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昆明不愧是春城, 四季如春。只是这早晚的温差有些大,早上还需要穿整齐的春装,中午便热得恨不能穿纱。
众人入府休息了一日,第二日四娘便让李昭安排人开始出门。
“昆明城内所有卖布料的铺子你让他们都去转上一圈, 只看不买,顺便挑挑茬儿。记住, 要给他们透露出来咱们手里有江南最时新的丝绸料子的消息。这事儿不能让那些老兵们去做, 毕竟他们不像是能买得起绸缎的人。让周涛大哥手下的十几个人去。换上上好的衣服, 乔装打扮一番。”
李昭知道四娘这是准备钓鱼了,当即应下,叫上周涛给兄弟们安排去了。
四娘则悠闲的坐在花园子里那颗巨大的蓝花楹树下晒太阳喝茶, 孙小青拿着账本在一旁忧心匆匆。
“东家, 咱们一路走一路买,这账目上的银子可不多了。买粮食便花了一半的银子, 还有那一船丝绸, 压着的货款总有十几万两。再这么下去, 下笔买军粮的钱要从哪里来”
四娘轻阂双眼, 感受着早间的阳光从花树的枝桠中洒下“别急,很快这笔丝绸就会卖出去了,接着, 其他的生意也该开始了。”
周涛带着十几个兄弟们转悠了一天,城中数得上的卖布料的铺子都转了个遍。中午还两两分散在城中各个茶楼里吃了顿饭,边吃边大声聊天。
“你那天看到黄府新搬来的人家没有那架势,可真是让我开了眼界。”
“怎么没看见, 那么老长的马车,还有一队好几十人的凶神恶煞的汉子护卫。听说那天他们搬东西时不小心掀开了箱子,里面的珠宝简直要闪瞎眼”
“好歹也是京中来的大富豪,听说生意做得可大。那个黄东家仿佛是和明王有什么亲故,他娘那匣子里还放着皇后娘娘的赏赐呢”
“当真那可真是厉害了不过我听说他们带的最值钱的莫过于那几十车的货物,从江南采买的上好的丝绸,全都是今年最时新的料子。除了上觐到宫里的,全部都被那黄东家给带到昆明来了。”
“这黄东家好好的京城不待,跑云南来做什么了”
“嗨,听说那黄东家极孝顺一个人,他娘身患有疾,御医说要在气候和暖的地方住上几载,这病便会慢慢好了。我估摸着黄东家到了昆明,以后会在此处长住,恐怕带着丝绸过来也好顺便做生意。”
茶楼里好事的纷纷跟这两位说话的讨论起城中新来的富豪黄东家来。
“不知二位有什么新消息这两日黄府可是热闹得紧,又是叫酒楼最好的席面,又是招会做地道吃食的厨子。听说只是找个闲汉带路等闲出手便是五两银子,这黄府当真这么有钱”
“那可不是,若是没钱,也不能一来便买下那院子了。听说他家管事买那院子的时候都没怎么讲价,只仔细看了里面的家具和摆设,说了句这院子倒还配的起我家主子的身份,便一把手把银子交了。”
“啧啧啧,果真是有钱。咱们云南虽偏远,但有钱的倒也不少。别的不说,若是那黄东家自己开个绸缎铺子,生意定是兴隆红火,想来一下子就要把其他丝绸铺子压得抬不起头来了。”
“谁说不是呢,再者人家跟明王有亲,官府什么的这些关系根本不用担心。官府的路子一走通,这生意做起来简直不要太顺风顺水”
随着茶馆酒楼各色人等消息满天飞,昆明城里所有的绸缎铺子东家都忧心忡忡。
城里突然来了个腰杆子硬的大商人,偏偏还是带着几十辆马车的丝绸来的,摆明了要和昆明如今现有的绸缎铺子抢生意。谁都知道西南境内不太太平,人家有本事把江南最时兴的绸缎料子都买来就算了,还能平安无事的运到昆明来。这说明那黄东家背后有大靠山,自己的底气也足。若是放任他在城里把绸缎生意做起来,这其余的铺子难保不会被他挤兑得生意惨淡。
于是几个大的绸缎铺子东家一碰头,此时也不讲究什么同行是冤家,眼看着生意都要被人家给抢了,还是先一致对外的好,几位东家一起去西南商会找会长去了。
所谓商会,便是保护一地商人的利益的,总是在一处做生意,自己人抱团抱得越紧,才能不让外人欺负了去。
西南商会会长姓任,五十余岁,是个干瘦老头儿。任会长长得并不打眼,属于扔进人群里也注意不到的类型,只一双眼睛看起来精光四射。
余记绸缎庄的东家先开口道“最近城里消息纷纷扬扬,想来任会长也听说了,昆明来了个黄东家,是个年轻小子。他手里拿着一大批江南采买来的最好的绸缎,说是要在昆明城中开个最大的绸缎铺子。”
任会长不慌不忙的喝口茶“听说了,所以你们就都坐不住了”
“这怎么还能坐得住,那姓黄的有钱有势,跟明王还有亲故,他的铺子一开起来,怕是咱们这几家绸缎铺子都得关门。被一个外来的小子给挤兑成那样,咱们西南商会还有什么脸面”
“你们想如何”任会长吐了口茶叶沫子问。
“想让他这绸缎铺子开不起来,所以才来找您老给拿个主意。”余东家此话一出,剩下的几个东家纷纷点头。
任会长冷笑一声“倒是好大的口气,凭什么让人家开不起来不瞒你们说,那黄东家刚进云南境
昆明不愧是春城, 四季如春。只是这早晚的温差有些大,早上还需要穿整齐的春装,中午便热得恨不能穿纱。
众人入府休息了一日,第二日四娘便让李昭安排人开始出门。
“昆明城内所有卖布料的铺子你让他们都去转上一圈, 只看不买,顺便挑挑茬儿。记住, 要给他们透露出来咱们手里有江南最时新的丝绸料子的消息。这事儿不能让那些老兵们去做, 毕竟他们不像是能买得起绸缎的人。让周涛大哥手下的十几个人去。换上上好的衣服, 乔装打扮一番。”
李昭知道四娘这是准备钓鱼了,当即应下,叫上周涛给兄弟们安排去了。
四娘则悠闲的坐在花园子里那颗巨大的蓝花楹树下晒太阳喝茶, 孙小青拿着账本在一旁忧心匆匆。
“东家, 咱们一路走一路买,这账目上的银子可不多了。买粮食便花了一半的银子, 还有那一船丝绸, 压着的货款总有十几万两。再这么下去, 下笔买军粮的钱要从哪里来”
四娘轻阂双眼, 感受着早间的阳光从花树的枝桠中洒下“别急,很快这笔丝绸就会卖出去了,接着, 其他的生意也该开始了。”
周涛带着十几个兄弟们转悠了一天,城中数得上的卖布料的铺子都转了个遍。中午还两两分散在城中各个茶楼里吃了顿饭,边吃边大声聊天。
“你那天看到黄府新搬来的人家没有那架势,可真是让我开了眼界。”
“怎么没看见, 那么老长的马车,还有一队好几十人的凶神恶煞的汉子护卫。听说那天他们搬东西时不小心掀开了箱子,里面的珠宝简直要闪瞎眼”
“好歹也是京中来的大富豪,听说生意做得可大。那个黄东家仿佛是和明王有什么亲故,他娘那匣子里还放着皇后娘娘的赏赐呢”
“当真那可真是厉害了不过我听说他们带的最值钱的莫过于那几十车的货物,从江南采买的上好的丝绸,全都是今年最时新的料子。除了上觐到宫里的,全部都被那黄东家给带到昆明来了。”
“这黄东家好好的京城不待,跑云南来做什么了”
“嗨,听说那黄东家极孝顺一个人,他娘身患有疾,御医说要在气候和暖的地方住上几载,这病便会慢慢好了。我估摸着黄东家到了昆明,以后会在此处长住,恐怕带着丝绸过来也好顺便做生意。”
茶楼里好事的纷纷跟这两位说话的讨论起城中新来的富豪黄东家来。
“不知二位有什么新消息这两日黄府可是热闹得紧,又是叫酒楼最好的席面,又是招会做地道吃食的厨子。听说只是找个闲汉带路等闲出手便是五两银子,这黄府当真这么有钱”
“那可不是,若是没钱,也不能一来便买下那院子了。听说他家管事买那院子的时候都没怎么讲价,只仔细看了里面的家具和摆设,说了句这院子倒还配的起我家主子的身份,便一把手把银子交了。”
“啧啧啧,果真是有钱。咱们云南虽偏远,但有钱的倒也不少。别的不说,若是那黄东家自己开个绸缎铺子,生意定是兴隆红火,想来一下子就要把其他丝绸铺子压得抬不起头来了。”
“谁说不是呢,再者人家跟明王有亲,官府什么的这些关系根本不用担心。官府的路子一走通,这生意做起来简直不要太顺风顺水”
随着茶馆酒楼各色人等消息满天飞,昆明城里所有的绸缎铺子东家都忧心忡忡。
城里突然来了个腰杆子硬的大商人,偏偏还是带着几十辆马车的丝绸来的,摆明了要和昆明如今现有的绸缎铺子抢生意。谁都知道西南境内不太太平,人家有本事把江南最时兴的绸缎料子都买来就算了,还能平安无事的运到昆明来。这说明那黄东家背后有大靠山,自己的底气也足。若是放任他在城里把绸缎生意做起来,这其余的铺子难保不会被他挤兑得生意惨淡。
于是几个大的绸缎铺子东家一碰头,此时也不讲究什么同行是冤家,眼看着生意都要被人家给抢了,还是先一致对外的好,几位东家一起去西南商会找会长去了。
所谓商会,便是保护一地商人的利益的,总是在一处做生意,自己人抱团抱得越紧,才能不让外人欺负了去。
西南商会会长姓任,五十余岁,是个干瘦老头儿。任会长长得并不打眼,属于扔进人群里也注意不到的类型,只一双眼睛看起来精光四射。
余记绸缎庄的东家先开口道“最近城里消息纷纷扬扬,想来任会长也听说了,昆明来了个黄东家,是个年轻小子。他手里拿着一大批江南采买来的最好的绸缎,说是要在昆明城中开个最大的绸缎铺子。”
任会长不慌不忙的喝口茶“听说了,所以你们就都坐不住了”
“这怎么还能坐得住,那姓黄的有钱有势,跟明王还有亲故,他的铺子一开起来,怕是咱们这几家绸缎铺子都得关门。被一个外来的小子给挤兑成那样,咱们西南商会还有什么脸面”
“你们想如何”任会长吐了口茶叶沫子问。
“想让他这绸缎铺子开不起来,所以才来找您老给拿个主意。”余东家此话一出,剩下的几个东家纷纷点头。
任会长冷笑一声“倒是好大的口气,凭什么让人家开不起来不瞒你们说,那黄东家刚进云南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