这茶我只准备走高端路线,回头我告诉那些茶农,把这茶砖改改样式,做成好看又精致的茶饼,再设计一套包装,加上装茶饼的盒子。每个盒子里面都要装上一份书笺,上面写明此茶的出处,茶饼发酵年份,此茶的味道和特点,再附上一份冲泡方式。这样一来,这一套茶饼我准备卖一百八十两银子,李大哥觉得如何”
李昭击掌大笑“可真有你的,这样的包装,加上这样口感的普洱,莫说是一百八十两银子一套。估摸着这茶一到货,便会被抢购一空,还会有人买去高价倒卖的四娘啊四娘,这茶叶生意一做,咱们可是要发大财了”
“别急,到时候茶饼做好,往外发货之前,你派两个聪明好学的掌柜的来,我教一教他们泡茶的手法。等咱们的货一到京城,我再教你个法子,保管不用宣传,咱们这茶叶便会被一扫而光。”四娘胸有成竹。
四娘和李昭试了一下午的茶,到最后从这一堆茶饼中挑出了五种口感最好的茶砖。
四娘在纸上写下普洱茶制作成茶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交给李昭,告诉他先跟那些茶农签好契书,再告知他们这些法子。
说起来,制作茶砖的法子自古便有,只是后世有了先进的技术后,加以改良,能让普洱的味道更好。四娘毕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