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景是在一个时辰后被痛醒的。
但这一次却不如她之前月事来时痛的那么厉害。
减轻了许多。
她醒来时, 男人也的确如他方才所言, 没走,就坐在床边, 也不知是在看什么书,眉宇紧皱。
脸色也不太好看。
连她醒来都没有发现。
还是待在屋子里的锦竹发现了“夫人, 您醒了”
他这才猛地抬眸,看向了她。
“醒了。”
温景颔首, 目光落在他手里的书上, “夫君你在看什么书”
“没什么。”
男人闻言合上了书,随手丢在了一旁的桌上, 温景的角度不能再看见了, 便收回了眼。
见夫人醒了, 丫鬟们便呈上来了红糖水。
“夫人,这是红糖水,今日熬时里面放了几片姜,可能会有些刺喉。”锦竹道。
温景颔首,锦竹本想扶着夫人起身, 不过将军的动作比她快了一步。
“给我。”
将军没有回眸, 只向后伸了一只手。
锦竹回神, 忙是将盛满红糖水的小碗递到了将军手上。
温景见他接过了碗,想了想道“我来吧。”
他像是犹豫了一瞬,随后在又感受了碗的温度后,才递给了温景“那你捧着。”
温景想单手接过,碗却被他抬高。
他的神色有些严肃, “双手捧着。”
双手捧着她怎么拿勺
不过见他坚持,温景还是听话双手捧着碗。
碗边的温度传入了手心,暖洋洋的,倒挺舒服。
很快,温景便懂了他的意思。
碗她捧着,但勺子是他拿的。
最后温景就自己捧着碗,由他喂了一碗红糖水。
晚膳也没怎么用,便歇息了。
但这一晚温景却睡得并不踏实,断断续续地被疼醒,直到深夜,她的思想都还清醒着。
但若说疼,却也没有很疼,那种痛感就一直吊着她,刚好让她睡不着觉。
“很疼吗”
突然,一道嗓音在黑夜里响起,就在温景的身后,很近。
听他的声音,像是也一直没有入睡。
温景回应“还好。”
搂在腰上的手往下移,刚好覆盖在她的小腹。
温景想了想却道“夫君,不如你换间屋睡吧。”
明日一早他还要上朝。
她今晚可能不能好好休息,会耽误到他的睡眠。
温景等了等,没有听见他的回应,也看不见他的脸色,所以不知他在想什么。
黑夜里,只能听见男人沉稳的呼吸声。
不知过了多久,似乎是见她还没能入睡,温景才听他突然开口“想听故事吗”
什么
虽是询问,但他却不打算等她回应,因为温景已经听见他的声音在身后响了起来。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
这是什么温景一脸问号。
“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他的嗓音很低,很沉,也很慢,但咬字清晰,每一个字温景都能听得很清楚。
但他的情绪却不愠不火,这段话讲的也没有任何起伏,若非此时是在黑夜,温景都以为他是在照着书念了。
他这难道不是在照着书念
这算哪门子的故事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他的声音还在响起。
听到这一段,温景猜测,他不会是在念兵书吧
接着又听了一段,温景确定,他就是在念兵书。
原来他口中的故事就是兵书。
温景竟然无言以对。
她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兵书和故事是怎么扯在一起的。
不过不得不说,听他这么不急不缓地念着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温景的精神竟然真的跟着乏了,连小腹的疼痛都没能唤醒她的精神,不知何时,她就沉睡了过去。
温景习惯了安静无聊的生活,所以接下来几日,她就坐在床榻上,或者是待在屋子里的其他地方,看完了那本大野灵异传。
直到第五日,身子才干净了。
一转眼就到了六月。
六月初六就是三皇子的大婚之日。
将军府也收到了请帖。
温景也是在收到三皇子大婚之日的请帖时,才想起来三皇子曾送来将军府的那两名舞姬。
好像她已经许久都不曾见到了。
也没有听见任何风声。
六月的午后有些热意,烈阳高悬,不过池塘边还算清凉,偶尔还有一丝清风拂过。
温景在用过午膳后,照例在府上走了走,此时正停在池塘边。
随意询问“近日那两名舞姬可有来过云霁院”
锦竹想了想,摇头回应“不曾。”
的确不曾听说过那两名舞姬来过云霁院。
若非夫人此时提起,锦竹都险些忘了她们。
“好像是许久都不曾听到过那两名舞姬的风声了。”锦竹又回忆了一番。
闻言,温景有几分怪异,吩咐锦竹“你去瞧瞧。”
锦竹退了下去。
在锦竹离开了后,温景也回了屋子。
没过一会儿,便见锦竹回来了,眉开眼笑的,一看就有喜事儿。
“夫人,奴婢打听了,那两名舞姬早就不在将军府了。”
不在将军府了
“那她们在哪”温景疑惑。
锦竹将她方才在小楼打听到的消息悉数告诉了夫人。
“听说早在一月前,将军当初回府后,就派人把那两名舞姬打发出府了。”
是他打发出府了
温景意外,因为她不曾听到过任何风声。
而他也
但这一次却不如她之前月事来时痛的那么厉害。
减轻了许多。
她醒来时, 男人也的确如他方才所言, 没走,就坐在床边, 也不知是在看什么书,眉宇紧皱。
脸色也不太好看。
连她醒来都没有发现。
还是待在屋子里的锦竹发现了“夫人, 您醒了”
他这才猛地抬眸,看向了她。
“醒了。”
温景颔首, 目光落在他手里的书上, “夫君你在看什么书”
“没什么。”
男人闻言合上了书,随手丢在了一旁的桌上, 温景的角度不能再看见了, 便收回了眼。
见夫人醒了, 丫鬟们便呈上来了红糖水。
“夫人,这是红糖水,今日熬时里面放了几片姜,可能会有些刺喉。”锦竹道。
温景颔首,锦竹本想扶着夫人起身, 不过将军的动作比她快了一步。
“给我。”
将军没有回眸, 只向后伸了一只手。
锦竹回神, 忙是将盛满红糖水的小碗递到了将军手上。
温景见他接过了碗,想了想道“我来吧。”
他像是犹豫了一瞬,随后在又感受了碗的温度后,才递给了温景“那你捧着。”
温景想单手接过,碗却被他抬高。
他的神色有些严肃, “双手捧着。”
双手捧着她怎么拿勺
不过见他坚持,温景还是听话双手捧着碗。
碗边的温度传入了手心,暖洋洋的,倒挺舒服。
很快,温景便懂了他的意思。
碗她捧着,但勺子是他拿的。
最后温景就自己捧着碗,由他喂了一碗红糖水。
晚膳也没怎么用,便歇息了。
但这一晚温景却睡得并不踏实,断断续续地被疼醒,直到深夜,她的思想都还清醒着。
但若说疼,却也没有很疼,那种痛感就一直吊着她,刚好让她睡不着觉。
“很疼吗”
突然,一道嗓音在黑夜里响起,就在温景的身后,很近。
听他的声音,像是也一直没有入睡。
温景回应“还好。”
搂在腰上的手往下移,刚好覆盖在她的小腹。
温景想了想却道“夫君,不如你换间屋睡吧。”
明日一早他还要上朝。
她今晚可能不能好好休息,会耽误到他的睡眠。
温景等了等,没有听见他的回应,也看不见他的脸色,所以不知他在想什么。
黑夜里,只能听见男人沉稳的呼吸声。
不知过了多久,似乎是见她还没能入睡,温景才听他突然开口“想听故事吗”
什么
虽是询问,但他却不打算等她回应,因为温景已经听见他的声音在身后响了起来。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
这是什么温景一脸问号。
“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他的嗓音很低,很沉,也很慢,但咬字清晰,每一个字温景都能听得很清楚。
但他的情绪却不愠不火,这段话讲的也没有任何起伏,若非此时是在黑夜,温景都以为他是在照着书念了。
他这难道不是在照着书念
这算哪门子的故事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他的声音还在响起。
听到这一段,温景猜测,他不会是在念兵书吧
接着又听了一段,温景确定,他就是在念兵书。
原来他口中的故事就是兵书。
温景竟然无言以对。
她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兵书和故事是怎么扯在一起的。
不过不得不说,听他这么不急不缓地念着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温景的精神竟然真的跟着乏了,连小腹的疼痛都没能唤醒她的精神,不知何时,她就沉睡了过去。
温景习惯了安静无聊的生活,所以接下来几日,她就坐在床榻上,或者是待在屋子里的其他地方,看完了那本大野灵异传。
直到第五日,身子才干净了。
一转眼就到了六月。
六月初六就是三皇子的大婚之日。
将军府也收到了请帖。
温景也是在收到三皇子大婚之日的请帖时,才想起来三皇子曾送来将军府的那两名舞姬。
好像她已经许久都不曾见到了。
也没有听见任何风声。
六月的午后有些热意,烈阳高悬,不过池塘边还算清凉,偶尔还有一丝清风拂过。
温景在用过午膳后,照例在府上走了走,此时正停在池塘边。
随意询问“近日那两名舞姬可有来过云霁院”
锦竹想了想,摇头回应“不曾。”
的确不曾听说过那两名舞姬来过云霁院。
若非夫人此时提起,锦竹都险些忘了她们。
“好像是许久都不曾听到过那两名舞姬的风声了。”锦竹又回忆了一番。
闻言,温景有几分怪异,吩咐锦竹“你去瞧瞧。”
锦竹退了下去。
在锦竹离开了后,温景也回了屋子。
没过一会儿,便见锦竹回来了,眉开眼笑的,一看就有喜事儿。
“夫人,奴婢打听了,那两名舞姬早就不在将军府了。”
不在将军府了
“那她们在哪”温景疑惑。
锦竹将她方才在小楼打听到的消息悉数告诉了夫人。
“听说早在一月前,将军当初回府后,就派人把那两名舞姬打发出府了。”
是他打发出府了
温景意外,因为她不曾听到过任何风声。
而他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