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
连珣捧着茶盏斜觑着他俩,静静看着,眼神意味深长。
“又欺负你三哥哥呢”皇帝与连珍正说着话,远远眺见霍长歌横趴过座椅招猫逗狗似地搅扰谢昭宁,扬声叱她。
“没有”霍长歌应声否认,一众人全扭了头去看着她,一息后,她一抬手,拿拇指与食指比出一点点的小缝隙,腆着脸笑,不好意思又改口,“一点点嘛。”
谢昭宁无奈摇了摇头,只沉默纵容笑过便罢。
“促狭。”皇后在皇帝身旁笑一声,“整日嫌不住,惯会找人麻烦,去去去,让你哥哥们带你去戏园子里听戏去。”
霍长歌立马便道“臣遵旨”
皇帝一挥手,连珍和连珩便也行过礼退下,连珣与连璧随谢昭宁、连璋一道起身,霍长歌跟在他们背后,随众人一道出门。
大年节里,宫里择了处院子搭了戏台,台上台下俱在顶上架了棚子遮挡风,四周又围着一圈暖笼,只那么坐在台下手捧热茶,倒也觉不出冷来。
帝后未至,台上戏便没敢开锣,班主也是个心思活络的,见先来了一众半大不大的少年人,便让人在台子中央拿黑布围出个昏暗小戏台来,点灯聚光演了出灯影戏。
那戏目也算小有名气,讲得是花木兰从军,有女声在一道雪白幕布之后,边纵着兽皮制的小人在幕后来回动作,只留一道活泼剪影与幕前,边合着鼓点铿锵又不失婉转地唱着北朝民歌木兰诗里的词“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幕布上,下颌尖削的俏丽姑娘剪影一瞬换成披坚执锐的英气小将,却是翻山越岭离家越行越远,鼓声顿时急促,敲出股子无畏与荒凉。
谢昭宁不由便回头觑了眼独身坐在后排的霍长歌,她却跟没事儿人一样,显是对看戏也无甚兴趣,扒着连珩的肩头问他要了把瓜子,又将瓜子铺在前襟上兜着,“啪叽”一声“呸”一声,颇有韵律感得低着头正聚精会神磕瓜子。
谢昭宁失笑,眼里流转一抹淡淡的光华,温情又柔软。
一曲终了,幕布上的将军卸下戎装,带着从军十二载所获的功勋与荣耀,一步一叩首,扑进父母怀中,终得以归家。
却不知北疆的小郡主此生又何时才能回她的家。
连璧年岁还小,看一场戏,只不住拍手叫好,霍长歌瓜子正嗑得上头,闻声反被吓一跳,抬了头往台上一探,又兴致缺缺地一撇嘴,余光瞥见谢昭宁正觑着她瞧,眼神里似乎隐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情绪般,有些忧郁的意思。
她茫然一瞬,处在一众人中也不能多问,只故作困惑地抓着把瓜子抬手示意他,谢昭宁倏然便让她逗笑了,转回头去复又望着戏台之上。
霍长歌“”
笑得还怪好看的,能把北疆山顶上的积雪都笑化了似的,霍长歌“吧唧”一声又磕了一颗,心道,怪不得连珍前世死活要嫁他,单单就说这副好皮相,恐怕放眼望去,整个京里,还真嫌少有人能及得上他。
她就着他那笑的余韵,磕完一把瓜子,意犹未尽似得,又扒了连珩肩头,再想问他多要些,意外又瞧见连珍也转了头在窥着她,一双美眸里压着沉沉的愤恨与惶恐,被她发现,长睫受惊一抖,似个小鹿似慌乱,立马扭回了头。
霍长歌“”
不是,刚才那戏唱的啥,咋这一个个的,都把戏听她身上了呢
“你吃完了啊还挺快。”连珩被她一爪子搭肩上,侧眸笑一声,正要给她再抓一把,皇帝与皇后御驾已到门口,遂又赶紧收手。
一众人起身行礼,躬身迎接圣驾。
“都坐罢。”皇帝携着皇后落座正前主位上,招手让太监捧了单子来,选了戏,一挥手,好戏正式开锣。
台上那戏班子宫外人称“小梨园”,登台唱的戏独一无二,本子皆是由一位惊才绝艳姓傅的先生写下的,那先生惯会讲一些神神鬼鬼又瑰丽玄妙的东西,一折戏讲一个故事,一个故事里一对男女,一对男女有一段恩怨情仇,待那段恩怨情仇落幕时,便连戏中人的生死也一并结束了。
这种戏本不大合适在大年节里唱,太伤,可架不住皇后喜欢,闻多了“小梨园”的名头,出不得宫门,便央了皇帝年年将人请到宫中唱一回。
那戏一开,台上跟演杂耍似的,有人翻着跟头上场,动作干净利落,又有人身上吊着红绸从天而降,做一出天外飞仙模样,鼓乐也登时跟着奏起来,女声清丽婉转唱词再一出,气氛一下便热闹了。
“皇后选的哪出戏”皇帝只看了个头,颇觉眼生,低声问一句。
“瑶姬,”皇后悄声回道,“瞧那名,去年未见过,想来是新戏,八成是说炎帝之女的吧”
台上演得也的确是神仙,一众妙龄少女皆身上裹了一截七彩绸缎,勒出一截纤细又柔韧的腰身,让绳吊着从棚顶上旋转飞下,似仙女临凡。
那戏唱得形式颇杂,唱词却简单易懂,说来便是瑶姬与七仙女下凡游戏人间,不慎碰上个武夫,俩人一见钟情了,七仙女拦着瑶姬让其断情绝爱,瑶姬不愿,仙女们便抬指一掐做法,欲抽下腰间绸缎与那手拿关公大刀的武夫打起来。
那故事俗烂得不行,明晃晃杂糅了两出民间传说于一处,拾人牙慧的厉害。
“这是”皇后“咦”一声,柳眉一蹙道,“傅先生写的本儿”
“瞧着不像呐,”皇帝也觉不对,淡淡应一声,冷冷一笑,要恼不恼的模样,“有人用了他名讳吧,欺君欺到朕头上,胆子也颇大了些。”
他话音未落一抬手,正要招人来询问,却让皇后按着他手背温婉劝了句“大年节的,莫在孩子面前动怒了,让他们唱完吧,唱完再罚。”
皇帝瞧她一眼,又应一声,耐着性子复又去听戏。
霍长歌抬头觑了个开场便乏味得一撇嘴,垂眸继续磕瓜子,磕到一半,耳廓一动,突闻一声兵刃划破虚空的轻响,她倏然抬眸,见那戏台之上八女扯下身上彩绸露出缠在腰间的软剑,与那手持大刀的男人一同转身跃下戏台,登时便朝主位上的皇帝攻过去
谢昭宁反应迅疾,一脚将前排座椅踹翻过去挡住那些人来势,再单手抡出一把木椅砸在领头那武夫身上,与连璋一左一右往皇帝与皇后身前一挡。
“啊”一声,连珍倒在座椅上捂着脸不住颤抖,连珩惊地跳起来,抖落一身瓜子皮,连珣紧搂连璧,捂着他双眼。
“护驾”守着台下的太监尖声大喊,“有刺客来”
一剑斜斜探出,横过他喉头一抹,那太监话音瞬时梗在喉头,瞪着双眼倒头栽下,“噗”一声,颈部剑伤崩开血口,呲出漫天血雨,他身后,碧玉年华扮做瑶姬的少女双眸阴冷,抬袖一擦剑刃,隐隐露出细白左腕间一块似鸦青色火焰般的印记。
霍长歌原还坐着没动,抓着一把没嗑完的瓜子,直待她从人缝间遥遥觑见那眼熟图案,愕然一怔,猛地起身,便见更多的人从戏台之后手持兵刃转出来,一路与园中侍卫悍勇拼杀而过,将他们围困在正中。
院子里霎时乱成一团,刀兵之声大作。
作者有话要说霍长歌这个驾,我是救呢,还是不救呢这是个问题。
不好意思滴说,这两天不太舒服也休息得不好,状态不行,手感粗不来,码得不满意删删改改,所以就莫有按时放出来,请了一天假捂脸
连珣捧着茶盏斜觑着他俩,静静看着,眼神意味深长。
“又欺负你三哥哥呢”皇帝与连珍正说着话,远远眺见霍长歌横趴过座椅招猫逗狗似地搅扰谢昭宁,扬声叱她。
“没有”霍长歌应声否认,一众人全扭了头去看着她,一息后,她一抬手,拿拇指与食指比出一点点的小缝隙,腆着脸笑,不好意思又改口,“一点点嘛。”
谢昭宁无奈摇了摇头,只沉默纵容笑过便罢。
“促狭。”皇后在皇帝身旁笑一声,“整日嫌不住,惯会找人麻烦,去去去,让你哥哥们带你去戏园子里听戏去。”
霍长歌立马便道“臣遵旨”
皇帝一挥手,连珍和连珩便也行过礼退下,连珣与连璧随谢昭宁、连璋一道起身,霍长歌跟在他们背后,随众人一道出门。
大年节里,宫里择了处院子搭了戏台,台上台下俱在顶上架了棚子遮挡风,四周又围着一圈暖笼,只那么坐在台下手捧热茶,倒也觉不出冷来。
帝后未至,台上戏便没敢开锣,班主也是个心思活络的,见先来了一众半大不大的少年人,便让人在台子中央拿黑布围出个昏暗小戏台来,点灯聚光演了出灯影戏。
那戏目也算小有名气,讲得是花木兰从军,有女声在一道雪白幕布之后,边纵着兽皮制的小人在幕后来回动作,只留一道活泼剪影与幕前,边合着鼓点铿锵又不失婉转地唱着北朝民歌木兰诗里的词“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幕布上,下颌尖削的俏丽姑娘剪影一瞬换成披坚执锐的英气小将,却是翻山越岭离家越行越远,鼓声顿时急促,敲出股子无畏与荒凉。
谢昭宁不由便回头觑了眼独身坐在后排的霍长歌,她却跟没事儿人一样,显是对看戏也无甚兴趣,扒着连珩的肩头问他要了把瓜子,又将瓜子铺在前襟上兜着,“啪叽”一声“呸”一声,颇有韵律感得低着头正聚精会神磕瓜子。
谢昭宁失笑,眼里流转一抹淡淡的光华,温情又柔软。
一曲终了,幕布上的将军卸下戎装,带着从军十二载所获的功勋与荣耀,一步一叩首,扑进父母怀中,终得以归家。
却不知北疆的小郡主此生又何时才能回她的家。
连璧年岁还小,看一场戏,只不住拍手叫好,霍长歌瓜子正嗑得上头,闻声反被吓一跳,抬了头往台上一探,又兴致缺缺地一撇嘴,余光瞥见谢昭宁正觑着她瞧,眼神里似乎隐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情绪般,有些忧郁的意思。
她茫然一瞬,处在一众人中也不能多问,只故作困惑地抓着把瓜子抬手示意他,谢昭宁倏然便让她逗笑了,转回头去复又望着戏台之上。
霍长歌“”
笑得还怪好看的,能把北疆山顶上的积雪都笑化了似的,霍长歌“吧唧”一声又磕了一颗,心道,怪不得连珍前世死活要嫁他,单单就说这副好皮相,恐怕放眼望去,整个京里,还真嫌少有人能及得上他。
她就着他那笑的余韵,磕完一把瓜子,意犹未尽似得,又扒了连珩肩头,再想问他多要些,意外又瞧见连珍也转了头在窥着她,一双美眸里压着沉沉的愤恨与惶恐,被她发现,长睫受惊一抖,似个小鹿似慌乱,立马扭回了头。
霍长歌“”
不是,刚才那戏唱的啥,咋这一个个的,都把戏听她身上了呢
“你吃完了啊还挺快。”连珩被她一爪子搭肩上,侧眸笑一声,正要给她再抓一把,皇帝与皇后御驾已到门口,遂又赶紧收手。
一众人起身行礼,躬身迎接圣驾。
“都坐罢。”皇帝携着皇后落座正前主位上,招手让太监捧了单子来,选了戏,一挥手,好戏正式开锣。
台上那戏班子宫外人称“小梨园”,登台唱的戏独一无二,本子皆是由一位惊才绝艳姓傅的先生写下的,那先生惯会讲一些神神鬼鬼又瑰丽玄妙的东西,一折戏讲一个故事,一个故事里一对男女,一对男女有一段恩怨情仇,待那段恩怨情仇落幕时,便连戏中人的生死也一并结束了。
这种戏本不大合适在大年节里唱,太伤,可架不住皇后喜欢,闻多了“小梨园”的名头,出不得宫门,便央了皇帝年年将人请到宫中唱一回。
那戏一开,台上跟演杂耍似的,有人翻着跟头上场,动作干净利落,又有人身上吊着红绸从天而降,做一出天外飞仙模样,鼓乐也登时跟着奏起来,女声清丽婉转唱词再一出,气氛一下便热闹了。
“皇后选的哪出戏”皇帝只看了个头,颇觉眼生,低声问一句。
“瑶姬,”皇后悄声回道,“瞧那名,去年未见过,想来是新戏,八成是说炎帝之女的吧”
台上演得也的确是神仙,一众妙龄少女皆身上裹了一截七彩绸缎,勒出一截纤细又柔韧的腰身,让绳吊着从棚顶上旋转飞下,似仙女临凡。
那戏唱得形式颇杂,唱词却简单易懂,说来便是瑶姬与七仙女下凡游戏人间,不慎碰上个武夫,俩人一见钟情了,七仙女拦着瑶姬让其断情绝爱,瑶姬不愿,仙女们便抬指一掐做法,欲抽下腰间绸缎与那手拿关公大刀的武夫打起来。
那故事俗烂得不行,明晃晃杂糅了两出民间传说于一处,拾人牙慧的厉害。
“这是”皇后“咦”一声,柳眉一蹙道,“傅先生写的本儿”
“瞧着不像呐,”皇帝也觉不对,淡淡应一声,冷冷一笑,要恼不恼的模样,“有人用了他名讳吧,欺君欺到朕头上,胆子也颇大了些。”
他话音未落一抬手,正要招人来询问,却让皇后按着他手背温婉劝了句“大年节的,莫在孩子面前动怒了,让他们唱完吧,唱完再罚。”
皇帝瞧她一眼,又应一声,耐着性子复又去听戏。
霍长歌抬头觑了个开场便乏味得一撇嘴,垂眸继续磕瓜子,磕到一半,耳廓一动,突闻一声兵刃划破虚空的轻响,她倏然抬眸,见那戏台之上八女扯下身上彩绸露出缠在腰间的软剑,与那手持大刀的男人一同转身跃下戏台,登时便朝主位上的皇帝攻过去
谢昭宁反应迅疾,一脚将前排座椅踹翻过去挡住那些人来势,再单手抡出一把木椅砸在领头那武夫身上,与连璋一左一右往皇帝与皇后身前一挡。
“啊”一声,连珍倒在座椅上捂着脸不住颤抖,连珩惊地跳起来,抖落一身瓜子皮,连珣紧搂连璧,捂着他双眼。
“护驾”守着台下的太监尖声大喊,“有刺客来”
一剑斜斜探出,横过他喉头一抹,那太监话音瞬时梗在喉头,瞪着双眼倒头栽下,“噗”一声,颈部剑伤崩开血口,呲出漫天血雨,他身后,碧玉年华扮做瑶姬的少女双眸阴冷,抬袖一擦剑刃,隐隐露出细白左腕间一块似鸦青色火焰般的印记。
霍长歌原还坐着没动,抓着一把没嗑完的瓜子,直待她从人缝间遥遥觑见那眼熟图案,愕然一怔,猛地起身,便见更多的人从戏台之后手持兵刃转出来,一路与园中侍卫悍勇拼杀而过,将他们围困在正中。
院子里霎时乱成一团,刀兵之声大作。
作者有话要说霍长歌这个驾,我是救呢,还是不救呢这是个问题。
不好意思滴说,这两天不太舒服也休息得不好,状态不行,手感粗不来,码得不满意删删改改,所以就莫有按时放出来,请了一天假捂脸