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那一摞的合欢花, 闻月失魂落魄地走回院中。
好巧不巧,遇上了迎面而来的王妃。
王妃一眼便瞧出,今天的闻月似乎有些不对劲。
她面对面朝闻月走去, 闻月却恍若未闻,始终垂着脑袋,连她唤她都未曾听见。这可一点都不像向来爱热闹的闻月, 若换做平时, 她早将她拦下,甜甜地唤她王妃了。可如今, 她倒像是没了魂似的, 一双水灵灵的眼, 如今直愣愣地,里头死水一片。
王妃拦住她跟前,她这才缓缓幽幽回了神, 呆呆笑着,唤了句“王妃好。”
“这是怎么了”王妃上下打量她, 见她没受伤, 才放下心来“是不是遇上什么事儿了,要不同王妃说道说道还是谁欺负了你, 罗宏、伍林,还是谢翊那臭小子”
提及谢翊,闻月这才蓦地回过神来。
她微眯着眼,心道,若真是她猜疑的那件事发生了。辰南王及王妃作为谢翊身边体己之人, 定会有所察觉。
或许,她可以从王妃口中,得到些她想要的答案。
“我没事。”闻月抬眸,强抿出一丝笑,说“王妃,只是我有一事不明。”
“何事”王妃和蔼地笑着,“但问无妨。”
“谢翊十四岁前,可有何怪异之事发生”深吸一口气,她问出心中所想。
王妃蹙着眉,仔细回想了好一阵,才说“未曾。”
难道真是闻月猜错了吗
可分明徐禹捷所言,也不像虚假。难不成,是王妃未曾察觉
闻月不死心,抓着王妃的袖,像是攥紧了救命的稻草“真的没有吗比如说突然性情大变,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被闻月一点,王妃瞬间回忆起来“如此说来,却有一事。”
“何事”
“谢翊曾在儿时,被高僧预言,十四岁时将入生死之劫。”
“生死之劫”闻月蹙眉。
“正是。”
王妃将目光投向远方,与此同时,关于前尘的记忆,也变得愈发清晰。她说“因他儿时被高僧预言此劫,于是我每逢上元节,皆会带他同去翠微寺斋沐,以利度过这生死之劫。可没想到,十四岁之劫还是如期而至。那年,南施国碰上百年难遇的大雪。上元节当日,我照例带他步行上翠微寺,但行至半途,谢翊忽然脚步虚浮,我本能地前去扶住他,但他却整个人完全失了力气,仰天倒了下去。当时,那台阶又高又陡。我急忙追他,却根本来不及,眼睁睁地看他一阶阶滚下去那时,谢翊的血,几乎染红了台阶,我险些以为,他会丧命。”
提及过往恐怖经历,王妃紧闭着眼,浑身都在抖。
闻月见状,扶住她的肩,将手附在她后背,替她舒气。
王妃感知到闻月的安慰,悄悄然睁开了眼,欣慰地朝她笑笑。
见王妃情绪平息,她才追问道“那后来呢”
“放心,在高僧和御医的救治下,谢翊虽几近危重,但还是安然救了回来。”王妃笑着拍了拍两人交叠的手,叫她安心,“也就是那一年,谢翊这孩子性情出了变化。他原本是同那相国之子徐禹捷一般,是极为调皮捣蛋,也是天赋极为平凡的一个孩子。可十四岁经历生死之劫后,他像是变了个人,不仅谈吐举止得体有度,更在行军打仗之上天赋异禀。”
王妃说“辰南王府在朝中自来中庸惯了,如今倒出了这般的好苗子,我与王爷皆是又惊又喜。喜得是孩子有出息,惊的是担心此乃回光返照。后来,我与王爷一道,再次寻了那位预言谢翊生死之劫的高僧。高僧却十分了然,同我二人道,谢翊已度过生死之劫,今后定将权势滔天、福泽绵延,此乃劫后福报。”
语毕之后,闻月却未有任何回音。
王妃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于她,却见闻月面色惨白,紧咬着唇,像是在极力隐忍着什么。
当下,闻月手里抱着的满怀合欢花,早已零散在了地上。
花枝随夏末凉风,飘得老远。
就如同闻月因充斥怀疑,而支离破碎心,再无法拧成一团。
诸多事情,都在朝她猜疑的方向行进。
王妃蹙眉,来回打量着她“怎么了”
“没事。”
“没事就好,快别胡思乱想。”
庭院内,丫鬟小厮正张灯结彩,布置王府,准备迎接一年一度的迎秋宴。
迎秋宴是南施国特有的习俗,每年六月下旬的最后一日,便是迎秋宴。
迎秋宴顾名思义为迎秋的宴席,秋乃指代秋收,寓意硕果丰满,自迎秋宴起,百姓便将迎来收获的下半年。因此,对于南施国百姓而言,迎秋宴的重要性不亚于春节。
王妃指着屋檐处连天的红灯笼,同她道“再过两日便是迎秋宴了,王爷不日也将禀明圣上你二人婚事,都是要做新嫁娘的人了,快别胡思乱想。”
闻月镇定下来
好巧不巧,遇上了迎面而来的王妃。
王妃一眼便瞧出,今天的闻月似乎有些不对劲。
她面对面朝闻月走去, 闻月却恍若未闻,始终垂着脑袋,连她唤她都未曾听见。这可一点都不像向来爱热闹的闻月, 若换做平时, 她早将她拦下,甜甜地唤她王妃了。可如今, 她倒像是没了魂似的, 一双水灵灵的眼, 如今直愣愣地,里头死水一片。
王妃拦住她跟前,她这才缓缓幽幽回了神, 呆呆笑着,唤了句“王妃好。”
“这是怎么了”王妃上下打量她, 见她没受伤, 才放下心来“是不是遇上什么事儿了,要不同王妃说道说道还是谁欺负了你, 罗宏、伍林,还是谢翊那臭小子”
提及谢翊,闻月这才蓦地回过神来。
她微眯着眼,心道,若真是她猜疑的那件事发生了。辰南王及王妃作为谢翊身边体己之人, 定会有所察觉。
或许,她可以从王妃口中,得到些她想要的答案。
“我没事。”闻月抬眸,强抿出一丝笑,说“王妃,只是我有一事不明。”
“何事”王妃和蔼地笑着,“但问无妨。”
“谢翊十四岁前,可有何怪异之事发生”深吸一口气,她问出心中所想。
王妃蹙着眉,仔细回想了好一阵,才说“未曾。”
难道真是闻月猜错了吗
可分明徐禹捷所言,也不像虚假。难不成,是王妃未曾察觉
闻月不死心,抓着王妃的袖,像是攥紧了救命的稻草“真的没有吗比如说突然性情大变,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被闻月一点,王妃瞬间回忆起来“如此说来,却有一事。”
“何事”
“谢翊曾在儿时,被高僧预言,十四岁时将入生死之劫。”
“生死之劫”闻月蹙眉。
“正是。”
王妃将目光投向远方,与此同时,关于前尘的记忆,也变得愈发清晰。她说“因他儿时被高僧预言此劫,于是我每逢上元节,皆会带他同去翠微寺斋沐,以利度过这生死之劫。可没想到,十四岁之劫还是如期而至。那年,南施国碰上百年难遇的大雪。上元节当日,我照例带他步行上翠微寺,但行至半途,谢翊忽然脚步虚浮,我本能地前去扶住他,但他却整个人完全失了力气,仰天倒了下去。当时,那台阶又高又陡。我急忙追他,却根本来不及,眼睁睁地看他一阶阶滚下去那时,谢翊的血,几乎染红了台阶,我险些以为,他会丧命。”
提及过往恐怖经历,王妃紧闭着眼,浑身都在抖。
闻月见状,扶住她的肩,将手附在她后背,替她舒气。
王妃感知到闻月的安慰,悄悄然睁开了眼,欣慰地朝她笑笑。
见王妃情绪平息,她才追问道“那后来呢”
“放心,在高僧和御医的救治下,谢翊虽几近危重,但还是安然救了回来。”王妃笑着拍了拍两人交叠的手,叫她安心,“也就是那一年,谢翊这孩子性情出了变化。他原本是同那相国之子徐禹捷一般,是极为调皮捣蛋,也是天赋极为平凡的一个孩子。可十四岁经历生死之劫后,他像是变了个人,不仅谈吐举止得体有度,更在行军打仗之上天赋异禀。”
王妃说“辰南王府在朝中自来中庸惯了,如今倒出了这般的好苗子,我与王爷皆是又惊又喜。喜得是孩子有出息,惊的是担心此乃回光返照。后来,我与王爷一道,再次寻了那位预言谢翊生死之劫的高僧。高僧却十分了然,同我二人道,谢翊已度过生死之劫,今后定将权势滔天、福泽绵延,此乃劫后福报。”
语毕之后,闻月却未有任何回音。
王妃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于她,却见闻月面色惨白,紧咬着唇,像是在极力隐忍着什么。
当下,闻月手里抱着的满怀合欢花,早已零散在了地上。
花枝随夏末凉风,飘得老远。
就如同闻月因充斥怀疑,而支离破碎心,再无法拧成一团。
诸多事情,都在朝她猜疑的方向行进。
王妃蹙眉,来回打量着她“怎么了”
“没事。”
“没事就好,快别胡思乱想。”
庭院内,丫鬟小厮正张灯结彩,布置王府,准备迎接一年一度的迎秋宴。
迎秋宴是南施国特有的习俗,每年六月下旬的最后一日,便是迎秋宴。
迎秋宴顾名思义为迎秋的宴席,秋乃指代秋收,寓意硕果丰满,自迎秋宴起,百姓便将迎来收获的下半年。因此,对于南施国百姓而言,迎秋宴的重要性不亚于春节。
王妃指着屋檐处连天的红灯笼,同她道“再过两日便是迎秋宴了,王爷不日也将禀明圣上你二人婚事,都是要做新嫁娘的人了,快别胡思乱想。”
闻月镇定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