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出重围的封御卓将敌人吓破了胆, 这到底是什么怪物,杀了这么多人都不累的吗
在封御卓周围全是尸体, 他都没有落脚的地方, 尸体层层叠叠,铺了厚厚的一层。封御卓的剑上沾满了血迹,身上也都是血, 他在杀戮状态下不会觉得累,反而会兴奋。
守城的人叫柯承, 是真国的一个年轻将军,封御卓见到他时他已经被生擒,年轻的将军满脸愤恨之色,死死的盯着封御卓, 眼中的血丝爆开一片红。
天边微微发亮,已经是早晨了。
赶紧解决了这边的事,他还要回去陪黎煦溪吃早膳。
把面甲推上去,封御卓走到柯承面前, 他用欣赏的眼光看着柯承,道“朕听说这里的将军叫柯承的时候有些惊讶, 真国年轻将领里你是最杰出的,怎么也不应该来这种地方。”
“别废话了,你这个暴君,要杀要剐给个痛快”柯承怒道。
封御卓不要俘虏,他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把人逼到绝境,变得疯狂, 然后再绝望的死去,凡是封御卓的对手都知道封御卓的为人,所以柯承根本不觉得自己能活下来,他看封御卓一眼都觉得恶心,只想赶紧结束这一切。
“你知道你们真国为什么会亡吗”封御卓擦着自己的剑,微微侧头看柯承。
“我们真国绝对不会亡,你以为你们封国真的能吞并我们国家别做梦了”
“战乱时期,你们不想着一致对外,反而内斗不断,你之所以来这里也是因为内斗的原因吧真可怜,朕很欣赏你,也听过你的威名,你这般的人物最终落得这样一个下场,朕有些感叹,你们真国舍弃人才,又怎么可能强盛的起来你们真国被灭国并不冤。如果你生在封国,一定是第二个平复,可惜了,你生错了地方。看在你不错的份上,我会给你一个体面的死法。”
擦干净了剑,封御卓将剑架在柯承的脖子上,柯承看着他,什么都没有说,因为他无法反驳封御卓,封御卓说的都是事实。
“如果真的有来世,希望你做我封国人。”封御卓的剑刺穿了柯承的心脏,一击毙命,他从来不会凌虐、侮辱敌人,就算他看不起他们,依旧会给他们身为战士的荣誉和尊严,因为他也是战士。
等到封御卓回来的时候黎煦溪还没有醒,封御卓先去洗了澡,换上干净衣服,这才来黎煦溪的房间,他经过大半夜的杀戮,心中的戾气全部宣泄了出来,现在正处在非常平和的状态,见了黎煦溪后,更是觉得平静和温馨。
“小黎,醒醒。”封御卓戳戳黎煦溪的脸颊,把人给弄醒了。
“嗯你回来了”黎煦溪迷迷糊糊的,看到好像是封御卓,又闭上了眼睛。封御卓知道黎煦溪还没有清醒,这副迷糊的样子真是太可爱了,跟打盹的猫一样。
“快起来,该用膳了。”封御卓把被子给黎煦溪掀了,让他起床,黎煦溪也不是想继续睡,只是想眯着眼缓一下刚醒过来的无力感。
从营帐里出来,黎煦溪就见一个方向正在冒着大烟,冲天的烟雾一直连接到了云层上。
“那边怎么了”黎煦溪问封御卓。
“那边的城烧了,尸体太多,挖坑浪费时间,所以还不如把它们焚毁,以后这片土地会变得很肥沃。”封御卓道,尸体不处理容易产生瘟疫,所以战争过后都会有一方人收尸,要么掩埋要么焚烧。
“又死了很多人吗”
“战争总是要死人的,而且他们的死亡是为了更好的以后,他们死的很值。你在同情他们吗小黎,同情敌人是很愚蠢的行为,如果我不杀他们,有一天他们会来杀我。”
“倒不是同情,只是有些感慨。”黎煦溪并不是同情心泛滥的人,他太懂现实和战争的残酷了,所以也只是唏嘘战事的残忍。
“不说这个,这里也没什么好玩的,等会我带你出去看看北边的风景,听说你们的景色不错。”
这次来前线,封御卓的计划时间是两个月,也就是说他会参加几次战争,然后再回去。
在后方的皇城里封御卓待的很不舒服,要不是有黎煦溪,他肯定会烦躁的不成样子,现在来到前线,战斗让他得到了宣泄,回到皇城后他又可以撑很长一段时间。
两人骑马去了外面,距他们军营不远的地方有个小村子,位于山中,靠近一条河流。
在河边有田地,这时候很多人正在田间劳作,孩子们帮不上忙,都聚堆在一边玩耍。
“我小的时候我父皇带我来过这样的地方,我们过去看看。”封御卓下马,带着黎煦溪去了田间地头,锄草的老农看到他们,见他们衣着、气度不凡,也知道他们是大人物,所以对待他们很是小心。
站在封御卓身边,黎煦溪见封御卓跟老农相谈甚欢,封御卓问起收获、赋税、地方官等等平民间常见的问题,老农抽着旱烟一一回答。
聊了一会,封御卓竟然开始帮老农干活,不只是老农,黎煦溪都惊讶了,他真没想到封御卓还会干这种活,封御卓是什么身份,怎么会
见黎煦溪呆呆的看着自己,封御卓知道他在想什么,“当初我做错了事,我父皇让我去干了三个月的活,那时我才八岁,不过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我知道怎么种地,什么时候种什么,什么时候收获,小黎,我是不是很厉害”
最后封御卓还不忘得意的炫耀一番自己知道的多。
“你做错了什么事”总觉得封御卓做错事了老皇帝也不能罚封御卓干活啊。
“我当时不想吃饭,把一碗米粥摔在了地上,我父皇什么都没说,第二天就把我带到了农田里,然后让我在那里干了三个月,每天干不完活不能吃饭,你不知道那段日子我很恨我父皇,一碗粥而已至于吗多少人酒肉臭他不管偏偏要我受罚。”
“然后呢”黎煦溪手边没有工具,他也不想干活,所以就坐在田边监工封御卓。
“等我回去的时候他把我叫到御书房,问我学会了什么。我说学会了种地。他说不对,可是我也不知道除了这我还学会了什么,于是他让我面壁思过一个月,那一个月一天一顿饭,只有米粥,可是我还是不明白。”
“还是我老师可怜我,偷偷对我说了一句话,我才茅塞顿开。”
“他说了什么”黎煦溪看着封御卓挽起袖子后露出的结实手臂,有种力和线条的美感,他也想把自己的身体锻炼成这种样子。
“老师说粮是根本,当时我想一定是我浪费粮食才让父皇生气,所以我去找父皇告诉他我知道我学会了什么,我不应该浪费粮食,因为外面有很多人都吃不饱。可是我父皇说我说的只对了一半,还有一半。”
“另一半是什么”黎煦溪好奇。
“另一半他告诉我,说是责任。”
“责任”
“嗯,因为我是封国的太子,所以我做的事都必须是正确的,不然的话下面效仿我的错误行为,将会为封国带来灾难。我浪费粮食我一个国君都觉得没什么,那么下面的人就会行奢靡浪费之风,他们想酒池肉林肯定会剥削民众,这样会有更多的人挨饿,而饥饿会带来动乱和战争。很小的一件事,但是我父皇却能让我懂的很多道理。”
“你的父皇是个明君,你也是。”黎煦溪对老皇帝很尊敬,有这样的君主,国家怎么可能不强盛人民怎么可能不安康
“我父皇立我当太子,但是我并不想做皇帝,因为担子太重了,我肩负着整个国家的重任,有一段时间我担忧的睡不着,怕自己做不好,会让封国蒙羞,会让我的子民受难。那段时间我在军营里一边忧心一边还要训练,压力大的我甚至想死,后来我找到了发泄这种情绪的办法,那就是杀人。”
“现在还会有这种压力吗如果有的话可以和我说说,虽然我不能为你做什么,可是我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你说出来的话会好受点。”黎煦溪心里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一个有担当又重视责任的男人,他欣赏这样的人。
“没有,因为有你在我身边,我想给你最好的东西想保护你,所以我必须让封国强大起来,只有这样,才不会有任何人让你受委屈。”
“等到你统一了七国,我们就去游遍天下。”黎煦溪知道封御卓一直想和他一起去外面游历,他答应了。
“好,一言为定,看来战争进程要加快了。”封御卓抹了把脸上的汗珠,弄花了脸,可是他不觉得脏,有黎煦溪在旁边看着,他觉得他能踹开牛一个人犁二十亩地,是的,这是黎煦溪给他的自信
出宫两个月后,封御卓和黎煦溪回宫,他们回宫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平复的耳朵里。
自从下了决定,平复就一直在为一件事而努力,那件事是谋反。
谋反不需要太多东西,只需要一样兵力。
自古以来帝王最忌惮的就是手握兵权的元帅和将军,所以国家安定后兔死狗烹,鸟尽弓藏,那些打下江山的功臣是帝王第一个拿来开刀的。
下场好的有个闲职,不好的则是一家老小都不保。由此可见真正能颠覆一个王朝的是兵力,而非其它。
战争再次开始,无数的人冲锋陷阵,战死沙场,这些人里很多都是封御卓的人,平复很聪明,他并没有表现出是针对封御卓的人,而是循环渐进,一点点的借着战争蚕食掉了封御卓的势力。
等到封御卓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毕竟前线太远,平复又控制着消息的传递,所以封御卓再厉害也不可能立马就得到前线的消息。
转眼就是几个月过去,黎煦溪感觉着天气已经不如之前那么热,知道秋天真的来了。
一场秋雨后,天气好像更冷了。
在这里已经待了一年多,黎煦溪还是没有系统的消息,他觉得系统很可能把他给扔在这里了,这感觉真操蛋,他天天都想杀系统。
御书房里,封御卓收到了前线来报,平复没有按照计划继续进攻尊国,反而开始往皇城来,现在已经在半路上,不出三日就能来到皇城
得到消息后封御卓立马就想到了平复想干什么,已经很明显了不是吗战争之际撤离前线反而回皇城,目的根本不需要人猜测。
元帅府里的主子都不见了,只剩下下人,封御卓派去监视的人根本不知道平家的人都躲去了哪里
显然,这是预谋已久的计划,不然的话不会准备的这么充分。
文武百官被紧急召集上朝,知道平复竟然要谋反后所有人哗然,大殿里一下子就炸开了。
“陛下待平家不薄,平复怎么能做出这种事”
“真是狼心狗肺之人啊,我们封国哪点对不起他们平家”
“这可如何是好,平老将军真是糊涂,晚节不保”
“陛下,请您快做决断。”
众人焦急的议论开,封御卓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这些人里肯定有平复的同谋,平老将军人老了反而更狡猾,没有露出蛛丝马迹,所以虽然有些人有重大嫌疑可是封御卓也无法确定他们是不是。
三日后平复到了皇城,到时候封御卓只有十万兵力可用,怎么能敌得过平复的百万雄师可以说封御卓已经陷入了绝地。
“陛下,当前之计是先派人和平元帅沟通,看是不是有什么误会。”一个老臣进言道。
“什么误会他都带着兵回来了,而且陛下事先都不知道,他想干什么这还用说吗”另有年轻的臣子气愤道。
“陛下,平复手下有百万雄兵,而且他还借了尊国和真国的兵,我们和他对上毫无胜算,不如先撤离,然后召集民众,平了这个逆贼”
“这是个办法,为今之计只能如此,如果陛下留下的话太危险了。”
“请陛下暂离皇城,养精蓄锐,也好对付平复那等乱臣贼子”
本来在议论的人都开始劝封御卓离开,是啊,大兵压境,不走就是死,这种时候,封御卓想活命只能逃走。
底下人吵吵嚷嚷,让封御卓的头有些疼,他揉了揉太阳穴,心中生出无尽的暴戾来。他不确定殿中有多少平复的人,但是他可以确定至少有一半都是。
这些人戏演的真好,不过他不怪他们背叛,毕竟有兵权的人才是最强的。此时封御卓在想的是平复这个妇人之仁的人,竟然会为了别国的人而背叛他,他无法理解平复的仁慈之心。
仁慈要对自家人,而不是外人,平复却帮外人,和另外两国联手对付他,想想真是可笑又让人恼火。
“都闭嘴”封御卓怒吼了一声,震的所有人耳膜疼,他们敬畏的低下头,不敢再多言。
“你们宣誓效忠封国,效忠朕,到了现在还算数吗”封御卓的嘴角勾起了一丝阴冷的弧度,只不过没有人看到。
“为了陛下和封国,吾等自肝脑涂地,鞠躬尽瘁”黎丞相高呼道,其他人也跟着他表达忠心。
“好,很好。”封御卓满意的点点头,接着道“退是退不了了,平复想要皇位,肯定不会放过朕还有忠于朕的人。与其让他羞辱朕,不如朕自我了断,保封国的颜面和最后的尊严。”
“陛下,不可啊您不能就这样放弃了。”
“是啊陛下,只要您还活着,一切都有希望。”
一听封御卓竟然要放弃,不少人大惊,赶紧劝他打消这种消积的念头。
“你们在此休息等着朕,等朕回来有事交代。”封御卓站起来,让太监去将大殿的门关上,而他暂时离开了大殿。
殿中的人都很不安,可是他们也不敢妄动。
从大殿中出来,封御卓深吸了一口气,他仰头看着晴朗的天空,这天,怕是要变了。
回到天龙殿,封御卓被愤怒和烦躁折磨的心突然就平静了下来,因为他看到了黎煦溪。
院子里有棵柿子树,并不大,所以结的果子就几个,封御卓知道黎煦溪一直在等着它们熟,现在刚入秋不久,柿子染上了橘色可是并没有熟,黎煦溪正在树边看着它们。
“你再看它们也不会立马就熟。”封御卓抱住黎煦溪,这是他和黎煦溪一起种的树,所以上面结的果子代表的意义自然不一样。
“今天怎么
在封御卓周围全是尸体, 他都没有落脚的地方, 尸体层层叠叠,铺了厚厚的一层。封御卓的剑上沾满了血迹,身上也都是血, 他在杀戮状态下不会觉得累,反而会兴奋。
守城的人叫柯承, 是真国的一个年轻将军,封御卓见到他时他已经被生擒,年轻的将军满脸愤恨之色,死死的盯着封御卓, 眼中的血丝爆开一片红。
天边微微发亮,已经是早晨了。
赶紧解决了这边的事,他还要回去陪黎煦溪吃早膳。
把面甲推上去,封御卓走到柯承面前, 他用欣赏的眼光看着柯承,道“朕听说这里的将军叫柯承的时候有些惊讶, 真国年轻将领里你是最杰出的,怎么也不应该来这种地方。”
“别废话了,你这个暴君,要杀要剐给个痛快”柯承怒道。
封御卓不要俘虏,他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把人逼到绝境,变得疯狂, 然后再绝望的死去,凡是封御卓的对手都知道封御卓的为人,所以柯承根本不觉得自己能活下来,他看封御卓一眼都觉得恶心,只想赶紧结束这一切。
“你知道你们真国为什么会亡吗”封御卓擦着自己的剑,微微侧头看柯承。
“我们真国绝对不会亡,你以为你们封国真的能吞并我们国家别做梦了”
“战乱时期,你们不想着一致对外,反而内斗不断,你之所以来这里也是因为内斗的原因吧真可怜,朕很欣赏你,也听过你的威名,你这般的人物最终落得这样一个下场,朕有些感叹,你们真国舍弃人才,又怎么可能强盛的起来你们真国被灭国并不冤。如果你生在封国,一定是第二个平复,可惜了,你生错了地方。看在你不错的份上,我会给你一个体面的死法。”
擦干净了剑,封御卓将剑架在柯承的脖子上,柯承看着他,什么都没有说,因为他无法反驳封御卓,封御卓说的都是事实。
“如果真的有来世,希望你做我封国人。”封御卓的剑刺穿了柯承的心脏,一击毙命,他从来不会凌虐、侮辱敌人,就算他看不起他们,依旧会给他们身为战士的荣誉和尊严,因为他也是战士。
等到封御卓回来的时候黎煦溪还没有醒,封御卓先去洗了澡,换上干净衣服,这才来黎煦溪的房间,他经过大半夜的杀戮,心中的戾气全部宣泄了出来,现在正处在非常平和的状态,见了黎煦溪后,更是觉得平静和温馨。
“小黎,醒醒。”封御卓戳戳黎煦溪的脸颊,把人给弄醒了。
“嗯你回来了”黎煦溪迷迷糊糊的,看到好像是封御卓,又闭上了眼睛。封御卓知道黎煦溪还没有清醒,这副迷糊的样子真是太可爱了,跟打盹的猫一样。
“快起来,该用膳了。”封御卓把被子给黎煦溪掀了,让他起床,黎煦溪也不是想继续睡,只是想眯着眼缓一下刚醒过来的无力感。
从营帐里出来,黎煦溪就见一个方向正在冒着大烟,冲天的烟雾一直连接到了云层上。
“那边怎么了”黎煦溪问封御卓。
“那边的城烧了,尸体太多,挖坑浪费时间,所以还不如把它们焚毁,以后这片土地会变得很肥沃。”封御卓道,尸体不处理容易产生瘟疫,所以战争过后都会有一方人收尸,要么掩埋要么焚烧。
“又死了很多人吗”
“战争总是要死人的,而且他们的死亡是为了更好的以后,他们死的很值。你在同情他们吗小黎,同情敌人是很愚蠢的行为,如果我不杀他们,有一天他们会来杀我。”
“倒不是同情,只是有些感慨。”黎煦溪并不是同情心泛滥的人,他太懂现实和战争的残酷了,所以也只是唏嘘战事的残忍。
“不说这个,这里也没什么好玩的,等会我带你出去看看北边的风景,听说你们的景色不错。”
这次来前线,封御卓的计划时间是两个月,也就是说他会参加几次战争,然后再回去。
在后方的皇城里封御卓待的很不舒服,要不是有黎煦溪,他肯定会烦躁的不成样子,现在来到前线,战斗让他得到了宣泄,回到皇城后他又可以撑很长一段时间。
两人骑马去了外面,距他们军营不远的地方有个小村子,位于山中,靠近一条河流。
在河边有田地,这时候很多人正在田间劳作,孩子们帮不上忙,都聚堆在一边玩耍。
“我小的时候我父皇带我来过这样的地方,我们过去看看。”封御卓下马,带着黎煦溪去了田间地头,锄草的老农看到他们,见他们衣着、气度不凡,也知道他们是大人物,所以对待他们很是小心。
站在封御卓身边,黎煦溪见封御卓跟老农相谈甚欢,封御卓问起收获、赋税、地方官等等平民间常见的问题,老农抽着旱烟一一回答。
聊了一会,封御卓竟然开始帮老农干活,不只是老农,黎煦溪都惊讶了,他真没想到封御卓还会干这种活,封御卓是什么身份,怎么会
见黎煦溪呆呆的看着自己,封御卓知道他在想什么,“当初我做错了事,我父皇让我去干了三个月的活,那时我才八岁,不过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我知道怎么种地,什么时候种什么,什么时候收获,小黎,我是不是很厉害”
最后封御卓还不忘得意的炫耀一番自己知道的多。
“你做错了什么事”总觉得封御卓做错事了老皇帝也不能罚封御卓干活啊。
“我当时不想吃饭,把一碗米粥摔在了地上,我父皇什么都没说,第二天就把我带到了农田里,然后让我在那里干了三个月,每天干不完活不能吃饭,你不知道那段日子我很恨我父皇,一碗粥而已至于吗多少人酒肉臭他不管偏偏要我受罚。”
“然后呢”黎煦溪手边没有工具,他也不想干活,所以就坐在田边监工封御卓。
“等我回去的时候他把我叫到御书房,问我学会了什么。我说学会了种地。他说不对,可是我也不知道除了这我还学会了什么,于是他让我面壁思过一个月,那一个月一天一顿饭,只有米粥,可是我还是不明白。”
“还是我老师可怜我,偷偷对我说了一句话,我才茅塞顿开。”
“他说了什么”黎煦溪看着封御卓挽起袖子后露出的结实手臂,有种力和线条的美感,他也想把自己的身体锻炼成这种样子。
“老师说粮是根本,当时我想一定是我浪费粮食才让父皇生气,所以我去找父皇告诉他我知道我学会了什么,我不应该浪费粮食,因为外面有很多人都吃不饱。可是我父皇说我说的只对了一半,还有一半。”
“另一半是什么”黎煦溪好奇。
“另一半他告诉我,说是责任。”
“责任”
“嗯,因为我是封国的太子,所以我做的事都必须是正确的,不然的话下面效仿我的错误行为,将会为封国带来灾难。我浪费粮食我一个国君都觉得没什么,那么下面的人就会行奢靡浪费之风,他们想酒池肉林肯定会剥削民众,这样会有更多的人挨饿,而饥饿会带来动乱和战争。很小的一件事,但是我父皇却能让我懂的很多道理。”
“你的父皇是个明君,你也是。”黎煦溪对老皇帝很尊敬,有这样的君主,国家怎么可能不强盛人民怎么可能不安康
“我父皇立我当太子,但是我并不想做皇帝,因为担子太重了,我肩负着整个国家的重任,有一段时间我担忧的睡不着,怕自己做不好,会让封国蒙羞,会让我的子民受难。那段时间我在军营里一边忧心一边还要训练,压力大的我甚至想死,后来我找到了发泄这种情绪的办法,那就是杀人。”
“现在还会有这种压力吗如果有的话可以和我说说,虽然我不能为你做什么,可是我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你说出来的话会好受点。”黎煦溪心里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一个有担当又重视责任的男人,他欣赏这样的人。
“没有,因为有你在我身边,我想给你最好的东西想保护你,所以我必须让封国强大起来,只有这样,才不会有任何人让你受委屈。”
“等到你统一了七国,我们就去游遍天下。”黎煦溪知道封御卓一直想和他一起去外面游历,他答应了。
“好,一言为定,看来战争进程要加快了。”封御卓抹了把脸上的汗珠,弄花了脸,可是他不觉得脏,有黎煦溪在旁边看着,他觉得他能踹开牛一个人犁二十亩地,是的,这是黎煦溪给他的自信
出宫两个月后,封御卓和黎煦溪回宫,他们回宫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平复的耳朵里。
自从下了决定,平复就一直在为一件事而努力,那件事是谋反。
谋反不需要太多东西,只需要一样兵力。
自古以来帝王最忌惮的就是手握兵权的元帅和将军,所以国家安定后兔死狗烹,鸟尽弓藏,那些打下江山的功臣是帝王第一个拿来开刀的。
下场好的有个闲职,不好的则是一家老小都不保。由此可见真正能颠覆一个王朝的是兵力,而非其它。
战争再次开始,无数的人冲锋陷阵,战死沙场,这些人里很多都是封御卓的人,平复很聪明,他并没有表现出是针对封御卓的人,而是循环渐进,一点点的借着战争蚕食掉了封御卓的势力。
等到封御卓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毕竟前线太远,平复又控制着消息的传递,所以封御卓再厉害也不可能立马就得到前线的消息。
转眼就是几个月过去,黎煦溪感觉着天气已经不如之前那么热,知道秋天真的来了。
一场秋雨后,天气好像更冷了。
在这里已经待了一年多,黎煦溪还是没有系统的消息,他觉得系统很可能把他给扔在这里了,这感觉真操蛋,他天天都想杀系统。
御书房里,封御卓收到了前线来报,平复没有按照计划继续进攻尊国,反而开始往皇城来,现在已经在半路上,不出三日就能来到皇城
得到消息后封御卓立马就想到了平复想干什么,已经很明显了不是吗战争之际撤离前线反而回皇城,目的根本不需要人猜测。
元帅府里的主子都不见了,只剩下下人,封御卓派去监视的人根本不知道平家的人都躲去了哪里
显然,这是预谋已久的计划,不然的话不会准备的这么充分。
文武百官被紧急召集上朝,知道平复竟然要谋反后所有人哗然,大殿里一下子就炸开了。
“陛下待平家不薄,平复怎么能做出这种事”
“真是狼心狗肺之人啊,我们封国哪点对不起他们平家”
“这可如何是好,平老将军真是糊涂,晚节不保”
“陛下,请您快做决断。”
众人焦急的议论开,封御卓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这些人里肯定有平复的同谋,平老将军人老了反而更狡猾,没有露出蛛丝马迹,所以虽然有些人有重大嫌疑可是封御卓也无法确定他们是不是。
三日后平复到了皇城,到时候封御卓只有十万兵力可用,怎么能敌得过平复的百万雄师可以说封御卓已经陷入了绝地。
“陛下,当前之计是先派人和平元帅沟通,看是不是有什么误会。”一个老臣进言道。
“什么误会他都带着兵回来了,而且陛下事先都不知道,他想干什么这还用说吗”另有年轻的臣子气愤道。
“陛下,平复手下有百万雄兵,而且他还借了尊国和真国的兵,我们和他对上毫无胜算,不如先撤离,然后召集民众,平了这个逆贼”
“这是个办法,为今之计只能如此,如果陛下留下的话太危险了。”
“请陛下暂离皇城,养精蓄锐,也好对付平复那等乱臣贼子”
本来在议论的人都开始劝封御卓离开,是啊,大兵压境,不走就是死,这种时候,封御卓想活命只能逃走。
底下人吵吵嚷嚷,让封御卓的头有些疼,他揉了揉太阳穴,心中生出无尽的暴戾来。他不确定殿中有多少平复的人,但是他可以确定至少有一半都是。
这些人戏演的真好,不过他不怪他们背叛,毕竟有兵权的人才是最强的。此时封御卓在想的是平复这个妇人之仁的人,竟然会为了别国的人而背叛他,他无法理解平复的仁慈之心。
仁慈要对自家人,而不是外人,平复却帮外人,和另外两国联手对付他,想想真是可笑又让人恼火。
“都闭嘴”封御卓怒吼了一声,震的所有人耳膜疼,他们敬畏的低下头,不敢再多言。
“你们宣誓效忠封国,效忠朕,到了现在还算数吗”封御卓的嘴角勾起了一丝阴冷的弧度,只不过没有人看到。
“为了陛下和封国,吾等自肝脑涂地,鞠躬尽瘁”黎丞相高呼道,其他人也跟着他表达忠心。
“好,很好。”封御卓满意的点点头,接着道“退是退不了了,平复想要皇位,肯定不会放过朕还有忠于朕的人。与其让他羞辱朕,不如朕自我了断,保封国的颜面和最后的尊严。”
“陛下,不可啊您不能就这样放弃了。”
“是啊陛下,只要您还活着,一切都有希望。”
一听封御卓竟然要放弃,不少人大惊,赶紧劝他打消这种消积的念头。
“你们在此休息等着朕,等朕回来有事交代。”封御卓站起来,让太监去将大殿的门关上,而他暂时离开了大殿。
殿中的人都很不安,可是他们也不敢妄动。
从大殿中出来,封御卓深吸了一口气,他仰头看着晴朗的天空,这天,怕是要变了。
回到天龙殿,封御卓被愤怒和烦躁折磨的心突然就平静了下来,因为他看到了黎煦溪。
院子里有棵柿子树,并不大,所以结的果子就几个,封御卓知道黎煦溪一直在等着它们熟,现在刚入秋不久,柿子染上了橘色可是并没有熟,黎煦溪正在树边看着它们。
“你再看它们也不会立马就熟。”封御卓抱住黎煦溪,这是他和黎煦溪一起种的树,所以上面结的果子代表的意义自然不一样。
“今天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