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光盈盈微笑“时候不早了, 陛下还不走吗”
皇帝这才放她下地,站起身道“那你好好歇息,朕走了。”
崇光点头,屈身行礼恭送他这尊大佛出殿。
皇帝刚打开门,听见她在身后故意拖长了嗓音说道“容儿恭送皇兄。”
李云福和如玉在外面候着, 皇帝忍住了返回去惩罚她的冲动,只回头看向她, 见她正抬头看着他,嘴角挂着调皮而得意的笑容, 他也是一笑, 迈步出去。
先帝赐婚的消息至第二日清晨便天下皆知。
崇光和如玉刚从瑶光殿出来, 就碰上了静妃, 也是冤家路窄。静妃给她道贺,说自己是碰巧路过。
谁知道你是碰巧还是故意路过。崇光随口回应了两句,不想与她浪费口舌,赶着出宫回公主府。
静妃此时却一副死缠到底的架势, 挡住她的去路,说道“太后寿辰那日, 公主与温家小姐一副姐妹情深的样子, 还说自己这辈子不可能做皇后,几日不到,温家小姐全家发配延州,公主要做皇后也已成定局,那药, 该不会是公主下的吧”
崇光嘲讽一笑“从前本宫只是觉得静妃徒有美貌,此时看来,静妃依旧徒有美貌,本宫都是要做皇后的人了,静妃却敢在本宫面前说这种污蔑的话,是不是太不将本宫放在眼里了本宫怎么可能知道先帝还留了道赐婚的遗旨,有什么动机加害温小姐,本宫倒觉得静妃你这是在贼喊捉贼。”
静妃面色一滞,旋即笑着致歉“是姐姐我失礼了,还请容儿妹妹不要怪罪。”却没有丝毫惧怕的神情。崇光看得心里添堵,绕过她走了。
如玉也是不平“那静妃简直是放肆,敢对公主如此不敬,仗着什么呀”
仗着什么呢崇光也是在想,恐怕还是仗着玄箴对她的宠爱吧,毕竟她一直宠冠六宫,嚣张跋扈惯了吧。她怎么一时被赐婚的喜悦冲昏了头脑就忘了皇帝身边还有这么个女人,都是皇帝以前惯的。
往前没走多久,迎面遇见前来传话的李云福,李云福上前见礼。
崇光因为静妃的事情生起皇帝的气,见了李云福,却是冷冷哼了一声,脚步没停,直接朝前走去。
李云福不明所以,毕竟自己又没得罪公主,公主这么讨厌自己,莫不是恨屋及乌,可昨晚不是还和陛下好好的吗急忙拉着如玉问,如玉见崇光走远,怕一会自己追不上,不便跟他细说,只道“公主是被静妃气着了。”
李云福明白过来,自己没完成皇帝交代的差事,皇帝必会追问原因,他这么去皇帝跟前解释吧,又得罪了静妃,不解释,皇帝也不罢休,正为难,远远地见静妃走过来。
“哟,李公公,大清早地,这是要往哪里去”静妃身边的碧翘问道。
前面就是瑶光殿了,这位主岂会不知自己是去那的,只怕自己接下来难以轻易脱身,李云福笑着没答话。
静妃知道他肯定是奉了皇帝的旨意前来瑶光殿,心底顿生醋意,却听李云福问“静妃娘娘怎么会在此地”
“本宫听说先帝赐婚,便来向公主道喜,本宫还听说,昨夜宴请罢安南王夫妇,是陛下亲自送公主回来的”
李云福笑道“关于陛下的事,奴才不敢多嘴。”
之后静妃再如何打听,李云福就是不肯松口,静妃气得也走掉了,李云福才回去向皇帝复命。
“话都带到了。”
李云福摇头“奴才见到公主时,公主见了奴才很生气,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奴才还没来得及说,公主就走了。”
皇帝搁下笔,想到她昨夜还和自己亲密温存,倒不至于一夜之间说翻脸就翻脸。“今早静妃过去了”
李云福不敢答话。
皇帝挥挥袖子“行了,你下去吧。”
李云福不肯走,皇帝问“还有事”
“陛下,赵公公”他欲言又止。
皇帝明白他的意思,赵伦替自己办完了事,也该“探亲完毕”回来了。皇帝想了想,道“你替朕把事情都办得不错,朕用你用得放心,况且,朕不是说过日后还要替你出头教训太后身边的李敦吗”
娘呀这意思是接下来还要接着过这种伴君如伴虎的日子。“那赵公公”
“叫他先去瑶光殿,朕很快要和公主大婚,瑶光殿日后改成皇后住的中宫,等公主入主中宫,他就伺候公主吧。”皇帝想赵伦从前既然一直替太尉和崇光说话,还有个妹妹在卫氏府中,叫他伺候崇光,他一百个乐意。
皇帝早上叫李云福去传话,正是想告诉崇光瑶光殿改成中宫一事,预想崇光知道后会乐意,皇帝还等着李云福来回禀她的喜悦,谁知静妃竟敢在前头跑去挑衅了她,估摸她醋坛子又打翻了,这回可不太好收拾。
回到宫中的静妃,越想越觉得不痛快,将自己关在房中,砸起了东西,一边砸一边哭泣,碧翘等人都劝不住,但又怕此事被皇帝知晓,碧翘将人都支去了外面,自己进去劝慰静妃。
静妃听她一阵劝慰,收敛了些情绪,却还是忍不住向她小声泣诉“本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避开了所有耳目,成功陷害了那位温家千金,却没想到最后卫崇光出来横插一脚。她叔父都倒台了,太后本也不是支持她做这个皇后的,凭什么先帝就那么喜欢她生前不仅亲赐她郡主封号,还将她赐婚给陛下、竟点了名要她做这昭国的皇后”
碧翘宽慰道“娘娘息怒,什么皇后不皇后的能不能为陛下诞育子嗣才是最重要的,这后宫的女子,最终还是要靠子嗣为自己争气,您瞧瞧先帝的原配皇后,纵使先帝再宠爱她,最后还不是亲自废了她的儿子,当今的陛下生母,也不过是一个贵人,但陛下自幼天资聪颖,注定了是帝王之命,而当今没能为先帝诞育一儿半女的太后,因为养育了陛下一场就成了一朝太后,所以,娘娘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应多想些方法承宠、尽快为陛下生下皇长子。”
静妃一听碧翘这话,却摇头,一副苦不堪言的表情,哭得更伤心了,让碧翘不明所以。
静妃在自己宫里闹这么大一出动静,早被太后安插的人听了去,报给太后身边的王嬷嬷。
太后听罢摇头,心里后悔自己当初竟选了这么个沉不住气的蠢材,又问了下皇帝大婚的事情进展的如何,王嬷嬷如实答了,说皇帝已吩咐礼部加急筹备大婚事宜,钦天监也根据皇帝的意思,很快择了良辰吉日,在一个月后,说是百年难得一遇,刚将书拟了大婚日期的文牒报来寿康宫中,请太后过目。
太后一阵头晕目眩,这症状又跟那日晕倒前似极,想坐起身,一时间四肢无力,渐渐地,竟有些呼吸不上来,更说不出一个字,王嬷嬷吓得赶紧呼喊下人去传太医。此事很快也惊动了皇帝,皇帝快速赶来探望,太医的诊断和那日一样。皇帝叮嘱太后莫要为了大婚之事过于操劳,好生养着身体,又吩咐下去,以后关于大婚的一切事宜,不必再报至寿康宫了,以免打扰太后养病。
吃过药,太后不适的症状减缓了些。王嬷嬷遵照她的吩咐从宫外令找了大夫,扮做宫人的模样悄悄进宫,重新给太后把脉,把过脉,那民间大夫却是一惊,惶恐跪地道“恕草民直言,太后的凤体,像是中毒之兆。”
太后自己已猜到了,自上次晕倒之后,她也换过无数太医给自己看,可所有人的诊断结果如出一辙,都说她是操劳过度、急火攻心。
如今看来,原来都不过是被皇帝提前打了招呼封了口。
皇帝这才放她下地,站起身道“那你好好歇息,朕走了。”
崇光点头,屈身行礼恭送他这尊大佛出殿。
皇帝刚打开门,听见她在身后故意拖长了嗓音说道“容儿恭送皇兄。”
李云福和如玉在外面候着, 皇帝忍住了返回去惩罚她的冲动,只回头看向她, 见她正抬头看着他,嘴角挂着调皮而得意的笑容, 他也是一笑, 迈步出去。
先帝赐婚的消息至第二日清晨便天下皆知。
崇光和如玉刚从瑶光殿出来, 就碰上了静妃, 也是冤家路窄。静妃给她道贺,说自己是碰巧路过。
谁知道你是碰巧还是故意路过。崇光随口回应了两句,不想与她浪费口舌,赶着出宫回公主府。
静妃此时却一副死缠到底的架势, 挡住她的去路,说道“太后寿辰那日, 公主与温家小姐一副姐妹情深的样子, 还说自己这辈子不可能做皇后,几日不到,温家小姐全家发配延州,公主要做皇后也已成定局,那药, 该不会是公主下的吧”
崇光嘲讽一笑“从前本宫只是觉得静妃徒有美貌,此时看来,静妃依旧徒有美貌,本宫都是要做皇后的人了,静妃却敢在本宫面前说这种污蔑的话,是不是太不将本宫放在眼里了本宫怎么可能知道先帝还留了道赐婚的遗旨,有什么动机加害温小姐,本宫倒觉得静妃你这是在贼喊捉贼。”
静妃面色一滞,旋即笑着致歉“是姐姐我失礼了,还请容儿妹妹不要怪罪。”却没有丝毫惧怕的神情。崇光看得心里添堵,绕过她走了。
如玉也是不平“那静妃简直是放肆,敢对公主如此不敬,仗着什么呀”
仗着什么呢崇光也是在想,恐怕还是仗着玄箴对她的宠爱吧,毕竟她一直宠冠六宫,嚣张跋扈惯了吧。她怎么一时被赐婚的喜悦冲昏了头脑就忘了皇帝身边还有这么个女人,都是皇帝以前惯的。
往前没走多久,迎面遇见前来传话的李云福,李云福上前见礼。
崇光因为静妃的事情生起皇帝的气,见了李云福,却是冷冷哼了一声,脚步没停,直接朝前走去。
李云福不明所以,毕竟自己又没得罪公主,公主这么讨厌自己,莫不是恨屋及乌,可昨晚不是还和陛下好好的吗急忙拉着如玉问,如玉见崇光走远,怕一会自己追不上,不便跟他细说,只道“公主是被静妃气着了。”
李云福明白过来,自己没完成皇帝交代的差事,皇帝必会追问原因,他这么去皇帝跟前解释吧,又得罪了静妃,不解释,皇帝也不罢休,正为难,远远地见静妃走过来。
“哟,李公公,大清早地,这是要往哪里去”静妃身边的碧翘问道。
前面就是瑶光殿了,这位主岂会不知自己是去那的,只怕自己接下来难以轻易脱身,李云福笑着没答话。
静妃知道他肯定是奉了皇帝的旨意前来瑶光殿,心底顿生醋意,却听李云福问“静妃娘娘怎么会在此地”
“本宫听说先帝赐婚,便来向公主道喜,本宫还听说,昨夜宴请罢安南王夫妇,是陛下亲自送公主回来的”
李云福笑道“关于陛下的事,奴才不敢多嘴。”
之后静妃再如何打听,李云福就是不肯松口,静妃气得也走掉了,李云福才回去向皇帝复命。
“话都带到了。”
李云福摇头“奴才见到公主时,公主见了奴才很生气,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奴才还没来得及说,公主就走了。”
皇帝搁下笔,想到她昨夜还和自己亲密温存,倒不至于一夜之间说翻脸就翻脸。“今早静妃过去了”
李云福不敢答话。
皇帝挥挥袖子“行了,你下去吧。”
李云福不肯走,皇帝问“还有事”
“陛下,赵公公”他欲言又止。
皇帝明白他的意思,赵伦替自己办完了事,也该“探亲完毕”回来了。皇帝想了想,道“你替朕把事情都办得不错,朕用你用得放心,况且,朕不是说过日后还要替你出头教训太后身边的李敦吗”
娘呀这意思是接下来还要接着过这种伴君如伴虎的日子。“那赵公公”
“叫他先去瑶光殿,朕很快要和公主大婚,瑶光殿日后改成皇后住的中宫,等公主入主中宫,他就伺候公主吧。”皇帝想赵伦从前既然一直替太尉和崇光说话,还有个妹妹在卫氏府中,叫他伺候崇光,他一百个乐意。
皇帝早上叫李云福去传话,正是想告诉崇光瑶光殿改成中宫一事,预想崇光知道后会乐意,皇帝还等着李云福来回禀她的喜悦,谁知静妃竟敢在前头跑去挑衅了她,估摸她醋坛子又打翻了,这回可不太好收拾。
回到宫中的静妃,越想越觉得不痛快,将自己关在房中,砸起了东西,一边砸一边哭泣,碧翘等人都劝不住,但又怕此事被皇帝知晓,碧翘将人都支去了外面,自己进去劝慰静妃。
静妃听她一阵劝慰,收敛了些情绪,却还是忍不住向她小声泣诉“本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避开了所有耳目,成功陷害了那位温家千金,却没想到最后卫崇光出来横插一脚。她叔父都倒台了,太后本也不是支持她做这个皇后的,凭什么先帝就那么喜欢她生前不仅亲赐她郡主封号,还将她赐婚给陛下、竟点了名要她做这昭国的皇后”
碧翘宽慰道“娘娘息怒,什么皇后不皇后的能不能为陛下诞育子嗣才是最重要的,这后宫的女子,最终还是要靠子嗣为自己争气,您瞧瞧先帝的原配皇后,纵使先帝再宠爱她,最后还不是亲自废了她的儿子,当今的陛下生母,也不过是一个贵人,但陛下自幼天资聪颖,注定了是帝王之命,而当今没能为先帝诞育一儿半女的太后,因为养育了陛下一场就成了一朝太后,所以,娘娘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应多想些方法承宠、尽快为陛下生下皇长子。”
静妃一听碧翘这话,却摇头,一副苦不堪言的表情,哭得更伤心了,让碧翘不明所以。
静妃在自己宫里闹这么大一出动静,早被太后安插的人听了去,报给太后身边的王嬷嬷。
太后听罢摇头,心里后悔自己当初竟选了这么个沉不住气的蠢材,又问了下皇帝大婚的事情进展的如何,王嬷嬷如实答了,说皇帝已吩咐礼部加急筹备大婚事宜,钦天监也根据皇帝的意思,很快择了良辰吉日,在一个月后,说是百年难得一遇,刚将书拟了大婚日期的文牒报来寿康宫中,请太后过目。
太后一阵头晕目眩,这症状又跟那日晕倒前似极,想坐起身,一时间四肢无力,渐渐地,竟有些呼吸不上来,更说不出一个字,王嬷嬷吓得赶紧呼喊下人去传太医。此事很快也惊动了皇帝,皇帝快速赶来探望,太医的诊断和那日一样。皇帝叮嘱太后莫要为了大婚之事过于操劳,好生养着身体,又吩咐下去,以后关于大婚的一切事宜,不必再报至寿康宫了,以免打扰太后养病。
吃过药,太后不适的症状减缓了些。王嬷嬷遵照她的吩咐从宫外令找了大夫,扮做宫人的模样悄悄进宫,重新给太后把脉,把过脉,那民间大夫却是一惊,惶恐跪地道“恕草民直言,太后的凤体,像是中毒之兆。”
太后自己已猜到了,自上次晕倒之后,她也换过无数太医给自己看,可所有人的诊断结果如出一辙,都说她是操劳过度、急火攻心。
如今看来,原来都不过是被皇帝提前打了招呼封了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