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七十章 (1/2)
第七十章
“这逆子, 逆子反了他都愣着干什么,叫人, 与我将门拦了,将这逆子捉回来”
齐茂行临走时的一番话,说的实在是太气人了。
直到齐茂行一行人出了抱节居许久, 侯爷齐通梗在心头的一口郁气, 才险险的吐了出来, 一甩衣袖, 对着周遭下人们一通呼呵,气的太狠, 一口气喘不上来, 眼前便又是一阵发黑,只险些没气晕过去。
当家侯爷的吩咐, 还是很有些分量的, 周遭仆从们虽明知他是在气头上, 说的话也未必能做得准, 但为了自个的表忠心得用, 一个个的却还是连声应是,装模作样的便作势要追出去带人回来。
只是还没等他们动步, 一旁猛然传来的一道嘶哑怒喝却是生生叫住了人。
“行了都消停些, 还嫌丢人丢的不够不成咳, 咳咳”当然就是面色发青的袁老太太, 一句话未完, 身子一晃, 便又是一阵急促的咳嗽。
齐侯爷吓了一跳,他一向讲究孝道,见状便赶忙迈了一步,便打算上前搀扶拍背。
只是还没等他上来,更近一步的齐君行,便已忽的伸手,死死握住了老太太的右手臂,将她稳稳的抬了起来。
“祖母,何必这么大脾气”斯文有礼的齐君行面色温和,只手下不知有意无意,却是握的她有些发疼。
在这样的力度下,原本极尽恭敬温和的声音,在她耳里,也仿佛听出了几分恶意来“您年纪大了,再气出个好歹,却算谁的”
这一番话,落在刚刚失算失孙的袁老太太耳里,却是怎么听,怎么觉着不痛快。
老太太右臂一甩,从齐君行的手中挣脱出来,只是怒冲冲道“够了,若不是你一点用处没有,入宫几个月了,连殿下一面都见不着,我哪里用得着操这个心”
说到这,老太太的心下便又是一痛,忍不住又恨起了老天,为何偏偏是茂儿废了,却给换了这么个两面三刀的小人回来
没错,她叫齐茂行留后的打算,是自打这个唯一的嫡出孙儿受伤中毒之后,就已隐隐冒出来,并不是一日两日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便是养个猫儿狗儿都要动情,她又不是石心木头肠子,自小在自个眼前护着,一丝丝的心血好容易养大的孙儿,且还是这般优秀出挑,又是一派赤诚,也待她打心眼里的亲近孝顺。
这样好的茂儿,她如何能不心疼在意
之所以生出留后这个念头,是她当真不舍得自小带大的孙儿就这么绝了后,只是想要为她的茂儿留一丝血脉,也为他们十几年的祖孙之情留一点念想。
至于茂儿若有一丝血脉,不但能够留下府里嫡出这一支的子嗣,也叫殿下看着这个孩子,多记一丝旧情,那倒都是锦上添花,附带着的好处罢了,在老太太这儿,反而要退出一步。
唯一的问题,就是她知道茂儿自小就倔,又为着之前吴家的狐媚子,咬死了不沾女色,恐怕未必甘愿。
也正是为着这个,她之前才一直没有与茂儿提起这事来,便是想着事缓则圆,打算等吴家姑娘的事过去些日子,茂儿也想开些,她这儿再好好挑几个好生养、又青春娇媚的小丫头送去。
她早就与太医打听过,这个毒虽厉害,腿不能动,旁的地儿却都并不妨碍,也不会影响子嗣。
男人嘛,和尚都有想犯戒的呢,茂儿又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只要挑几个出挑有手段的,殷勤小意,说不得便要动了心。
而女色这事,碰了一次,那就是开了荤,往后食髓知味,自个心里就要想着了
就这般,自然而言,才是最好。
但谁曾想,她对茂儿这厢暂且放下不管了,一扭过头,却又发现刚刚接回来,被她寄予厚望的齐君行,却是要比她预料之中的,差了不少。
第一个要命的,就是他并不得殿下看重,莫说像之前对茂儿一般了,便是詹事府里无亲无故的寻常下属,他都远远比不上
詹事府司议郎这个差事,原本就没有什么实职,与宫里的御前行走差不多,全是看着上头太子陛下是否重用。
司议郎,原本就是供殿下清淡论事用的,若是殿下有心在意,常常召唤,甚至与他一道商议大事,这就是简在帝心,日后的股肱心腹,可若是殿下不喜,压根召见都是一次没有,面都见不上,还谈什么心腹重用
踩着茂儿拿命换来的功劳,在殿下面前舍着这张老脸,给他齐君行求来的差事,是叫他去东宫里吃闲饭的吗侯府里难道缺这几口俸粮不成
这个齐君行,分明打小瞧着是个油嘴滑舌的,在庄子上都哄得他老子念念不忘,肚子里也是当真实实在在的读了书,国子监里的课业也是当真不错,唬的她当真以为是个有手段的。
谁知道结果他却都是些小道,正经在殿下跟前,竟是一点不能讨得殿下看重几分
这且罢了,老太太虽暗暗恨不如齐茂行争气,但殿下跟前,并不急于一时,她还算还等得起。
加上齐君行虽在东宫不起眼,但整日从府里大把领着银子,出去赴会参宴,交朋会友。
且他交往的,也都是些权贵世家的子弟,能够这般交游广阔、攒下一份人脉,也是他的本事,总比他爹闷在府里,养一堆闲人整日的吹捧清谈要强些。
才几月功夫,齐君行便在四公八候,文臣武将,家里的后生子弟一个不落,家家都有熟识的人,往来的夫人提起来,也都是夸赞的。
袁老太太也是暗暗满意,觉着单说他这个本事,倒是是比茂儿强一些,甚至还特意叫外头账上多备了银子叫他花用,省的手上不宽泛,出到外头小气。
直到进了夏日,殿下那边却是鲜果子都不枉侯府来送,她觉着不对,又特地叫人出去打听了一遭,这才知道。
这个齐君行哪里是简单的一句交游广阔、他这广阔的已经过分了
他,他连小赵王爷都敢沾惹
那赵王爷是什么人物
赵是国姓,正经的王爷都姓赵,并不必在前头还专门带个姓氏,若是专门提起来赵王爷,那就是专指当初太祖爷起事时,在战场上认下的唯一一个养子,是太祖也账下最凶也是最忠的一条狗,当初开朝封赏,也只有这位养子,破例一道封了一等亲王,老赵王爷去后,也破例降为三等王爵,照旧继在了他的儿子身上。
小赵王爷自然远不及老王爷,谁不知道,这小赵王爷,自有出入宫廷,却是与太子殿下的死敌,当今宫中的大皇子走得最近
齐君行去与赵王爷凑在一处,殿下心里如何能痛快得了
发现了这事,老太太还只以为这齐君行刚刚回京,不知道京中干系,特意将他叫了来,说明其中要害,要他立即与赵王爷撇干净。
但齐君行听了之后,却是要笑不笑,反而立即与她顶了回来“祖母年纪大了,就合该在后院里养养花逗逗鸟,当一个逍逍遥遥的老太君就是了,外头的事儿,有孙儿与父亲在,实在不必您这般什么都放不下心,处处操心。”
说罢之后,更是理也不理,还干脆就这般出了门去
袁老太太叫这话气的愣在当地,半晌都没回过神来
齐君行这个小子只是开始装出一副听话恭敬的模样罢
“这逆子, 逆子反了他都愣着干什么,叫人, 与我将门拦了,将这逆子捉回来”
齐茂行临走时的一番话,说的实在是太气人了。
直到齐茂行一行人出了抱节居许久, 侯爷齐通梗在心头的一口郁气, 才险险的吐了出来, 一甩衣袖, 对着周遭下人们一通呼呵,气的太狠, 一口气喘不上来, 眼前便又是一阵发黑,只险些没气晕过去。
当家侯爷的吩咐, 还是很有些分量的, 周遭仆从们虽明知他是在气头上, 说的话也未必能做得准, 但为了自个的表忠心得用, 一个个的却还是连声应是,装模作样的便作势要追出去带人回来。
只是还没等他们动步, 一旁猛然传来的一道嘶哑怒喝却是生生叫住了人。
“行了都消停些, 还嫌丢人丢的不够不成咳, 咳咳”当然就是面色发青的袁老太太, 一句话未完, 身子一晃, 便又是一阵急促的咳嗽。
齐侯爷吓了一跳,他一向讲究孝道,见状便赶忙迈了一步,便打算上前搀扶拍背。
只是还没等他上来,更近一步的齐君行,便已忽的伸手,死死握住了老太太的右手臂,将她稳稳的抬了起来。
“祖母,何必这么大脾气”斯文有礼的齐君行面色温和,只手下不知有意无意,却是握的她有些发疼。
在这样的力度下,原本极尽恭敬温和的声音,在她耳里,也仿佛听出了几分恶意来“您年纪大了,再气出个好歹,却算谁的”
这一番话,落在刚刚失算失孙的袁老太太耳里,却是怎么听,怎么觉着不痛快。
老太太右臂一甩,从齐君行的手中挣脱出来,只是怒冲冲道“够了,若不是你一点用处没有,入宫几个月了,连殿下一面都见不着,我哪里用得着操这个心”
说到这,老太太的心下便又是一痛,忍不住又恨起了老天,为何偏偏是茂儿废了,却给换了这么个两面三刀的小人回来
没错,她叫齐茂行留后的打算,是自打这个唯一的嫡出孙儿受伤中毒之后,就已隐隐冒出来,并不是一日两日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便是养个猫儿狗儿都要动情,她又不是石心木头肠子,自小在自个眼前护着,一丝丝的心血好容易养大的孙儿,且还是这般优秀出挑,又是一派赤诚,也待她打心眼里的亲近孝顺。
这样好的茂儿,她如何能不心疼在意
之所以生出留后这个念头,是她当真不舍得自小带大的孙儿就这么绝了后,只是想要为她的茂儿留一丝血脉,也为他们十几年的祖孙之情留一点念想。
至于茂儿若有一丝血脉,不但能够留下府里嫡出这一支的子嗣,也叫殿下看着这个孩子,多记一丝旧情,那倒都是锦上添花,附带着的好处罢了,在老太太这儿,反而要退出一步。
唯一的问题,就是她知道茂儿自小就倔,又为着之前吴家的狐媚子,咬死了不沾女色,恐怕未必甘愿。
也正是为着这个,她之前才一直没有与茂儿提起这事来,便是想着事缓则圆,打算等吴家姑娘的事过去些日子,茂儿也想开些,她这儿再好好挑几个好生养、又青春娇媚的小丫头送去。
她早就与太医打听过,这个毒虽厉害,腿不能动,旁的地儿却都并不妨碍,也不会影响子嗣。
男人嘛,和尚都有想犯戒的呢,茂儿又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只要挑几个出挑有手段的,殷勤小意,说不得便要动了心。
而女色这事,碰了一次,那就是开了荤,往后食髓知味,自个心里就要想着了
就这般,自然而言,才是最好。
但谁曾想,她对茂儿这厢暂且放下不管了,一扭过头,却又发现刚刚接回来,被她寄予厚望的齐君行,却是要比她预料之中的,差了不少。
第一个要命的,就是他并不得殿下看重,莫说像之前对茂儿一般了,便是詹事府里无亲无故的寻常下属,他都远远比不上
詹事府司议郎这个差事,原本就没有什么实职,与宫里的御前行走差不多,全是看着上头太子陛下是否重用。
司议郎,原本就是供殿下清淡论事用的,若是殿下有心在意,常常召唤,甚至与他一道商议大事,这就是简在帝心,日后的股肱心腹,可若是殿下不喜,压根召见都是一次没有,面都见不上,还谈什么心腹重用
踩着茂儿拿命换来的功劳,在殿下面前舍着这张老脸,给他齐君行求来的差事,是叫他去东宫里吃闲饭的吗侯府里难道缺这几口俸粮不成
这个齐君行,分明打小瞧着是个油嘴滑舌的,在庄子上都哄得他老子念念不忘,肚子里也是当真实实在在的读了书,国子监里的课业也是当真不错,唬的她当真以为是个有手段的。
谁知道结果他却都是些小道,正经在殿下跟前,竟是一点不能讨得殿下看重几分
这且罢了,老太太虽暗暗恨不如齐茂行争气,但殿下跟前,并不急于一时,她还算还等得起。
加上齐君行虽在东宫不起眼,但整日从府里大把领着银子,出去赴会参宴,交朋会友。
且他交往的,也都是些权贵世家的子弟,能够这般交游广阔、攒下一份人脉,也是他的本事,总比他爹闷在府里,养一堆闲人整日的吹捧清谈要强些。
才几月功夫,齐君行便在四公八候,文臣武将,家里的后生子弟一个不落,家家都有熟识的人,往来的夫人提起来,也都是夸赞的。
袁老太太也是暗暗满意,觉着单说他这个本事,倒是是比茂儿强一些,甚至还特意叫外头账上多备了银子叫他花用,省的手上不宽泛,出到外头小气。
直到进了夏日,殿下那边却是鲜果子都不枉侯府来送,她觉着不对,又特地叫人出去打听了一遭,这才知道。
这个齐君行哪里是简单的一句交游广阔、他这广阔的已经过分了
他,他连小赵王爷都敢沾惹
那赵王爷是什么人物
赵是国姓,正经的王爷都姓赵,并不必在前头还专门带个姓氏,若是专门提起来赵王爷,那就是专指当初太祖爷起事时,在战场上认下的唯一一个养子,是太祖也账下最凶也是最忠的一条狗,当初开朝封赏,也只有这位养子,破例一道封了一等亲王,老赵王爷去后,也破例降为三等王爵,照旧继在了他的儿子身上。
小赵王爷自然远不及老王爷,谁不知道,这小赵王爷,自有出入宫廷,却是与太子殿下的死敌,当今宫中的大皇子走得最近
齐君行去与赵王爷凑在一处,殿下心里如何能痛快得了
发现了这事,老太太还只以为这齐君行刚刚回京,不知道京中干系,特意将他叫了来,说明其中要害,要他立即与赵王爷撇干净。
但齐君行听了之后,却是要笑不笑,反而立即与她顶了回来“祖母年纪大了,就合该在后院里养养花逗逗鸟,当一个逍逍遥遥的老太君就是了,外头的事儿,有孙儿与父亲在,实在不必您这般什么都放不下心,处处操心。”
说罢之后,更是理也不理,还干脆就这般出了门去
袁老太太叫这话气的愣在当地,半晌都没回过神来
齐君行这个小子只是开始装出一副听话恭敬的模样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