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帷幕,二皇子和六皇子俱是受到了相应的惩罚。二皇子被废除宗籍贬为庶人,元嘉帝将他派到皇陵看守陵园,全家也被看守起来。而他的母妃娴贵妃也被夺了品级,降为无品级的嫔妃,二皇子一党自此在朝中分崩离析。

    至于六皇子,元嘉帝对他的处罚极为严厉,不仅将他褫夺了封号,废除了宗籍还将他圈禁了起来。六皇子本在朝臣文士间有些名望,此事一出,众学子对他口诛笔伐,他心心念念在文人中培养的好名声也付之一炬,这对极重名声的六皇子来说打击不可谓不大。

    自此这两位皇子算是正式退出了争夺储位的行列。而跟着这两位皇子的官员也作鸟兽散,许是元嘉帝被这两个大的儿子伤了心,倒是开始越发宠爱起那几个小的皇子来。

    宫中的一系列改变对于林家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只是在黛玉生辰的这天,宫中来了传旨的太监,林如海被一道圣旨封为了翰林院的侍讲学士,官拜正三品。

    一跃成为正三品的侍讲学士,林家自是一番喜气洋洋的景象。

    林如海也知这其中或许是因为元嘉帝对他的补偿,但背后总少不了徒晏清的周旋。翰林院虽然清闲无实权,但有句话叫“非翰林不入内阁”,如今对于在风波中还未平息的他来说,在这个位置反而最好。

    下午贾家那里就派了人过来,林如海亲自送了黛玉过去。这次林如海过去,算是正式的拜见了,贾赦贾政亲迎不说,家中还拜了宴席。

    贾家做为林家的姻亲,这次得消息倒是很快,实在是这次的“盐引案”牵连过深,连贾政这种清水衙门的闲人都受到了影响。初始听见负责这案子的人是林如海时,贾政就有些心慌,实在是怕林如海有个万一会牵连到他们贾家和他。因此贾敏他们在贾家的那些日子,他便有些冷着他们,也并不与他们亲近。

    如今林如海成为翰林院的侍讲学士,虽是没什么实权,但是翰林学士的名头说出去就让人觉得清高,也恰恰是贾政所求却求不来的,因此这次林如海来,贾政倒是十分的殷勤。

    众人用完了宴席,女眷们自是跟着贾史氏去了她那里,只剩下贾赦贾政并贾瑾宝玉几兄弟。贾赦一向就不喜欢这个有些清高的妹夫,也自认跟林如海相处不来,便也借口院里有事,带着贾链就走了。

    只剩下贾政并贾瑾兄弟三人。

    几人进了贾政在荣国府的正间书房中,贾政施施然的就坐在了首席,正要招呼林如海坐下,却听林如海说道“二内兄可是一直居荣国府正院”

    贾政有些不明所以,下意识的回道“正是”

    林如海又道“我明明记得这袭爵的是大内兄才是,何是二内兄居于这正房之中”

    贾政脸色突的一变,连带着在场的气氛也是一滞。

    贾瑾心中暗笑,他这姑父倒是口锋犀利,应是从贾敏那里听见什么了,这是要来回敬他这位父亲对他妻儿的“关照”了。

    林如海倒是全然不在意贾政忽青忽白的脸色,继续说道“哎呀,看我这个记性,如今岳母安在,二内兄自是住得上正房的”

    林如海话中的讥诮之意贾政不是听不出来,只是他也不知道如何就得罪了这位妹夫,又没有可以反驳他的话,于是讷讷的便未多说什么,只是心头却似是压了份无名的怒火。

    林如海也不理会贾政的情绪,倒是自顾自的询问起贾珠贾瑾的学业。他原以为贾珠身子孱弱,于读书一道算是没有希望了,却不想贾珠的学识还不错,回答他的问题亦是回答的井井有条。虽然身体所限,于科举一道无望,但他想贾珠或是可以在教书育人一道有所发展。

    而贾瑾自是不用说,本身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林如海与他一问一答间也是越来越随意。若不是时间有限,林如海倒是起了跟他促膝长谈的心思。

    等最后才轮到了宝玉,宝玉白着张小脸站着林如海面前,颤微微道“请,请林姑父赐教”

    林如海一见他的样子就知道他水平如何,他也没为难他,只要他背一段论语即可。

    即使是这样简单的问题,宝玉答得也啃啃巴巴。等宝玉答完,别说贾政的气的皱眉,就是贾珠贾瑾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他这二哥的水平实在是太差,有点丢人哪

    林如海倒是浑不在意,反倒是转过头来劝勉了宝玉几句。又转过头来对贾政道“二内兄不必在意,许是我这题目有些为难宝玉了”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似是将贾政心中那点无名的怒火点燃一般。他登时就从椅子上站起,指着宝玉的鼻子就想开骂,只是好歹还知道林如海在,便没有完全发作出来。

章节目录

红楼之我哥哥叫贾宝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守住本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守住本兮并收藏红楼之我哥哥叫贾宝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