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的人知道,食物就这么多,再来人怕是不够分了,开始警惕地盯着后来的人。

    李嫣然见状又跟车夫说了几句,车夫依照她的意思继续喊“咱的食物就这么多,后边的也别急,夫人一会儿就差人回府让人来施粥。若是你们再乱来的话,我们这就把守城的士兵叫来把你们赶走,到时候你们什么都吃不到”

    恩威并施,给了块甜头又打了一棒子,前边来的人为了能先得到救命的粮食都自觉地提醒起后来的人来。而后来的人也怕前边的人拿不到食物跟他们拼命,不敢轻举妄动。

    见到大家真的安静下来之后,李嫣然才缓缓开口“现在我要问第一个问题,我让你们回答的时候,你们再举手,我会挑人起来答,明白吗”

    “明白”

    流民们七嘴八舌地说道。

    李嫣然点了点头“你们都是从哪来的你来说。”

    李嫣然随便点了一个抱着小孩离马车最近的妇人。

    “回夫人,我是顾河人,但是是靠着淮阳这一侧,本是属于大庆管辖,但毕竟隔了一条河。前不久淮阳跟大庆宣战,其实他们早就派人把我们这儿占了。

    听说被俘的百姓都得被赶到后方挖矿,我男人会水,就连夜带着儿子跑了出来。可惜跑到一半被发现了,我男人被捉回去了,只有我们孤儿寡母跑了出来。

    也不知道去哪里,就跟着他们一路北上,来了玉京。”

    “你们走了几天了”

    妇人掐着指头数了数,回道“路上走了二十六天了,中途遇见暴雨停了几天。”

    “那你们中途就没有经过别的城当地的父母官不管你们吗”

    “哪管得了我们唷,现在是汛期,这一路过来好多地方都被淹了,他们的百姓都吃不饱饭,我们能一路走到这里,也是靠他们给的一点粮食。”

    李嫣然听了之后心中有点数了,令下人拿了他们的吃食出来。

    因为是去还愿,所以没准备什么东西,能给他们分的是主食碗大的馍馍。

    一共带了四十个馍馍,除去他们的午膳和晚膳,大部分都是准备放在宏山寺祭菩萨的,这会儿刚好派上了用场。

    车夫掰了大概三分之一的分量给这对母子,听起来很少,但这些馍馍个头和用料都很足,胃口小的甚至能饱腹了。

    不过这也是看在这妇人还带了个孩子的份上给他们这么多的,其他人一人能分个四分之一就不错了。

    “除了从淮阳附近来的,还有其他地方来的吗举手。”

    这一下举手的人一下子少了一半,后头来的人也开始凑热闹。

    人太多了,李嫣然就随便点了一个。

    “我们从北边来的,我们村在漠城北边,夷族三天两头来村里劫掠,守城的将士又不管外边只管里边,附近好几个村子都被他们屠了,我们实在过不下去了才来玉京的。”

    “不能进城吗”有人问出了季维承心中的问题。

    “能进啊,但就我们这样一辈子只会种地的人进去能找到什么活城里的力头早就满了。如果三天内找不到住的地方,还是要被赶出来。家已经回不去了,不如往南走看能不能找点事做。”

    其他的人有南边遭了灾过不下去的,有地方官不仁受不了当地赋税跑出来的,甚至还有跟家里闹翻了离家出走的

    李嫣然叹了口气,将馍馍交到一名下人手里,道“季黄,你带他们到城门边上排队领。每个人四分之一,带小孩就多给一点,只给一开始在我们马车边上的。

    然后回府找迎冬,就说我吩咐的,让她从我的私库拿出一百两银子置办粮食,熬好了粥来分给大家。”

    “是,夫人。”

    这年头人都是要脸面的,李嫣然既然当着大家的面说了这样的话,若是没有实现,以后可就成了玉京人家的笑料了。

    不用考虑多久,这些流民便选择跟着季黄去城门口排队了。而且还自觉地看着哪些是先来的哪些是后来的,根本不用季府的人区分。

    回到马车上,李嫣然有些闷闷不乐,季静诗带着季静歌跟她说了好几件有趣的事都没好起来。

    至于季维周,他并没有发现李嫣然的情绪不对,甚至把脑袋伸到了马车外面,看着护卫的马流口水。

    季维承本来对人的情绪并不敏感的,但两个小姑娘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他的智商让他准确接收了这个信息。

章节目录

古代当官造福百姓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木易少一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易少一横并收藏古代当官造福百姓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