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雷响彻天空。
不消片刻, 斗大的雨滴如倾盆而下。
冰冷的雨滴,混合着泪,总算让闻月看起来不那么愚蠢狼狈。
任凭暴雨打湿她厚重的宫装, 她红着一双眼,盯着他“谢翊,你比上一世更叫我崇敬, 竟骗我、利用我至此”
谢翊伸出手, 想去触碰她的脸,却被她冷然挥开。
他同她一同伫立大雨中, 雨水浸透他浑身衣物、自衣角淌落。
他说“闻月, 你听我说, 这一世诸多事情都变了,上一世的那些误会,我也愿意同你解释。”
“没什么好说的。”
她松开揪住他衣领的手, 背过身去,不看他, “你我都是活过两世的人了, 何必再拘泥前尘。谢翊,我已同你告知过, 你若骗我,此番一声,一刀两断,生生世世永不复见。”
她回眸,定定向他、字字泣血“是时候让诺言兑现了。”
语毕, 她提起裙摆,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去。
得闻此言,谢翊神色大变。
他立于原地,朝她大喊“站住。”
闻月却恍若未闻,动作决绝,毫不拖泥带水,甚至离去的步伐愈发迅速。
相识两世,谢翊比谁都了解闻月的性子。他顿感不妙,那些所谓的礼俗周章再也绷不住,他快步追上她,扼住她的腕,试图将她扣进怀里,不再让她离去。
触及她手腕的那一秒,他指腹上一片冰凉,带着水意。
这一刻的感知,实在像极了前世。
那时,谢翊正在宴中,却得属下来报,说是有中姑娘意外落水溺死,他原是懒得理会的,却在听见那个名字之后,向来睥睨四方、顶天立地的辰南王竟是站都站不住。他看见了她的尸体,试图去探她脉息时,触手的温度同此刻一般冰冷。
然而,未等谢翊扼着她的腕,将她抱住。
闻月已迅速反应,从他腰间抽出长剑,横在颈前。
她冷静地看向他“谢翊,今夜,你敢拦我离开,我便血溅当场。”
“阿月,你不会的。”谢翊摇头,“你是比谁都惜命的。”
“你大可试试,我到底会不会。”
话音未落,她已将颈往前凑了凑,利刃无眼,皮肤瞬间绽开血珠。那赤红色的血液,顺着雨水,一路染红她湛白的衣领。
她轻蔑地笑着,嘲讽道
“谢翊,是我绝对不会成全你娶命相女的一箭双雕之计的。”
“我虽无能,但宁可自戕,亦不会放任自己再入你圈套。”
她眼中一片寂然,仿佛已看穿生死。
谢翊到底是赌不起那种可能性,亦不愿再重复前尘的悲戚,他选择松开了扼住她的手,任她提着剑,自府内后门走出。
她走过的那一路,剑尖滴血,染红瓷砖。
每一滴血,都写满了诀别的味道。
闻月一脸茫然、漫无目的在街上走着。
好在,时值夜间,因这瓢泼大雨,四周商铺皆早早歇了业,总算不至于叫旁人见着她此刻淋着雨、满脸是泪的狼狈模样,省了引人嘲笑的麻烦。
此时此刻,走在上京城的大街上,她同孤魂野鬼并无差异。
同前世一般,她只是个意外的闯入者。
她在这里没有家,没有亲人,亦没有爱人。
多活的这一世,闻月实在没有多大的野心。
只无奈,谢翊将她利用,命相女谣传甚嚣尘上。若真能重来一次,闻月定不会选择写下那本命相书,叫谢翊抓了把柄。她由始至终,从来都未曾想过,要当什么命相女。她唯独想做的,只是安安稳稳地,见到二十一岁后的阳光。
见到,自己老来白头的模样。
回想起今世与谢翊重逢后的每一个细节,闻月才发觉,她是愚蠢至极的。很多次,谢翊都暴露了重生的迹象,她只需要深究一些、再多思考一点,就能察觉出其中的不对劲。
在夷亭时,他为何会特意一掷千金特意买兔子花灯赠她。在乞巧节时,他为何会那么熟练地替她簪木兰簪。在得到命相书之时,他为何会一口咬定她乃是重生。在瘟疫村,他为何从未曾学习医理,就能判定那最后一位药材。
闻月明白,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她不愿意去相信这种可能,本能地回避了这一种想法。
因为,她差点忘了,她可以重生。
谢翊,亦然可以。
东街尚有灯火辉煌,商铺仍旧大敞。
闻月停下脚步,不再往前走。她实在不想让自己如此落魄的模样,被旁人瞧见,生了是非,惹了议论。
悄悄绕至旁支的小道里,闻月寻了处屋檐,在台阶上坐下。
无奈屋檐实在狭小,即便躲进最里侧的台阶,风一刮来,雨水裹挟着,仍旧让她淋个通透。
周遭黑漆漆的,除却风雨交杂之声,再也没有旁的声响。
也只有这一刻,能让闻月静一静。
淋了雨,身上冷得很。
她索性将宫装外套脱了,用力拧干了水,披在自己的身上,用以挡风。
出辰南王府之时,闻月什么都没带,也没拿。
她已下定决心不会
不消片刻, 斗大的雨滴如倾盆而下。
冰冷的雨滴,混合着泪,总算让闻月看起来不那么愚蠢狼狈。
任凭暴雨打湿她厚重的宫装, 她红着一双眼,盯着他“谢翊,你比上一世更叫我崇敬, 竟骗我、利用我至此”
谢翊伸出手, 想去触碰她的脸,却被她冷然挥开。
他同她一同伫立大雨中, 雨水浸透他浑身衣物、自衣角淌落。
他说“闻月, 你听我说, 这一世诸多事情都变了,上一世的那些误会,我也愿意同你解释。”
“没什么好说的。”
她松开揪住他衣领的手, 背过身去,不看他, “你我都是活过两世的人了, 何必再拘泥前尘。谢翊,我已同你告知过, 你若骗我,此番一声,一刀两断,生生世世永不复见。”
她回眸,定定向他、字字泣血“是时候让诺言兑现了。”
语毕, 她提起裙摆,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去。
得闻此言,谢翊神色大变。
他立于原地,朝她大喊“站住。”
闻月却恍若未闻,动作决绝,毫不拖泥带水,甚至离去的步伐愈发迅速。
相识两世,谢翊比谁都了解闻月的性子。他顿感不妙,那些所谓的礼俗周章再也绷不住,他快步追上她,扼住她的腕,试图将她扣进怀里,不再让她离去。
触及她手腕的那一秒,他指腹上一片冰凉,带着水意。
这一刻的感知,实在像极了前世。
那时,谢翊正在宴中,却得属下来报,说是有中姑娘意外落水溺死,他原是懒得理会的,却在听见那个名字之后,向来睥睨四方、顶天立地的辰南王竟是站都站不住。他看见了她的尸体,试图去探她脉息时,触手的温度同此刻一般冰冷。
然而,未等谢翊扼着她的腕,将她抱住。
闻月已迅速反应,从他腰间抽出长剑,横在颈前。
她冷静地看向他“谢翊,今夜,你敢拦我离开,我便血溅当场。”
“阿月,你不会的。”谢翊摇头,“你是比谁都惜命的。”
“你大可试试,我到底会不会。”
话音未落,她已将颈往前凑了凑,利刃无眼,皮肤瞬间绽开血珠。那赤红色的血液,顺着雨水,一路染红她湛白的衣领。
她轻蔑地笑着,嘲讽道
“谢翊,是我绝对不会成全你娶命相女的一箭双雕之计的。”
“我虽无能,但宁可自戕,亦不会放任自己再入你圈套。”
她眼中一片寂然,仿佛已看穿生死。
谢翊到底是赌不起那种可能性,亦不愿再重复前尘的悲戚,他选择松开了扼住她的手,任她提着剑,自府内后门走出。
她走过的那一路,剑尖滴血,染红瓷砖。
每一滴血,都写满了诀别的味道。
闻月一脸茫然、漫无目的在街上走着。
好在,时值夜间,因这瓢泼大雨,四周商铺皆早早歇了业,总算不至于叫旁人见着她此刻淋着雨、满脸是泪的狼狈模样,省了引人嘲笑的麻烦。
此时此刻,走在上京城的大街上,她同孤魂野鬼并无差异。
同前世一般,她只是个意外的闯入者。
她在这里没有家,没有亲人,亦没有爱人。
多活的这一世,闻月实在没有多大的野心。
只无奈,谢翊将她利用,命相女谣传甚嚣尘上。若真能重来一次,闻月定不会选择写下那本命相书,叫谢翊抓了把柄。她由始至终,从来都未曾想过,要当什么命相女。她唯独想做的,只是安安稳稳地,见到二十一岁后的阳光。
见到,自己老来白头的模样。
回想起今世与谢翊重逢后的每一个细节,闻月才发觉,她是愚蠢至极的。很多次,谢翊都暴露了重生的迹象,她只需要深究一些、再多思考一点,就能察觉出其中的不对劲。
在夷亭时,他为何会特意一掷千金特意买兔子花灯赠她。在乞巧节时,他为何会那么熟练地替她簪木兰簪。在得到命相书之时,他为何会一口咬定她乃是重生。在瘟疫村,他为何从未曾学习医理,就能判定那最后一位药材。
闻月明白,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她不愿意去相信这种可能,本能地回避了这一种想法。
因为,她差点忘了,她可以重生。
谢翊,亦然可以。
东街尚有灯火辉煌,商铺仍旧大敞。
闻月停下脚步,不再往前走。她实在不想让自己如此落魄的模样,被旁人瞧见,生了是非,惹了议论。
悄悄绕至旁支的小道里,闻月寻了处屋檐,在台阶上坐下。
无奈屋檐实在狭小,即便躲进最里侧的台阶,风一刮来,雨水裹挟着,仍旧让她淋个通透。
周遭黑漆漆的,除却风雨交杂之声,再也没有旁的声响。
也只有这一刻,能让闻月静一静。
淋了雨,身上冷得很。
她索性将宫装外套脱了,用力拧干了水,披在自己的身上,用以挡风。
出辰南王府之时,闻月什么都没带,也没拿。
她已下定决心不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