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佩质地漆黑细腻, 泛着淡淡莹润光泽,九龙盘旋往上, 似要挣破玉壁而出。其形其态,都是难得的珍品。
赵墨似乎是在品鉴。
这块墨玉佩,让他想起了一件往事。
十六岁生辰那年, 余青灵曾送过他一块墨玉佩, 玉的墨色漆黑,触手光滑,但细细端详一番便能看出端倪。
玉是假的,里面沁的墨色。
赵墨记得那天的天气很好,碧空万里, 小姑娘眉眼弯弯,兴高采烈的,似乎没有发现不妥, 只笑吟吟地将那块玉佩戴到了他身上。
她说是爹爹书房收藏的宝玉, 拿去请工匠雕了整整三个月, 才得了这么一块。
赵墨自然不会破坏气氛, 也不会告诉余青灵那块玉是假的。他心里想, 应当是那位工匠狡诈, 偷偷将用假玉换掉了真玉,骗了小姑娘。
除此之外, 并未做深想。
时至今日,赵墨也没告诉过余青灵,那块玉佩有问题。
后来回到燕京, 每日里刀光剑影里来去,那块墨玉佩也意外丢了,再之后的很长一段日子里,赵墨都时常多想,是不是上天早有暗示。
玉丢了,人也不在了。
那时候赵墨才发现,除了那五载记忆,她竟然没能在世上留下一点念想。
然而世事无常,今岁回望,那段思念辗转的日子,反而成了虚幻一场。
彼时的赵墨还不知道,因为那块墨玉佩,因为他善意的隐瞒,在不久以后,会掀起一场几乎令他后悔终身的波澜。
苏湄瞧见赵墨眼底温和光色,莞尔一笑。
从余青灵的位置瞧过去,两人对面而站,如眉眼传情,刺眼至极。
苏湄被人称为先生,确实有才华,十三岁时便能工笔帮父亲著书立书,十六岁时随兄长游学西域三十六国,学问远胜许多青云馆士子。
一旁的侍女有些羡慕道“姑娘有所不知,苏五姑娘尚未及笄之年,美名远扬千里,前来求娶之人络绎不绝,几乎要踏破定阳侯府半个门槛呢。”
为何说是半个呢。
因为定阳侯府还有一位三姑娘,苏沅。
可惜这位苏三姑娘身体不太好,十六岁便香消玉殒了。
余青灵握着扇子轻摇,清浅一笑,“是么。”
她眉眼娇艳,神韵灵动,侍女一时看得失神,待反应过来,连连懊恼失言。面前这位姑娘一看便是出身高门望族,怎会如她一般羡慕苏五姑娘
余青灵对着铜镜,白皙手指轻轻抹过,重新点了口脂,原本缀在辫子上的珠玉宝石,被她换成了绿色宝石,耳上那对粉玉耳坠,也换成了翡翠玉滴。
若不是现下无法换衣,怕是身上罗裙也想换成绿色。
郑娘“”
倒是她多忧了,小主上一向是张扬的脾性,怎会被苏湄压过一头。
原陵君和楚姜悉心教导的女儿,才学自然不在话下,书读万卷,文阅千章。
少时爹娘的耳濡目染,让余青灵对朝政十分敏锐,或许也是她的天赋。
只是余青灵的容貌太盛,很容易让人忽略她的满腹才华。
余青灵对着铜镜细看一番,满意扬唇一笑,不慌不忙地吩咐侍人,“去拿男子佩戴的玉饰。”
君子之德如玉,温润有泽,仁义有度。
红玉为稀,墨玉为珍,白玉为宝,青玉次之。
余青灵手托雪腮,不慌不忙地挑了一只碧玉发冠,绿色清脆,在阳光下透出清亮的颜色。
她命人把碧玉冠装进一只精致檀木匣子里,这才缓缓朝楼下走去。
楼下大堂,苏湄视线下移,正好落在赵墨的腰际。
他今日身着便服,没戴繁复的佩饰,腰间只悬了一对云纹白玉佩和一柄凛凛长剑。
苏湄取出匣子里的墨玉佩,胆子又大了些,挪步上前。
“苏湄给王上戴上可好”
赵墨眉头微皱,没有说话,身后的内侍上前一步,拦住了苏湄,笑眯眯道“五姑娘将玉佩交给奴就好。”
苏湄愣了一下,旋即落落大方地将那块玉佩放回了匣子,歉意地屈膝行礼,轻声道“是苏眉僭越了。”
她容貌生得清丽,杏眼樱唇,薄施粉黛,一袭雅致的月白罗裙,青丝一束戴玉冠,有出尘之意。
知书达礼的模样,很难让人心生责怪。
赵墨淡淡一声“无妨”,面上情绪没变,唇角依然勾着三分笑,却莫名透着冷淡疏离。
话音刚落,便听见一道女子清脆笑声响起,似乎是从二楼传来。
诸人抬头看去,只见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女提裙缓缓走下来,偏头与旁边的婢女说话。她容貌生得极美,明艳夺目,唇角梨涡若隐若现,平添几分稚气和可爱。
正应了楚上原那句,天下公主姝色者,莫过于魏公主余翘。
苏长叶眼里惊艳之意,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少有男子能免俗。
瞧见二哥的神色,苏湄微蹙细眉,下意识地朝赵墨看去。
只见他的视线也凝在那位姑娘身上。
苏湄心中十分不耻,一身美艳皮囊而已,到头来还不是黄土一抔。就像她那可怜的三姐,容貌美极,偏偏脑子不聪敏,早早枉死也不算委屈。
然而这世上男子,大多好色之徒,苏湄偏头看向谢子合,意外地发现,一向喜好美人的谢大人,神情竟然最为平静。
殊不知谢子合哪敢多看,这位可是王上的妻子。
臣下觊觎君上之妻,不是嫌命长么。
只有苏长叶久久未回燕京,没见过余青灵,才敢这般无所顾忌地显露惊艳之意。
谢子合朝余青灵敛袖行礼,手肘无意撞了苏长叶一下,朗笑道“臣见过王后。”
王后
苏湄愣住,神色僵硬。
苏长叶心中一凛,很快回神,有些遗憾地收回了凝视之意。
赵墨视线落在她辫子上碧色宝石和耳垂上的翠玉耳坠,漆黑眼眸微眯。
他怎么记得,出宫之前,她发上珠玉不是这个
余青灵走到赵墨身边。
周围的内侍十分有眼色地弯腰往后退去,让出一片空地。
余青灵十分自然地与赵墨并肩而站,视线从苏湄身上划过,若有若无一笑。
“苏五姑娘”她尾音微扬。
余青灵身上的压迫感太强了,往那一站便是娇贵明媚,耀目不可逼视,尤其是她的眼神,仿佛是在打量物件一般。
苏湄是世家贵女,自幼受人追捧,何曾被人如此挑剔,一股屈辱之感油然而生,脸色也变得不自然了。
她强做镇定,硬着头皮道“是。”
余青灵嗯了一声,没再看她,而是缓缓转过身,微抬了辫子上的绿宝石给赵墨看,语调娇糯而软。
“这里的绿宝石和碧玉翡翠,都是上上乘的绿色,王上瞧瞧,妾身戴着可好看”
赵墨“”
她乌黑青丝上戴满了碧色珠玉,深浅不一,在阳光下折射出翠绿的颜色。
苏湄脸上的血色褪去。
苏长叶也听懂了深意,明目张胆地嘲讽王上,这位魏公主当真古往今来第一人。
不过这世间男女之事最难解,王上乐意宠着,这几分不敬,便是夫妻情趣。
谢子合神色十分淡定,魏公主的脾气娇纵,任性且善妒,不是一天两天了。
余青灵也没指望赵墨说出所以然来,深呼吸一口气,压下那些微恼的情绪,尽量平静。
她伸手接过郑娘递过来的精致木匣,眉眼弯弯道“妾身也给王上挑了一个礼物。”
赵墨眉梢微挑,“礼物”
余青灵眉眼甜美,“是呢。”
岁留庸感动不已,余姑娘自幼挂念他们王上,心地赤诚而善。他连忙上前接过,珍视地抱在了怀里。
而苏湄送的那只墨玉佩,不知被那个无名无姓的内侍抱走了。
谢子合握拳抵唇,轻咳一声,合时宜地开口道“苏兄与苏五姑娘这些年游行西域,收获颇丰,带回了许多食物与种子,不如王上王后,与臣随苏兄移步定阳侯府一观”
赵墨“嗯”了一声,“走吧。”
定阳侯府离乌南巷不算远,坐马车只要一刻钟的时间。
马车里。
赵墨坐在垫子上,两条长腿松散半支,好笑地伸手去扯她发上珠翠,“怎么醋性这么大”
余青灵气恼地拍开他手,“啪”的一声,甚是清脆。
“玉佩是定情之物,王上不知避嫌,怎么还怪我吃醋”
赵墨也没恼,笑着收回了手,别有深意问“玉佩是定情之物”
“是啊。”
余青灵抿了抿红唇,气愤道“我方才在二楼亲耳朵听,苏湄送谢子合墨玉砚台,却送你墨玉佩,分明心怀不轨。”
赵墨好脾气一笑,“我这不是没戴么”
余青灵话音一噎,觉得他不知悔改,不高兴道“收下也不行。”
赵墨没接话茬,而是长臂一揽就将她抱坐在腿上,问道“玉佩怎么个定情法,你说说。”
余青灵奇怪地看他一眼,“女子送男子玉佩,乃是爱慕,男子送女子贴身玉佩,是求娶之意。”
顿了顿,有些迟疑问“越国难道不是如此么”
赵墨眉眼舒展含笑,“爱慕之意啊。”
对于十三岁的余青灵就已经爱慕他这件事,赵墨十分受用。
“是呀。”
余青灵点了点头,和赵墨前言不搭后语,“苏湄明知谢子合与蜀公主新婚燕尔,却故意提起苏三姑娘,分明心思不纯,挑拨离间。”
赵墨嗯了一声,倒是没否认。
在场的几个人,都在朝堂弄权,一颗心掰成七瓣用,怎么会看不透苏湄心思。
赵墨不太想提别人,懒洋洋捏她手指,话锋一转,“送我一块玉佩。”
余青灵愣了一下,“我”
谁曾想,赵墨毫不知羞,不仅讨要礼物,甚至还提起了要求,图样要亲手绘,玉结要亲手打。
余青灵被他弄得脾气不上不下,冷不丁开口“你是不是还想要我亲手雕刻的”
赵墨嗓音慢悠悠,“也行。”
余青灵心口一堵,半晌憋出三个字,“想得美。”
赵墨低声闷笑
赵墨似乎是在品鉴。
这块墨玉佩,让他想起了一件往事。
十六岁生辰那年, 余青灵曾送过他一块墨玉佩, 玉的墨色漆黑,触手光滑,但细细端详一番便能看出端倪。
玉是假的,里面沁的墨色。
赵墨记得那天的天气很好,碧空万里, 小姑娘眉眼弯弯,兴高采烈的,似乎没有发现不妥, 只笑吟吟地将那块玉佩戴到了他身上。
她说是爹爹书房收藏的宝玉, 拿去请工匠雕了整整三个月, 才得了这么一块。
赵墨自然不会破坏气氛, 也不会告诉余青灵那块玉是假的。他心里想, 应当是那位工匠狡诈, 偷偷将用假玉换掉了真玉,骗了小姑娘。
除此之外, 并未做深想。
时至今日,赵墨也没告诉过余青灵,那块玉佩有问题。
后来回到燕京, 每日里刀光剑影里来去,那块墨玉佩也意外丢了,再之后的很长一段日子里,赵墨都时常多想,是不是上天早有暗示。
玉丢了,人也不在了。
那时候赵墨才发现,除了那五载记忆,她竟然没能在世上留下一点念想。
然而世事无常,今岁回望,那段思念辗转的日子,反而成了虚幻一场。
彼时的赵墨还不知道,因为那块墨玉佩,因为他善意的隐瞒,在不久以后,会掀起一场几乎令他后悔终身的波澜。
苏湄瞧见赵墨眼底温和光色,莞尔一笑。
从余青灵的位置瞧过去,两人对面而站,如眉眼传情,刺眼至极。
苏湄被人称为先生,确实有才华,十三岁时便能工笔帮父亲著书立书,十六岁时随兄长游学西域三十六国,学问远胜许多青云馆士子。
一旁的侍女有些羡慕道“姑娘有所不知,苏五姑娘尚未及笄之年,美名远扬千里,前来求娶之人络绎不绝,几乎要踏破定阳侯府半个门槛呢。”
为何说是半个呢。
因为定阳侯府还有一位三姑娘,苏沅。
可惜这位苏三姑娘身体不太好,十六岁便香消玉殒了。
余青灵握着扇子轻摇,清浅一笑,“是么。”
她眉眼娇艳,神韵灵动,侍女一时看得失神,待反应过来,连连懊恼失言。面前这位姑娘一看便是出身高门望族,怎会如她一般羡慕苏五姑娘
余青灵对着铜镜,白皙手指轻轻抹过,重新点了口脂,原本缀在辫子上的珠玉宝石,被她换成了绿色宝石,耳上那对粉玉耳坠,也换成了翡翠玉滴。
若不是现下无法换衣,怕是身上罗裙也想换成绿色。
郑娘“”
倒是她多忧了,小主上一向是张扬的脾性,怎会被苏湄压过一头。
原陵君和楚姜悉心教导的女儿,才学自然不在话下,书读万卷,文阅千章。
少时爹娘的耳濡目染,让余青灵对朝政十分敏锐,或许也是她的天赋。
只是余青灵的容貌太盛,很容易让人忽略她的满腹才华。
余青灵对着铜镜细看一番,满意扬唇一笑,不慌不忙地吩咐侍人,“去拿男子佩戴的玉饰。”
君子之德如玉,温润有泽,仁义有度。
红玉为稀,墨玉为珍,白玉为宝,青玉次之。
余青灵手托雪腮,不慌不忙地挑了一只碧玉发冠,绿色清脆,在阳光下透出清亮的颜色。
她命人把碧玉冠装进一只精致檀木匣子里,这才缓缓朝楼下走去。
楼下大堂,苏湄视线下移,正好落在赵墨的腰际。
他今日身着便服,没戴繁复的佩饰,腰间只悬了一对云纹白玉佩和一柄凛凛长剑。
苏湄取出匣子里的墨玉佩,胆子又大了些,挪步上前。
“苏湄给王上戴上可好”
赵墨眉头微皱,没有说话,身后的内侍上前一步,拦住了苏湄,笑眯眯道“五姑娘将玉佩交给奴就好。”
苏湄愣了一下,旋即落落大方地将那块玉佩放回了匣子,歉意地屈膝行礼,轻声道“是苏眉僭越了。”
她容貌生得清丽,杏眼樱唇,薄施粉黛,一袭雅致的月白罗裙,青丝一束戴玉冠,有出尘之意。
知书达礼的模样,很难让人心生责怪。
赵墨淡淡一声“无妨”,面上情绪没变,唇角依然勾着三分笑,却莫名透着冷淡疏离。
话音刚落,便听见一道女子清脆笑声响起,似乎是从二楼传来。
诸人抬头看去,只见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女提裙缓缓走下来,偏头与旁边的婢女说话。她容貌生得极美,明艳夺目,唇角梨涡若隐若现,平添几分稚气和可爱。
正应了楚上原那句,天下公主姝色者,莫过于魏公主余翘。
苏长叶眼里惊艳之意,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少有男子能免俗。
瞧见二哥的神色,苏湄微蹙细眉,下意识地朝赵墨看去。
只见他的视线也凝在那位姑娘身上。
苏湄心中十分不耻,一身美艳皮囊而已,到头来还不是黄土一抔。就像她那可怜的三姐,容貌美极,偏偏脑子不聪敏,早早枉死也不算委屈。
然而这世上男子,大多好色之徒,苏湄偏头看向谢子合,意外地发现,一向喜好美人的谢大人,神情竟然最为平静。
殊不知谢子合哪敢多看,这位可是王上的妻子。
臣下觊觎君上之妻,不是嫌命长么。
只有苏长叶久久未回燕京,没见过余青灵,才敢这般无所顾忌地显露惊艳之意。
谢子合朝余青灵敛袖行礼,手肘无意撞了苏长叶一下,朗笑道“臣见过王后。”
王后
苏湄愣住,神色僵硬。
苏长叶心中一凛,很快回神,有些遗憾地收回了凝视之意。
赵墨视线落在她辫子上碧色宝石和耳垂上的翠玉耳坠,漆黑眼眸微眯。
他怎么记得,出宫之前,她发上珠玉不是这个
余青灵走到赵墨身边。
周围的内侍十分有眼色地弯腰往后退去,让出一片空地。
余青灵十分自然地与赵墨并肩而站,视线从苏湄身上划过,若有若无一笑。
“苏五姑娘”她尾音微扬。
余青灵身上的压迫感太强了,往那一站便是娇贵明媚,耀目不可逼视,尤其是她的眼神,仿佛是在打量物件一般。
苏湄是世家贵女,自幼受人追捧,何曾被人如此挑剔,一股屈辱之感油然而生,脸色也变得不自然了。
她强做镇定,硬着头皮道“是。”
余青灵嗯了一声,没再看她,而是缓缓转过身,微抬了辫子上的绿宝石给赵墨看,语调娇糯而软。
“这里的绿宝石和碧玉翡翠,都是上上乘的绿色,王上瞧瞧,妾身戴着可好看”
赵墨“”
她乌黑青丝上戴满了碧色珠玉,深浅不一,在阳光下折射出翠绿的颜色。
苏湄脸上的血色褪去。
苏长叶也听懂了深意,明目张胆地嘲讽王上,这位魏公主当真古往今来第一人。
不过这世间男女之事最难解,王上乐意宠着,这几分不敬,便是夫妻情趣。
谢子合神色十分淡定,魏公主的脾气娇纵,任性且善妒,不是一天两天了。
余青灵也没指望赵墨说出所以然来,深呼吸一口气,压下那些微恼的情绪,尽量平静。
她伸手接过郑娘递过来的精致木匣,眉眼弯弯道“妾身也给王上挑了一个礼物。”
赵墨眉梢微挑,“礼物”
余青灵眉眼甜美,“是呢。”
岁留庸感动不已,余姑娘自幼挂念他们王上,心地赤诚而善。他连忙上前接过,珍视地抱在了怀里。
而苏湄送的那只墨玉佩,不知被那个无名无姓的内侍抱走了。
谢子合握拳抵唇,轻咳一声,合时宜地开口道“苏兄与苏五姑娘这些年游行西域,收获颇丰,带回了许多食物与种子,不如王上王后,与臣随苏兄移步定阳侯府一观”
赵墨“嗯”了一声,“走吧。”
定阳侯府离乌南巷不算远,坐马车只要一刻钟的时间。
马车里。
赵墨坐在垫子上,两条长腿松散半支,好笑地伸手去扯她发上珠翠,“怎么醋性这么大”
余青灵气恼地拍开他手,“啪”的一声,甚是清脆。
“玉佩是定情之物,王上不知避嫌,怎么还怪我吃醋”
赵墨也没恼,笑着收回了手,别有深意问“玉佩是定情之物”
“是啊。”
余青灵抿了抿红唇,气愤道“我方才在二楼亲耳朵听,苏湄送谢子合墨玉砚台,却送你墨玉佩,分明心怀不轨。”
赵墨好脾气一笑,“我这不是没戴么”
余青灵话音一噎,觉得他不知悔改,不高兴道“收下也不行。”
赵墨没接话茬,而是长臂一揽就将她抱坐在腿上,问道“玉佩怎么个定情法,你说说。”
余青灵奇怪地看他一眼,“女子送男子玉佩,乃是爱慕,男子送女子贴身玉佩,是求娶之意。”
顿了顿,有些迟疑问“越国难道不是如此么”
赵墨眉眼舒展含笑,“爱慕之意啊。”
对于十三岁的余青灵就已经爱慕他这件事,赵墨十分受用。
“是呀。”
余青灵点了点头,和赵墨前言不搭后语,“苏湄明知谢子合与蜀公主新婚燕尔,却故意提起苏三姑娘,分明心思不纯,挑拨离间。”
赵墨嗯了一声,倒是没否认。
在场的几个人,都在朝堂弄权,一颗心掰成七瓣用,怎么会看不透苏湄心思。
赵墨不太想提别人,懒洋洋捏她手指,话锋一转,“送我一块玉佩。”
余青灵愣了一下,“我”
谁曾想,赵墨毫不知羞,不仅讨要礼物,甚至还提起了要求,图样要亲手绘,玉结要亲手打。
余青灵被他弄得脾气不上不下,冷不丁开口“你是不是还想要我亲手雕刻的”
赵墨嗓音慢悠悠,“也行。”
余青灵心口一堵,半晌憋出三个字,“想得美。”
赵墨低声闷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