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饶人,想他也快五十岁的年纪,一生劳碌奔波,到了晚年骤然安稳,反而心中空落落的,岁留庸想趁着这把老骨头还中用,照顾王上的后代。

    这三年来王上忙于国政之事,没日没夜的,家事都耽搁了。眼瞧王上都快二十岁了,还没有娶妻立后的意思。岁留庸想着,余青灵与王上多般配啊,若是她能为王上诞下孩子,一定漂亮可爱。

    赵墨只尝了一口,便撂下了碗,“拿出去吧。”

    拿出去岁留庸一愣,抬眼窥向赵墨俊脸,只见神色平静无波,“王上”

    “拿出去。”

    赵墨重复了一遍,不容置疑。

    岁留庸不禁心底狐疑想难不成余姑娘已经嫁人了

    世间阴差阳错莫过于此,他缓缓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把那碗黄金白玉羹端出去了。

    赵墨手肘撑在桌上上,那些奏章,看了半晌,却一个字都看不下去。

    他烦躁地将奏章往桌案上一摔,脊背往后靠,两条胳膊松松地搭在矮椅上,阖上眼眸。

    昏黄的烛影在他脸上跳跃,情绪压抑而克制。

    八月二十九日这天,楚上原在云阳等到了赵墨,越国使臣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五日之后,抵达魏都。

    谁能想到昔年质魏的公子,竟然以这种方式回来了。

    当年赵墨质魏,越国来的使臣便是这位京令尹大人,此后几次邦交往来,也是他,故而魏国朝臣对楚上原已经十分熟稔。

    至于楚上原身边跟随的门客,无人在意。

    这日楚上原出门,前去与魏王和魏相商议议和之事,赵墨却并未跟随,只道“寡人等候楚卿佳音。”

    楚上原拜别赵墨之后,坐着四马并驾的华丽马车,入了魏王宫。

    而赵墨则转身离开了驿馆。

    两国议和,不外乎是城池土地人口之利。

    楚上原能说会道,也没狮子大开口,一副和气模样,唇角翕辟间便将魏相逼得汗如雨下。

    这次云阳交战,不得不说越兵和魏兵皆是今非昔比。

    魏军更擅水战,借丹水之利,有如神助。

    而越兵精锐兵士勇猛,以一当十,名不虚传。

    再说这次的越军主将从皎,比起其兄从慎来丝毫不让,竟把魏成驰打得节节败退。

    八年前的惨败历历在目,魏王感慨六万兵士之殇之余,又思及昔年赵墨质魏时的凄惨往事,心中止不住的后怕。

    比起先王开疆拓土,魏王余钊十分爱好和平,自他登基四年来,只发生过几场规模很小的战争。

    于是与几位重臣商议之后,魏王决定再割让四城之利,与越盟合。

    一块质地上好的魏帛上,已经写满了盟约,魏相执魏国相印和国印,在丝帛的左下角分别印下,就差越国的官印了。

    魏相敛袖,比了一个请的姿势“京令尹大人。”

    楚上原笑着应“好”,一摸袖口,竟然发现空空如也,皱眉道“糟糕,官印落在驿馆了。”

    魏相“”

    楚上原丝毫不觉尴尬,笑眯眯道“不如这样,省得来回奔波折腾,我拿回去盖好印,派人给魏相送回来”

    魏相略微迟疑,和蔼地笑着点头应下,“好。本相在此等候。”

    楚上原回以友好的微笑,而后起身,理好衣衫回下榻的驿馆。

    使臣外出他国代表本国和谈时,一般由其全权代表各自君王,谈说拟约落印一气呵成。只是这次王上也跟来了,楚上原不敢如往日一般独自做主,准备先拿回去给赵墨过目一番。

    魏相看着楚上原离去的背影,微皱眉头。

    这是不满意

    恰在此时,有一门客眼睛滴溜溜地转了一下,踮脚附在他耳边,小声道“某听闻,月前之时,蜀郑齐三国欲与越王结姻亲之好。齐郑二国恨我魏国入骨,而蜀地丰饶,无论越国与哪国相亲相扶,都如虎添翼啊。”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蛊惑“若是越国能与我魏国结亲”

    魏相抚摸胡子的动作一顿,一盏茶之后,启程去了王宫。

    门客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唇角轻勾,后脚便离开了相府,前去南糖巷与贵人相见,取酬金。

章节目录

撩到开国皇帝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三愿大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愿大人并收藏撩到开国皇帝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