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赐了座,涂婆婆坐下陪着太后娘娘闲聊。
“听张总管说,你认了个女儿。当年阴差阳错,若不是那场事故,如今你也儿女环绕膝下了。”
“回娘娘的话,下官是认了个女儿,是个好孩子。有她陪着,下官竟也觉得这日子过出了几分滋味。此次进京,正好赶上娘娘的寿辰,下官和小女为娘娘准备了一份寿礼,祝娘娘长寿无疆,凤体康泰。”
涂婆婆恭敬的递上礼盒,尚嬷嬷接过呈给太后。
“不知太后娘娘可听过芳华的名字,专门做护肤的,是小女一手所创。小女在此事上有几分天赋,特意查了古籍,为娘娘复原出这神仙玉女膏。听闻曾是唐朝武后用过的,愿娘娘能青春永驻。”
尚嬷嬷打开礼盒,只见盒子里放着五只泛着莹润光泽的小巧玉瓶,难得的是碧色的瓶身上恰巧有几片粉色光泽的凸起,被手巧的匠人随着纹路雕出栩栩如生的一枝桃花来。
四娘为着用什么材质的瓶子烦恼了好久,还是后来涂婆婆提了一嘴太后爱玉,这才找了极巧的匠人雕了来。所用的玉石乃是和田玉,要集齐一套整块的雕成瓶子,费了不少功夫。
太后见着瓶子先赞了一声好,随手拿起一瓶在手里把玩。打开瓶塞闻了闻,一股淡淡的芍药花香伴着一丝人参的味道传入鼻端。
“你那女儿倒是有巧思,京城冬日天气干燥,宫内又早早烧了地龙,哀家时常觉得皮肤干燥。对着镜子瞧,眼角的细纹是越来越多了。若是哀家用着好用,定要好好赏你家女儿。”
此时内侍来报,睿侯夫人进宫来给太后请安了。
睿侯夫人是皇后的娘家侄女,因睿侯小时在宫内长大,是以睿侯夫人常来后宫陪太后说说话,在太后面前是极得宠的。
“太后娘娘又得了什么好东西了,今日凑巧让臣妾赶上,看在臣妾腿勤的份儿上,娘娘也让臣妾沾沾光吧”
睿侯夫人三十来岁,一身大红缂丝衣裙。荣长脸,一双杏眼看起来极是精神。对着太后行了礼,叫起后便寻了个位置坐下。
“你呀你呀,跟长了千里眼似的,哀家这里得了什么好东西一准儿让你赶上。不过这次可不能给你,这是涂女官孝敬给哀家的。若是想要,你自去寻她。”太后指着睿侯夫人笑。
涂婆婆起身给睿侯夫人行了礼,睿侯夫人自然认得在太后身边伺候了多年的涂女官,急忙把涂婆婆扶起来。
“多年不见,涂女官可还好我家侯爷常跟我提起您,如今回了京城,若是无事,带着你家女儿常来睿侯府坐坐。”
太后疑惑“怎么,睿侯夫人竟然认得涂女官的女儿”
睿侯夫人笑“好叫娘娘知道,涂女官的女儿正是一起跟着侯爷上过战场立过功的何大人的娘子。不知娘娘可还记得,几年前哪位死而复生的何思远,斩了突厥王子的头颅,带着突厥都城的地图回到京中,圣上亲封的将军。何大人如今在五城兵马司任职,前些日子来给侯爷请安,满口的夸赞他那娘子。弄得臣妾心里痒痒的,倒是迫不及待的想见一见这位小娘子。听睿侯说,那小娘子好生能干,小小年纪,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那她芳华阁在京中有名极了,连臣妾平日里用的都是芳华的东西,确实好用”
涂婆婆听到睿侯夫人如此说,心里便有了数。睿侯夫人哪里是正好来请安和自己撞上,分明是特意来给自己搭桥架梯子的。定是睿侯交代了什么,睿侯夫人这才赶来相帮,在太后面前特意夸赞。睿侯送了如此一个人情,不过是因为一些缘故自己在他幼时照拂过几分罢了,那孩子倒是个长情的人。
既然如此,倒是省了许多事,这份情涂婆婆领了。
“睿侯夫人这样一说,哀家倒是也对涂女官的女儿有几分好奇了。不知道是个怎么钟灵毓秀的女孩儿,怎么就叫涂女官捡了去”太后问道。
作者有话要说有些话想和大家说,每个人看书都有自己的见解,认真提出自己想法说明大家都在认真的看文,谢谢你们的支持。本来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想写一个在古代认真生活的女孩子,她有自己的能力和骄傲,从一条死路走到富可敌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心血。文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背景,我想把每个人都写鲜活,所以这本书从一开始打算的二十万字,到后来三十万字,再到现在我觉得五十万字也收不住,因为越写越想更鲜明的把所有人的故事写给大家看。每一个人说的每一句话,在我码字的时候就那样从指尖流露出来,仿佛他们都活在真实的世界,亲眼看着他们一样。或许有不成熟的地方,有你们不喜欢的人物,但这都是我用心认真的写出来的。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我想完美的呈现给大家,我并不是一个玻璃心的人,我 的读者小天使们也都人美心善,真的感谢有你们一路陪着我。在我孤独的码字的时候,只要看着不断上升的收藏和点击,这些都是你们给予我的信心与爱
再次么么哒爱你们
“听张总管说,你认了个女儿。当年阴差阳错,若不是那场事故,如今你也儿女环绕膝下了。”
“回娘娘的话,下官是认了个女儿,是个好孩子。有她陪着,下官竟也觉得这日子过出了几分滋味。此次进京,正好赶上娘娘的寿辰,下官和小女为娘娘准备了一份寿礼,祝娘娘长寿无疆,凤体康泰。”
涂婆婆恭敬的递上礼盒,尚嬷嬷接过呈给太后。
“不知太后娘娘可听过芳华的名字,专门做护肤的,是小女一手所创。小女在此事上有几分天赋,特意查了古籍,为娘娘复原出这神仙玉女膏。听闻曾是唐朝武后用过的,愿娘娘能青春永驻。”
尚嬷嬷打开礼盒,只见盒子里放着五只泛着莹润光泽的小巧玉瓶,难得的是碧色的瓶身上恰巧有几片粉色光泽的凸起,被手巧的匠人随着纹路雕出栩栩如生的一枝桃花来。
四娘为着用什么材质的瓶子烦恼了好久,还是后来涂婆婆提了一嘴太后爱玉,这才找了极巧的匠人雕了来。所用的玉石乃是和田玉,要集齐一套整块的雕成瓶子,费了不少功夫。
太后见着瓶子先赞了一声好,随手拿起一瓶在手里把玩。打开瓶塞闻了闻,一股淡淡的芍药花香伴着一丝人参的味道传入鼻端。
“你那女儿倒是有巧思,京城冬日天气干燥,宫内又早早烧了地龙,哀家时常觉得皮肤干燥。对着镜子瞧,眼角的细纹是越来越多了。若是哀家用着好用,定要好好赏你家女儿。”
此时内侍来报,睿侯夫人进宫来给太后请安了。
睿侯夫人是皇后的娘家侄女,因睿侯小时在宫内长大,是以睿侯夫人常来后宫陪太后说说话,在太后面前是极得宠的。
“太后娘娘又得了什么好东西了,今日凑巧让臣妾赶上,看在臣妾腿勤的份儿上,娘娘也让臣妾沾沾光吧”
睿侯夫人三十来岁,一身大红缂丝衣裙。荣长脸,一双杏眼看起来极是精神。对着太后行了礼,叫起后便寻了个位置坐下。
“你呀你呀,跟长了千里眼似的,哀家这里得了什么好东西一准儿让你赶上。不过这次可不能给你,这是涂女官孝敬给哀家的。若是想要,你自去寻她。”太后指着睿侯夫人笑。
涂婆婆起身给睿侯夫人行了礼,睿侯夫人自然认得在太后身边伺候了多年的涂女官,急忙把涂婆婆扶起来。
“多年不见,涂女官可还好我家侯爷常跟我提起您,如今回了京城,若是无事,带着你家女儿常来睿侯府坐坐。”
太后疑惑“怎么,睿侯夫人竟然认得涂女官的女儿”
睿侯夫人笑“好叫娘娘知道,涂女官的女儿正是一起跟着侯爷上过战场立过功的何大人的娘子。不知娘娘可还记得,几年前哪位死而复生的何思远,斩了突厥王子的头颅,带着突厥都城的地图回到京中,圣上亲封的将军。何大人如今在五城兵马司任职,前些日子来给侯爷请安,满口的夸赞他那娘子。弄得臣妾心里痒痒的,倒是迫不及待的想见一见这位小娘子。听睿侯说,那小娘子好生能干,小小年纪,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那她芳华阁在京中有名极了,连臣妾平日里用的都是芳华的东西,确实好用”
涂婆婆听到睿侯夫人如此说,心里便有了数。睿侯夫人哪里是正好来请安和自己撞上,分明是特意来给自己搭桥架梯子的。定是睿侯交代了什么,睿侯夫人这才赶来相帮,在太后面前特意夸赞。睿侯送了如此一个人情,不过是因为一些缘故自己在他幼时照拂过几分罢了,那孩子倒是个长情的人。
既然如此,倒是省了许多事,这份情涂婆婆领了。
“睿侯夫人这样一说,哀家倒是也对涂女官的女儿有几分好奇了。不知道是个怎么钟灵毓秀的女孩儿,怎么就叫涂女官捡了去”太后问道。
作者有话要说有些话想和大家说,每个人看书都有自己的见解,认真提出自己想法说明大家都在认真的看文,谢谢你们的支持。本来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想写一个在古代认真生活的女孩子,她有自己的能力和骄傲,从一条死路走到富可敌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心血。文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背景,我想把每个人都写鲜活,所以这本书从一开始打算的二十万字,到后来三十万字,再到现在我觉得五十万字也收不住,因为越写越想更鲜明的把所有人的故事写给大家看。每一个人说的每一句话,在我码字的时候就那样从指尖流露出来,仿佛他们都活在真实的世界,亲眼看着他们一样。或许有不成熟的地方,有你们不喜欢的人物,但这都是我用心认真的写出来的。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我想完美的呈现给大家,我并不是一个玻璃心的人,我 的读者小天使们也都人美心善,真的感谢有你们一路陪着我。在我孤独的码字的时候,只要看着不断上升的收藏和点击,这些都是你们给予我的信心与爱
再次么么哒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