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朝帝陵都位于邙山一带, 背山面河,地势开拓, 是风水极好的长眠之地。
这日天气不好,乌云压低,灰蒙蒙一大片, 山风很大, 似是风雨欲来。
帝太子位首引灵,诸侯王执绋于灵柩旁,贵戚与大臣等随后步行,兵士收尾护送。一路上纸钱飞洒,队伍浩浩荡荡。
哀乐与挽歌回荡在山谷中, 不尽绵绵哀戚,半天儿的时候,灵驾到了帝陵, 本应声势浩大的封陵大典一切从俭, 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
出殡大典一切安稳顺利, 回程之时亦是一切从简, 诸人不必再步行, 或坐马车或骑马而行, 速度快了许多。
各国大王所乘坐马车上的旗帜很好分辨。越国黑旗,魏国红旗, 蜀国黄旗,郑国青旗,帝太子旗帜则为白色, 上绣九尾金凤。
不远处的山崖之上,树林青翠阴翳,谢子合佩剑站在一颗茂盛的大树下,隐匿了身形。
虽然各国之间没少做暗杀的事情,但是像这种诸王同聚的大场面,有心照不宣的默认规矩可以明面上唇枪舌剑,不能暗地里下杀手。
兔子急了咬人,狗急了跳墙,人逼急了会拼命。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赵墨的野心已然显露,郑、蜀、魏三国皆是惶恐,在他们想出个法子攻越之前,赵墨要先下手为强,破坏联盟,哪怕不择手段也在所不惜。
更何况,无论如何赵墨都要杀死魏王,今日若是不能成事,等出了洛邑,再想杀魏王就难了。
傍晚的天色阴沉,山风很大,吹得车帘飘忽不定,簌簌作响。
约莫四丈宽的山道上,太子褚河的马车是第一个,越王马车是第二个,四下由从皎骑马率兵保护。
恰在此时,异变突起,伴随着嗖嗖箭羽声与石头滚落的声音,山崖之上忽然顺绳而下许多蒙面死士,提剑朝越王马车所在攻去。
好在马车是加固过的木板,坚硬而厚,强有力的弩箭只嵌入了不足半寸,便卡在木板间,无法再继续穿透。
弩箭的力道很强,车身不停的震颤。
赵墨神色平静低头,手握着漆黑剑柄,腕上稍用力,便听一声悦耳的争鸣,一道银白闪过后,长剑露在眼前。
剑刃又锋又薄,剑身寒光凛冽。
外面马匹嘶鸣,马车横冲乱撞,霎时陷入一片混乱,嘈杂惊慌的声音此起彼伏。
太子褚河面色惨白,手腕颤抖地撩开车帘,看了眼外面的情况,只见那些死士全朝越王马车攻击而去。
他心中顿时安定,松了一口气,十分利落地缩了回去,避而不出。
另一端山崖上,谢子合神色骤然一变。
那些死士来者不善,杀意甚浓,不是他安排的人
一旁副将心急如焚,立刻抱拳请命道“属下去援救王上。”
谢子合负手身后,摇了摇头,“去杀魏王。”
副将不可置信地抬起头,“大人”
“你率兵去救王上,岂不是要暴露身份”谢子合看他一眼。
副将愣了一下,“可是王上”
“有小从将军在,王上必然安然无恙。”
谢子合盯着那路来历不明的死士,眉头紧紧拧起,“去杀魏王,切记,按照先前商定行事,将魏王逼至郑王身旁。”
副将迟钝地反应过来,拱手应“诺”。
等人走了,谢子合站在高处,低头看下方混乱场面,扶额轻叹一口气,王上的担忧果然是对的。
只是今日这死士,无论是哪国安排的,郑国都要背定黑锅了。
彼时,洛邑皇城。
今日阴天,天幕之上无星无月,天色完全暗下来之后,昏黄而压沉。戌时五刻的钟声刚刚响过。
太子褚河与诸侯王迟迟未归,四国王后滞留在宫中,尚未离去。
内外命妇都聚在宣室台里,气氛稍显沉重压抑。
太子妃也察觉了不对,尽力缓和着殿内气氛,轻声宽慰道“今日天气不好,或是殿下与诸王担忧骤降暴雨,在邙山扎帐休息了,诸位莫要担心。”
只是现下这个情况,哪能不担心
余青灵细白手指紧紧攥着茶杯,心不在焉地抿了一口,冰镇过的茶水沁凉,却未能压下心中烦躁。赵墨说他傍晚回来的。
不知为何,她心跳似乎更快了一些。
扑通扑通
每一下都要蹦出胸腔。
“阿真。”余青灵终于忍不住了,压低了声音吩咐道“你去找赵也严将军,问问是怎么个情况。”
赵墨带走了从皎,谢子合也秘密离开了,如今只有赵也严还率领着越军守在洛邑,守在皇城周围。
阿真应下,悄无声息地离去。
另一边,魏王后楚甜的神色亦是不太好看,手掌无意识地搭上了平坦小腹,紧攥衣衫。
她还没有身孕,魏王若是出事,她该如何是好
倒是蜀王后和郑王后淡然一些,她们两人都育有太子,随王上赴帝都之前,早已把国都的一切都安排妥当。
即便王上出了意外,本国朝政也不会动荡,她们亦能安然回国。
阿真很快就回来了,匆匆走到余青灵身边,压低声音道“殿下,奴婢方才一出门,就碰上了赵也严将军派来的兵士。”
余青灵微皱细眉,“派来的兵士”
阿真点头,“是越军无疑。”
四国的兵士很好区分,衣着、发髻、腰牌、口音,都是不一样的,一眼便能看出是不是越军。
余青灵抿了抿红唇,“他说了什么”
阿真欲言又止,抬头看了一眼周围,只见诸人都投来打量目光。四周寂静无声,哪怕压低了声音,依然瞒不过诸人。
余青灵歉意地起身,朝诸夫人行了一礼,转身去了偏间。
这日天气不好,乌云压低,灰蒙蒙一大片, 山风很大, 似是风雨欲来。
帝太子位首引灵,诸侯王执绋于灵柩旁,贵戚与大臣等随后步行,兵士收尾护送。一路上纸钱飞洒,队伍浩浩荡荡。
哀乐与挽歌回荡在山谷中, 不尽绵绵哀戚,半天儿的时候,灵驾到了帝陵, 本应声势浩大的封陵大典一切从俭, 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
出殡大典一切安稳顺利, 回程之时亦是一切从简, 诸人不必再步行, 或坐马车或骑马而行, 速度快了许多。
各国大王所乘坐马车上的旗帜很好分辨。越国黑旗,魏国红旗, 蜀国黄旗,郑国青旗,帝太子旗帜则为白色, 上绣九尾金凤。
不远处的山崖之上,树林青翠阴翳,谢子合佩剑站在一颗茂盛的大树下,隐匿了身形。
虽然各国之间没少做暗杀的事情,但是像这种诸王同聚的大场面,有心照不宣的默认规矩可以明面上唇枪舌剑,不能暗地里下杀手。
兔子急了咬人,狗急了跳墙,人逼急了会拼命。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赵墨的野心已然显露,郑、蜀、魏三国皆是惶恐,在他们想出个法子攻越之前,赵墨要先下手为强,破坏联盟,哪怕不择手段也在所不惜。
更何况,无论如何赵墨都要杀死魏王,今日若是不能成事,等出了洛邑,再想杀魏王就难了。
傍晚的天色阴沉,山风很大,吹得车帘飘忽不定,簌簌作响。
约莫四丈宽的山道上,太子褚河的马车是第一个,越王马车是第二个,四下由从皎骑马率兵保护。
恰在此时,异变突起,伴随着嗖嗖箭羽声与石头滚落的声音,山崖之上忽然顺绳而下许多蒙面死士,提剑朝越王马车所在攻去。
好在马车是加固过的木板,坚硬而厚,强有力的弩箭只嵌入了不足半寸,便卡在木板间,无法再继续穿透。
弩箭的力道很强,车身不停的震颤。
赵墨神色平静低头,手握着漆黑剑柄,腕上稍用力,便听一声悦耳的争鸣,一道银白闪过后,长剑露在眼前。
剑刃又锋又薄,剑身寒光凛冽。
外面马匹嘶鸣,马车横冲乱撞,霎时陷入一片混乱,嘈杂惊慌的声音此起彼伏。
太子褚河面色惨白,手腕颤抖地撩开车帘,看了眼外面的情况,只见那些死士全朝越王马车攻击而去。
他心中顿时安定,松了一口气,十分利落地缩了回去,避而不出。
另一端山崖上,谢子合神色骤然一变。
那些死士来者不善,杀意甚浓,不是他安排的人
一旁副将心急如焚,立刻抱拳请命道“属下去援救王上。”
谢子合负手身后,摇了摇头,“去杀魏王。”
副将不可置信地抬起头,“大人”
“你率兵去救王上,岂不是要暴露身份”谢子合看他一眼。
副将愣了一下,“可是王上”
“有小从将军在,王上必然安然无恙。”
谢子合盯着那路来历不明的死士,眉头紧紧拧起,“去杀魏王,切记,按照先前商定行事,将魏王逼至郑王身旁。”
副将迟钝地反应过来,拱手应“诺”。
等人走了,谢子合站在高处,低头看下方混乱场面,扶额轻叹一口气,王上的担忧果然是对的。
只是今日这死士,无论是哪国安排的,郑国都要背定黑锅了。
彼时,洛邑皇城。
今日阴天,天幕之上无星无月,天色完全暗下来之后,昏黄而压沉。戌时五刻的钟声刚刚响过。
太子褚河与诸侯王迟迟未归,四国王后滞留在宫中,尚未离去。
内外命妇都聚在宣室台里,气氛稍显沉重压抑。
太子妃也察觉了不对,尽力缓和着殿内气氛,轻声宽慰道“今日天气不好,或是殿下与诸王担忧骤降暴雨,在邙山扎帐休息了,诸位莫要担心。”
只是现下这个情况,哪能不担心
余青灵细白手指紧紧攥着茶杯,心不在焉地抿了一口,冰镇过的茶水沁凉,却未能压下心中烦躁。赵墨说他傍晚回来的。
不知为何,她心跳似乎更快了一些。
扑通扑通
每一下都要蹦出胸腔。
“阿真。”余青灵终于忍不住了,压低了声音吩咐道“你去找赵也严将军,问问是怎么个情况。”
赵墨带走了从皎,谢子合也秘密离开了,如今只有赵也严还率领着越军守在洛邑,守在皇城周围。
阿真应下,悄无声息地离去。
另一边,魏王后楚甜的神色亦是不太好看,手掌无意识地搭上了平坦小腹,紧攥衣衫。
她还没有身孕,魏王若是出事,她该如何是好
倒是蜀王后和郑王后淡然一些,她们两人都育有太子,随王上赴帝都之前,早已把国都的一切都安排妥当。
即便王上出了意外,本国朝政也不会动荡,她们亦能安然回国。
阿真很快就回来了,匆匆走到余青灵身边,压低声音道“殿下,奴婢方才一出门,就碰上了赵也严将军派来的兵士。”
余青灵微皱细眉,“派来的兵士”
阿真点头,“是越军无疑。”
四国的兵士很好区分,衣着、发髻、腰牌、口音,都是不一样的,一眼便能看出是不是越军。
余青灵抿了抿红唇,“他说了什么”
阿真欲言又止,抬头看了一眼周围,只见诸人都投来打量目光。四周寂静无声,哪怕压低了声音,依然瞒不过诸人。
余青灵歉意地起身,朝诸夫人行了一礼,转身去了偏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