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殷灵子披着塞北女子最爱穿的红纱, 额间点着朱砂记,双手被人从背后缚住,坐着囚车, 走过大街,路过她眼前时
闻月才相信,这一世, 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前世, 谢翊薄情花心,殷灵子是在半年后方进京, 抬着小轿从侧门被送进辰南王府。而今世, 她比之前世更为潦倒, 竟是坐着囚车,在别人好奇的打量下,进的京城。
闻月很了解她, 殷灵子此人,脸面、钱财看得比命还重要。此刻, 她坐在囚车中, 虽面无表情,但闻月已从她下撇的嘴角中, 察觉出她的羞耻与不甘。
前世在王府院里,闻月没少听那些下姑娘聊那些京城之事。听闻外地因战事起义送进京的官宦之女,几乎没一个好下场。运气好些的,便会被皇子王爷丢给将领做小妾。运气不好的,则将沦为军妓。
闻月原打算待寻到人, 就带上盘缠,去塞北找殷灵子的。
她压根没想到,殷灵子根本等不到她了
此刻,人群中的殷灵子长着同前世一模一样的脸。
一闭眼,闻月就回想起,前世临死前,湖岸边慌乱无措的殷灵子不懂水性,却不惜涉水都想救她的神情。
霎时间,闻月不知哪来的勇气,悄悄地跟随了队伍的一路。
她虽无能救她,但她至少想知道,她最后落脚何处。
实在不行,她就是求了谢翊,搬了救兵也要救她
由东街拐进小巷,人流愈发稀少,队伍行进的速度也逐渐放缓。
殷灵子的囚车在队伍最前方,闻月快跑几步,试图去一探究竟。
然而,她刚跑至与囚车平齐,尚未来得及同殷灵子开口,前头蓦地传来一阵马嘶,领头那人手握缰绳,掉转马头。
闻月被马惊住,瞬间跌到在地。
须臾之后,一把剑已直抵闻月脖颈。
骏马之上,男子一身白衣,背光而立。策马之时,衣袂翻腾,露出了一张俊美的脸,分明是春风拂面的长相,可却因那双上挑的丹凤眼,叫人觉得危险至极。
当下,他剑指闻月,蹙眉道“自打东街起,你便一路尾随。说,你是何人”
闻月心中暗叫不好。
见此情形,她堆着满脸的笑,高举双手,颤颤悠悠地从地上爬起来,朝那青年男子道“官爷好。”
他却压根不理会她,剑又逼近一寸“说意欲何为”
“官爷息怒”
闻月急得后退一步,他那剑尖却又凑上一厘。
眼见避无可避,闻月指着殷灵子的囚车,哭丧着脸道“民女江南人士,为寻挚亲,千里迢迢来到上京。上京途中还曾险些遭遇色匪、瘟疫,一路实属不易。刚擦肩而过之时,我瞧这塞北美人着实长得像我儿时旧友,一眼便看呆了。一路波折,本就委屈至极,便想着要与旧友一诉。于是,本能地跟了过来,想瞧瞧到底是否为我旧友。”
说完,闻月还吸了吸鼻子,抽泣几下,拿袖抹了抹泪。
青年男子眯了眯眼“江南与塞外远隔千里,她怎可能乃你旧友”
“所以说,才是看错了呀。”怕他不信,她操着一口江南口音,委屈道“背井离乡、念友至极,我才一时鬼迷了心窍想上来问询,还请官爷万万恕罪。”
男子心想,不过是开口问询,顶多是剑指她要害略显威胁,但这女子也未免太过矫揉造作了,日常询问便泣涕涟涟,若非江南女子都是这般矫情偏生这时,周遭有旁的百姓经过,见那女子形容,还以为是他在行鬼祟之事呢。
他服命于七皇子,又是七皇子亲信,若此时传出去定要被人拿捏住七皇子把柄。他为忠臣,不能做这般蠢事。
他冷声问“既然如此,你可看清楚了”
“看清了,看清了。”
闻月见好就收。
白衣男子正准备收剑时,却又一人蓦地自屋檐飞身而出,那人手持一把长剑,身形利落。刀光剑影之间,那人微一提手,用剑击开白衣男子的剑,白衣男子猝不及防,手中原指着闻月的剑,应声落地。
玄黑大氅挡在她跟前,日光自谢翊头顶映射而下,拉出悠长的影子。闻月躲在他的阴影里,安全感顿生。
她放下警惕,呆呆道“谢翊,你怎么来了”
谢翊未答,只是一脸厉色地横起剑,以刚才那人剑指闻月如出一辙的姿势,指着他。他语气肃然“江边客,你想作甚”
闻月一惊,下意识抬眼向那名被唤作江边客的男子。
她前世的记忆里,江边客乃是七皇子麾下最得力的谋士干将,在京中有着“白衣鬼王”之称。他对七皇子忠心耿耿,亦是七皇子夺嫡之战中,最有力的一张盾牌。他为人狠戾,做事诡谲。虽长着一张令万千女子钟情的脸,却杀人如麻,为达目的誓不罢休。
刚她竟从白衣鬼王江边客手中侥幸逃生,如此想来顿时有些后怕。
江边客扬唇淡笑“我原是好奇,我江边客剑术位列南施国前世,是何人能一举便将我剑击落,原来是我朝大名鼎鼎的辰南王世子殿下,如此倒也不足为奇。世子殿下,失礼失礼。”
口中说着失礼,江边客却不动声色地用两指夹着谢翊的剑,悄悄挪了个位。随后,他蹲下身,捡起地上的剑,收回鞘,朝谢翊抱了记拳。
谢翊见状,这才缓缓收回了剑。
江边客抬手,暗示队伍启程。
临行前,还不忘招呼谢翊“在下尚有公事要办,先行一步。殿下征战在外,许久未见,不若改日上七皇子府坐坐”
谢翊冷着脸,道了声“不必多礼。”
转身携着闻月,走出小巷。
队伍再次向前方行进。
江边客故意放慢了步子,骑在马上,同那囚车中殷灵子并行。
江边客问“你可认得那江南女子”
“不认得。”殷灵子答。
江边客又问“那她为何说你像她旧友”
“
闻月才相信,这一世, 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前世, 谢翊薄情花心,殷灵子是在半年后方进京, 抬着小轿从侧门被送进辰南王府。而今世, 她比之前世更为潦倒, 竟是坐着囚车,在别人好奇的打量下,进的京城。
闻月很了解她, 殷灵子此人,脸面、钱财看得比命还重要。此刻, 她坐在囚车中, 虽面无表情,但闻月已从她下撇的嘴角中, 察觉出她的羞耻与不甘。
前世在王府院里,闻月没少听那些下姑娘聊那些京城之事。听闻外地因战事起义送进京的官宦之女,几乎没一个好下场。运气好些的,便会被皇子王爷丢给将领做小妾。运气不好的,则将沦为军妓。
闻月原打算待寻到人, 就带上盘缠,去塞北找殷灵子的。
她压根没想到,殷灵子根本等不到她了
此刻,人群中的殷灵子长着同前世一模一样的脸。
一闭眼,闻月就回想起,前世临死前,湖岸边慌乱无措的殷灵子不懂水性,却不惜涉水都想救她的神情。
霎时间,闻月不知哪来的勇气,悄悄地跟随了队伍的一路。
她虽无能救她,但她至少想知道,她最后落脚何处。
实在不行,她就是求了谢翊,搬了救兵也要救她
由东街拐进小巷,人流愈发稀少,队伍行进的速度也逐渐放缓。
殷灵子的囚车在队伍最前方,闻月快跑几步,试图去一探究竟。
然而,她刚跑至与囚车平齐,尚未来得及同殷灵子开口,前头蓦地传来一阵马嘶,领头那人手握缰绳,掉转马头。
闻月被马惊住,瞬间跌到在地。
须臾之后,一把剑已直抵闻月脖颈。
骏马之上,男子一身白衣,背光而立。策马之时,衣袂翻腾,露出了一张俊美的脸,分明是春风拂面的长相,可却因那双上挑的丹凤眼,叫人觉得危险至极。
当下,他剑指闻月,蹙眉道“自打东街起,你便一路尾随。说,你是何人”
闻月心中暗叫不好。
见此情形,她堆着满脸的笑,高举双手,颤颤悠悠地从地上爬起来,朝那青年男子道“官爷好。”
他却压根不理会她,剑又逼近一寸“说意欲何为”
“官爷息怒”
闻月急得后退一步,他那剑尖却又凑上一厘。
眼见避无可避,闻月指着殷灵子的囚车,哭丧着脸道“民女江南人士,为寻挚亲,千里迢迢来到上京。上京途中还曾险些遭遇色匪、瘟疫,一路实属不易。刚擦肩而过之时,我瞧这塞北美人着实长得像我儿时旧友,一眼便看呆了。一路波折,本就委屈至极,便想着要与旧友一诉。于是,本能地跟了过来,想瞧瞧到底是否为我旧友。”
说完,闻月还吸了吸鼻子,抽泣几下,拿袖抹了抹泪。
青年男子眯了眯眼“江南与塞外远隔千里,她怎可能乃你旧友”
“所以说,才是看错了呀。”怕他不信,她操着一口江南口音,委屈道“背井离乡、念友至极,我才一时鬼迷了心窍想上来问询,还请官爷万万恕罪。”
男子心想,不过是开口问询,顶多是剑指她要害略显威胁,但这女子也未免太过矫揉造作了,日常询问便泣涕涟涟,若非江南女子都是这般矫情偏生这时,周遭有旁的百姓经过,见那女子形容,还以为是他在行鬼祟之事呢。
他服命于七皇子,又是七皇子亲信,若此时传出去定要被人拿捏住七皇子把柄。他为忠臣,不能做这般蠢事。
他冷声问“既然如此,你可看清楚了”
“看清了,看清了。”
闻月见好就收。
白衣男子正准备收剑时,却又一人蓦地自屋檐飞身而出,那人手持一把长剑,身形利落。刀光剑影之间,那人微一提手,用剑击开白衣男子的剑,白衣男子猝不及防,手中原指着闻月的剑,应声落地。
玄黑大氅挡在她跟前,日光自谢翊头顶映射而下,拉出悠长的影子。闻月躲在他的阴影里,安全感顿生。
她放下警惕,呆呆道“谢翊,你怎么来了”
谢翊未答,只是一脸厉色地横起剑,以刚才那人剑指闻月如出一辙的姿势,指着他。他语气肃然“江边客,你想作甚”
闻月一惊,下意识抬眼向那名被唤作江边客的男子。
她前世的记忆里,江边客乃是七皇子麾下最得力的谋士干将,在京中有着“白衣鬼王”之称。他对七皇子忠心耿耿,亦是七皇子夺嫡之战中,最有力的一张盾牌。他为人狠戾,做事诡谲。虽长着一张令万千女子钟情的脸,却杀人如麻,为达目的誓不罢休。
刚她竟从白衣鬼王江边客手中侥幸逃生,如此想来顿时有些后怕。
江边客扬唇淡笑“我原是好奇,我江边客剑术位列南施国前世,是何人能一举便将我剑击落,原来是我朝大名鼎鼎的辰南王世子殿下,如此倒也不足为奇。世子殿下,失礼失礼。”
口中说着失礼,江边客却不动声色地用两指夹着谢翊的剑,悄悄挪了个位。随后,他蹲下身,捡起地上的剑,收回鞘,朝谢翊抱了记拳。
谢翊见状,这才缓缓收回了剑。
江边客抬手,暗示队伍启程。
临行前,还不忘招呼谢翊“在下尚有公事要办,先行一步。殿下征战在外,许久未见,不若改日上七皇子府坐坐”
谢翊冷着脸,道了声“不必多礼。”
转身携着闻月,走出小巷。
队伍再次向前方行进。
江边客故意放慢了步子,骑在马上,同那囚车中殷灵子并行。
江边客问“你可认得那江南女子”
“不认得。”殷灵子答。
江边客又问“那她为何说你像她旧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