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柱国侯府, 柱国侯看到领头的何思远带着人长驱而入,不由得面如死灰。
    “侯爷,奉皇上旨意, 军需一案柱国侯参与其中,证据齐全, 要劳柱国侯跟下官一起去牢里走一遭了。来人啊, 去后院带其他人, 圣上有令,若遇反抗, 就地格杀”
    何思远挥挥手便有如狼似虎的官兵往后院去了, 看这阵势, 是要抄家的节奏。
    柱国侯弯着腰不住的哀求“何大人,能不能看在同朝为官的份儿上,帮老夫往宫里给宜妃娘娘传个信”边说边拿出一张银票往何思远袖子里塞。
    何思远一把扯出那张银票看了看,五千两的面值, 柱国侯还真是出手阔绰
    “侯爷, 下官劝你还是莫要打旁的主意了, 既然圣上下旨抄家,那必定是已经板上钉钉了。看在您这五千两的份儿上, 我告诉您件事情。宫里宜妃娘娘已经自请封宫了, 把五公主托给了皇后娘娘抚养, 自己发愿要吃斋念佛替太后娘娘祈福祝祷。您如今还是老老实实的把事情都交代清楚了,说不定看在你表现良好的份儿上,圣上还能从轻处罚”
    官兵从后院扯着柱国侯夫人出来, 侯夫人尖利的嗓音惊飞了雪地里觅食的几只鸟雀。
    “你们敢碰我小心你们的脑袋李贤书,王八蛋定是你惹得祸事我从嫁给你便没有过过一天安生日子给你千辛万苦生出了儿子,如今临老临老却又遭此祸事我要跟你和离”
    柱国侯看着老妻状若疯妇,衣衫凌乱,连平日里梳得整整齐齐的发髻都散乱不堪。
    此时来人来报,侯府的老夫人死活不从,此刻拿着根金簪子抵着喉咙坐在房内僵持着呢。口口声声说自己乃是宜妃之母,不能受此屈辱。
    何思远似笑非笑的看向柱国侯“侯爷,您看是您去劝劝老夫人还是下官去”
    柱国侯想起那句“若遇反抗,就地格杀”的话,吓得一个激灵。
    “老夫去,老夫去,何大人稍等”
    半盏茶后,不知道柱国侯是如何劝说老夫人的,老夫人面带愤慨和柱国侯一起出现在前院。
    点一点人齐了,便使人把侯府大小主子送入天牢,剩下的侯府里的财务还需要慢慢清点。
    柱国侯还在庆幸儿子李子明逃过一劫,想着侯府被抄家的消息传出去,好歹李子明还能找个地方躲一躲。谁知刚踏出侯府大门,便看到李子明死狗一般的上了枷锁,被人押着。
    不知道这几日遭受了什么折磨,瘦得都快要脱了形,面色青灰。柱国侯心里一声长叹全家覆没
    近日京城处处人心惶惶,因军需一案爆发,大大小小被抄家的官员有十几家。白日里经常见到五城兵马司的人带着官兵四处抓人,接着便是数不清的财物被装了箱一车车的运出去。
    大家不住口的议论纷纷,怪不得被抄家下狱,瞅这些金银财物,这是贪了多少银子啊
    直到腊月初八,所有涉案人等都被抓捕归案,何思远终于有时间在家歇息两日。
    眼看着就要过年,涂婆婆这边还没忙完四娘的嫁妆,那边还要准备过年的各项事宜。索性便把家事一股脑的都扔给四娘处理,反正以后这家里也得她掌管,如今正好熟悉熟悉。
    四娘对着厚厚的帐本子发愁,虽说何思远只是一个四品官,满京城里并不显眼。但之前打仗归朝时圣上赏了庄子,不少的田地。年底了,要给佃户们发些节礼。还有许多的同僚们,按着关系远近,备上一份年礼。
    何府近几年才发家,庄子上的事情还好说,但这些同僚门走礼的事情并没有先例,四娘都快把笔杆子咬秃了还是没有丝毫头绪。还是要问一问何思远,把关系好和关系一般的分别列出来,然后再商量着删减东西。
    还没把这些理清,何思远又送来了一张单子。
    “这些都是之前跟着我在突厥打仗战亡的兄弟们,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兵。他们为国捐躯,虽朝中也有抚恤,但都是大大小小一家子人。死去的又都是家里顶门立户的汉子,靠着朝廷那些补贴,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我想着能不能从我庄子上的出产里拿些银子出来,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四娘接过看了一眼,密密麻麻的少说也有几十个。
    叹了口气“何思远,你知不知道你快穷死了你那庄子上的账本你是不是从来没看过庄子到你手里的时候,上一季的出产都已经入了皇库,这一季的小麦种下如今才刚发芽,想看见银子还得等到明年。你一年的俸禄才多少这几十个人家每家贴补二十两银子,便是一千多两银子。你有多少存银够贴补的”
    何思远挠挠头,竟然是这样吗庄子到了手里自己也从来没有去瞧过,正好后来岳母和四娘来了,便一股脑的把这些帐本子都交给了四娘。连带着近几年打仗时得的外快还有圣上的赏赐都交了出去,只知道吃穿住行都有府里安排,装银子的荷包里也从来没有空过。何思远心里,自己一个大男人,虽娘子能赚钱,但家还是要自己来养的。如今听四娘这么一算,自己还真是个穷光蛋啊
    想起前几日柱国侯塞的那张银票也交给了岳母,想着让岳母瞧着给四娘多打几套头面首饰。四娘平日里装扮简单,顶多一根钗,好看是好看,但太素净了些。前几日忙着抄家时候看到人家大户的小姐妆奁里都是一套一套的华丽首饰,自家娘子如此好看,别人有的,娘子也一定要有
    就是没想到今日便被现实狠狠打了脸,早知道,就自己先留下个一千两应急了。
    四娘在心里盘算了几番,对何思远说“这样吧,这些战亡之人的家人今年的抚恤就先从我这里的私帐上走。不过我想着这些都是一大家子人,便是年年都给又能帮得了多少。我看账本圣上赏了你不少田地,咱们还没来得及去视察过。我随着这次年礼附上书信一封,若是家里实在日子不好过的,年后可以来京到咱们的庄子上去。芳华工厂建起来了,我准备着开花田,还有果园。他们来了咱们给盖房子,只需要给咱们干活我就给工钱。家里若是有年轻女孩子的还可以到我芳华的工厂里去做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此以来,他们也可以有个长久的进项。若是只靠着你一年二十两的银子,能贴补他们一辈子不成”
    何思远瞧着四娘亮晶晶的小眼神,越看越爱。不由得伸出长臂一把从身后揽住四娘的腰。
    “得此贤妻,夫复何求”
    四娘吓了一跳,慌忙拍何思远的手“快放开成什么样子我跟你说何思远,今年是我先帮你垫付的,以后你可是还要还给我别想着让我贴补你一辈子”
    何思远贴住四娘的脸颊,用密密的胡茬蹭着四娘娇嫩的肌肤。
    “我的都是你的,以后这些都要交给你管。咱们还分什么你我,以后这家里都是你说了算,为夫吃穿都要靠娘子安排。娘子以后可莫要亏待了为夫”
    “你快闭嘴吧吃软饭倒是还挺有底气的我可告诉你,以后别惹我,若是让我知道你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儿,我让你天天啃馒头喝凉水去”四娘一边往外推何思远的脸一边笑骂。
    两人正闹得欢,房门被敲响了。
    四娘一把推开何思远,理了理自己被蹭乱的发丝。
    何思远平复了下心绪,喊了声“进来”。
    来的是张虎,刚在在门外便听到了书房里的笑闹声。明知道此时打扰人家两口子有点不地道,但确实有事。顶着何思远要吃人的目光,张虎递上一摞纸。
    何思远拿起看了看问道“这是户部王侍郎那外室的证词这不是都交代得清清楚吗可是还有哪里不妥”
    “大人还请看这外室的户籍还有父母。”张虎说罢还瞄了一眼四娘。
    四娘也有些莫名其妙,伸着头也去看。
    那证词上面写着“黄二娘,祖籍杨城,父黄有才,母李氏。”
    四娘的脑子瞬间就炸了这是二姐
    一把从何思远手中抢过证词,细细的看了起来。
    原来当年黄有才来京考中了进士后,李氏带着两个女儿和儿子一起来到京城与黄有才汇合。黄有才授官得了个小县的通判之职,但那县城在个荒僻不已的地界,穷山恶水的,听说还常有土匪出没。
    黄有才得人指点,到处找人送礼想调换个好一些的地方。可黄家这些年为了供他读书,本就没什么存银,如今又要到哪里去找银子跑门路。
    后来经同僚引荐,找到了户部侍郎王大人。那同僚跟他讲,听说王大人爱美人儿,他家里不是正好有一对罕见的双胞姐妹花,正是好年华。若是嫁给了王大人,那黄有才也算是王大人的岳父了,王大人还能不上心不成
    黄有才为了官位,哪里有什么不舍得的。如今反正有了儿子,女儿值什么。若是把女儿送出去能助自己换个好地方当官,那算是赚了。
    于是引着王大人见了一回自己的一双女儿,王大人当场捏着胡子大加赞扬。当夜黄有才便让李氏扯了几尺红布,把两个女儿装扮一新,一抬小轿送到了王大人的外宅。
    黄有才倒是如愿以偿的得了京城几十里外的一个小县城的官位,不算什么很富裕的县城,但总归平稳。李氏带着儿子欢欢喜喜的跟着黄有才上任去了。
    可怜二娘和三娘落入虎口,那王侍郎根本就是把两人当作玩物一样对待。那宅子便是王侍郎谈一些见不得人的事儿的地方,顺带着招待一些达官贵人。
    刚开始的半年王侍郎还对二娘和三娘这一对姐妹新鲜,后来过了那个劲头,又有新鲜的美人儿送来,二娘和三娘的日子便不好过了。到最后,若是有看上二人的美貌者,王侍郎便让姐妹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黄家四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藕香深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藕香深处并收藏黄家四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