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闲散,京城外八十里地的杨家村。

    杨一发家

    黄色土坯房,盖着厚厚的茅草。屋顶的积雪,覆盖住茅草,长长的冰凌吊在屋檐下。

    冰天雪地的院子中,杨一发一家子,冻的哆哆嗦嗦,不停的跳脚,却不敢进屋。

    正房,屋檐下坐着一人,身边还站了不少人。

    “一发,我的话可记住喽。王氏和平安,平乐,那两孩子是杨家人。再让老夫知道你们进城去欺负她们母子三,别怪老夫下狠手,逐你们一家老小出族。”

    杨氏一族的族长加杨家村的里正杨正金,声色俱厉 ,怒气值已经到了顶点。

    “金叔,那本来就该是我家的宅子,田地,凭啥我不能去要。”杨一发不甘心啊,那是他儿子的财产。儿子死了,那就是他的,凭啥归王氏和俩兔崽子。

    他不甘心啊,说完还对着自家的人转着看了一圈。是谁给老子走漏的消息。

    刚出门,就被族长抓个正形。

    让他知道是谁走漏的消息 ,他肯定揍死他她。

    杨正金很想化作一道闪电,劈死眼前的族侄,个混账东西。

    给族里带来麻烦还不知道收敛,还打算继续作死。人作有祸,天作有雨。

    他想死可以,别连累族人啊。万一要是连累到自己的大孙子,他铁定开祠堂驱逐杨一发全家,不省心的玩意儿。

    蠢货,贪财不要命的蠢货。

    族长被杨一发不要脸的话,气的浑身都在颤抖,“你要点脸吧,谁是你儿子,那是隔房的侄子。侄子去了,还有孩子呢,怎么就轮到你了。

    王氏与俩孩子是摆设还是怎么滴,即使没有王氏和孩子们,也轮不到你。那得归族里,归公中,贴补族里的学堂以及孤寡。

    最后一次警告你们全家,只要让我知道你家任何一人进城找王氏的麻烦,我就开祠堂,驱逐你们全家,不信试试。”

    族长说完,几位在族里很有威信的老人,也开口教训杨一发一家,“一发,你想死可以,别带累族中。王氏是你们能惹的,不说你们缺德被雷劈的事情,已经给族里抹黑,坏了杨氏一族的名声。

    就是王家人真要发狠,咱们杨氏一族都要跟着遭殃。

    你信不信,只要你家以后有一人找王氏的麻烦。你家的几个儿子孙子,以后全的被征兵征走,花银钱都打通不了关系。

    进了军营,他们肯定没有好下场。但凡有战事,第一波上去的必定有你家的儿孙,你到底是要钱还是要子孙死,想想吧。”

    几位老人都后怕,万一今天杨一发一家进城闹事了。也许等待杨氏的一族的就是青壮年全被征。

    杨一发不是傻子,虽然常办蠢事,那是因为精过头。

    想明白过来的他,全身滚烫吓出一身的热汗。脸色煞白,真的,万一王氏那样做了,自己家的儿孙估计全要死在沙场上。

    想过味来的杨一发,发热后,双腿一软,跪倒在积雪上。

    “金叔,我不去了,以后都不去了。再也不找王氏的麻烦。”他不敢拿儿孙们的命做赌注,他赌不起,也不敢赌。

    哪怕是万一,他也不敢赌啊。

    坐在正中间的族长,满意了,摸摸没剩几根的长胡须,颔首,“孺子可教也。”

    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敢打王氏母子三的主意。

    不是不想得到那笔财富,是不敢,不敢是有原因的

    第一,有儿子,父死,财产也轮不到族里。除非是不要脸的强抢。

    第二,王氏娘家一家虽然是乡下种田,可人家有发达的族人,还是四王八公中的王家。

    王家本家大部分在金陵,可耐不住人家有位简在帝心的京营节度使。

    京营节度使可不是随便什么武将都可以担任的,那必须是皇帝的心腹才会担任。

    王节度使还年轻,日后还会受到皇帝更多的重用。杨氏一族欺负王氏,都不需要告诉王节度使,人家府中的下人给下面打声招呼就能收拾他们杨氏一族。

    几个月前,就有好几波贵人为此事警告过他们。

    他们认为的贵人,在王府也只能结交上王府的管事。

    王氏不是他们能欺负的。

    一场风波,被杨氏一族的族长,老人们及时阻拦住。

    虽然被拦住,可杨一发心中憋屈的慌,难受至极,加上在雪地里站了半天,还吓出一身热汗,午时就病倒在炕。

    病体缠绵,一直到开春才好利索。

    春回大地,被压迫了整个冬天的野草,站直了背脊,在春风中,悠然飘舞。

    柳树吐出新芽,一枝枝的新芽枝,垂散在四周,春光明媚,看着就让人觉得希望无限。

    王家最近可忙了,农民一年四季所有的希望都在春耕播种时。

    昭君家的庄子上,也异常繁忙,除了春耕,太太带着两位小公子也要过来住上两月。

    说是带着小公子们,学习农耕之事。

    庄子上房屋,没有像城里那样盖几进院。全是隔开的单独院子,一共四个院子。全都有独立的厨房,房间,接待客人的正厅等等。

    庄头是当地农民,不是昭君家的下人。去年买了一房六口人,住进庄子,监督庄头,还有做事,监管庄子上的一切。

    林家六口人,忙活的热火朝天,另外三座院子,全得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太太要来,估计王家也会来人,至少老爷子老太太带着孙子孙女们会来。

    林大手脚麻利,在后院里忙活,林大家的带着儿女在家里打扫卫生,林老头赶着四头牛在山上放牛。

    一家人各自忙碌着。

    从京城到安乐庄的路上,一辆马车一辆牛车,载着母子三还有未来两个月要用的物件,慢悠悠的行驶。

    以两个孩子名字命名的庄子,打扫的一尘不染。

    二十里路,再慢也不需要多久。

    上午时分,已经到了庄子上。

    安顿好,已经是午时,用过午饭,昭君小憩一会儿。两个孩子在庄子里游荡过后,自己洗脸洗手完毕爬上炕睡觉。

    一周年还没有过,母子三依然是一身黑色。

    在庄子上,昭君每天上午让孩子们练武,练字,下午去到田间地头,林大多了一个任务,带着两个儿子,还有两位小公子一起做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昭君之开挂人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传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传山并收藏昭君之开挂人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