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山纯属好奇, 其余的人也好奇, 他们都竖起耳朵听着。
    “今儿娘和我进城买东西, 出了点事。我娘得了贵人大笔赏银, 就顺便买了牛车, 还买了好些家里需要的物件。
    我娘说, 我爹就是操劳过度,累坏了身体, 才早早得病去的。
    家里现在条件好了, 就尽量的让家里人少操劳些, 吃好些, 养好身体,尽量多活个十年二十年的 ”
    郭大柱是把娘回来路上说的一些话, 自己组织语言以后,说出来的。
    娘说的那些原话 , 好些他都不记得, 只是记得意思。
    听到郭大柱说的得了贵人赏银, 在场的族亲们再次沸腾了。
    又是赏银, 怎么每次有好事都是郭木根一家遇到。
    有人就想打听,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怎么得到贵人赏银的。
    要是他们知道, 学到了,以后也许也能得到贵人们的赏银。
    一群人瞪大眼睛,竖起耳朵,好奇的盯着郭大柱, 弄的郭大柱精神上有些吃不消,太恐怖了。
    还好,进屋放背篓顺便安慰两位小姑子的昭君,已经从屋里出来了。
    外面一大群人,还有不少长辈,全丢给老大招呼,还是不太行。
    她也要出来招呼。
    她进屋安排三个儿媳做事,一个烧开水,一个炼猪油,一个照顾小姑子,闺女带着表弟表妹还有家里的几个孩子。
    看着她们各自忙开了,她才出来。
    身上还揣着崔宝林公子给的荷包,里面多放进去两张银票。
    坐在原位,正好听到一位族亲问儿子的话。
    那人问,“大柱,进城遇到了什么事”
    她坐下望了那位族亲一眼,又瞧了瞧一圈的族亲,虽然各自有小心思,但是大面上,彼此都过得去。
    真有大事时,也都不会袖手旁观。多多少少,会量力而为,伸出援助之手。
    其实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族亲甚至是至亲 ,能做到这点就已经非常的不错。
    是人都自私 ,都有各自的小心思。
    她一个天天穿越异世的异世之魂 ,见惯了大风大浪,见惯了生死离别 ,过过各种阶层生活,还手握金手指的人 ,不一样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吗
    苛求别人,首先自己就得做到,她自己都做不到 ,又怎能去苛求别人。
    嘴角不自觉的上扬,然后对着身边不远处的几位族老还有族长说,“说出什么事之前,我想先说说我的身世。”
    一位族老还是原主丈夫的亲叔叔,浑浊的眼睛望了一眼昭君,然后启唇说道,“木根家的,你确定要说”
    “叔 ,嗯,要说的,其实说了也无所谓。说了,后面出了什么事,还有怎么帮到贵人的,也就能说明白。”
    郭善全没有多思,确实,侄儿媳妇的身世,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那行,你说吧。”
    咳咳两声,清清嗓子,昭君才开始说,此时就是小姑子大花夫妻俩也从屋里一瘸一拐的走了出来,坐在长条板凳上,听着。
    大嫂的来历,家里只有至亲的长辈还有大哥知道,他们几个亲姊妹都不知道。
    她也想听听。
    “几岁那年,我被父母卖给一位被称为红嬷嬷的女人。那时候,我还不是很记得事,跟着红姨几日后抵达景南府何家。
    何家的老太爷是景南府指挥使正三品,何家的几位老爷有文官有武官,各有不同的职别。
    幸运的是,进到何府跟的主子是何府老太爷嫡次子家中的嫡女。
    姑娘待我极好,从守小院的丫头一直到陪伴姑娘出嫁进京,进入侯府。虽然是下人,守着下人的本分规矩,可也没有吃什么苦。反而过得不错。
    因为自小在何府长大,跟着府中青嬷嬷家的儿子学习了一些功夫。
    补充一句,青嬷嬷是何府老太爷自小的丫鬟。她的儿子打小就习武,跟随大老爷上过战场,要不是后来在一次救大老爷时受了伤,回到何府,也许他也早已在大老爷的提携下,成为了一名武官。
    多年前,青嬷嬷就已经是良民。她的儿女也是良民,是能做官的。
    只是青嬷嬷不愿意离开何府,依然在何府做事。帮助老太爷管着老太爷居住的院落。
    打小我就会些花拳绣腿,也会泅水。姑娘成亲后一年,就生下了大公子,在大公子两三岁时,有一次被有心人引去侯府后院的小湖边缘玩耍。
    无意中跌落下湖,大公子那么一点点大。还不会泅水,加上害怕,胡乱挣扎,下沉的速度很快。
    边上站立的人,既不喊人求救,也不下水救人。那时候的我,刚好办事路过小湖,看见了大公子伸出来的小手,手腕上戴着大公子一周岁时,何府二太太送给外孙子的银手镯。
    那银手镯,是二太太特意为外孙子请名匠打造的。还拿去景南府城外的名刹在佛前供奉了差不多一年。
    一直叮嘱姑娘一定要让大公子戴手镯戴至七岁。
    所以我认得那特别的的手镯,赶紧飞奔过去,跳下水,找到快沉下去的大公子,救了大公子一命。
    也因为我坏了别人的好事,在侯府可能不安全。
    姑娘给了我一笔赏银,还有昔年自己的积攒,消了我的奴籍。还我良民身份,让我离开京城。
    与她也少联系 ,她怕我被人打击报复。
    就这样,我在姑娘的安排下来到德州府。
    有了后面的一切。
    现在说说今日,也不是什么大事。在街上 ,与老大一起走路时,对面正好有受惊的烈马,冲着我和老大撞来。
    为了保住自己和老大的命,我不得已出手制住了受惊的烈马。
    马上还有位贵公子,烈马受惊已经有了一小会儿时间,马上的公子也吓得不轻。
    那位贵公子看样子年龄也不大 ,就十四五岁,是读书人。应该不知道怎么办。
    我制住马以后,贵公子被小厮扶住下马,整个人都在颤抖,神智也没有回笼。
    抓住一个荷包就塞给我,说是表示感谢。
    我知道贵人们的心思,不愿意轻易欠人情。能用银子打发,感谢,是最好的。
    你不接受用银钱感谢还容易得罪他们。说明你有野心,想得到的比她们感谢你的银钱还昂贵,或者付出的代价比感谢的银钱更大。
    这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当然,也有一些权贵不讲究。你救了他们,或者帮了他们。他们不愿意承这份人情。
    还认为你这么做是应该,他们不需要理会我们,更别说感谢了。
    言归正传,今儿救的那位贵公子,塞给我一个荷包。轻飘飘的,没有银角子,这种情况一般都是里面放着银票。
    开始我以为也不会很多,顶了天就是五十两银票。我也就没有过多推辞,免得让人家贵公子以为我拿乔,还想要更多。
    当然更不可能当做人家查看荷包里面到底有没有银票。即使没有银票,只有一个空荷包。
    我也只能认。
    不过,真是不错。贵公子出手挺大方,或者是贵公子当时还在晕圈,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给了多少银钱。
    总之来说,今儿,我算是发了财。”
    噼里啪啦的说了很长一段话,解释的清清楚楚。
    话里话外也传递出去几个意思。
    虽然露了些财,但是也露了实力。
    有功夫傍身,一般宵小也不敢来偷抢。
    还有,她也没有说那位崔公子姓甚名谁。她一律用贵公子代替。
    替自己与崔宝林都免去了麻烦。
    在场的人羡慕之余,更多的是恍然大悟还有惧怕。
    原来,难怪郭木根当初一定要住在偏僻的小山坳来。
    就是郭林根,郭铁根兄弟都脑补,恍然大悟。原来大哥是怕到时候被人寻仇大嫂时,牵连他们。
    郭林根突然问,“大嫂,你现在说出来,原来害人的那人还会不会再知道你的消息来寻仇”
    他倒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分家都多少年了。人家即使时隔多年要报仇 ,也不会来找他和老四。
    只是他担心大嫂一家的安危。
    昭君淡淡一笑,“不会,那人已经死了几年。”
    在场的人又恍然大悟噢,原来。难怪郭木根家的五嫂子,五伯母,五叔母现在能大大方方的说出来。原来是仇人已经死了。
    就说嘛,以前无论大家怎么猜测,都不知道她的来历。
    原来是不便说。
    也能理解,换做是他们,也不会轻易透露。
    隐瞒也不是迫不得已。
    还有一些悄悄猜测,到底得了多少赏银,但是这话,无论是谁也不敢问。
    没听说啊,人家会功夫。
    就出手能制住受惊的马那一手,就知道人家的功夫肯定不只是花拳绣腿那么简单。
    谁还没个秘密。
    族长,族老们也明白了,难怪。
    对于初展实力的孟氏昭君有了新的认知。
    以后还得打好关系,原来关系一直还不错,毕竟郭木根为人仗义,老实,是个好人,在族中人缘不错。
    最最重要的是,人家家里的条件 ,分家以后,一直不错。
    郭林根替大嫂侄子高兴,他不嫉妒,自己也没有大嫂的那本事。即使他遇到了,也帮不了贵人。
    还可能成为马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昭君之开挂人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传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传山并收藏昭君之开挂人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