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面都得自己买,自己做,大学时候学校食堂还可以买,回来这边工作,只能自己动手,而且有时候做得不生不熟也得硬着头皮吃了,不然就浪费了。

    瓜瓜爱人肯定要的,瓜瓜虽然爱吃,但人小,没有爸爸吃那么多,而且关键会说话,能哄妈妈。

    晚上吃完饭,惯例瓜瓜跟着爸爸待在厨房收拾碗筷,瓜瓜主要是来洗脸泡脚的,活都周程宁来干。

    “瓜瓜,妈妈最近有没有和你说要去什么地方”

    “有,去城里。”瓜瓜踩在脚盆子里,听爸爸问了,刚好她能听懂,就回答了。

    妈妈说去城里买车车,带上她,牛牛放在外婆家。

    周程宁听这话,内心波涛汹涌,老婆真的不要他了

    好好的怎么要去城里,肯定是不要他了。

    瓜瓜不知道爸爸的内心世界,在盆里踩够了,坐在小板凳上,要爸爸给他擦脚。

    小脚脚被擦干之后,瓜瓜踩着拖鞋就去里间了。

    徐香娟今天白天有空的时候从周程宁的本子里撕了张纸,拿他的铅笔,再从家里找了木片画了张小木床,连长宽这些都标上,陈木匠应该能看懂。

    以前觉着没必要给孩子打张床,现在觉得是很有必要了,这大人个不注意睡觉压着孩子怎么办

    虽然后来牛牛和瓜瓜都健康长大没出过事,但她实在不想因为孩子拘束自己睡觉。

    有牛牛在旁边,睡觉也怕压着孩子,抢了孩子的被子。

    孩子生来就是讨债的。

    她原来嫁给周程宁,从钱大娘那里知道他是华大毕业的,是个大学生,嗯,高以上学历,配得上她。

    可后来才明白华大的意义,顶尖学府,不说这个年代了,就算二十年后三十年后,华大也是顶尖存在,华大毕业生完全就是金饽饽。

    她以为自己高毕业已经很厉害了,她本来也不指望自己能考上大学,的确没考上,但高生毕业已经很厉害了,村里能有几个读完初的

    她以为的目光高,其实也是浅薄,孩子爸顶尖大学毕业都那么低调。

    本来嘛,她就以为男人在镇上学当老师很不错了,虽然老师以前都被斗,但现在越来越好了,老师慢慢就稳定了,而且也不像泥腿子和小贩那么辛苦。

    她男人的爸妈弟弟妹妹是真的奇葩,奇葩到能把她气死,上辈子觉得没婆家人烦她挺好的,就算男人去了,通知到那边,那边也没人来,她没觉得什么,但后来收拾男人遗物,发现男人的日记本里写的。

    她男人在仁大当讲师来着,仁大虽然没有华大的名气,但也属于顶尖的学府,在仁大当了半年讲师,家里要他回来,不然举报他人品问题,不孝敬父母。

    他和亲生父母不怎么来往,被亲生父母逼回来,在德早镇学当了老师,他父母爷奶都在洪山镇,他不想回到洪山镇,就在旁边的德早镇当老师了。

    徐香娟能理解的,她也看到过那种不希望自己子女好的父母,在泥淖里待久了,也不想子女飞离泥淖。

    日记提到父母的不多,爷爷倒是有提过好几次,他爷爷是个开明的老人,还是旧朝的读书人,只是家里几代贫农,小时候也就在地主家当小少爷的伴读。

    还好是贫农,这才让在之前的动荡里没有受到波动。

    爷爷是在明年五月去世的,徐香娟记得。

    徐香娟放心剁鸡块,周程宁是个做事细致的男人,鸡处理得很干净,过遍水就可以了。

    把鸡大腿单独剁出来放好,现在天气不怎么热,鸡大腿也放得住。

    等剁完鸡块,大蒜和姜也好了,大蒜不用再切,姜就切成了片。

    “瓜瓜要不要辣椒”

    “要。”不管什么,都要。

    周程宁这时候开口,“瓜瓜,辣椒不要,辣的不好吃。”

    爸爸说不好吃,瓜瓜墙头草就摇头说不要了。

    “没事,加两个辣椒。”从门口挂着的辣椒串里扯了两个干辣椒,洗洗切好就和大蒜姜放起。

    口锅焖米饭,口锅做炖鸡,做炖鸡的锅里还有些水,预热得差不多,徐香娟把水舀掉,剩下点水等热锅蒸发掉,铲些板油进去。

章节目录

八十年代彪悍媳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舒于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舒于且并收藏八十年代彪悍媳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