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章十二不负天下 (1/2)
夜风从门缝中蹿进来,将燎炉里燃着的熏香吹得满堂皆是。
几人保持着拜伏的姿势,谁都没有出声,最后还是刘辩鼻尖瘙痒,“阿嚏”一声打破了寂静。
卢植悄悄抬首看了他一眼,关心道,“陛下保重身体。”
这几人都是老臣了,沉得住气,饶是年轻一辈的荀攸也是个淡然自若的,刘辩心知与他们死磕对自己没有益处,当即就起了身。
“诸位也起来吧。”
他一开口,其他人都谢恩起来,重新正坐好。
之后,还是皇甫嵩最先应了声。
“陛下勿需嘱咐,臣等也定会尽己所能匡扶汉室。”
刘辩眉梢一动,看着他正直的面色不知是否该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
光和七年,皇甫嵩镇压黄巾军,威震天下,封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但当时朝政日非,民生凋敝,汉阳人阎忠劝他把握机会,南面称制。然而,皇甫嵩忠君爱国,不用其计,后传为美谈。
刘辩不清楚以他的为人是否会认同自己的安排。因为,他要走的是一条新的道路,一条兄弟齐心、分头并进,若兄终则弟及的艰险之路。
“陛下的意思是”,荀攸突然出声,将一众目光都吸引到身上,“令我等辅佐陈留王在幽州建业,逐步蚕食并州冀州,放眼天下。”
“荀公达”卢植躬起身子,怒火中烧。
刘辩将几人的表现尽数看在眼里,只觉得忧愁。这几人已是他觉得能接受的了,没想到还是困难重重。
“卢尚书,荀中令说得没错。”
“朕的意思就正如他所说。诸位也知我大汉行将就木、摇摇欲坠,是时候作出改变了。”
刘辩一字一句,重击在他们心底。他们虽然守旧,但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甚至有些国情现策,比如今的天子还要通晓。
王越是侠客,并没有提出异议的意思,荀攸更是支持的一方,现在就剩皇甫嵩和卢植这两位曾经并肩作战的老朋友还未发言。
然而,不等他们回答,刘协却先有了动作。
他将“天下”之玺握进掌中,摩挲着嶙峋的棱角,仰起头严肃地看向刘辩,说道。
“皇兄,臣弟想与你换另一块碧玺。”
刘辩疑惑地眨了眨眼,从怀中掏出那块“天子”之玺递给他。
年幼的陈留王双颊圆润,奶膘未脱,却硬摆出一副老成的模样,将两块碧玺并齐放在地上。
然后,将“天下”推过去,将“天子”揽过来。
“荀中令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闻言,荀攸表面平静,手指却不自禁攥住了衣摆。
“臣弟深以为然,可是”,他与刘辩两相对视,目光如炬,神采飞扬,继续说道,“可是,天下人的天下也是皇兄的天下,天下人的天子也是臣弟的天子。”
“天下尽归皇兄”,他垂首将“天下”之玺塞进刘辩手中,然后握住另一块“天子”之玺,“天子永在臣弟心中。”
他说得拗口,众人却都听进了心里。
陈留王表了态,皇甫嵩与卢植对视一眼,心中终于有了定数,一齐伏下了伟岸的身躯。
“臣皇甫嵩,定全心全意、尽心尽力辅佐陈留王,以振大汉。”
“断,不负天子,不负天下”
他咬辞顿挫,刘辩瞬间瞪大了眼眶,钻进侍庐的风将他的热血也重新点燃,愈吹愈烈,生生不息。
窄小的殿内响起了地板的碰撞声,以及经久不息的起伏宣誓。
“不负天子,不负天下”
另一边,董卓果然收下了请柬,并约定明日辰时显阳苑一会,另要求太傅袁隗主话。
袁绍在路上接到消息,并未有停留直接送到了洛阳,刘辩看着董卓的要求不怒反笑,惊得一旁的李成为他披上了狐裘大氅。
时近初秋,气温骤降,尤其是夜里,凉风习习。
刘辩慢条斯理地将竹简卷起,递给了一旁的荀攸。他形影单薄,暴露在外的手背青筋突出,骨感修长的手指拂过竹简,眉眼间便有了轻微变化。
刘辩召李成耳语一通,他当即得令捧来了另一件大氅,予荀攸御寒。
“董仲颖此举欲以借袁太傅掣肘大将军,不愧为一方豪雄,不仅军功卓著,心思也如此缜密。”
刘辩双手拱入袖中,转首反问他,“那依公达所见,朕该如何”
“应允。”他披上了大氅,青白纶巾衬得面如冠玉。
“陛下心中早有想法,再问公达,公达也是如此回答。”
刘辩被他逗乐了,哧哧笑出声。
如果说荀彧其人,淡如水,有礼有度,可谓松竹君子那么荀攸则是茶,初尝浓烈,久之则觉察其变幻之莫测,回味无穷。
而且,他的心性远不止眼前的苟且。
“文若与朕提及公达之时,朕未曾想过,公达会是如此有趣之人。”
荀攸淡淡地瞥了他一眼,“臣,有趣”
“是啊,有趣的紧。”
头顶穹宇只有几点星子,就连皓月都被蒙在了乌云之后。刘辩与他并立在兰台宫外,目光幽远。
“立基幽州,鲸吞并冀,放眼天下。公达所言,不是很有趣”
“陛下召集皇甫将军、卢尚书,并远迁陈留王封地于范阳、代郡,不正是为此”
“此言
几人保持着拜伏的姿势,谁都没有出声,最后还是刘辩鼻尖瘙痒,“阿嚏”一声打破了寂静。
卢植悄悄抬首看了他一眼,关心道,“陛下保重身体。”
这几人都是老臣了,沉得住气,饶是年轻一辈的荀攸也是个淡然自若的,刘辩心知与他们死磕对自己没有益处,当即就起了身。
“诸位也起来吧。”
他一开口,其他人都谢恩起来,重新正坐好。
之后,还是皇甫嵩最先应了声。
“陛下勿需嘱咐,臣等也定会尽己所能匡扶汉室。”
刘辩眉梢一动,看着他正直的面色不知是否该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
光和七年,皇甫嵩镇压黄巾军,威震天下,封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但当时朝政日非,民生凋敝,汉阳人阎忠劝他把握机会,南面称制。然而,皇甫嵩忠君爱国,不用其计,后传为美谈。
刘辩不清楚以他的为人是否会认同自己的安排。因为,他要走的是一条新的道路,一条兄弟齐心、分头并进,若兄终则弟及的艰险之路。
“陛下的意思是”,荀攸突然出声,将一众目光都吸引到身上,“令我等辅佐陈留王在幽州建业,逐步蚕食并州冀州,放眼天下。”
“荀公达”卢植躬起身子,怒火中烧。
刘辩将几人的表现尽数看在眼里,只觉得忧愁。这几人已是他觉得能接受的了,没想到还是困难重重。
“卢尚书,荀中令说得没错。”
“朕的意思就正如他所说。诸位也知我大汉行将就木、摇摇欲坠,是时候作出改变了。”
刘辩一字一句,重击在他们心底。他们虽然守旧,但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甚至有些国情现策,比如今的天子还要通晓。
王越是侠客,并没有提出异议的意思,荀攸更是支持的一方,现在就剩皇甫嵩和卢植这两位曾经并肩作战的老朋友还未发言。
然而,不等他们回答,刘协却先有了动作。
他将“天下”之玺握进掌中,摩挲着嶙峋的棱角,仰起头严肃地看向刘辩,说道。
“皇兄,臣弟想与你换另一块碧玺。”
刘辩疑惑地眨了眨眼,从怀中掏出那块“天子”之玺递给他。
年幼的陈留王双颊圆润,奶膘未脱,却硬摆出一副老成的模样,将两块碧玺并齐放在地上。
然后,将“天下”推过去,将“天子”揽过来。
“荀中令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闻言,荀攸表面平静,手指却不自禁攥住了衣摆。
“臣弟深以为然,可是”,他与刘辩两相对视,目光如炬,神采飞扬,继续说道,“可是,天下人的天下也是皇兄的天下,天下人的天子也是臣弟的天子。”
“天下尽归皇兄”,他垂首将“天下”之玺塞进刘辩手中,然后握住另一块“天子”之玺,“天子永在臣弟心中。”
他说得拗口,众人却都听进了心里。
陈留王表了态,皇甫嵩与卢植对视一眼,心中终于有了定数,一齐伏下了伟岸的身躯。
“臣皇甫嵩,定全心全意、尽心尽力辅佐陈留王,以振大汉。”
“断,不负天子,不负天下”
他咬辞顿挫,刘辩瞬间瞪大了眼眶,钻进侍庐的风将他的热血也重新点燃,愈吹愈烈,生生不息。
窄小的殿内响起了地板的碰撞声,以及经久不息的起伏宣誓。
“不负天子,不负天下”
另一边,董卓果然收下了请柬,并约定明日辰时显阳苑一会,另要求太傅袁隗主话。
袁绍在路上接到消息,并未有停留直接送到了洛阳,刘辩看着董卓的要求不怒反笑,惊得一旁的李成为他披上了狐裘大氅。
时近初秋,气温骤降,尤其是夜里,凉风习习。
刘辩慢条斯理地将竹简卷起,递给了一旁的荀攸。他形影单薄,暴露在外的手背青筋突出,骨感修长的手指拂过竹简,眉眼间便有了轻微变化。
刘辩召李成耳语一通,他当即得令捧来了另一件大氅,予荀攸御寒。
“董仲颖此举欲以借袁太傅掣肘大将军,不愧为一方豪雄,不仅军功卓著,心思也如此缜密。”
刘辩双手拱入袖中,转首反问他,“那依公达所见,朕该如何”
“应允。”他披上了大氅,青白纶巾衬得面如冠玉。
“陛下心中早有想法,再问公达,公达也是如此回答。”
刘辩被他逗乐了,哧哧笑出声。
如果说荀彧其人,淡如水,有礼有度,可谓松竹君子那么荀攸则是茶,初尝浓烈,久之则觉察其变幻之莫测,回味无穷。
而且,他的心性远不止眼前的苟且。
“文若与朕提及公达之时,朕未曾想过,公达会是如此有趣之人。”
荀攸淡淡地瞥了他一眼,“臣,有趣”
“是啊,有趣的紧。”
头顶穹宇只有几点星子,就连皓月都被蒙在了乌云之后。刘辩与他并立在兰台宫外,目光幽远。
“立基幽州,鲸吞并冀,放眼天下。公达所言,不是很有趣”
“陛下召集皇甫将军、卢尚书,并远迁陈留王封地于范阳、代郡,不正是为此”
“此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